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 第2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含详解) .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
基础达标(36分)
1.在17世纪的反专制斗争中,英国议会是重要的政治力量。
对此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始终是反对封建专制的地盘
B.一度是维护独裁统治的工具
C.随着议员成分的变化发挥不同的作用
D.多次被封建专制势力所解散
解析当时的英国议会确实始终是反对封建专制的地盘,也因此多次被封建专制势力所解散,克伦威尔掌权后,议会一度成为维护其独裁统治的工具,故A、B、D三项表述正确。
17世纪时,英国议会的成分基本没有变化,一直是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组成,故C项表述不正确。
答案 C
2.17世纪70年代,英国议会制定并通过了《人身保护法》,规定:对每个被捕的人,应该事先宣布其罪状;被捕者有权要求立即进行审讯。
该法案实际上是为了
()。
A.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特权
B.打击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
C.限制复辟王朝封建专制的权力
D.体现英国新生社会制度的民主
解析17世纪70年代,正是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的时期,颁布《人身保护法》对封建专制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答案 C
3.1653年,克伦威尔用武力驱散议会,建立了护国政体。
克伦威尔解散议会的直接原因是
()。
A.议会提出了复辟王权的无理要求
B.议会中部分激进的议员提出了改革的要求
C.议会中的封建势力在不断的滋长
D.议会明确提出了限制克伦威尔权力的要求
解析解题时注意关键词“直接原因”。
由于议会中部分激进的议员提出改革的要求,克伦威尔用武力解散了议会。
答案 B
4.护国政体建立后,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其做法不包括
()。
A.取消议会B.独揽国家大权
C.实行军事管制D.禁止言论自由
解析克伦威尔时期,他凌驾于议会之上,议会只是点缀品,由此可见议会在当时是存在的。
B、C、D三项都是克伦威尔采取的独裁措施。
答案 A
5.莎士比亚是英国著名的大戏剧家,但有一个时期,莎士比亚的戏剧被视为淫秽而遭到禁演。
这个时期的英国应处在
()。
A.詹姆士一世的统治之下
B.查理一世的统治之下
C.詹姆士二世的统治之下
D.克伦威尔的统治之下
解析克尔威尔是比较狂热的清教徒。
在他统治时期,英国成为正式的清教国家,很多消遣娱乐活动都被禁止或遭到限制,引起了许多人的憎恶。
答案 D
6.克伦威尔在其施政纲领中说:“护国公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执掌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公的批准才能生效。
”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时英国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B.克伦威尔已建立起个人的独裁统治
C.克伦威尔已蜕变为封建君主
D.克伦威尔仍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式选择题,主要考查理解材料的能力。
克伦威尔掌握政权后,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故C项错误。
答案 C
7.克伦威尔与查理一世、詹姆士一世统治的相同点有
()。
①解散议会②代表封建主义③实行独裁统治④都被人民赶下历史舞台
A.①②③B.①③
C.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三者都曾经解散议会实行独裁统治,故①③正确。
但克伦威尔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故②错误,④只适用于查理一世。
答案 B
8.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的最大愿望是
()。
A.保留封建君主制度
B.用武力保护资产阶级权力
C.避免革命,保持社会稳定
D.推翻复辟王朝,维护自身利益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由于在1688年之前斯图亚特复辟王朝的专制统治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因而他们希望推翻复辟王朝,
建立新的政权。
答案 D
9.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英国历史上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它
()。
A.改变了社会性质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C.处死了封建君主D.创立了议会民主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事件的理解、掌握能力。
解题时应注意题干中“分水岭”三字的含义。
即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分水岭。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了社会性质,标志着新时期的到来。
答案 A
能力提升(14分)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国已名存实亡。
共和国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如同无国会国王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
的历史传统,二者恰好相对,分别代表着两种极端,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
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俱备。
材料二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
复辟初年,议会与王权关系极为和谐,在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上都能保持合作。
在经济政策上,复辟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支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符合议会的要求。
在对外政策上,双方都拥护对荷战争。
……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
“复辟解决”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训,没有从制度上对二者的权力关系作任何实质性调
整。
材料三“光荣革命”吸取了17世纪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
它通过三方面的革命解决……对中央权力结构作了重要而适度的调整。
“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遏制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以上材料均引自程汉大著《英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表明,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的确立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贯穿这一过程的根本问题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分析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原因。
(6分)
(3)就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确立的过程,谈谈你的认识。
(4分) 解析第(1)问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确立的过程,应从三段材料中归纳。
第(2)问要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英国尊重议会的历史传统等方面分析。
第(3)问应从资产阶级革命的反复曲折方面思考。
答案(1)经历了共和国时期的护国政体、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光荣革命”三个阶段。
国家政权所属问题。
(2)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尚不成熟;英国有尊重议会的历史传统,崇尚中庸;共和国试验和“复辟解决”相继失败,“光荣革命”成功。
(3)一种新的政体的确立要经历曲折和反复;一定的政治体制最终能否确立主要取决于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