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安排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可区分为国际贸易纯理论与国际贸易政策理论 两部分。
❖ 国际贸易纯理论主要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和从事贸易的利益及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它 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贸易动机、贸易方向及 贸易结构的决定因素、国际市场均衡以及贸易 对各国生产、消费与福利的影响。
❖ 国际贸易政策理论主要探讨贸易政策如关税、 配额、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对各国各项经济活动 与福利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条件或环境下,政 府在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最佳选择。
11.佟家栋主编,《国际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年1月版。
12.陈同仇、薛荣久主编,《国参考书目
13.黎孝先主编,《国际贸易实务》,对外贸易教学出版社,1994 年8月版。
14.陈彪如著,《国际金融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3月版。
参考书目
1.〔美〕多米尼克·萨尔瓦多著,张二震、仇向 洋译,《国际经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2年。
2.〔美〕彼地·林德等著,谢树林等译,《国际 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3.〔美〕A.罗斯·谢彼德著,葛奇译,《国际经 济 学 —— 微 观 论 与 宏 观 论 》 , 知 识 出 版 社 , 1982年。
➢ 规范分析方法。主要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 即解决“应然”问题。对于国际贸易理论而言, 主要就某一与贸易有关的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即说明其好坏。例如就一国贸易政策的制定(是 自由贸易还是贸易保护主义)提出依据。
二、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
❖ 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不考虑各国货 币制度的差异与关系的影响(实物交易、实物层面 的分析).
思考题
1.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国际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是什
么? 3.研究国际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4.国际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5.试对国际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做出评价。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
国际经济学 实物分析 国际贸易
货币分析 国际金融
供给面:
市场结构:
要素禀赋
完全(不完 需求面:
技术
全)竞争
消费者
-要素生产率 同质(差异) 偏好
-规模经济 产品
国际收支平衡 汇率决定 国际间政策协调 国际资本市场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 国际经济学的七大主题
贸易所得
国
贸易模式
际
贸易保护
❖ 在分析框架上,各种贸易理论模型大都假定世界上 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或部门)以及生产要素 不超过两个。
❖ 国际贸易理论多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 大多数贸易理论都采用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时间 因素在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中较少体现。
三、主要分析工具(见微观经济学部 分)
❖ 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 1.生产可能性边界 2.机会成本 3.商品市场均衡
三、西方经济学的历史演变介绍
❖ 15世纪未、16世纪初,主要理论是重商主义。 ❖ 18世纪未,重商主义被自由贸易的思想所取代。 ❖ 进入20世纪以后,在20年代,瑞典的两位经济学家赫克歇
尔(Eli Heckscher)、俄林(Bertil Ohlin)提出了生产要素禀 赋论。 ❖ 5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Wassily Lconticf)揭开 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历史。
(1)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2)所有商品的生产技术条件都是既定的; (3)所有生产要素的总体供给都是固定不变的; (4)生产要素可在各部门间自由流动; (5)所有生产要素都以得到充分利用; (6)经济活动中不存在外部性。
4.〔美〕J·克拉克·利思与P·T埃尔斯沃思著, 《国际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2年10月版。
参考书目
5.〔美〕保罗·克鲁格曼与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 海闻、刘伟等译,《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6.〔美〕Dominick Salvatore著,朱宝宪、吴洪等译, 《国际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 国际经济学微观部分(国际贸易理论) 主要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主要以微观经济分析方法为基本工具, 属于实物层面研究。
❖ 国际经济学宏观部分(即国际金融理论) 主要讨论在国际格局下资源利用的决定 因素及国际传递机制,主要以宏观经济 分析方法为工具(所以,国际金融理论 又被称为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或国际 货币经济学)。属于货币层面研究
