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科学第三单元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预设及评析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
1.师:在我们身边,有的物体能让电流通过,有的物体不能让电流通过。

来看这根电线:哪部分能让电流通过?哪部分不能让电流通过呢?(师演示:用电线外面的塑料连接起来,小灯泡不亮;用电线里面的铜丝连接起来,小灯泡亮了。


2.师:通过刚才这个小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只有把里面的铜丝连起来,灯泡才会亮。

生:我发现了铜丝能传电。

师:也就是说电线里面的材料和外面的材料是不一样的,里面的铜丝是容易导电的,外面的塑料是不容易导电的。

3.引出课题:师: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物体,有的容易导电,有的不容易导电,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容易导电的物体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都有哪些。

(板:容易导电不容易导电)
二、对所带物体进行预测
1.师:我们桌面上都有一大堆的物体,哪些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呢?我们先进行预测(全班做手势,教师记录)
2.师:到底你们的预测正不正确呢,我们要进行验证,怎样验证?
生:做实验
师:怎么做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33页,阅读第二段话,并注意观察图中那位同学的做法。

师:好了,现在请同学们看老师做个演示,比如这根钉子,你认为它容易导电吗?
好,那我们进行检测(师演示)
三、学生实验
1.师:谁能说说刚才老师是怎样检测钉子的?
生:把电路检测器的接头接到钉子的两端,发现灯泡亮了,就说明钉子导电。

2.师:实验步骤大致是这样,具体的我们一起来看(屏幕出示,生齐读)
师:第一步,你认为有必要做吗?为什么?
生1:有必要,如果这个电路检测器是坏的,那实验就不准了,所以要先接通电路,看看灯泡是否亮,亮了就说明检测器是可以用的。

师:你有严谨的科学研究精神,真棒!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前必须对检测器进行检测。

那么检测的时候检测一次就行了吗,干嘛还那么浪费时间,检测那么多次?
(全班悄然无声)
师:比如说我检测的时候,第一次发现它不亮,第二次亮了,那我们能说它是容易导电的还是不容易导电的了吗?
生:不能,肯定有一次操作是有误的,所以还要再检测,如果亮的多就说明它是容易导电的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3.5电磁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磁铁是由导线、电源、铁钉组成的;
2.能制作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并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池的数量、导线缠绕的圈数有关。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根据所给的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
2.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失去磁性;
3.能够设计探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主动地研究电磁铁,体会探究的乐趣;
2.培养孩子在实验中乐于和同学合作与积极交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电磁铁的组成及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失去磁性。

难点:制作电磁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具准备:
带有绝缘外皮的导线、预先用火烧过的大铁钉、一号电池、回形针、多媒体课件、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情境导入:(出示一包回形针与牙签的混合物)
(1)师问:怎样快速的分开它们?学生可能提出用磁铁把回形针吸上来。

(2)教师给予肯定后,说:我还有一种办法。

演示(像魔术师一样):先拿一根铁钉试一下,不行;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铁钉上,(为了节约时间,演示打结,拿出一根已绕好的,演示结束打结)不行;最后,把电池接通到导线的两端,终于吸上了回形针。

教师介绍这个装置叫电磁铁。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电磁铁。

(板书)
2、提出问题。

师:要研究电磁铁,首先就要先制作一个电磁铁。

想做吗?(出示PPT)
二、新课学习
(一)制作电磁铁
1、学生尝试制作
(1)师介绍材料:用火烧过已经消磁的铁钉、导线
(2)介绍制作方法。

⏹导线两头留出10厘米-15厘米做引出线,从大铁钉的钉帽开始先打个线结。

⏹在铁钉上绕线圈。

用导线在大铁钉上沿一个方向缠绕若干圈,圈与圈之间要靠紧。

⏹结束时也要打个线结,固定导线两头,以免松开。

提示:实验前试一下铁钉有没有磁性。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做好的小组请举手。

2、拼装并观察实验现象。

师:怎么样测试我们制作的装置是否有磁性?
学生猜想并验证。

验证要求:
1)电磁铁通电后,能吸起回形针吗?
2)断开电流后,你又观察到什么现象?
3)重复通电、断电两次。

仔细观察!!
温馨提示:这是个短路电路,每次通电时间不要太长。

3、学生动手实验,交流汇报。

4、小结:电磁铁的组成有铁钉、线圈、还要有电源。

通电时,铁钉会吸引回形针,也就是电磁铁产生磁性,断电时,回形针会慢慢掉下来,也就是说电磁铁的磁性消失了。

(二)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1.师:利用同学们手上的装置进行一个比赛,听好比赛规定,(PPT)
1)小组分工协作。

