dgs设计美学习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 D ] 下列(D )书中指出建筑是一种最引人注目的工业艺术?
A.《应用艺术和结构艺术的风格》B.《艺术手工艺美学》
C.《通俗美学》D.《艺术分析》
2.[ A ]材料、结构、形式和功能成为任何人工产品所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

其中(A )是产品的物质基础?
A.材料B.结构C.形式D.功能
3.[ B ]完形心理学是由德国心理学家(B)开创的。

A.马赫B.特墨C.本泽D.苛勒
4.[ C ]与产品相关的技术包括不同的三个方面,以下(C )个不属于这三个方面的?
A.产品技术B.生产技术C.科学技术D.操作技术
5.[ C ]所谓经济的合理性指可取得较大的经济效果,一下说法正确的是(C )?
A.减少投入,增加劳动消耗B.增加产出,增加能源消耗
C.提高产品的功能,降低原材料消耗D.降低产出和能源消耗
6.[ A ]精神分析学创始人(A )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面。

A.弗洛伊德B.赫尔巴C.费希纳D.荣格
7.[ D ]( D )在建筑学领域中明确地提出了“形式依随功能”的观点?
A.居维埃B.达尔文C.穆特修斯D.沙利文
8.[ D ]波特兄弟在《市场要素设计》一书中列举了五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分别给出它们对使用性能、人机特性、审美要素和工艺性的侧重顺序。

其中普及型高尔夫轿车是把(D )放在首位?
A.使用性能B.人机特性C.审美要素D.工艺性
9.[ B ]据有关统计,到20世纪70年代之前,各国文献中对文化的定义已经达到(B )多种。

A.164 B.250 C.264 D.150
10.[ A ]下列(A )不属于我国历史上不同地域形成的不同类型的文化?

A.中国文化B.齐鲁文化C.楚文化D.两广文化
11.[ C ] 19世纪初叶,物质产品的生产出现两种不同的趋势,下列(C )符合手工艺单件生产的产品?
A.设计简陋,能为广大消费者接受B.注重装饰,价格低廉
C.精工细作,只能为少数有钱阶层消费D.制作粗糙,价格昂贵
12.[ A ]设计美的性质、构成,设计美的类型、风格,设计的文化意蕴,设计的形式美,设计的创造性和设计美的境界等等属于( A )。

A.设计产品的美学性质
B.设计过程的美学问题
C.产品消费的美学问题
D.设计美学史问题
13.[ D ] “设计观念要从社会需求和技术可能性两者的综合中产生的”,这句话是( D )提出的?
A.布鲁斯.阿舍B.西蒙C.阿西莫夫D.麦克可若
14.[ A ]对美作出全面分析,从而使人能够区分美与善、审美价值与功利价值的第一位哲学家要算(A )?
A.康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保罗.苏里奥15.[ B ]以下(B )不属于绘画形式构成的三大要素?
A.色彩造型B.色调关系C.艺术变形D.几何程式
16.[ D ]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其文化可以粗略的划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包含以下四个层次,其中(D )是文化的核心层面。

A.物态文化层
B.制度文化层
C.行为文化层
D.心态文化层
17.[ D ]人文主义艺术的特点是(D )
A.再现性,非具象性B.再现性,直觉性C.具象性,直觉性D.再现性,具象性18.[ A ] “语言比任何东西都更适宜于使人了解符号学的性质”是(A )说的?
A.索绪尔B.苛勒C.海伦D.查.桑.皮尔斯19.[ C ]设计美是一种特殊的美,涉及设计美感构成中快感地位问题,还表现在设计美具有理性美的特

征是设计美(C )特点的表现。

A. 多元性
B. 社会性
C.功利性
D.文化性
20.[ D]造型的款式可依商品的不同划分为流行样式、规范样式或革新样式。

其中流行样式的特点是(D )?
A.通俗性,创造性B.时尚性,变异性C.创造性,变异性D.通俗性,时尚性21.[ B ]审美度的概念是美国数学家(B )提出的?
A.迦尼希B.柏克霍夫C.马克斯.本泽D.勒维
22.[ B ]设计思维的(B ),是将设计意念的各种符号信息按照利于理解的构图秩序组织起来,发展为语义结构的模式识别,从而完成语言转换的思维特点。