❖ 在内容体系上,国际经济学包括微观部 分和宏观部分(通常又分别被称为国际 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彼得· 凯能说:“国际经济学者把 世界看作一个由各分立的国家组成 的社会. . . . .,他们试图说明 国际商品、劳务和资本的流动,估 计它们对国内福利的影响,并预测 各国在国内政策方面所能做出的反 应。”
二、微观经济学与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区别于微观经济学,成为独 立的经济学分支在于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 不同:
❖ 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程度要比在国内的 流动程度低得多。(要素流动性假设是二者 重要区别)
❖ 国际贸易常常会受到一些人为障碍的影响。 (如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影响)
三、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内容的区分
15.姜波克著,《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 版。
16.司徒怀编著,《期货交易概论》,中国友谊出版社,1989年10 月版。
17.〔美〕迈克尔·梅尔文著,欧阳向军、俞志暖译,《国际货币与 金融》,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3月版
18、 〔美〕罗塞·罗伯茨 《抉择——关于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 的寓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1月。
经
国际收支平衡
济
汇率决定
学
国际间政策协调
国际资本市场
二、国际经济学的两大特征
国际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 上发展而来,但作为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有其特殊性:
国际交易与国内交易的差异性,决定需要一套 专门的理论体系来解释国际交易活动
国际经济关系发生的主体的相互独立性,决定 了在对国际经济问题涉及政策含义研究时,也 需要有一种不同于一般经济政策的解释。
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 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 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国际经济学与一般(国内)经济学的关系
(一)相似之处 1、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是相似的 国际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包括国家之间的 贸易、投资、劳务提供以及其它形式的资 金转移等。如果没有任何限制,国际经济是国
7.陈汉文编著,《竞争中的合作》,四川人民出版 社,1987年7月。
8.相重光主编,《国际分工》,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5年。
参考书目
9.仇向洋、叶学千著,《国际经济学》南京大学出 版社,1990年2月版。
10.厉以宁、秦宛顺编著,《现代西方经济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1983年11月版。
一、国际贸易概念与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对象
➢ 通常从狭义上讲,国际贸易系指 商品(或货 物)的跨国流动。
➢ 而在广义上,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 要素贸易(主要是可移动的生产要素,如劳动 力、技术、信息、资本的跨国流动)。
➢ 因此,在理论体系上,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以 商品贸易作为研究对象,但也涉及一些国际要 素流动问题。
三、西方经济学的历史演变介绍
❖ 国际金融理论是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18世纪初,伊萨克·杰瓦伊斯(Issac Gervaise), 易体系或理论》。
《世界贸
1752年,大卫·休漠(David Hume),《论贸易差额》。
20世纪中叶,国际金融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四、本课程教学安排
I·沃尔特和k·艾里斯库洛说:同所 有其他经济学科一样,国际经济学论述稀缺 性资源在满足人类需要的各个竞争性目标之 间的配置。它将这一非常基本的经济问题置 于国际关系的背景之中,亦即置于分布在不 同国家之中的经济“主体”的关系之中。它 企图说明国际经济关系是怎样影响各国之内
和各国之间的资源配置的。
国际经济学的定义
❖ 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1.生产可能性边界
❖ 定义: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一定的 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 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优产量组合。
❖ 图形:
显然,只有在处在生 Y 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 才是生产有效率的。
O
X
1.生产可能性边界:推导
❖ 假定该经济社会只生产两种产品(X和Y),只使 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L),并做以下基 本假设:
第二节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
一、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方法区分
➢ 实证分析方法。主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 么”的问题,即解决“是然”问题。对于国际贸 易理论而言,主要针对某一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现 象,提供理论分析框架,旨在解释诸如国际贸易 发生的原因、贸易型态的决定、贸易政策措施对 国内经济活动的影响等问题。
