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技术-精选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析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技术
0.引言
近年来,我国工程中清水混凝土被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与此同时清水混凝土的工艺与技术也获得较为明显的进步。
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还会有大量的质量通病暴露,从而使整体施工质量受到极大的威胁[1]。
笔者认为,要想使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便需要明确质量通病,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技术,以此为整体工程的完善提供依据。
鉴于此,本课题对“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技术”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较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1.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质量通病的界定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清水混凝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一些普通混凝土模板工程中较为常见的质量通病是不能应用在清水混凝土工程当
中的。
因此,在对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质量通病进行界定时,便需要明确普通混凝土模板施工中较为常见的质量通病,具体包括:(1)模板系统不能与工程实际要求相符合,比如模板的刚度、稳定性等。
(2)由于模板自身因素导致混凝土漏浆、错台与跑模等[2]。
(3)模板在拼缝上发生错位与错台等。
(4)轴线与标高存在很大程度的偏差。
(5)模板加工时尺寸不规范,模板裁边没有涂刷封口漆,裁边起毛。
(6)模壳里存在杂物,且很难得到清理。
(7)拆模的情况下,使混凝土受到损坏。
(8)墙、柱的截面阳角处有毛刺和虚边。
(9)起拱不足,在支模过程中有预埋件与预留孔遗漏等。
上述质量通病均出现在普通混凝土施工当中,在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施工中,除了由模板自身原因引发的混凝土漏浆、错台与错位等难以控制之外,其他都能够得到很好地控制。
明确这一点界定之后,再对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质量通病进一步加以明确,如图1所示,为清水混凝土组拼式大模板施工质量常见通病统计表。
表1?清水混凝土组拼式大模板施工质量常见通病统计表
质量通病具体情况整改措施
轴线偏移
一些构件(主要包括混凝土柱、墙等)的具体位置和建筑物轴线发生偏移。
进行技术复核,确保
轴线位置准确
接缝不严
模板拼缝不够严格,存在空隙,进一步使混凝土在浇捣的情况下发生漏浆,表面有蜂窝状呈现,严重时还会有孔洞与露筋等出现。
做好过程控制,对模板拼缝不严,坚决让返工重新做。
脱模使用与要求不符
使用废物机油对模板表面进行涂刷,会使混凝土受到极大的污染;在混凝土残浆不清除的情况下,会使混凝土表面有麻面缺陷存在。
使用废物机油对模板表面进行均匀涂刷
封闭和竖向的模板无排
气孔与浇捣孔因为封闭与竖向模板不存在排气孔,因此在混凝土表面极易有气孔等缺陷存在;在高柱与高墙等方面若无浇捣孔存留,则很容
易有混凝土捣空情况发生。
进行二次振捣。
在高柱墙作来时增设排气孔。
2.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技术探究
2.1轴线偏移的原因与防治技术
轴线偏移的主要原因包括:首先,轴线放线不正规且无控制线,在模板根部与顶部不存在限位策略没有定位措施,在安装方面显得不具稳定性。
其次,在支模的情况下,没有拉水平与竖向通线,轴线之间没有对相互关系进行复核,并且竖向没有采取总垂直度控制措施。
再则,模板刚度不足,无水平拉杆设置,或者间距较大。
最后,在混凝土浇捣的情况下,不具均匀性与对称性[3]。
在一次浇捣中,其高度过甚,使模板受到挤压导致偏移;顶撑与木楔在使用方面不具规范性,从而导致偏移现象的发生。
主要的防治策略包括:首先,对于轴线与模板控制线的复核需通过专门人员(项目工程师、质量员)进行严格复核,在确定准确无误之后,再进行支模工序。
