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灌注桩后压浆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压力表应定期检验
• 水泥浆液可根具实际需要参入 外加剂。如掺入早强剂,承载 力检验可在注浆完成15天后进 行
•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粉 尘污染物扩散
• 作好记录,以免重复注浆或漏 注
• 水泥拌合好后需经过筛网过滤 结块、编织袋等其他杂物
0 后压浆事故处 理措施
5
• 尽量避免注浆中断。注浆中断后应立即查明原因, 采取有效措施排除故障,尽快恢复注浆。恢复注 浆时宜从稀浆开始。若进浆量与中断前接近,则 可尽快恢复到中断前的稠度,否则应逐级增加浆 液浓度。若进浆量减少较多,注浆压力上升幅度 较大,短时间内即结束注浆,说明被注介质内的 裂隙被堵塞。应重新扫孔和清洗后再进行注浆; 若仍无改善,则应考虑间歇一段时间后,在附近 钻孔补注。
注浆达不到结束标准
浆液流失
采用速凝浆液,即在水泥浆中加入速凝剂; 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 控制水灰比,增加水泥用量
桩体上抬
在进行桩端注浆时,如果成桩时间短,注浆压力过大,就有可能造成 桩体上台。如果桩本身较短,还有可能造成地面隆起。
一旦发现桩体上台或地面隆起,应立即停止注浆,查明原因,采取有 效措施。
因此,桩端注浆时,应对桩体和地面进行观测。
THANK YOU
工艺流程准备工作管阀制作灌注桩施工压浆管埋设按设计水灰比拌制水泥浆液压浆设备与加筋软管与桩身压浆管连接安装打开排气阀放气调试关闭排气阀压开塞压力稳定后开始压浆达到设计要求结束压浆前为使整个压浆线路通畅先用高压清水或者浆液开环将出浆口的封堵材料冲开
混凝土钻孔灌注 桩后注(压)浆 技术
演讲人:刘宁
目录
浆液浓度
• 浓浆(水灰比0.4):对已注浆体起脱水作用,最后注入浓浆可掺入 减水剂、膨胀剂和早强剂。
• 中等浓度浆液(水灰比0.6):加固预定范围内的核心部分,起填充, 压实,挤密作用。
• 稀浆(水灰比0.8):渗透力强,便于加固预定范围为周边地带。
关注参数
• 注浆压力、注浆量、注浆皮管变化,控制注浆节奏,监测桩体上抬 量。依据设计、规范。
1、前言 2、钻孔灌注桩后注 (压)浆
3、施工工艺 4、施工过程中的注 意事项
5、事故处理措施
0 前言
1
0 钻孔灌注桩后 注(压)浆施 工工艺
2
工作原理
钻孔灌注桩的后注浆基本上属于劈裂注浆与渗透注浆相结合。
所谓劈裂注浆,即压入的高压浆体克服土体主应力面上的初始压应 力,使土体产生劈裂破坏,浆体沿劈裂缝隙渗入土体填充空隙,并挤 密桩侧土,促使土体固结从而提高注浆区的土体强度。如注浆区在桩 底,则浆液首先在桩底沉渣区劈裂和渗透,使沉渣及桩端附近土体密 实,产生“扩底”效应,使端承力提高,如注浆区在桩侧某部位,则 该部位也同样出现“扩径”效应。从大量试桩实测资料可看出,桩底 注浆后不仅桩的端承力提高了,在桩端以上5m甚至更大范围内的桩侧 摩阻力也有较大提高。如果在桩侧某段面注浆,同样该断面以上一定 范围内的桩侧摩阻力也有明显提高。
• 开塞采用逐步升压法,当压力骤降,流量突增时,表明通道已经开 通,立即停机。防止清水大量涌入地下。如采用浆液开塞则不用停 机。经查阅多个案例表明,用清水开塞成功率更高。
• 如果压力超过设计或者规范的的最大值,规范最大值是10Mpa,也 应立即停机。
• 开环后,立即进行注浆,随开随注,不允许普遍开环,压浆应连续 进行。
0 3
施工工艺