A. 跃迁性
B.易读性
C.独创性
D.同构性
23.[ A ]提出“风格就是人本身”的著作论断的是博物学家( A )?
A.布封B.福楼拜C.豪塞尔D.沃尔夫林24.[ A ]艺术设计师进行创造的源泉和根据是( A )。

A生活实践B情感体验C客观存在D瞬间灵感25.[ C ]在艺术设计中形式美是表现性的外观展现,(C )是形式美的内在灵魂。

A传达性B复合性C展现性D可达性
1.审美能力又叫什么?审美鉴赏能力体验人生的能力
2.美育主要是什么?人(精神)的最高层面,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
3.主张建立一个公立的胎教院的是谁?蔡元培
4.“境界之呈于吾心而见诸外物者,皆须臾之物。

”是谁说的?王国维
5.“比起近代的西方人来,我们中华民族更接近古代的希腊人,因此,更自然、
更健康。

”选自?博雷
6.小说《项链》是谁的作品?莫泊桑
7.“时尚使得莎士比亚每一个剧本中有一半不适合我们时代的美的欣赏”是谁说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
8.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著名画家?清代乾隆年间
9.《伊利亚特》是谁的史诗?荷马
10.雕塑《思想者》是谁的作品?罗丹
11.《生活与美学》是俄国哪位作家的作品?车尔尼雪夫斯基
12.《美学散步》是谁的作品?宗白华
13.“一个塑像的美绝不可能超过一个活人的美,因为一张照片绝不可能比本人更美”是谁说的?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

14.“没有世界的自我是空的,没有自我的世界是死的。

”是谁说的?梯利希
15.“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是谁说的?王阳明
16.叶朗认为非常重要的“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

”是谁说的?王夫之
17.“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是谁说的?王夫之
18.名著《文心雕龙》的作者是?刘勰
19.现象学的创始人是?胡塞尔
20.西方传统哲学中“真正的世界”有三种表现形态: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基督教的“彼岸世界”以及谁的“物自体的世界”?康德
21.“气味要比景象和声音更能拨动你的心弦”是谁说的?吉普林
22.《我的人生故事》的作者海伦·凯勒是哪个国家的人?美国
23.《没有地址的信》作者是?普列汉诺夫
24.名著《艺术哲学》是由法国哪位作家写成的?泰纳或丹纳
25.“去蔽、澄明、敞亮”是谁的主张?海德格尔
26.“作《金瓶》者,必曾于患难穷愁,人情世故,一一经历过,入世最深,方能为众脚色摹神也”是谁说的?张竹坡
27.“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李清照哪首词中的语句?《醉花阴》
28.《大趋势》的作者是?约翰。

奈斯比特和多丽丝奈斯比特
29.最早明确提出“创意产业”的是哪个国家?英国
30.《二十四诗品》的作者是谁?唐。

司空图
31.悲剧《俄狄浦斯王》是谁的作品?索福克勒斯
32.曹雪芹美学思想的核心是?情
33.“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红楼梦》中谁写的诗?林黛玉
34.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选自?
红楼梦《红豆词》贾宝玉
35.“冷月葬花魂”是对谁一生的写照?林黛玉
36.“众神为了怜悯人类——天生劳碌的种族,就赐给他们许多反复不断的节庆活动,借此消除他们的疲劳”是谁说的?柏拉图
37.名画《向日葵》是谁的作品?梵高
38.咖啡最早是谁发现的?牧羊人加尔第西库。

奥玛尔波斯
39.《北平情歌》的作者是?林庚
40.名画《清明上河图》描写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色?原汴京现河南开封清明时节
41.1870年的普法战争以哪国失败而告终?法国
42.美国著名的“自由女神像”是哪个国家的雕塑家制成?法国
43.《园冶》的作者是?计成
4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是谁说的?王羲之
45.“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是谁说的?恩格斯
46.“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

”是谁说的?郑板桥
47.《4分33秒》是谁的作品?约翰•凯奇
48.《艺术的起源》作者是谁?格罗塞
49.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这是谁的理论?海德格尔
50.“我们中国的艺术是有道理的,问题是我们说不大出来,因为没有多研究”是谁说的?毛泽东
51.《雷雨》、《日出》、《北京人》是谁写的剧本?曹禺
52.对中国近代美学影响最大的三位人物是梁启超、国维与谁?蔡元培
53.50年代前后的美学大讨论是以批判谁的美学观点为中心的是?朱光潜
54.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的学者是?李泽厚

55.《兰亭序》的作者是?王羲之
56.“事物的实在是事物的作品,事物的外观是人的作品。

”是谁说的?席勒
57.《论美感、美和艺术》的作者是?李泽厚
58.中国古代诗歌中沉郁之美指的是?杜甫
59.《人间词话》是谁的名著?王国维
60.“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是谁说的?席勒
61.“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是谁的诗?王羲之
62.表现母爱伟大的《麻雀》是谁的作品?屠格涅夫
63.“莫扎特的灵魂仿佛根本不知道莫扎特的痛苦;他的永远纯洁、永远平静的心灵的高峰,照临在他的痛苦之上。

