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2)
推荐文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热度: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热度: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选择题及答案热度: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热度:2017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热度:
31.人才是治国安邦的基础。

中国古代的选人用人之道,给今人许多有益的启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这句话启发我们在用人方面要坚持
A.德才兼备原则
B.量才适用原则
C.法治管理原则
D.任人唯贤原则
32.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

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既要靠干部政策来引导,也要靠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来保障。

下列哪些古代名言体现出古人在用人方面的智慧?
①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②使人者,器之。

③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言废人。

④衡听,显幽,重明,退奸,进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3.自古以来,立志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一个人要有所成就首先必须树立远大的志向。

中国古代有很多激励人们树立远大志向的名言警句,值得党员干部细细品味。

下列名句,属于这一话题的一项是
①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A.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
34.理想树立后,最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将其转化成现实,否则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名言警句指导人们如何将理想转化成现实。

这些名言警句与作者对应正确的的一项是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
B.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李白
D.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朱熹
35.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内容。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诚信的典故,“一诺千金”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典故与哪位历史人物相关?
A.季布
B.吕不韦
C.赵孟頫
D.杨万里
36.党员干部在帮助社会上弱势群体的时候,应当坚持助人自助的原则,使弱势群体自己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比较丰富的助人自助的思想,下列句子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B.病人之病,忧人之忧。

C.每有患急,先人后己。

D.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37.从古到今,清正廉洁的官员一直受到百姓的爱戴,而官员则受到百姓的讽刺。

下面这些古代官员的称号属于美称的有
①汉代杨震被称作“四知太守”
②汉代刘宠被称作“一钱太守”
③唐代严升期被称作“金牛御史”
④清代于成龙被称作“于青菜”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8.党员干部要具有创新的精神,从而推进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与创新相关的名言诗词,例如
A.制天命而用之。

B.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C.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D.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

39.古人十分重视官员基层经历,历来有“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刺史入为三公,郎官出宰百里”“不历州县,不拟台省”等传统。

以下名相,谁当过地方官?
①狄仁杰
②范仲淹
③王安石
④张居正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0.共产党人要具有忧患意识,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深刻认识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特质,下面有关忧患意识的警句
与出处对应正确的是
A.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左传》
B.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后汉书》
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孟子》
D.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41.“事贵善始,尤当善终”。

善始善终、善做善成是成就任何事业的根本要求,反之,半途而废、知难而退必将一事无成。

古人曾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做人、做事、做官未尝没有善始的,却少有善终的。

这句话出自
A.《诗经》
B.《左传》
C.《国语》
D.《史记》
42.《论语》中记载:子夏为莒父宰,问政。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段话的意思是为政必须
A.务求全面,重视细节
B.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C.大刀阔斧,弊绝风清
D.图谋远大,不急立功
43.历史上杰出的人物往往具备坚定的信念、爱国的情怀和高尚的情操,从而成为今天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

下面诗句与所吟咏的杰出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①报国何曾惜此身,中原北望自伤心。

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③墨疏辞成雷雨势,霆惊可否裂霾天。

④清白才能持悬日,淡宁成性著宽衣。

A.陆游/诸葛亮/海瑞/于成龙
B.岳飞/周瑜/海瑞/于谦
C.陆游/刘备/龚自珍/于谦
D.岳飞/诸葛亮/海瑞/于成龙
44.谣言的整治是社会的一个热点。

作为党员干部,要带头不信谣不传谣,让谣言止于律,止于真,止于防。

下面哪个成语与“谣言”无关?
A.流言蜚语
B.诽谤之木
C.三人成虎
D.以讹传讹
45.党员干部首先要坚定理想和信念。

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以八个古人发愤著书的典故,援古证今,表达了自己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精神。

