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成满年蟑螂养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成满20年蟑螂养殖,致富成了“蟑螂王”。
2006 年 4 月 24 日,中央电视台播出这样一条新闻:云南大理学院药物研究所的李树楠教援,经过 40 多年的潜心研究,终于让人见人厌的蟑螂“变废为宝”;用它体内提炼出的有效成份制出的药,会收到神奇的疗效。
多年来,制药厂用李树楠教援的“蟑螂配方”专利生产的“康复新”,“心脉龙注射液”,“肝龙胶襄”等药一直热销。
那么,全国几家制药厂用蟑螂制药所需大量的蟑螂是从哪里来的呢?为制药厂提供用于制药蟑螂的人就是黄河之子,一个 20 年前的打工者,今天的企业家梁成满。
现在,也有人称他为“蟑螂王”。
(一)把蟑螂当“宝贝”收购,并精心饲养,细心观察。
1980 年,当兵退伍后的梁成满回到他的家乡——甘肃省白银黄河岸边的小村庄。
同年,他在家乡种植木耳,平菇等。
经 3 年多的努力,梁成满有了一定的积蓄。
1985 年初, 25 岁的梁成满举家来到云南省宾川某食用菌厂,正准备同该厂合资共同扩大该食用菌厂生产规模。
这时,他偶然听人说:大理学院药物研究所的李树楠老师,正在从蟑螂体内提炼有用成份,研究用于制药。
他听后立即有个念头在脑海闪现:若李树楠老师的研究成果一旦变为现实,必然需要大量的蟑螂用于制药原料。
这样,用蟑螂就可以换来钱啊!……他越想越兴奋!这不起眼的蟑螂肯定是一条颇有前景的致富路啊!于是,在第二天早上,梁成满从宾川骑上自行车,沿路行走 70 余公里,傍晚到达大理。
找到了大理学院药物研究所,敲开了李树楠老师办公室的门。
当李树楠老师得知梁成满的来意后,对梁成满大加赞赏!并告诉梁成满:他现在做研究用的干品蟑螂也非常急缺,若你有干品蟑螂就全部送来,给你 80 元一公斤,数量不限。
梁成满当即对李树楠老师承诺:自己会保证供应他做科研用的干品蟑螂。
让梁成满意想不到的是,这蟑螂立马就能换钱!那一夜,他兴奋得一夜未眠!第二天,他骑自行车来到宾川乡下溪河村。
并召集到几个村民。
他对村民们说:我是来买蟑螂的,请你们去厨房里抓蟑螂去,我全部购买,用于研究制药。
有村民发出哄笑声,问梁成满:这蟑螂是治“神经病”的吧?梁成满在嘲笑声中掏出钱说:我买蟑螂先付钱,晒干的蟑螂 5 分钱一个,谁能抓 100 个蟑螂,我先给 5 元钱。
抓 1000 个蟑螂,我先给 50 元钱。
就这样,梁成满在溪河村挖到了“第一桶金”,购买到 2 公斤晒干的蟑螂, 3 天净赚 140 元钱。
有一天,梁成满在水冲村购买蟑螂时,恰遇小学生放署假,面对走出校门蜂涌而来的小学生们,梁成满灵机一动,喊来了几个小学生,对他们说:你们在做完作业后帮我抓蟑螂好吗?我用本子、笔,还有新华字典和你们“换”蟑螂。
当即,梁成满和小学生们达成了若干份口头“协议”。
10 天后,梁成满用自行车带来的本子、笔和新华字典从小学生手里换到 8 斤蟑螂。
从此,梁成满对这个小学产生了特殊的感情!多年后,取得成功的梁成满还曾多次向这所小学捐钱捐物,一次又一次表达着自己对这所小学的特殊情感与爱心!