框架 ❖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 国际经济分析是分析国家之间经济的对立性和统一 性问题。对立性是国与国之间经济相互影响、相互 制约。统一性是对各个国家来说由于利益相关、互 为依存,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成为任何一个国家自 身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 在国际经济关系的对立统一的基础上,产生了两种 不同的观点: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前者 认为,财富是由货币构成,在贸易过程中各国之间 的利益是对立的。后者认为实物才是真正的财富, 各国之间的利益是相关的,自由贸易使双方受益。
二、微观经济学与国际贸易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研究国际贸易相 关问题的理论基础,两者存在基本原理的内 在一致性。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单个经济社会的资 源配置问题,基本分析工具是绝对价格;国 际贸易理论则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社会 之间的资源配置问题,即世界范围内的资源 配置问题,基本分析工具是相对价格。)
❖ 导论(2课时) ❖ 第一章 国际贸易微观基础(5课时) ❖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4课时) ❖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4课时) ❖ 第四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4课时) ❖ 第五章 国际要素流动(4课时)
四、本课程教学安排
❖ 第六章 贸易保护理论(4课时) ❖ 第七章 汇率决定理论(5课时) ❖ 第八章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整机制(4课时) ❖ 第九章 政策选择(4课时)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 内容安排
导论
❖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 国际经济学的特征 ❖ 西方经济学的历史演变介绍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 国际经济学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 它主要探讨各国之间商品、服务的交换 和国际间资本、劳动力的流动的动因和 影响,以及各种国际交易活动所引起的 国际收支问题。它的研究目的是解释各 个经济社会之间的联系的内在机制及其 政策含义。
内经济简单的扩大。
国际经济学类似区域经济学
❖ 彼得· 凯能说:国际经济学是把国家作为一个经济 单位,考察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一门学科。或 者,国际经济学也可以把整个世界当作一个国家, 然后把它分割为各个单独的区域,考察这些区域之
间的经济关系。
❖ 金德尔伯格认为: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单独的学 科,与国内经济问题的研究只是范围的不同。国际 经济学考察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其范 围要比国内经济学的研究广泛。
2、面临的经济问题是相似的
(1)商品、生产要素流动受到的阻碍 (2)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资源配置 (4)收入分配和福利的影响 (5)经济增长与经济平衡
(二)区别
1、没有统一的“中央计划”。 2、没有总的“世界预算”。 3、没有总的发行银行。 4、不同的国家都有各自的货币金融体
系。 5、国际经济学的民族国家性。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德尔伯特· 斯奈德
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国际经济关系,其中包括 国际分工、国际商品交换,国际劳工和资本流动的原 因的研究、数量的研究、过程的研究,以及后果的研 究,并且在这些研究中还将包括制度、结构、不同发 展程度的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等问题。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 国际贸易纯理论主要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和从事贸易的利益及贸易利益的分配问题。它 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贸易动机、贸易方向及 贸易结构的决定因素、国际市场均衡以及贸易 对各国生产、消费与福利的影响。
❖ 国际贸易政策理论主要探讨贸易政策如关税、 配额、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对各国各项经济活动 与福利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条件或环境下,政 府在贸易政策制定中的最佳选择。
11.佟家栋主编,《国际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年1月版。
12.陈同仇、薛荣久主编,《国参考书目
13.黎孝先主编,《国际贸易实务》,对外贸易教学出版社,1994 年8月版。
14.陈彪如著,《国际金融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3月版。
参考书目
1.〔美〕多米尼克·萨尔瓦多著,张二震、仇向 洋译,《国际经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2年。
2.〔美〕彼地·林德等著,谢树林等译,《国际 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3.〔美〕A.罗斯·谢彼德著,葛奇译,《国际经 济 学 —— 微 观 论 与 宏 观 论 》 , 知 识 出 版 社 , 1982年。
➢ 规范分析方法。主要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 即解决“应然”问题。对于国际贸易理论而言, 主要就某一与贸易有关的现象,进行价值判断, 即说明其好坏。例如就一国贸易政策的制定(是 自由贸易还是贸易保护主义)提出依据。
二、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的特点
❖ 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不涉及货币因素,不考虑各国货 币制度的差异与关系的影响(实物交易、实物层面 的分析).