请选择正确书名填入空缺处
盖文王拘而演《
》;仲尼厄而作《
》;屈原放逐,乃赋《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A.诗/离骚/周易/春秋
B.周易/诗/离骚/春秋
C.周易/春秋/离骚/诗
D.春秋/周易/离骚/诗
46.德行是一种凝聚人心的力量,可以形成强大的驱动力。

自古以来,为政者大多看重道德的力量,讲究以德服人。

我党干部崇德向善,才能让党风正、政风清、民风淳。

“为政以德”的思想出自哪本典籍?
A.《论语》
B.《孟子》
C.《诗经》
D.《尚书》
47.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在新形势下,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求党员干部要关心群众疾苦。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曾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下列名言俗语与此句表达了相同理念的有
①群众利益无小事。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

④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8.党员干部要“慎独”。

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往往掌握一定的权力,不仅要主动接受组织、制度的监督,还要不断加强自律,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

“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

这个词最早出自哪本典籍?
A.《诗经》
B.《尚书》
C.《礼记》
D.《易经》
49.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它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来源,也是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培养的一种精神。

“和谐”两字最早同时出现于“和合故能谐”一句,此句出自
A.《论语》
B.《孟子》
C.《荀子》
D.《管子》
50.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党员干部都应该具有开放的意识和放眼世界的胸怀。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主动走向世界、加强国际交往的事例,比如
①丝绸之路的开辟
②玄奘印度取经
③鉴真东渡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1.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长处,并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一大特征。

我们今天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不代表固步自封,而是要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身,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信念。

下面哪些文化现象受到了中国以外文化的影响?
①春秋时期百家争鸣
②公元一世纪到九世纪佛教兴起
③明中叶到清初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鸦片战争后科技文化的飞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王国维先生在论述治学时提出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同志曾指出,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也应该有这三种境界。

这三种境界引用词句的作者分别是
A.柳永、范仲淹、辛弃疾
B.晏殊、柳永、辛弃疾
C.苏轼、姜夔、秦观
D.欧阳修、柳永、黄庭坚
53.《谏太宗十思疏》是唐初名臣魏徵的议论名篇,其中提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以纳下等十个治国者需警醒的要点,与我党提倡的要具有忧患意识、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倾听群众意见等十分相似。

这篇文章开篇提出了
的著名论断。

A.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B.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C.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D.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54.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文化轨迹,下面关于孔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编著《论语》一书
B.在教育方面提倡有教无类
C.核心思想是仁政
D.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55.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强调个人品德修养,并从多方面论述了自身修养的意义、内容和方法。

以下哪一名句是出自《孟子》?
A.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B.不以物挫志。

C.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D.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56.儒家理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几千年来无数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这句话出自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57.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
籍蕴含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请问,“半部《论语》治天下”传说是关于谁的故事?
A.汉代丞相萧何
B.唐代宰相长孙无忌
C.北宋宰相赵普
D.明代内阁首辅张居正
58.“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由顾宪成撰写的名联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曾激励过多少爱国志士为理想而奋斗。

这副对联所在地是
A.湖南岳麓书院
B.江西白鹿洞书院
C.河南嵩阳书院
D.江苏东林书院
59.家有家风,校有校训,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的凝练表达,既沉淀着长期形成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又标注着鲜明的时代气质。

我国很多大学的校训都不同程度地汲取了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精华,
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于《周易》乾坤二卦,请问,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于哪一部典籍?
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中庸》
60.2012年2月20日,同志在中国—爱尔兰经贸投资论坛上发表讲话,希望企业家们“不畏浮云遮望眼”,不因一时一事的干扰因素而裹足不前,应着眼长远,拿出更多、更好适合两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不畏浮云遮望眼”是王安石登上哪座山峰后写下的诗句?
A.泰山
B.九华山
C.飞来峰
D.五老峰
传统文化知识竞赛试题答案ABDBA
BBCDB
ACDDC
ADCCB
ADCBD
BBACA
BCDBA
DCBAD
ADBBC
ACCDA
DBBCD
CCD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