1、三种工艺 2、注管的制作安装 3、注浆管试水 4、工艺流程
注浆管的制作与安装
压浆管随钢筋笼一起下放,与钢筋笼的主筋 点焊并绑扎紧密。 每根桩的桩底设 2根(桩d≦1200mm)或3根 (桩1200mm<d≦2500mm)压浆管,对称分布。 压浆管之间宜采用丝扣连接或焊接(不推荐)。 压浆管底部宜伸出钢筋笼 30cm以上(进入持 力层),出浆孔均匀分布10mm一个(一般情 况),封堵材料等(规范均没有规定)。
0 施工过程中的注 意事项
4
压浆作业记录完整,并经常对后压浆的各项工艺参数进行检查,发现 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处理后,继续压浆。
注意事项
• 压浆作业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爆 管、甩管、防漏电等安全措施
• 操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帽、防护 眼镜、防尘口罩
• 前台观测人员与后台开泵人员 需分工明确,密切保持联系, 及时处理注浆过程中的意外情 况
钢筋笼放置完毕后孔内进行第二次清孔,完成后须再次检查管内 水面,无异常后用堵头封住压浆管上口。
• 压浆前为使整个压浆线路通畅,先用高压清水(或者浆液)开环, 将出浆口的封堵材料冲开。开环时机为成桩后混凝土能抵抗一定的 注浆压力,一般是3~15天(规范无规定),太早容易破坏桩身,太 晚又怕混凝土凝结后堵塞出浆口。
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管阀制作→灌注桩施工(压浆管埋设)→按设计水灰 比拌制水泥浆液→压浆设备与加筋软管与桩身压浆管连接安装→打开 排气阀放气调试→关闭排气阀压开塞→压力稳定后开始压浆→达到设 计要求结束
注浆管试水
每节压浆管随钢筋笼下放时应做试水连接是否密封。
• 水泥浆液可根具实际需要参入 外加剂。如掺入早强剂,承载 力检验可在注浆完成15天后进 行
• 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粉 尘污染物扩散
• 作好记录,以免重复注浆或漏 注
• 水泥拌合好后需经过筛网过滤 结块、编织袋等其他杂物
0 后压浆事故处 理措施
5
• 尽量避免注浆中断。注浆中断后应立即查明原因, 采取有效措施排除故障,尽快恢复注浆。恢复注 浆时宜从稀浆开始。若进浆量与中断前接近,则 可尽快恢复到中断前的稠度,否则应逐级增加浆 液浓度。若进浆量减少较多,注浆压力上升幅度 较大,短时间内即结束注浆,说明被注介质内的 裂隙被堵塞。应重新扫孔和清洗后再进行注浆; 若仍无改善,则应考虑间歇一段时间后,在附近 钻孔补注。
注浆达不到结束标准
浆液流失
采用速凝浆液,即在水泥浆中加入速凝剂; 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 控制水灰比,增加水泥用量
桩体上抬
在进行桩端注浆时,如果成桩时间短,注浆压力过大,就有可能造成 桩体上台。如果桩本身较短,还有可能造成地面隆起。
一旦发现桩体上台或地面隆起,应立即停止注浆,查明原因,采取有 效措施。
因此,桩端注浆时,应对桩体和地面进行观测。
THANK YOU
工艺流程准备工作管阀制作灌注桩施工压浆管埋设按设计水灰比拌制水泥浆液压浆设备与加筋软管与桩身压浆管连接安装打开排气阀放气调试关闭排气阀压开塞压力稳定后开始压浆达到设计要求结束压浆前为使整个压浆线路通畅先用高压清水或者浆液开环将出浆口的封堵材料冲开
混凝土钻孔灌注 桩后注(压)浆 技术
演讲人:刘宁
目录
浆液浓度
