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药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法用量:入煎服宜生用。大便溏薄,肺热咳
嗽者不宜用。服榧子时,不宜食绿豆,以免影 响疗效
各种驱虫药功用对比
药名 寄生虫 蛔 使君子 + + 南瓜子 + 鹤草芽 + 雷丸 + 芜荑 + 鹤虱 + 榧 子 ++
蛲 绦 钩 姜片虫 备注
+
+
++
+ +++ +
+ +++
+++
+ ++ +
榧子
2、用于肠燥便秘。本品甘润平和,尚有润肺止 咳作用。但力弱,以轻症为宜,或与川贝母、 瓜萎仁、炙桑叶等润肺止咳药配伍。 此外,还用治丝虫病,对微丝蚴有一定杀 灭作用。可以榧子肉与血余炭调蜜为丸服,4 天为一疗程,经1-2个疗程,常使微丝蚴转阴 。
使用注意:煎服,10-15g。炒熟嚼服,1次用
15g
苦楝皮
用法用量:煎服,4.5-9g,鲜品15-30g;外 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久服 。有效成分难溶于水,需文火久煎
槟榔
槟榔
性味:苦、辛,温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驱虫消积,行气利水。
1、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本品对绦虫、钩虫、 蛔虫、蛲虫、姜片虫等多种寄生虫,均有驱虫作 用。其中对绦虫证疗效最佳,常单用或与南瓜子 同用取效。用治蛔虫、蛲虫证,多与使君子、苦 楝皮同用;用治姜片虫,可与乌梅、甘草配伍。 近年临床报导,槟榔与南瓜子合用治疗绦虫 病、槟榔水煮液治疗肠道鞭毛虫病、槟榔配伍牵 牛子制成片剂,治疗姜片虫病,皆获较好疗效。
六、使用注意
1.驱虫药物对人体正气多有损伤,故要控制剂量, 防止用量过大中毒或损伤正气;对素体虚弱、年 老体衰及孕妇,更当慎用。
2.驱虫药一般应在空腹时服用,使药物充分作用于 虫体而保证疗效。
3.对发热或腹痛剧烈者,不宜急于驱虫,待症状缓 解后,再行施用驱虫药物。
蛔虫
绦虫
钩虫
蛲虫
姜片虫
使君子
槟榔
• 2、用于食积气滞,泻痢后重。槟榔味辛、入胃 肠,功擅行胃肠之气,消积导滞,故用治食积 气滞,腹胀便秘及痢疾里急等症。常与木香、 青皮、大黄等同用,如木香槟榔丸。
• 3、用于水肿、脚气肿痛。本品又有行气利水之 功。用治水肿实证,二便不通,常与商陆、泽 泻、木通等配伍,如疏凿饮子;用治寒湿脚气 肿痛,常与木瓜、吴茱萸、橘皮等配伍,如鸡 鸣散。 此外,亦用治疟疾寒热久发不止,槟榔有截 疟作用,每与常山、草果等同用,如截疟七宝 饮。
槟榔
用法用量:煎服,3-10g。驱绦虫、姜片虫 30-60g。生用力佳,炒用力缓;鲜者优于 陈久者。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或气虚下陷者忌用;孕 妇慎用
南瓜子
南瓜子
性味:甘,平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杀虫
本品有杀虫之功,且甘平不伤正气,主要用于驱 杀绦虫。用治绦虫病,每与槟榔同用,可增强 疗效。如验方驱绦方,即用本品研粉,冷开水 调服60-120克,两小时后,服槟榔60-120克的 水煎剂,再过半小时,服玄明粉15克,促使泻 下,以利虫体排出。
此外,南瓜子亦可用治血吸虫病,但须较 大剂量,长期服用。
用法用量:研粉,60-120g。冷开水调服
鹤草芽
鹤草芽
药性性味:苦、涩,凉 归经:归肝、小肠、大肠经 功效主治:杀虫→绦虫病