”是谁说的?贝拉尔
64.“现代社会是一种散文的世界,而不是一种诗意的世界”是谁说的?黑格尔
65.“一个人的灵魂,看他拿手杖的姿势就可以知道”是谁说的?巴尔扎克
66.王国维在哪本书中提到做学问要经历三种经历?《人间词话》
67.“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是谁说的?朱熹
二、填空题
1、关于设计的定义虽各有侧重点,但共同之处是都强调设计的手段性、设计的主观性、设计的客观性设计的创造性以及设计的商业性。

2、设计的核心:以人为本。

3、联想思维具有启迪性、支配性、逻辑性和扩展性的特点。

4、审美活动是一种感受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过程。

5、符号学可以划分为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领域。

6、语用学完形理论
完形理论认为:人的视知觉是集中在视觉域中一部分事物上的,这部分称为图形,而其余的部分则称为背景。

由此,视域中形成了图形——背景的分化。

图形和背景在知觉的性质上不同。

图形趋向于轮廓更加分明、更好定位、更加紧密和完整;而背景则显得不确定和模糊不清。

图形处于背景之前,而背景在图形后面以一种连续不断的方式展开。

图形和背景是由轮廓线区分开来的,轮廓线实际上是图形和背景所共有的,但它被知觉属图形。

当视线转移时,图形和背景发生颠倒,轮廓线便从一个图形转换到另一个图形上。

7、产品的结构一般具有层次性、有序性、稳定性的特点。

8、完形质是由知觉结构所形成的事物特性,如曲调,风格等。

9、任何一个符号都是由媒介、指涉对象、解释三种要素构成的。

10、设计美学的理论:一方面具有渗透性和融合性,它不能与设计原理和形态构成理论相隔绝,另一方面它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学术完整性不因审美经验的分散性而失去理论的方向。

11、解构主义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探索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重要代表人物是弗兰克·盖里、伯纳德·屈米。

12、材料美的特性,主要包括符号性、情感性、质感性、肌理性和绿色性几个方面。

13、审美活动是一种感受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过程。

14、符号学可以划分为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领域。

15、设计美的一般法则主要有: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均衡、比例和尺度、节奏和韵律。

16、设计美学的中心问题主要有三对:人与物的关系、功能与形式的关系、产品设计的主观创造性与客观
约束性的关系
17、德国物理学家马赫在他的《感觉的分析》一书中谈到空间形式和时间形式的感觉时,把空间模式如

几何图形和时间模式如曲线,都看作是感觉。

18、德国美学家本泽曾经把物质对象区分为四种类型:自然对象、技术对象、设计对象和艺术对象。

19、技术是对客观规律的把握,技术越先进,工艺越成熟,造型就越取得更多的自由。

20、在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中,人们意识到:人的物质消费是有一定限度的,而人的
精神需求却是无限的。

21、建筑学家曾经把建筑作品区分为“沉默的建筑”、“会说话的建筑“和会唱歌的建筑。

22、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实践是从事生产劳动以获取生活资料。

23、产品是否适应时代需要具体表现在:它是否适应于新的生活方式,是否能提高生活质量,是否能丰
富人的生活趣味。

24、色彩审美设计的参照尺度,主要有主体生理尺度,社会文化尺度和技术生产尺度。

25、人化的概念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26、1968年在意大利召开了第一次有关人类生态危机的国际学术会议,并在此会议书记处上成立了以研究这一命题为己任的、非官方的国际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

27、生态学的概念是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首先提出的。

28、人们把策划和形象的审美设计概括为一种企业营销理论,即企业形象设计。

29、线型的不同也体现在不同的建筑风格上:希腊建筑多用直线,罗马建筑多用弧线,哥特式建筑则多用带夹角的斜线。

30、1907年成立了“德意志产业联盟”,赫·穆特修斯受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影响,成为该联盟的创建人之一。

31、形的组合是对绘画形象的整体建构,在西方绘画中称为“构图”,在中国画的六法中称为“经营位置”,成为绘画创作的关键。

32、语言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媒介,也是观察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手段。

33、现代建筑运动是从反对新古典主义的建筑法则的斗争中产生的。


34、符号学可以划分为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领域。

35、商标设计和.广告设计都是企业营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6、著名匈牙利艺术史家豪塞尔在《艺术史的哲学》一书中指出,风格概念是艺术史的基本概念之一,艺术史的基本问题只能根据这个概念才能的带系统说明。