2)请把铁钉垂直于桌面,用钉帽吸取回形针。

3)在规定时间内计算回形针的数量,结束后断开电源。

给一分钟的时间分工准备。

准备好了吗?
2.各小组汇报吸上回形针的数量,师:对这样的数据你有什么想法?学生可能会提出问题:
为什么各组吸上的回形针数有多有少?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师:你认为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你的假设。

师:同学们提出很多假设,这节课我们先研究电线圈圈数多,电磁铁磁力大;电线圈圈数少,电磁铁磁力小,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
4.指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该怎样做实验?需要注意什么?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在班级内讨论、交流。

师:做对比实验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每次只能改变一个条件)
(1)出示实验单。

电磁铁
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假设: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有关。

(大),磁力大;(小),磁力小。

实验设计:相同条件:不同条件:
实验结果:(),吸回形针()个;(),吸回形针()个。

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有关。

(2)师适当指导。

●为了实验效果明显,我们增加线圈的圈数尽量保持在20圈以上。

●为了实验的准确,同样的线圈圈数的电磁铁实验2次,并在实验单上记录结果。

三、全课总结
师:本节课你学了什么?
板书设计
电磁铁
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观察、抽象概括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池数量、线圈匝数有关。

2. 通过实验探究电磁铁有N、S极,且极性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及电池的连接方式有关系。

3.能举例说出电磁铁在现代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实验方案,做实验搜集数据,分析总结出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池数量、线圈匝数有关。

2.设计实验研究电磁铁磁极与什么因素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积极经历实验探究的全过程,乐于与同伴合作。

2.有主动了解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兴趣,具有课后进一步探索电磁铁的兴致。

二、教学准备
1.小组实验器材:(1) 1号电池2节、电池盒2个、大头针若干、导线1根;(2)画有不同电磁铁电路图A4纸4张、小磁针。

2.课件、视频。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老师带领同学们认识了电磁铁,希望这节课能继续保持,好吗?谁能说说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生:电磁铁的制作方法、电磁铁的构成(铁芯、线圈)、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知道怎么做实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师:同学们设计的这个实验叫什么实验方法?(控制变量实验)实验设计好了,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生:动手做实验。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实验搜集数据,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池数量、线圈匝数的关系。

师:动手之前请看老师的温馨提示,出示PPT:1.连接好电路之后,把大头针靠近铁钉的钉帽一端,一枚接一枚,直到接不住为止,断开电源,记录数据。

重复2次,并作记录。

改变条件重复上面实验方法。

2.实验过程注意不要让电流通电时间太长,因为电磁铁通电时是一个短路状态,导线容易发烫。

3.实验完成断开电源,但不解开线圈,留着下一个环节进一步实验用,以良好坐姿示意林老师你们小组已经实验完毕。

动作最快的前三组请小组长亲自上台为自己小组加3分。

(图片大头针连接法、记录单)
生:小组实验探究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你们有什么收获?
生展示数据、分析总结。

2.探究电磁铁的两极
师:磁铁的磁力大小不能改变,而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磁铁有南北极,那么电磁铁有没有南极和北极呢?(PPT)如果有,那么怎样判断?请各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生:(开始讨论)
生:汇报方法
师:需要老师给你们提供什么材料吗?那么各小组就利用小磁针检测一下你们桌上已经做好的这个电磁铁,看看有没有磁极。

为了便于同学们快速记录你们的检测结果。

生:汇报并展示实验结果
师: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同学看黑板,为什么有的组钉尖是南极,有的组钉尖是北极?由此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电池连接导线的方向正好相反,电磁铁的磁极也正好相反
师:这两个连接电池的方向一样,为什么南北极不一样呢?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看谁的眼力最好?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实验情况,你能做出大胆的猜测吗?电磁铁的磁极可能和什么有关系?那你能自己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一下吗?怎么做才能最快找到答案?
生:做两次,改变电池的连接方向。

(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
师:接下来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只允许每个小组再做一次检测,那你要设计什么样的电磁铁?能不能结合刚才已经检测出来的这个实验?比如第4小组,刚才已经检测了这种电磁铁的南北极,接下来要验证磁极是否与电池的连接方式有关,可以只要检测哪种情况?(指PPT)师:动手做,一样要选择一张记录单,补充完整。

生:实验检测
生:汇报
师: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总结一下磁铁和电磁铁之间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吗?
师:今天咱们学习的是课本42—44页的内容: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三)联系生活,检测巩固
师:磁铁在生活中很常见,那么电磁铁在生活中你见过吗?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视频,请大家边看边思考,这些机器利用电磁铁的什么性质?(播放视频: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
生汇报
课后你还想进一步研究电磁铁吗?你打算研究电磁铁的什么性质?怎么研究?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