本品善驱绦虫,并有泻下作用,有利于虫体 排出,为治绦虫病之要药。单用本品研粉,晨 起空腹顿服即效,一般在服药后5-6小时可排 出虫体。近年用仙鹤草浸膏及提取物——鹤草 酚结晶和鹤草酚粗晶片治疗绦虫病,效果亦很 显著。此外,本品制成栓剂,置于阴道对阴道 滴虫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第十七章 驱虫药
概述
一、含义 凡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寄生虫为主要作
用,用以治疗虫证的药物,称为驱虫药。
二、功效
对人体内的寄生虫,特别是肠道寄生 虫虫体有杀灭或麻痹作用,促使其排出体外 。
三、主治证
可用治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钩 虫病、姜片虫病等多种肠道寄生虫病。对 机体其他部位的寄生虫,如血吸虫、阴道 滴虫等,部分驱虫药物亦有驱杀作用。
芜荑
此外,本品研末,用醋或蜂蜜调涂患处,还 可用治疥癣瘙痒、皮肤恶疮。
用法用量:煎服,3-10g。入丸散,每次2-3g;外
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者,肺及脾燥热者忌服
鹤虱
鹤虱
性味:苦、辛、平。有小毒。 归经:归脾、胃经 功效主治:杀虫,消积。
用于虫积腹痛。本品辛苦,有小毒,具有杀虫消 积之功。对蛔虫、蛲虫、钩虫及绦虫等引发之虫 积腹痛均效。可单味做丸、散服用;亦可与槟榔 、使君子等同用,以增强杀虫之效,如《医方集 解》化虫丸。
使君子
性味:甘,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效主治:驱虫消积
1、用于蛔虫证,蛲虫证。本品善驱蛔虫与蛲虫。轻 证单用本品炒香嚼服即可;重证可与苦楝皮、芜荑 等配伍,以增强驱虫之力,如使君子散。 2、用于小儿疳积。使君子又能消积滞、扶脾胃, 用治小儿疳积面色萎黄、形瘦腹大、腹痛有虫者。 每与槟榔、神曲、麦芽等同用,如肥儿丸。
++
++ +
++
疳积 疗癣、有毒
+ 消积行气利水
血吸虫 血吸虫、滴虫 脑囊虫 疗癣 消积
+ 通便、润肺
注:“+”越多,作用越强。
鹤虱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 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小毒,服后可有头晕、恶 心、耳鸣、腹痛等反应,故腹泻者忌用。 又南鹤虱有抗生育作用,孕妇忌用
榧子
榧子
性味:甘、平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杀虫消积,通便,润肺。
1、用于虫积腹痛。对蛔虫、钩虫、绦虫、姜片虫等 多种肠道寄生虫引起的虫积腹痛均效。且能润肠 通便,驱虫时不必加服泻药。治蛔虫病,常与使 君子、苦楝皮配伍;治钩虫病,常单用或与槟榔 、贯众配伍;治绦虫病,可与槟榔、南瓜子等配 伍。
功效主治:杀虫,疗癣。
1.用于蛔虫、蛲虫、钩虫等证。本品对蛔虫、蛲 虫、钩虫均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可单用本品水 煎、熬膏或制成片剂服用;亦可与使君子、槟 榔等配伍,以增强杀虫作用,如化虫丸。
2.用于疥癣湿疮。本品能除湿热、杀虫止痒,故 治疗疥疮、头癣、湿疮、湿疹瘙痒等证均效。 常单用本品研末,醋或猪脂调涂患处即可。
四、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入脾、胃、大肠经,部分药物具有一 定的毒性。
五、配伍应用