37、著名德国建筑师贝伦斯成为醉枣的工业设计师。

三、名词解释
1、产品语义学规范
产品语义学规范可以概括为:(1)产品语言的可理解性。

(2)传达方式的内在性。

(3)造型具有完形张力和简洁性。

(4)通过形态转换取得审美表现力。

(5)造型应具有时代的适应性。

(6)保持必要的信息冗余度。

2、设计风格:八大设计风格包括:美式乡村风格、古典欧式风格、地中海式风格、东南亚风格、日式风格、新古典风格、现代简约风格、新中式风格(古典中式风格)。

现代主义美术
20世纪以来具有前卫特色、与传统文艺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流派和思潮,又称现代派。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

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越启蒙时代范畴。

而现在成了:一切都是凌乱的,没有中心。

一些人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基督教世界的终结。

波普艺术
是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

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

包豪斯,德语Bauhaus的译音,由德语bau(建造)和Haus(房屋)两词合成。

1919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成立。

该学院以包豪斯为基地,在1920年代形成了现代建筑中的一个重要派别——现代主义建筑。

包豪斯主张适应现代大工业生产和生活需要,讲求建筑功能、技术和经济效益。

说起来,其本义是造平民化的房子
魏玛古典主义时期
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文学达到顶峰,史称“魏玛古典主义时期”。

德国古典主义在政治上反对德国大革命的激进,主张通过审美教育来陶冶性情,培养完整和谐的个性。

在艺术上,以古希腊艺术为典范,把“高贵的单纯”和“宁静的伟大”视为最高理想,追求庄严肃穆、完整和谐,代表人物是晚年席勒和歌德。

他们均被邀到魏玛公国,从1794年-1805年,合作了十年。

通过他们的合作促成了德国文学的繁荣和“古典时期”的到来。

洛可可为法语rococo 的音译,此词源于法语ro- caille(贝壳工艺)。

意思是此风格以岩石和蚌壳装饰为其特色。

是巴洛克风格与中国装饰趣味结合起来的、运用多个S线组合的一种华丽雕琢、纤巧繁琐的艺术样式。

巴罗克艺术尽管有呆板的礼仪,有形式上的骄矜和夸张,但它毕竟是一个阳刚的时期。

而紧随其后的时期,即洛可可艺术,是大约自路易十四1715年逝世时开始的,则显得更为讲究,更为矫饰,更为呆板,因而也更为柔弱。

可以认为,这个时期的一个标志是18世纪初欧洲瓷器使用的普及。

原先,人们一直是用笨重的银餐具饮食,用大块的石头创作巨大的雕塑,而现在则是用易碎的瓷器来作餐具,也制作小巧玲珑的瓷塑像,从而反映了这个风流时期的精神。

3、设计美的特点:功能性、社会性、形象性、变异性特征。


4、设计美学的学科特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答:第一,应用性。

西方美学与艺术理论从古希腊起一直到19世纪,始终是以哲学为主导,围绕抽象的哲学理论而展开的。

但哲学家本身并非艺术家,自己没有艺术创作经验,他们的理论很难指导艺术创作与欣赏。

19世纪后美学发展逐渐成熟,针对各部类的艺术与创作,逐渐发展出各领域的美学。

同样,在现代工业文明发生伊始,美学也开始关注现实应用中的问题,设计美学也就应运而生。

因此,强烈的现实应用性是设计美学的首要特征。

第二,审美性。

设计活动是一种基于现实应用基础上的艺术创造活动,因此与功能性相联系的是审美性特征。

设计的艺术性和审美性首先体现为设计是一种美的“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

所以,设计美学所研究的艺术性内容,往往与视觉美学、造型艺术所研究的内容相似。

从具体应用角度看,设计是把某种计划、规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

所以,这种视觉语言只有具备了艺术化的特征,才会体现出设计作为美的形式的特点。

因此,除了符合功能性的要求之外,审美性是现代设计必须重视的问题。

第三,技术性。

设计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现代工业技术的革命引起了设计理论和应用的产生。

技术因素不但是设计美学的基本因素以及设计的基础和依托,而且也决定了设计审美风格的形成。

工业文明的发展,使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传统的手工艺生产,工艺美学也被现代设计美学取代。

工业时代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方式,使功能主义成为基本的审美法则,简洁、抽象、科学化的设计审美原则曾风靡一时。

可见,现代主义设计审美风格的形成,主要是现代技术影响的结果。

第四,创新性。

艺术创新和创造不但是审美的要求,更是现代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就是创新。

如果缺少发明,设计将失去价值;如果缺少创造,产品将失去生命。

因人们的审美心理蕴含着求新、求异、求美的特征,所以就决定了设计必须做到求新、求异、求变。

所谓设计的创新,包含着不同的层次,它可以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良,也可以是完全的创新。