• 浓浆(水灰比0.4):对已注浆体起脱水作用,最后注入浓浆可掺入 减水剂、膨胀剂和早强剂。
• 中等浓度浆液(水灰比0.6):加固预定范围内的核心部分,起填充, 压实,挤密作用。
• 稀浆(水灰比0.8):渗透力强,便于加固预定范围为周边地带。
关注参数
• 注浆压力、注浆量、注浆皮管变化,控制注浆节奏,监测桩体上抬 量。依据设计、规范。
1、前言 2、钻孔灌注桩后注 (压)浆
3、施工工艺 4、施工过程中的注 意事项
5、事故处理措施
0 前言
1
0 钻孔灌注桩后 注(压)浆施 工工艺
2
工作原理
钻孔灌注桩的后注浆基本上属于劈裂注浆与渗透注浆相结合。
所谓劈裂注浆,即压入的高压浆体克服土体主应力面上的初始压应 力,使土体产生劈裂破坏,浆体沿劈裂缝隙渗入土体填充空隙,并挤 密桩侧土,促使土体固结从而提高注浆区的土体强度。如注浆区在桩 底,则浆液首先在桩底沉渣区劈裂和渗透,使沉渣及桩端附近土体密 实,产生“扩底”效应,使端承力提高,如注浆区在桩侧某部位,则 该部位也同样出现“扩径”效应。从大量试桩实测资料可看出,桩底 注浆后不仅桩的端承力提高了,在桩端以上5m甚至更大范围内的桩侧 摩阻力也有较大提高。如果在桩侧某段面注浆,同样该断面以上一定 范围内的桩侧摩阻力也有明显提高。
• 开塞采用逐步升压法,当压力骤降,流量突增时,表明通道已经开 通,立即停机。防止清水大量涌入地下。如采用浆液开塞则不用停 机。经查阅多个案例表明,用清水开塞成功率更高。
• 如果压力超过设计或者规范的的最大值,规范最大值是10Mpa,也 应立即停机。
• 开环后,立即进行注浆,随开随注,不允许普遍开环,压浆应连续 进行。
0 3
施工工艺
1、三种工艺 2、注管的制作安装 3、注浆管试水 4、工艺流程
注浆管的制作与安装
压浆管随钢筋笼一起下放,与钢筋笼的主筋 点焊并绑扎紧密。 每根桩的桩底设 2根(桩d≦1200mm)或3根 (桩1200mm<d≦2500mm)压浆管,对称分布。 压浆管之间宜采用丝扣连接或焊接(不推荐)。 压浆管底部宜伸出钢筋笼 30cm以上(进入持 力层),出浆孔均匀分布10mm一个(一般情 况),封堵材料等(规范均没有规定)。
0 施工过程中的注 意事项
4
压浆作业记录完整,并经常对后压浆的各项工艺参数进行检查,发现 异常情况时,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处理后,继续压浆。
注意事项
• 压浆作业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爆 管、甩管、防漏电等安全措施
• 操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帽、防护 眼镜、防尘口罩
• 前台观测人员与后台开泵人员 需分工明确,密切保持联系, 及时处理注浆过程中的意外情 况
钢筋笼放置完毕后孔内进行第二次清孔,完成后须再次检查管内 水面,无异常后用堵头封住压浆管上口。
• 压浆前为使整个压浆线路通畅,先用高压清水(或者浆液)开环, 将出浆口的封堵材料冲开。开环时机为成桩后混凝土能抵抗一定的 注浆压力,一般是3~15天(规范无规定),太早容易破坏桩身,太 晚又怕混凝土凝结后堵塞出浆口。
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管阀制作→灌注桩施工(压浆管埋设)→按设计水灰 比拌制水泥浆液→压浆设备与加筋软管与桩身压浆管连接安装→打开 排气阀放气调试→关闭排气阀压开塞→压力稳定后开始压浆→达到设 计要求结束
注浆管试水
每节压浆管随钢筋笼下放时应做试水连接是否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