应用驱虫药时,应根据寄生虫的种类及病人体 质强弱、证情缓急,选用适宜的驱虫药物,并视病 人的不同兼证进行相须用药及恰当配伍。如大便秘 结者,当配伍泻下药物;兼有积滞者,可与消积导 滞药物同用;脾胃虚弱者,配伍健脾和胃之品;体 质虚弱者,须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使用肠道驱虫 病时,多与泻下药同用,以利虫体排出。
雷丸
用法用量:入丸散,15-21g。1次5-7g,饭后温开
水调服,1日3次,连服3天
使用注意:不宜入煎刘。因本品含蛋白酶,加热
60℃左右即易于破坏而失效。有虫积而脾胃虚寒 者慎服
芜荑
芜荑
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效主治:杀虫,消积。
1、用于虫积腹痛。本品杀虫消积,用治蛔虫病 、蛲虫病、绦虫病之面黄、腹痛。可单用本品 和面粉炒成黄色,为末,米饮送服;或与鹤虱 、槟榔、苦楝皮、使君子同用,如化虫丸。 2、用于小儿疳积。本品又能消积疗疳,治小儿 疳积腹痛有虫、消瘦泄泻者,每与白术、使君 子、芦荟等研末同用,如布袋丸
使君子
用法用量:煎服,9-12g,捣碎;取仁炒香嚼服,
6-9g。小儿每岁1-1.5粒,一日总量不超过20粒 。空腹服用,每日1次,连用3天
使用注意: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
泻等反应。若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 ,故服用时当忌饮茶。
苦楝皮
苦楝皮
性味:苦,寒。有毒
归经:归肝、脾、胃经
鹤草芽
用法用量:研粉吞服,每日30-45g,小儿0.7-
0.8g/kg,每日1次。
使用注意:不宜入煎剂,因有效成分几乎不溶于
水,遇热易被破坏。服药后偶见恶心、呕吐、腹 泻、头晕、出汗等反应
雷丸
雷丸
性味:微苦,寒。有小毒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杀虫
用于绦虫病、钩虫病、蛔虫病。以驱杀绦虫为 佳,单用研末吞服,每次20g,日服3次,多数 病例虫体在第2-3日全部或分段排下。驱杀钩 虫、蛔虫、常与槟榔、牵牛子、苦楝皮等配伍 ,如追虫丸。治疗蛲虫病,可与大黄、牵牛子 共用。 本品亦可用治脑囊虫病,常与半夏、茯苓等同 用。
嗽者不宜用。服榧子时,不宜食绿豆,以免影 响疗效
各种驱虫药功用对比
药名 寄生虫 蛔 使君子 + + 南瓜子 + 鹤草芽 + 雷丸 + 芜荑 + 鹤虱 + 榧 子 ++
蛲 绦 钩 姜片虫 备注
+
+
++
+ +++ +
+ +++
+++
+ ++ +
榧子
2、用于肠燥便秘。本品甘润平和,尚有润肺止 咳作用。但力弱,以轻症为宜,或与川贝母、 瓜萎仁、炙桑叶等润肺止咳药配伍。 此外,还用治丝虫病,对微丝蚴有一定杀 灭作用。可以榧子肉与血余炭调蜜为丸服,4 天为一疗程,经1-2个疗程,常使微丝蚴转阴 。
使用注意:煎服,10-15g。炒熟嚼服,1次用
15g
苦楝皮
用法用量:煎服,4.5-9g,鲜品15-30g;外 用适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久服 。有效成分难溶于水,需文火久煎
槟榔
槟榔
性味:苦、辛,温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驱虫消积,行气利水。
1、用于多种肠道寄生虫病。本品对绦虫、钩虫、 蛔虫、蛲虫、姜片虫等多种寄生虫,均有驱虫作 用。其中对绦虫证疗效最佳,常单用或与南瓜子 同用取效。用治蛔虫、蛲虫证,多与使君子、苦 楝皮同用;用治姜片虫,可与乌梅、甘草配伍。 近年临床报导,槟榔与南瓜子合用治疗绦虫 病、槟榔水煮液治疗肠道鞭毛虫病、槟榔配伍牵 牛子制成片剂,治疗姜片虫病,皆获较好疗效。
六、使用注意
