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廉政评价的公民参与机制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一致。当前中国, 无论经济社会发生任何 问题 , 都有相当一部分公众将其转移到对贪污腐败的不满 与愤怒上来 。 因此 , 假定一个地区的腐败程度是一个常数值 , 几乎可以肯定 , 公众感知的腐败程度将远 高于这个常数值。另一道鸿沟是党和政府廉政建设 的努力程度与公众 的满意程度不一致 。 近十年来 ,
腐 参与机制时
无 公 民 鐾
度 实际腐败程度 廉政建设努力程度 公 民评价或感知
的腐败程度
腐 败 参与机制 时
引 入 公 民 翟 厦
廉 政 建设 努 力 程 度
图 1 公 民 参 与机 制 对 廉 政 评 价 的 影 响
( 二) 公 民参与政 府廉 政评 价 的阶梯模 型
r ■廉 政 文 化 研 究2 0 1 4 年 第4 期
党和政府从教育 、 惩治 、 预防和制度建设等全方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和反腐败工作力度 , 官方判断显 示廉政工作“ 方向更加明确、 思路更加清晰 、 措施更加有力、 成效更加明显” 。 【 怛 与此同时 , 却难有具说
服力 的证据表 明公众对反腐倡廉工作足够满意 , 这不仅体现于 由于上述第一道鸿沟的存在 , 公众感知 的腐败程度在恶化 ; 还体现于对官方权威部门发布的公众反腐败满意度数据 , 公众表现出高度怀疑甚 至嘲讽。这两道鸿沟的存在 , 都与缺乏有效的廉政评价公 民参与机制密切关联。 构建科学合理的公 民
政评价已逐步从 内部评价走向引入 民意调查和第三方评估, 公 民参与正处于从“ 无效参与” 向“ 有限参与” 的推进 阶段 , 只是参与 式评价 的政府主导 色彩仍然浓重 。要 想进 一步增强公 民参 与廉政评价 的动力 , 使公
民在廉政评 价动 态过程 的各 环节 实现主体 身份 , 关键在 于激发被 评价对 象和参 与者 两个方面的 内在 动 因, 形成 公 民参 与的拉 力和推 力, 进 而从 “ 理 念一 制度一环境一 手段 ” 四维度 构建公 民 自主 、 有序 、 有效参 与廉
政工作公信力 , 提升公民满意度。


构 建政府廉政评价公 民参与机制的意义和模型
( 一) 构 建政 府廉 政评 价 的公 民参 与机 制是 弥补廉 政 建设 两道 鸿 沟的桥 梁
从 实 践看 , 当前 我 国廉 政建 设存 在 两道 鸿 沟 : 一道 鸿 沟是公 众 感 知 的腐 败 程度 与腐 败 的实 际程 度
构建公民参与机制 , 最高 目标是要在廉政评价动态过程的各环节实现公民的主体身份 , 让公 民对 廉政决策产生实质影响。实践中 , 公 民的主体身份主要通过两种形式来体现 : 一是公民团体或第三部 门 自发启动 、 自主实施 , 对政府廉洁状况进行独立的评价 ; 二是公民参与 由政府部门发起并组织实施 的廉政评价评估活动 , 参与方式从低层次的“ 信息接受” 、 “ 被动信息供给” ( 如满意度调查中填写问卷 、 接受访谈等 ) 等到高层次的“ 决策分享 ” ( 如共 同选择要评价的部门或项 目、 共 同确定评价的内容和侧 重点等) 。据此可以把政府廉政评价中的公 民参与划分为两种基本形式 : 公民独立实施 的廉政评价和 政 府廉 政评 价 中的公 民介入 。 公 民政 治参 与具 有多 样化 的形 式 和层 次 。在 比较不 同国家 公 民参 与发展 水平 和 制度 演进 的基 础 上, S h e r r y R . A m s t e i n 提 出了“ 公 民参与阶梯论 ” , 把公 民参 与的发展历程分 为八种具体形 式 、 三个阶
政 评 价 的合 理机 制 。
关键 词 : 廉政评 价 ; 公 民参与 ; 功能 ; 动力 ; 机制
中图分 类号 : D 6 3 0 . 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9 1 7 0 ( 2 0 1 4 ) 0 4 — 0 0 0 1 — 1 0
反腐关乎人心。 是否实现“ 廉洁政治” 和“ 干部清正 、 政府清廉 、 政治清明” 的目 标, 根本在于群众认 可。 鉴于当前严峻的反腐败形势 , 公众对腐败的感知与党和政府反腐倡廉的努力程度并不一致。本文 将廉政评价视作公 民参与的特定舞 台和现实着力点 , 在理论分析和案例梳理的基础上 , 探讨构建公民 自主 、 有序 、 有效参与廉政评价的合理机制 , 以促使公民建立对反腐倡廉 的理性认知 , 增强党和政府廉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5 — 2 1
作者简 介 : 肖俊奇 ( 1 9 8 4 一) , 男, 江西泰 和人 , 中共绍兴市委党 校讲 师 , 绍兴市党风廉政研究 中心副主任 , 博士。
基 金项 目 : 全 国行 政学 院科研合作课题 ( 1 3 H Z K T 1 2 8 ) ;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 ( 2 0 1 3 N 0 9 3 )
政 府廉 政 评 价 的公 民参 与机 制 研 究
肖俊 奇
( 中共绍兴市委党校 , 浙江 绍兴 3 1 2 0 0 0 )

要: 构建政府廉 政评价 的公 民参 与机制 , 可 以促使公 民建立对反 腐倡廉 的理性 认知 , 增 强党和政府廉
政工作公信 力 , 提 升公 民满意度 。依据参 与深度 的渐次推进 , 公 民参 与廉政评价对廉政 建设 能够发挥 象征 功能 、 鉴定 功能、 诊 断功 能、 监督 功能 、 战略 功能。案例梳理表 明 , 在 当前 中国各地政府 实践探 索 中, 政 府廉
参与和评价机制 , 不仅可为公 民参与反腐倡廉提供新形式 、 新平台和新渠道“ 体制外” 反腐倡廉有机结合 ; 而且有助于科学分析公众对腐败的感知程度和 对廉政工作 的满意程度 , 增强党和政府反腐败工作的预测能力和廉政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 从两方 面弥 补两 道鸿 沟 的裂 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