第一页,共五页
梁成满从几次“倒卖”蟑螂中得到了“实惠”。
但此时的他,更加强烈的感觉到:靠“倒卖”蟑螂是不可能走出自己的路的。
必须对蟑螂进行养殖,让蟑螂大批量“生产”才是根本出路,才能成就一番大业。
于是,梁成满在 1986 年末又动员妻子腾出一间屋子用来养殖蟑螂,并放入 1600 只蟑
螂在屋里饲养。
为了保证李树楠老师科研用的蟑螂量,梁成满又招来 6 个人,二人一组分别去楚雄州的元谋县、丽江地区的永胜县和华坪县农村,大力收购干品蟑螂供李树楠老师科研用。
而他自己则日夜对养殖的 1600 只蟑螂进行观察。
经过一年多对养殖的蟑螂观察,梁成满对蟑螂的生活习性如饮食,温度、湿度要求及蟑螂的交配、产卵规律有了初步撑握。
到 1987 年初,梁成满经反复摸索又自配出蟑螂喜食的饲养。
一年后,他派出去的 3 支“收购组”收购的蟑螂,加上他养殖的蟑螂出售后,换回的总值竞达 50 多万元!可观的收入让梁成满欣喜不已!他没有用这 50 万元改善自己的生活。
而是用这 50 万元做启动资金,在当年 10 月份,在宾川郊外某农村挂牌成立了“宾川热区蟑螂养殖研究协会”。
这是中国第一家养殖蟑螂的企业,更是梁成满这个今天的“蟑螂王”当年养殖蟑螂迈开第一步的开端。
(二)蟑螂学名叫“美洲大蠊”,它小小的“卵”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宾川热区蟑螂养殖研究协会”运作之初,全企业员工加上梁成满夫妇仅 12 个人。
后来,梁成满又从李树楠教授那里了解到;“蟑螂” 的学名叫“美洲大蠊”,是昆虫纲目蜚蠊,蜚蠊科是它的总称,在中国有 160 多种。
《本草纲目》载:“瘀西症,坚寒热,破积聚,喉咽闲,内寒无子,通利血脉,食之下气。
”而李树楠教授研究出的用美洲大蠊,准备生产的“心脉龙”、“心肝龙胶襄”以及准备继续开发的系列新药,将为造福人类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于是,梁成满也和李树楠教授一样,率先为“蟑螂”平反!把“蟑螂”改称为“美蠊”。
并重新申请了“宾川成满美蠊有限公司”,该公司在 2002 年被正式启用。
梁成满深深懂得;要想企业不断增值,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在美蠊生殖繁育上做好工作。
因为,养殖的美蠊在变成了“成品”被晒干出售后,它留下的卵才是唯一“再生产”的“运作资本”。
只有让成品美蠊出售后所留下的 100% 成活并长大,才能使企业连续运作,从而达到扩大再生产目的。
于是,梁成满开始日夜观察美蠊卵的变化。
甚至把小小的美蠊卵一个个拣出放到一起,热天通风,雨天覆盖。
让其自然孵化出更多的小美蠊。
整整一个夏天,梁成满与美蠊卵日夜相守。
这其间,员工们说他是“走火入魔”了。
而他老婆则说他;你干脆和美蠊卵“过日子”得了!面对人们的不理解。
梁成满则说;大家可别忽视这小小的美蠊卵,它可是咱企业的“命脉”啊。
第二页,共五页
又经过一年多的观察了解,梁成满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他终于了解掌握到;一只雌性美蠊一生可产30 至 40 个卵,而一只卵内最多能孵出 16 至 20 只小美蠊!这组数字让梁成满喜出望外 ! 他想:这样发展下去,企业中的美蠊数量必将以 10 倍以上的速度倍增。
他决定扩大企业规模,在宾川建立第二个美蠊养殖基地。
就这样,在 1998 年,梁成满的第二个美蠊养殖基地投产使用了。
到 1999 年,梁成满在为制药厂供应成品美蠊时,他留足了 50 公斤美蠊卵做发展之用,而够大的成品美蠊全部晒干出售了。
这一年,梁成满卖美蠊收入达 78 万多元,去掉投资第二个美蠊养殖基地的 30 万后,梁成满又净赚了 40 多万元。
正当梁成满志在必得等着留下的 50 公斤美蠊卵生出下一代更多小美蠊时,想不到这一批新出世的小美蠊生长得极缓慢,尽管梁成满向爱护眼睛一样呵护小美蠊,调配最好的“美食”喂养它们,日夜调整着他们喜爱的温度、湿度。
可 4 个月后,这批美蠊全都长得重量不足、色泽暗淡。
个个
如患了“营养不良症”一样不够活跃。
更让梁成满意想不到的是:他把这批美蠊的干品拿到药厂化验才知道,这批美蠊体内的氨基酸和丙氨酸的含量全未达到。
有关专家告诉梁成满:这是由于美蠊长期“近亲”交配导致的“次代退化”现象。
面对这一现实,梁成满顿感如一盆冰水浇在头上!这也意味着:宾川这两个基地所养殖的美蠊,不但换不回一分钱效益,还出现了严重的亏损!
那是一段让梁成满度日如年的日子。
他的员工们说他:梁总一夜间就“苍老”了许多!他妻子更是抚着他头上添加的白发,心疼地说:老梁,干脆把两个美蠊养殖基地全卖掉算了,用卖来的钱维持家里今后的生活开支,我们也过得去啊,你何必还要不顾身体去“拼命”呢?