思考题
1.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2.国际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的联系和区别是什
么? 3.研究国际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4.国际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特点是什么? 5.试对国际经济学的内容体系做出评价。
第一章 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
❖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 第二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分析方法与模型
国际经济学 实物分析 国际贸易
货币分析 国际金融
供给面:
市场结构:
要素禀赋
完全(不完 需求面:
技术
全)竞争
消费者
-要素生产率 同质(差异) 偏好
-规模经济 产品
国际收支平衡 汇率决定 国际间政策协调 国际资本市场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 国际经济学的七大主题
贸易所得
国
贸易模式
际
贸易保护
❖ 在分析框架上,各种贸易理论模型大都假定世界上 只有两个国家、两种商品(或部门)以及生产要素 不超过两个。
❖ 国际贸易理论多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 大多数贸易理论都采用静态或比较静态分析,时间 因素在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中较少体现。
三、主要分析工具(见微观经济学部 分)
❖ 生产可能性边界与供给 1.生产可能性边界 2.机会成本 3.商品市场均衡
三、西方经济学的历史演变介绍
❖ 15世纪未、16世纪初,主要理论是重商主义。 ❖ 18世纪未,重商主义被自由贸易的思想所取代。 ❖ 进入20世纪以后,在20年代,瑞典的两位经济学家赫克歇
尔(Eli Heckscher)、俄林(Bertil Ohlin)提出了生产要素禀 赋论。 ❖ 5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Wassily Lconticf)揭开 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历史。
(1)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2)所有商品的生产技术条件都是既定的; (3)所有生产要素的总体供给都是固定不变的; (4)生产要素可在各部门间自由流动; (5)所有生产要素都以得到充分利用; (6)经济活动中不存在外部性。
4.〔美〕J·克拉克·利思与P·T埃尔斯沃思著, 《国际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92年10月版。
参考书目
5.〔美〕保罗·克鲁格曼与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著, 海闻、刘伟等译,《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6.〔美〕Dominick Salvatore著,朱宝宪、吴洪等译, 《国际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版。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 国际经济学微观部分(国际贸易理论) 主要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主要以微观经济分析方法为基本工具, 属于实物层面研究。
❖ 国际经济学宏观部分(即国际金融理论) 主要讨论在国际格局下资源利用的决定 因素及国际传递机制,主要以宏观经济 分析方法为工具(所以,国际金融理论 又被称为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或国际 货币经济学)。属于货币层面研究
❖ 在内容体系上,国际经济学包括微观部 分和宏观部分(通常又分别被称为国际 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彼得· 凯能说:“国际经济学者把 世界看作一个由各分立的国家组成 的社会. . . . .,他们试图说明 国际商品、劳务和资本的流动,估 计它们对国内福利的影响,并预测 各国在国内政策方面所能做出的反 应。”
二、微观经济学与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区别于微观经济学,成为独 立的经济学分支在于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的 不同:
❖ 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程度要比在国内的 流动程度低得多。(要素流动性假设是二者 重要区别)
❖ 国际贸易常常会受到一些人为障碍的影响。 (如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影响)
三、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内容的区分
15.姜波克著,《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 版。
16.司徒怀编著,《期货交易概论》,中国友谊出版社,1989年10 月版。
17.〔美〕迈克尔·梅尔文著,欧阳向军、俞志暖译,《国际货币与 金融》,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3月版
18、 〔美〕罗塞·罗伯茨 《抉择——关于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 的寓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1月。
经
国际收支平衡
济
汇率决定
学
国际间政策协调
国际资本市场
二、国际经济学的两大特征
国际经济学是在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 上发展而来,但作为独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有其特殊性:
国际交易与国内交易的差异性,决定需要一套 专门的理论体系来解释国际交易活动
国际经济关系发生的主体的相互独立性,决定 了在对国际经济问题涉及政策含义研究时,也 需要有一种不同于一般经济政策的解释。
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 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 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一门经济学学科。
国际经济学与一般(国内)经济学的关系
(一)相似之处 1、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是相似的 国际经济活动的主要方式包括国家之间的 贸易、投资、劳务提供以及其它形式的资 金转移等。如果没有任何限制,国际经济是国
7.陈汉文编著,《竞争中的合作》,四川人民出版 社,1987年7月。
8.相重光主编,《国际分工》,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5年。
参考书目
9.仇向洋、叶学千著,《国际经济学》南京大学出 版社,1990年2月版。