因此,设计的核心是一种创造行为,设计美学研究的就是一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

独创性是设计美学区别于其它学科门类的主要特征。

第五,市场性。

设计美学研究的依托是市场规律,市场竞争的法则造就了设计的审美趣味。

早期设计美学,功能主义的审美风格就是工业时代追求经济效益的结果,现代主义风格就是市场作用的显著结果。

市场的核心是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正是这种消费需求影响着消费者对设计风格的要求不断发生变化。

所以,市场需求法则和市场规律是设计师创造的基本原则和准则。

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紧跟时代潮流,是对每一个设计师最起码的要求。

5、技术美审美特征:技术美是人的劳动物化在产品中对自然规律的揭示所形成的审美价值。

技术审美的特征:第一个方面:产品是运用自然规律所完成的技术创造第二个方面:作为人的劳动的物化,在产品中凝结人的创造力和智慧,把人的理想、欲求和情趣通过人的活动而注入到产品中去。

6、设计美学:是美学原理在设计艺术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和表现。

一方面研究人在进行设计时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另一方面设计艺术如何满足人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

设计美学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传统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设计是一门以技术和艺术为基础并在应用中使二者相结合的边缘性学科,它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具体应用等都有别于传统的艺术学科。

设计美学作为设计学科的一个理论分支,其理论也与传统的美学艺术研究不同。

因此,它不但在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上具有自身的特点,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美学理论,而且在现实应用中也有自己独特的要求。

7、设计:在汉语里就是设想计划的意思。

它是一种手段和方法,通过它可以改变外物,满足需求。

所谓

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法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8、生态设计:(1)生态设计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对人工自然进行生态优化的设计活动。

在设计过程中,着重于人与生存环境的共生关系,使产品降低消耗,防止对外界的污染以构成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

生态设计涉及一切生产或生活领域。

例如:城市环境中树的造型要素。

产品的生态设计中汽车能源,一次性筷子。

(2)生态观念的发展使当代设计思维的走向产生了逆转,过去的设计思路是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以生产为起点,而生态设计观则强调以消费的结果和环境效益为起点来审视设计的合理性,提出了3R原则即产品的小型化、重复利用和再生利用。

(3)科学技术社会应用的人文化趋向为人的未来生活方式勾画蓝图,称为大设计。

大设计的基本观念是以人为主体,从人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关系中去规划和安排各项具体的设计任务。

传统意义上的设计活动在于创造视觉可见的具体人物,而大设计的着眼点却在于建立科学、健康和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及充分挖掘科学技术的功能意义和人文价值。

9、形式美:事物的形式因素的自身结构所蕴涵的审美价值。

点线面是形式美构成中最基本的要素
点:在几何学仲,点被界定为没有长、宽、厚度而只有位置的几何图形,艺术设计中的点是具有相对性的,点是有向心性的,能形成视觉中心。

线:几何学中线是点运动的轨迹,只有长度,没有宽度、厚度,艺术设计中线条具有表情性、线条的粗细、曲直、长短、流动起伏的不同(广泛应用:罗伯特·迈尔斯于1984年奥运标志,在现代最有影响力最成功的现代设计)面:是线移动产生的有长度和宽度的行迹。

10、完形理论
答:完形理论认为:人的视知觉是集中在视觉域中一部分事物上的,这部分称为图形,而其余的部分则称为背景。

由此,视域中形成了图形——背景的分化。

图形和背景在知觉的性质上不同。

图形趋向于轮廓更加分明、更好定位、更加紧密和完整;而背景则显得不确定和模糊不清。

图形处于背景之前,而背景在徒刑后面以一种连续不断的方式展开。

图形和背景是由轮廓线区分开来的,轮廓线实际上是图形和背景所共有的,但它被知觉属图形。

当视线转移时,图形和背景发生颠倒,轮廓线便从一个图形转换到另一个图形上。

11、审美创造
答:设计的审美创造正是实现设计活动中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使设计产品实现科技内涵与文化内涵的统一,既有技术效能又有对人的感性适应性。

审美创造过程区别于一般创造过程的特点在于,它不仅具有思维的形象性,而且具有情感性。

审美创造是审美意象的展现过程,它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绪体验和意蕴内涵。

12、生态设计
答:生态设计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对人工自然进行生态优化的设计活动,在设计过程中找中着中于人与生存环境的共生关系,使产品降低消耗、防止对外界的污染,以构成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