1.驱虫药物对人体正气多有损伤,故要控制剂量, 防止用量过大中毒或损伤正气;对素体虚弱、年 老体衰及孕妇,更当慎用。
2.驱虫药一般应在空腹时服用,使药物充分作用于 虫体而保证疗效。
3.对发热或腹痛剧烈者,不宜急于驱虫,待症状缓 解后,再行施用驱虫药物。
蛔虫
绦虫
钩虫
蛲虫
姜片虫
使君子
槟榔
• 2、用于食积气滞,泻痢后重。槟榔味辛、入胃 肠,功擅行胃肠之气,消积导滞,故用治食积 气滞,腹胀便秘及痢疾里急等症。常与木香、 青皮、大黄等同用,如木香槟榔丸。
• 3、用于水肿、脚气肿痛。本品又有行气利水之 功。用治水肿实证,二便不通,常与商陆、泽 泻、木通等配伍,如疏凿饮子;用治寒湿脚气 肿痛,常与木瓜、吴茱萸、橘皮等配伍,如鸡 鸣散。 此外,亦用治疟疾寒热久发不止,槟榔有截 疟作用,每与常山、草果等同用,如截疟七宝 饮。
槟榔
用法用量:煎服,3-10g。驱绦虫、姜片虫 30-60g。生用力佳,炒用力缓;鲜者优于 陈久者。
使用注意:脾虚便溏或气虚下陷者忌用;孕 妇慎用
南瓜子
南瓜子
性味:甘,平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杀虫
本品有杀虫之功,且甘平不伤正气,主要用于驱 杀绦虫。用治绦虫病,每与槟榔同用,可增强 疗效。如验方驱绦方,即用本品研粉,冷开水 调服60-120克,两小时后,服槟榔60-120克的 水煎剂,再过半小时,服玄明粉15克,促使泻 下,以利虫体排出。
此外,南瓜子亦可用治血吸虫病,但须较 大剂量,长期服用。
用法用量:研粉,60-120g。冷开水调服
鹤草芽
鹤草芽
药性性味:苦、涩,凉 归经:归肝、小肠、大肠经 功效主治:杀虫→绦虫病
本品善驱绦虫,并有泻下作用,有利于虫体 排出,为治绦虫病之要药。单用本品研粉,晨 起空腹顿服即效,一般在服药后5-6小时可排 出虫体。近年用仙鹤草浸膏及提取物——鹤草 酚结晶和鹤草酚粗晶片治疗绦虫病,效果亦很 显著。此外,本品制成栓剂,置于阴道对阴道 滴虫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第十七章 驱虫药
概述
一、含义 凡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寄生虫为主要作
用,用以治疗虫证的药物,称为驱虫药。
二、功效
对人体内的寄生虫,特别是肠道寄生 虫虫体有杀灭或麻痹作用,促使其排出体外 。
三、主治证
可用治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钩 虫病、姜片虫病等多种肠道寄生虫病。对 机体其他部位的寄生虫,如血吸虫、阴道 滴虫等,部分驱虫药物亦有驱杀作用。
芜荑
此外,本品研末,用醋或蜂蜜调涂患处,还 可用治疥癣瘙痒、皮肤恶疮。
用法用量:煎服,3-10g。入丸散,每次2-3g;外
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脾胃虚弱者,肺及脾燥热者忌服
鹤虱
鹤虱
性味:苦、辛、平。有小毒。 归经:归脾、胃经 功效主治:杀虫,消积。
用于虫积腹痛。本品辛苦,有小毒,具有杀虫消 积之功。对蛔虫、蛲虫、钩虫及绦虫等引发之虫 积腹痛均效。可单味做丸、散服用;亦可与槟榔 、使君子等同用,以增强杀虫之效,如《医方集 解》化虫丸。
使君子
性味:甘,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效主治:驱虫消积
1、用于蛔虫证,蛲虫证。本品善驱蛔虫与蛲虫。轻 证单用本品炒香嚼服即可;重证可与苦楝皮、芜荑 等配伍,以增强驱虫之力,如使君子散。 2、用于小儿疳积。使君子又能消积滞、扶脾胃, 用治小儿疳积面色萎黄、形瘦腹大、腹痛有虫者。 每与槟榔、神曲、麦芽等同用,如肥儿丸。
++
++ +
++