10.厉以宁、秦宛顺编著,《现代西方经济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1983年11月版。
一、国际贸易概念与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对象
➢ 通常从狭义上讲,国际贸易系指 商品(或货 物)的跨国流动。
➢ 而在广义上,国际贸易既包括商品贸易也包括 要素贸易(主要是可移动的生产要素,如劳动 力、技术、信息、资本的跨国流动)。
➢ 因此,在理论体系上,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以 商品贸易作为研究对象,但也涉及一些国际要 素流动问题。
三、西方经济学的历史演变介绍
❖ 国际金融理论是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18世纪初,伊萨克·杰瓦伊斯(Issac Gervaise), 易体系或理论》。
《世界贸
1752年,大卫·休漠(David Hume),《论贸易差额》。
20世纪中叶,国际金融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四、本课程教学安排
I·沃尔特和k·艾里斯库洛说:同所 有其他经济学科一样,国际经济学论述稀缺 性资源在满足人类需要的各个竞争性目标之 间的配置。它将这一非常基本的经济问题置 于国际关系的背景之中,亦即置于分布在不 同国家之中的经济“主体”的关系之中。它 企图说明国际经济关系是怎样影响各国之内
和各国之间的资源配置的。
国际经济学的定义
❖ 消费者偏好与社会无差异曲线
1.生产可能性边界
❖ 定义: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一定的 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 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优产量组合。
❖ 图形:
显然,只有在处在生 Y 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 才是生产有效率的。
O
X
1.生产可能性边界:推导
❖ 假定该经济社会只生产两种产品(X和Y),只使 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L),并做以下基 本假设:
第二节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方法与模型框架
一、国际贸易理论研究方法区分
➢ 实证分析方法。主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 么”的问题,即解决“是然”问题。对于国际贸 易理论而言,主要针对某一与国际贸易有关的现 象,提供理论分析框架,旨在解释诸如国际贸易 发生的原因、贸易型态的决定、贸易政策措施对 国内经济活动的影响等问题。
框架 ❖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起因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对象与目的
❖ 国际经济分析是分析国家之间经济的对立性和统一 性问题。对立性是国与国之间经济相互影响、相互 制约。统一性是对各个国家来说由于利益相关、互 为依存,国际经济合作与协调成为任何一个国家自 身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 在国际经济关系的对立统一的基础上,产生了两种 不同的观点: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主义。前者 认为,财富是由货币构成,在贸易过程中各国之间 的利益是对立的。后者认为实物才是真正的财富, 各国之间的利益是相关的,自由贸易使双方受益。
二、微观经济学与国际贸易理论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研究国际贸易相 关问题的理论基础,两者存在基本原理的内 在一致性。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单个经济社会的资 源配置问题,基本分析工具是绝对价格;国 际贸易理论则研究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社会 之间的资源配置问题,即世界范围内的资源 配置问题,基本分析工具是相对价格。)
❖ 导论(2课时) ❖ 第一章 国际贸易微观基础(5课时) ❖ 第二章 古典贸易理论(4课时) ❖ 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4课时) ❖ 第四章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4课时) ❖ 第五章 国际要素流动(4课时)
四、本课程教学安排
❖ 第六章 贸易保护理论(4课时) ❖ 第七章 汇率决定理论(5课时) ❖ 第八章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整机制(4课时) ❖ 第九章 政策选择(4课时)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 内容安排
导论
❖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 国际经济学的特征 ❖ 西方经济学的历史演变介绍 ❖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 国际经济学以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 它主要探讨各国之间商品、服务的交换 和国际间资本、劳动力的流动的动因和 影响,以及各种国际交易活动所引起的 国际收支问题。它的研究目的是解释各 个经济社会之间的联系的内在机制及其 政策含义。
内经济简单的扩大。
国际经济学类似区域经济学
❖ 彼得· 凯能说:国际经济学是把国家作为一个经济 单位,考察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的一门学科。或 者,国际经济学也可以把整个世界当作一个国家, 然后把它分割为各个单独的区域,考察这些区域之
间的经济关系。
❖ 金德尔伯格认为: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单独的学 科,与国内经济问题的研究只是范围的不同。国际 经济学考察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其范 围要比国内经济学的研究广泛。
2、面临的经济问题是相似的
(1)商品、生产要素流动受到的阻碍 (2)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3)资源配置 (4)收入分配和福利的影响 (5)经济增长与经济平衡
(二)区别
1、没有统一的“中央计划”。 2、没有总的“世界预算”。 3、没有总的发行银行。 4、不同的国家都有各自的货币金融体
系。 5、国际经济学的民族国家性。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德尔伯特· 斯奈德
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国际经济关系,其中包括 国际分工、国际商品交换,国际劳工和资本流动的原 因的研究、数量的研究、过程的研究,以及后果的研 究,并且在这些研究中还将包括制度、结构、不同发 展程度的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等问题。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