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牛和鹅导学案(推荐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牛和鹅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牛和鹅导学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发现作者对牛和鹅前后态度的变化。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4、让学生明白的: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周围的事物,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教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
我很少来人民路小学,对这里很陌生,你们能告诉我:你们学校哪儿最美吗?师相机板书:地点名字。

你们说得都是同一个学校,可为什么大家说的结果不同呢?今天
我们学完《牛和鹅》这一课,相信大家能找到满意的答案。

板书课题。

二、整体回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前后有很大的变化。

三、精读品味
(1)探求我对牛的态度
1、最初我对牛是什么态度?谁能很快找出来读一读?
2、课件出示牛的图片:这头牛这么大,这么壮小作者是一个小孩子是却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胆子的确够大的的。

咱班有胆大的吗?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师相机评价
(2)体会我对鹅的态度
1、导语:我不怕牛,那鹅呢?你从哪些地方知道的,请你们找一找。

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看图发现我怕鹅。

3、课文中也有许多地方写了我怕鹅。

你们谁来说一说。

4、生交流,师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朗读,体会我对鹅的害怕心情
a、我们马上就不响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l我怎么走过去?从这两个词语可以体会到我动作很-----(轻、慢),
为什么要这样走呢?是因为------
l谁能扮演小作者来读。

谁还能比他的动作更轻更慢呢?
b、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

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l我已经被鹅鹅逼得没有办法了,我只得------,
l现在你就小作者,谁能把你的心情读出来?还有谁想读?齐读这句话师相机评价。

l小结:看来,我怕鹅的程度,用一个词语来表达,怕到------,怕到-------。

(3)感悟鹅对我的态度
1、导语:我那么怕鹅,那鹅对我又是什么态度呢?
2、用—画出我对我的态度的句子
3、自主交流:你想读哪句?你感觉这是一只怎样的鹅?
总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不怕比我大很多的牛,却怕却我们小很多的鹅。

这是为什么呢?
(4)理解金奎叔的话
1、后来我不再怕鹅,这是为什么呢?
2、找出金奎叔说的那些话。

仔细读一读,你是怎么想的?
3、课件出示:虽然它看得比我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4、小结:站在鹅的角度看,我比鹅小,可实际上我比他强多了,可以掐--------把它扔-------。

因为站在人的角度看,我比鹅强,所以不再怕鹅了。

也正因为我站在人的角度看牛,我的确比牛小,所以我不再-------。

看来从不同的角度看牛和鹅,结果是不同的。

5、说到这我想起刚开始我们谈到“你们学校哪儿最美”的话题,现在你们能说说有那么多不同的结果,是因为你从哪些角度来说的呢?
6、总结:看来,这节课大家真真切切的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结果也是不同的。

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三、拓展思维
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谁来和大家说一说。

结束语:学完了这篇课文,我相信同学们今后一定会不同的角度来看事物,那样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我们就会对事物有一个更正确、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人与人之间就会更加了解,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牛和鹅导学案第2篇】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根据思维导图梳理课文内容。

从文中示范性批注中知道文章可以从哪些角度写批注。

能借助关键词句,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齐读课题
出示牛和鹅的图片,引出课题,齐读课题。

说说你对他们的认识。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出示本课词语。

明晰字音。

吁哩哩哩啪嗒啪嗒吭吭(象声词)
扳牛角捶牛背掐脖子摔出去(表动作)
霖哥儿金奎叔(人物名)
默读课文,课文围绕牛和鹅写了什么?
“我”对牛和鹅前后的态度是什么?(欺牛怕鹅)——(改变态度)
为什么“我”对牛和鹅的态度有这样的变化呢?
(欺牛怕鹅)—(被鹅追赶)—(改变态度)
三、认识批注,合作探究角度
1.出示课文,对比认识“批注”。

2.了解什么是批注,批注的意义。

3.出示篇章页,明确学习方法。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批注,了解遇到问题可以做批注。

默读课文和批注,同桌合作完成学习单。

《牛和鹅》还从哪些角度来批注的。

段落批注内容什么角度
1 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提出疑问
6 逃跑—被鹅咬住—呼救,那种惊慌失措写得很真实。

8 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

9 “挂着泪笑”,事情的变化对“我”来说太突然了。

13 看来鹅并不可怕!只要不怕它,鹅就不敢欺负人。

四、聚焦批注,体会心情
1.你觉得课文中哪部分写得最精彩?(被鹅追赶)
2.出示批注二,请生读。

请生默读第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逃跑”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被鹅咬住的句子,用双横线画出呼救的句子。

3.交流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心情。

(1)逃跑的句子。

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

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了。

①联系生活说一说,你有过急急逃跑的时候吗?心情如何?
②请生朗读,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生朗读。

被鹅咬住的句子
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

①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老公鹅?
②老公鹅是怎么跑的?怎么叫的?谁来试试。

出示拟声词,指导朗读,师范读。

③师生合作读。

齐读第6自然段,感受真实的画面。

小结做批注的方法,可以画出重要的词句,再写下批注。

五、迁移运用,尝试批注
1.在5-7自然段中,还有很多精彩的地方,请你们默读5-7自然段,运用圈画词句的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批注,写到文章空白处。

2.请生分享句子和自己的批注。

师生共同评价。

3.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看看对方是从什么角度进行批注的。

4.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 18.牛和鹅
欺牛怕鹅——被鹅追赶——改变态度
资源文件列表: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牛和鹅导学案第3篇】
设计说明
《牛和鹅》这篇文章故事性强,语言生动,童趣十足,是一篇看似随意的家常谈话中,又蕴涵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哲理的文章。