疳积 疗癣、有毒
+ 消积行气利水
血吸虫 血吸虫、滴虫 脑囊虫 疗癣 消积
+ 通便、润肺
注:“+”越多,作用越强。
鹤虱
用法用量:煎服,3-10g,或入丸散。外用适 量
使用注意:本品有小毒,服后可有头晕、恶 心、耳鸣、腹痛等反应,故腹泻者忌用。 又南鹤虱有抗生育作用,孕妇忌用
榧子
榧子
性味:甘、平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杀虫消积,通便,润肺。
1、用于虫积腹痛。对蛔虫、钩虫、绦虫、姜片虫等 多种肠道寄生虫引起的虫积腹痛均效。且能润肠 通便,驱虫时不必加服泻药。治蛔虫病,常与使 君子、苦楝皮配伍;治钩虫病,常单用或与槟榔 、贯众配伍;治绦虫病,可与槟榔、南瓜子等配 伍。
功效主治:杀虫,疗癣。
1.用于蛔虫、蛲虫、钩虫等证。本品对蛔虫、蛲 虫、钩虫均有较强的毒杀作用。可单用本品水 煎、熬膏或制成片剂服用;亦可与使君子、槟 榔等配伍,以增强杀虫作用,如化虫丸。
2.用于疥癣湿疮。本品能除湿热、杀虫止痒,故 治疗疥疮、头癣、湿疮、湿疹瘙痒等证均效。 常单用本品研末,醋或猪脂调涂患处即可。
四、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入脾、胃、大肠经,部分药物具有一 定的毒性。
五、配伍应用
应用驱虫药时,应根据寄生虫的种类及病人体 质强弱、证情缓急,选用适宜的驱虫药物,并视病 人的不同兼证进行相须用药及恰当配伍。如大便秘 结者,当配伍泻下药物;兼有积滞者,可与消积导 滞药物同用;脾胃虚弱者,配伍健脾和胃之品;体 质虚弱者,须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使用肠道驱虫 病时,多与泻下药同用,以利虫体排出。
雷丸
用法用量:入丸散,15-21g。1次5-7g,饭后温开
水调服,1日3次,连服3天
使用注意:不宜入煎刘。因本品含蛋白酶,加热
60℃左右即易于破坏而失效。有虫积而脾胃虚寒 者慎服
芜荑
芜荑
性味:辛、苦,温 归经:归脾、胃经 功效主治:杀虫,消积。
1、用于虫积腹痛。本品杀虫消积,用治蛔虫病 、蛲虫病、绦虫病之面黄、腹痛。可单用本品 和面粉炒成黄色,为末,米饮送服;或与鹤虱 、槟榔、苦楝皮、使君子同用,如化虫丸。 2、用于小儿疳积。本品又能消积疗疳,治小儿 疳积腹痛有虫、消瘦泄泻者,每与白术、使君 子、芦荟等研末同用,如布袋丸
使君子
用法用量:煎服,9-12g,捣碎;取仁炒香嚼服,
6-9g。小儿每岁1-1.5粒,一日总量不超过20粒 。空腹服用,每日1次,连用3天
使用注意: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
泻等反应。若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 ,故服用时当忌饮茶。
苦楝皮
苦楝皮
性味:苦,寒。有毒
归经:归肝、脾、胃经
鹤草芽
用法用量:研粉吞服,每日30-45g,小儿0.7-
0.8g/kg,每日1次。
使用注意:不宜入煎剂,因有效成分几乎不溶于
水,遇热易被破坏。服药后偶见恶心、呕吐、腹 泻、头晕、出汗等反应
雷丸
雷丸
性味:微苦,寒。有小毒 归经;归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杀虫
用于绦虫病、钩虫病、蛔虫病。以驱杀绦虫为 佳,单用研末吞服,每次20g,日服3次,多数 病例虫体在第2-3日全部或分段排下。驱杀钩 虫、蛔虫、常与槟榔、牵牛子、苦楝皮等配伍 ,如追虫丸。治疗蛲虫病,可与大黄、牵牛子 共用。 本品亦可用治脑囊虫病,常与半夏、茯苓等同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