梁成满经过几天的“煎熬”后,他对宾川两个养殖基地又做好工作安排。
而他自已却悄然“失踪”了。
他搭车去了昆明,并一头“扎”进了书店。
那几天是梁成满“收获知识”的日子。
他对生物学、养殖学类书逢书必看,看后必买。
并在买来看过的书上圈圈画画,认真做出一页又一页的记录。
饿了,他啃一口面包,眼睛疲劳了,他买副眼镜带上。
就这样,只有高中水平的他,一口气买回 30 多本专业书带回宾川,硬是全部读完了!通过学习,梁成满懂得了:所有生物长期“近亲”交配都会产生退化或“返祖”现象,特别是人工养殖的生物,若长期“近亲”繁殖,就会造成更加严重的退化后果。
懂得了这些知识后,梁成满又发动全体员工奔赴到云南省边远山区捕捉野生美蠊,把野生美蠊经无菌化饲养 3 个月后,让其和原有养殖的美蠊散养到一起,把温度控制在美蠊最兴奋的范围内,让所有美蠊群体交配,促成美蠊“杂交优势”新一代的诞生。
第三页,共五页
[]
梁成满经过了又近一年的努力,终于再次繁殖出一大批优质美蠊。
这一成就的取得,让梁成满两个养殖基地的员工们欣喜不己,员工们齐声说;梁总终于又让美蠊养殖基地“起死回生”了!宾川成满美蠊有限公司的明天会更好!而对此,梁成满不但没有笑容,他的表情又更加严肃了。
此时,一个更大胆的想法又在他脑海里形成了。
(三)人工孵化美蠊的成功,打牢养殖美蠊事业的基础。
1999 年,梁成满又一次来到昆明。
这一次,他没有去书店,而是来到了人才市场。
梁成满这次来昆明的目的是招募人才,他要对美蠊卵进行人工孵化试验。
梁成满把招聘到的人才尹树培,带到宾川美蠊养殖基地后,给了他最高的工薪和最好的宿舍。
甚至,梁成满还同尹树培同吃同住。
尹树培开展工作后,对宾川美蠊养殖基地提出三项改革建议:一、建立一间“美蠊群交房”。
把养殖的美蠊和野外经过“无菌养殖”后的野生美蠊同放入“美蠊群交房”内,让室温达到美蠊兴奋的温度,让美蠊“远亲”群交,保证美蠊优生优质。
二、把交配过的美蠊入箱管理,箱下方留有拉动的抽屉,方便拣出美蠊卵。
三、建立专门的“人工孵化室”。
把拣出的美蠊卵放到“人工孵化室”进行人工孵化。
在“人工孵化室”里,梁成满发现:尹树培把美蠊卵有的入箱后“塔形”堆到一起,有的则只“梯形”堆放几层,而有的干脆只“平放”一层。
尹树培告诉梁成满:美蠊卵在孵化期间,也会如其它动物卵一样,自身会产生热量。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孵化试验,目的是最终选择出最好的方
法使用。
又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尹树培最终掌握到了最佳“人工孵化”方法。
人工孵化美蠊方法的取得,为梁成满养殖美蠊事业更大的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随着梁成满养殖美蠊技术方法的日臻成熟,以及国内多家制药厂家对干品美蠊的更大需求,到2000 年,梁成满又投资 60 万元,在弥度县郊外农村建立了第三个更大的美蠊养殖基地。
这样,梁成满供应国内多家制药厂成品美蠊的“产业链”正式形成并快速“转动”起来了。
从那时起至今,梁成满三个美蠊生产基地的年干品美蠊产量均达到 40 吨左右。
第四页,共五页
梁成满成功后,他没有忘记回报社会。
2003 年,他出钱为溪河村养路,让溪河村的路更畅通。
不久,该村又修农田灌溉渠,梁成满再次出钱支持。
2004 年,水冲小学建操场,梁成满出钱献出了自己的爱心。
2005 年,溪河村组建老年协会,梁成满也出钱支持。
同年,丽江永胜县一个叫李文伟的高中生,考上大学后因交不起学费想放弃。
梁成满知道后把钱给李文伟送去,让他迈入大学的殿堂。
梁成满说:我捐出的钱虽不多,但这是我的一份爱心。
梁成满的成功,也吸引了云南、广东、江苏、河北、辽宁的一些人前来参观取经。
一些人向梁成满讨教美蠊养殖技术,也想通过养殖美蠊走致富之路。
对这些人,梁成满从美蠊种苗供应,到养殖技术扶持都进行全方位帮助。
养殖户范垂本远在大连,他在养殖美蠊之初,由于管理不善,使美蠊种苗死掉过半。
梁成满知道后,又免费支持他一批新的美蠊种苗,知道最后让范垂本获得成功。
一些散养户由于养殖的美蠊数量太小,造成干品美蠊除去托运到药厂的费用外就所剩无几的情况。
对此,梁成满还在弥度美蠊养殖基地特地为散养美蠊小户配置一台 50 立方米冷库。
让散户们把干品美蠊存放在冷库内保鲜,由他统一发货节省运费。
并且几年来一直坚持先垫付小户美蠊养殖户的钱,以支持美蠊养殖小户加快发展。
每年,梁成满为养殖美蠊的散户垫出的资金达 20 多万元。
而他自已每年为养殖美蠊的小户保鲜美蠊的冷库的电费就高达几万元。
如今,与美蠊打了 20 多年交道的梁成满,已从当年的“小梁”变成了今天的“老梁”。
他常说:我也是打工者出身,我深知创业起步时的艰辛!我全力支持美蠊养殖小户加快变成大户,让这些人早日脱贫致富,这不仅是我对全社会奔小康目标的支持,也是对祖国医药事业的支持。
第五页,共五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