尤其是描述“我”被鹅追赶的一次经历中,作者将鹅的神气十足、胆大妄为,以及“我”的狼狈不堪、慌忙逃窜,全都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以及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本课的可读性非常强,因此,教学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感情朗读,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使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想象画面、场景,在思中悟,感悟作者的表达、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以及作者用生动的故事为依托,阐释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和课文有关的图片及文字等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

课时安排:2课时。

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故事。

有这样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孩子,儿子是染布的,女儿是卖伞的,她整天为两个孩子发愁。

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儿子发愁,因为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又会为女儿发愁,因为不下雨女儿的伞就卖不出去。

老太太总是愁眉紧锁,没有一天开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缠身,骨
瘦如柴。

一位哲学家告诉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从此以后,老太太天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自然健康起来了。

(1)指学生读故事。

(2)导思:你认为哲学家说了什么神奇的话,竟然让她恢复了健康?
(3)学生自由畅谈。

(4)课件补充出示——你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来想呢?天一下雨,你就为女儿高兴,因为她卖伞的生意好了;天一放晴,你就为儿子高兴,因为他又可以晒布了。

(5)教师从同学们谈的看法中提炼出这一条:“不能带着固有的思想看待事和物。


2.课件出示一张牛的图片、一张鹅的图片。

(1)提问:你对它们的印象分别是怎样的?
(2)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牛和鹅》,“我”与牛和鹅发生了什么事呢?
设计意图:通过读故事猜原因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不能带着固有思想看问题”这一观点,而初谈对牛和鹅的印象,使学生对牛和鹅先有初步印象,进而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进行对比阅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出示要求,学生自学。

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想一想: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课文可以分成哪几部分?每部分写了什么?
可引导学生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二)组内读文,讨论交流。

(三)交流问题,相机导学。

汇报交流问题。

(1)学生汇报第一个问题:课文记叙作者原来非常怕鹅,一次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不再怕鹅的故事。

教师相机指导。

(2)学生汇报第二个问题。

学生自由汇报后,小结:我们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可以用“课文先
写了……接着写了……最后写了……”的方式来说,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得更清楚。

(3)学生汇报第三个问题。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由于牛和鹅看人的角度不同,所以,“我们”怕鹅,不怕牛。

第二部分(第5~12自然段):写“我”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

第三部分(第13~15自然段):写“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从此对牛和鹅都改变了态度和做法。

(四)检查朗读,识字学词。

1.检查朗读课文,相机识字学词。

(1)指名学生开火车朗读课文。

(2)课件出示词语:无所谓拳头衣襟捶捶胳膊酒瓶恐怖欺负掐住
(3)多种形式朗读词语。

(4)学生汇报自己理解的词语。

预设一:无所谓、拳头、捶捶、衣襟、胳膊。

①学生读词语后交流词义。

②引导学生说话。

③教师相机出示“拳”“捶”“襟”“膊”等字,引导学生读字,注音,多种方法识记,扩词。

④师生合作演示“捶捶”的动作。

预设二:掐住。

①学生读词语后交流词义。

②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做做动作。

③教师相机出示字,引导学生读字,注音,多种方法识记,扩词。

(5)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6)出示句子,学生赛读。

①所以我们看到牛,一点儿不害怕,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树枝去触它的屁股呢!
②可是牛像是无所谓似的,只是眨眨眼,把尾巴甩几甩。

③有的孩子还敢扳牛角,叫它跪下来,然后骑到牛背上去。

④我那时虽然不敢这样,可是用拳头捶捶牛背还是敢的。

⑤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的胳膊比我的腿还粗。

⑥一切的恐怖,全消失了。

⑦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摔到池塘里去。

2.检查朗读第13~15自然段。

(1)指生朗读。

(2)相机指导读好问句。

指导学生对应课文看批注,边读课文边理解批注,看能否与批注共鸣。

3.整体自由读文,关注作批注的地方,感知批注的方法。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因此,本环节是对学生归纳与概括能力的锻炼。

在学生自主感知的同时利用造句、做动作、演一演等形式,指导学生认识生字、理解词语,既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又能把识字教学落到实处。

三、指导书写,夯实生字
1.课件出示“我会写”写字提示,组织学生展开同桌互助学习活动。

写字小助手
看一看:仔细观察写字表的“摸、捶、绕、脖、脱、握、摔、掐”,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将容易写错的笔画圈出来,并给同桌讲一讲圈画的理由。

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好圈画的笔画呢?和同桌商议一下。

练一练:针对自己圈画的书写难点做书空练习。

2.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圈画的生字,请学生说一说圈画的理由。

预设:
“捶”字在书写时要注意“垂”的笔顺。

(学生书空)
“掐”字右边下面是“臼”,不是“白”。

(学生书空)
“摔”字右边是“率”。

(学生书空)
“脖”字右边下面是“子”。

(学生书空)
3.利用动画演示会写字的笔顺,学生观察生字的各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笔画特点,尝试完成写字表中的练写内容,写好后再对照范字
改一改。

4.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予以面对面指导。

5.投影仪展示学生书写成果,集体进行评议:哪个地方写得好?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议?
设计意图:注重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和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把自己的书写成果和范字对照”与“集体评议”中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学生谈收获。

2.课后读课文作批注。

设计意图:总结收获,课后读文作批注,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