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要求,顺应历史发展 的潮流。(根本原因) 2.商鞅正确的决策和改革的决心,不畏权贵、 执法如山。 3.秦孝公的鼎力支持。 4.变法立信立威于民,深入人心。 5.法家思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阻力;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国家富强、 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必须顺应潮流、 与时俱进; „„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角逐,诸侯 争霸,秦国地处西陲,远离中原核 心地带,比较落后。然而,恰恰是 偏远落后的秦国在角逐中,脱颖而 出,统一了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 的新纪元。 那么促成秦国由落后走向强大 并最终完成统一六国的关键性历史 事件是什么呢?
【课标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 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虎狼之师”名不虚传
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一年,前后109年之间, 秦同东方六国共作战65次,获取全胜58次,斩首129万,拔 城147座。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的仅5次,败北仅4次。
秦 始 皇 陵 兵 马 俑
(三)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 1.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由国君任免官吏。 2.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什伍连坐法。 3.实行“轻罪重刑”,强化法律意识。 (四)思想文化方面: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控制。 (五)习俗方面:改革旧的社会风俗。
商鞅方升
材料一: “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官 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 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材料二:在战斗中士兵若怕死退缩,要受黥刑(在脸上 刺字)或劓刑(割掉鼻子)。
材料三:凡编入什伍组织的在籍成年男子„随时承担着被 征调从军作战的义务,战事一完,则解甲归田,可谓全民 皆兵。
(三)消极影响: 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了剥削与压迫。 2.焚烧诗书的文化高压政策,不利于思想文化发展。 3.实行重农抑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战国时期商鞅的人生结局
商鞅(约前390-前338)战国中期政治家,法家学派 主要代表。 卫国人,与卫国国君同族,故称卫鞅或公孙鞅。 后因在秦有功封于商,又称商鞅。他曾在魏国做过小官, 熟悉李悝、吴起等变法理论及实践。公元前361年秦孝公 即位,为了富国强兵,下令求贤。商鞅携带李悝《法经》 入秦,取得秦孝公信任,被任为左庶长,主持秦国变法长 达21年,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 展,军队战斗力得到加强,成为战国后期 最强大的国家。 商鞅变法遭到旧贵族的强烈反对。秦 孝公死后,商鞅被诬告谋反,结果被车裂 而死。
公开承认土地 私有。
特 顺应了时代需要;重在经济改革(改革 点 税制,增加收入)。
战国的变法潮流
魏文侯〈李悝﹑吴起变法〉 前445-387年 楚悼王〈吴起变法〉 前401-381年 秦孝公〈商鞅变法〉 前364-338年 韩昭侯〈申不害变法〉 前362-333年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 前325-299年
齐威王〈邹忌变法〉 前356-320年 燕昭王〈乐毅变法〉 前312-279年
孝公求贤令
商鞅入秦,尽显才华
说服秦王, 获得支持。
论战权贵, 扫清障碍。
南门徙木, 取信于民。
二、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两次变法) (一)经济方面——富国: 1.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3.统一度量衡。 (二)军事方面——强兵: 1.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2.建立什伍组织。
一、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一)必要性: 1.春秋战国时代,各国纷纷变法以求富国强兵。 2.秦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都大大落后于其他 六国。 (二)可能性: 1.秦孝公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2.商鞅个人的作用。
春秋时期的改革
名称 内容含义 本质
实际上承认土 地私有。 “相地而衰征”齐 管仲 -不论公田私田都 国 改革 按土地好坏和产 量征收实物税。 鲁 国 初 税 亩 不论公田和私 田,都征收实 物税。
三、商鞅变法的特点
农战
变法的核心
法治
农战,亦称“耕战”。 战国时代商鞅等先秦 诸子的经济﹑军事思想和政策。重视农业和战争, 主张两者结合。他认为农战就是重农,重农是为了 战争,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四、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一)性质:战国时期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二)积极影响:富国强兵。 1.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有利于秦 国生产力的发展。 2.政治上,健全了国家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 3.军事上,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使秦国在对外兼 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总之,它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为 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对 秦国以后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有深远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