第二,对于墙、柱模板根部等均需要有限位措施设置,以此使模板底部与顶部位置的准确性得到有效保障。
第三,模板之间需保持一致性,尤其是垂直向独立构件,需与基础面实现可靠性优良的支撑。
在支模的情况下,需拉水平与竖向通线,同时需要对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进行设置,并且要有垂直稳固支撑,以此使模板水泥与竖向位置的精准性得到有效保障。
最后,需要保证模板扣件的牢固,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需保持均匀,下料需对称,浇灌高度需与是施工标准相符合[4]。
并且,相关工作人员(专业工长、质量员)需与时对模板进行检查,倘若存在问题,需采取与时处理措施。
2.2接缝不严的原因与防治技术
接缝不严的主要原因包括:首先,模板在拼缝方面处理不具规范性,现场制作不够细致,在施工方面没有参照质量标准进行。
其次,加工时锯路不顺直,木模板水分过多,安装周期较长,在木模发生干缩的情况下会有裂缝存在。
再则,(现在木模均为竹胶板、多层板)在浇捣混凝土的情况下,木模板(拼缝处固定的元钉用得少且)没有采取事先浇水措施,从而导致胀开的情况发生。
最后,钢模板在发生形变的情况下没有采取与时修理措施;梁、柱交接位置接头尺寸不具精准性,从而导致错位现象。
图1?模板接缝错位产生原因分析
主要防治策略包括:首先,对木模板的含水量进行严格掌控,在制作的情况下,对于拼缝工序需严格(要求)。
其次,木模板安装的时间不宜太长,在拼缝后面应加背楞且加够元钉固定;在对混凝土进行浇捣的情况下,需做好木模板的事先浸湿工作。
再则,对于钢模板的变形,需采取与时修理措施;对于拼缝平整度低于2毫米的钢模拼缝,可以使用海绵条或粘贴胶带等处理措施[5]。
最后,对于梁、柱交接部位支撑需保持牢靠,拼缝需保持严密,如果发生错位,需采取与时的校正措施。
2.3脱模使用与要求不符的原因与防治技术
脱模使用与要求不符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方面,脱模剂品种在选择方面不具规范性,且使用也不够正确。
在拆模之后,不能对混凝土残浆进行很好地清理,脱模剂在涂刷方面不具均匀性,或者发生漏涂情况。
另一方面,存在将废机油当作脱模机的情况,从而使钢筋与混凝土受到污染,进一步使混凝土表面装修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主要防治策略:一方面,在拆模之后,需要对模板上的混凝土残浆彻
底处理干净,然后再使用正规的脱模剂,需要充分注意的是需严禁将废机油当作脱模剂使用。
另一方面,脱模剂涂刷需保持均匀,通畅维持在2℃,以此使漏涂情况实现有效避免,并且也不可涂刷过甚。
2.4封闭和竖向的模板无排气孔与浇捣孔的原因与防治技术
封闭和竖向的模板无排气孔与浇捣孔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墙体中大型预留洞口底模没有排气孔设置,从而导致在混凝土对称下料的情况下,会有气囊产生,进一步使混凝土不够严实。
另一方面,高柱与高墙侧模不存在浇捣孔,导致混凝土浇筑自由落距偏大,进一步导致振捣不实。
主要防治策略:一方面,对气泡采取与时排除措施,以此保证混凝土浇筑的严实[6]。
另一方面,对于高柱与高墙侧模,需做好开浇捣孔措施,以此使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
2.5 墙、柱截面尺寸与阳角虚边的原因与防治技术
墙、柱截面尺寸与阳角虚边的主要原因:模板在工艺方法不当(见图一),在浇筑混凝土时浆流失造成虚边;其次在加固时时紧时松不能保证截面尺寸。
主要防治方法:改进模板配工艺,使混凝土在振捣时浆不能够流失,只要加固紧模板尺寸不会改变(见图二)
3.结语
通过本课题的探讨,认识到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在诸多方面存在质量通病。
因此,在明确质量通病的基础上,便需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这样质量通病才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使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质量更具保障性。
笔者认为,在清水混凝土模板工程施
工过程中,还需要结合施工成功的案例,比如千灯湖国际五星级酒店、林海尚都与美的简岸花园(神木杏花园、榆林昌大高科广场)等,通过技术交流从而保证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进一步为整体工程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