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下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教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4069db102de2bd960588a9.png)
案例名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重难点突破科目语文教学对象六年级课时 2 教学者XX 一、教材内容分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体裁为议论文。
课文用二个事例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发现真理这科学规律。
议论文阅读是一.种理解性阅读,重点在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对文中的事例、表述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有别于散文、记叙文等感受性阅读。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会写5个生字,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机械、玫瑰、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三、教学重难点1、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了解议论文的形式,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四、学情分析通过六年的语文学习,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都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够运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读懂课文,且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愿意自由表达独特的感受。
本节课将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以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为重点进行教学。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教学设计理念由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
根据任务型教学法的真实性原则,设计任务型合作学习活动,提供话题和真实任务,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发挥想象力,学以致用,让学生能够在使用中学习活的语言。
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的参与和实践。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交流能力。
2.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课前调查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做好学习准备;◆课中进行交流分享、问题探究、自主写作等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认知议论文的特点。
六、教学准备1.ppt课件2.鼓励学生查阅相关科学发明的资料,进行预习。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秀4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e23ca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bb.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秀4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优秀教案篇一课前准备课前教师将《怀疑与学问》印发下来或做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等。
)3、教师小结: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
)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0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诞生纵观漩涡敏锐追根求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洗澡花圃推理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打破砂锅问到底(1)指名读词语。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
3、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把这句话画出来。
三、细读课文,理清条理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交流段落划分,说明分段理由。
3、教师对照板书进行小结:这篇课文思路特别明晰,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然后概括地指出在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之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从中发现了真理,最后指出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优秀8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c93fc5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0.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优秀8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惯、圃”等11个字,正确读写“真理、司空见惯”等一三个词语。
2.默读课文。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4.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能根据具体事例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正确理解课题的含义。
2.体会课文的写作特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惯、圃”等11个字,正确读写“真理、司空见惯”等一三个词语。
2.了解课题,明确作者的观点;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3.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知道每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教学过程板块一标点导入,点明观点1.书写标点,观察思考。
(1)课件出示“?”,教师提问:这是一个什么标点符号?它有什么含义?(2)学生自由发言。
(3)把问号的上半部分拉直,就会变成什么标点符号?它又有什么含义?(课件演示动画,把“?”拉直变成“!”)(4)学生自由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2.引入课题,解释“真理”。
(1)引入课题:由问号变成叹号,这两个看似简单的符号变换,却被我们的作者用来形象地向我们阐述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 (2)启发思考:先看看这两个标点符号的变换,再看看课题,想一想“?”代表课题中的哪个词语,“!”又代表课题中的哪个词语。
(?:问号!:真理)(3)理解“真理”:你们知道哪些真理?可引导学生说几个揭示真理的名言警句。
(4)小结:以上的名言警句、公式等都阐明了真实的道理,都被实践证实是正确的,所以我们称它们为真理。
这些真理在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指导着我们的言行。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748bbfdd3383c4bb4cd22d.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理解三个科学发现的故事,以及在写法上和内容上的相同点。
B、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能力目标:A、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B、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3、情感目标:体会科学家的不断探索、独立思考、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体会并运用课文用事例说明道理的写法。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来看这样两句话“失败乃成功之母”“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这两句是什么?2.你们知道这些名言真理是怎么诞生的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并且说这个观点本身也是一个真理。
你相信吗?(板书课题)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怎么理解?我们打开课本看作者是怎么解释这个观点的含义的?(二)、品读感悟,全班研讨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读,就这段内容提出问题。
(1)“司空见惯”是什么意思?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指的是什么?(2)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到文中所举的三个例子中,去找寻答案。
2、现在再请同学们仔细读读三个故事,看看这三个故事的介绍和内容有什么相同点,在读书交流的同时填写表格:小结:三个故事都是讲生活中的偶然发现的问题;都是讲科学家发现和发明的故事;都是先写发现问题,再写研究问题,最后写解决问题。
都是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3、科学史上,能从生活的细小现象中找出真理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你还能举出一个吗?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来发明了锯。
牛顿在树下,被苹果砸了头,后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雷达、风车……3.学习六、七、八自然段。
⑴自读六、七、八自然段。
⑵小组交流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5c778f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ac.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学设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学设计(精选7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摘抄对自己有用的句子。
能依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观点。
2、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顺序(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第一部分提出观点;第二部分证明观点;第三部分总结观点)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你是怎样理解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节课继续学习课文的二三部分,体会作者运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学写一篇议论文。
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导语:作者在课文的第一段就开门见山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接下来作者举了三个事例,这三个事例与前面的观点有什么联系呢?默读第一件事,思考:第一件事讲的是什么?分几层来讲的?(讲的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中发现问题,经过研究,发现原因。
分三层来讲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得出结论)仔细读读这三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科学家善于发问、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件事与作者的观点有什么联系呢?(证明了观点)2、接着作者又举了两个例子,这三个例子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边读边画并在书上做批注。
读后交流:(1)相同点:都是由一件普通的小事引起的;科学家由这件小事提出了若干问题,然后进行耐心的研究,最后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2)这三个事例与作者的观点有什么联系呢?(反复证明了观点)你还能补充哪些事例?请你具体说一说。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f5b55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15.png)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实验操作环节,学生们表现出很高的兴趣。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为此,我计划在后续的教学中,增加对实验原理的讲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之前,对实验目的和原理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
一、教学内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文章阅读:学生阅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理解文章主题,掌握文章的基本情节。
2.词汇学习:学习文章中出现的新词,如“真理”、“质疑”、“探索”等,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尝试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探索《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主题。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理解文章主题上存在一定难度。虽然我在课堂上强调了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不断质疑、探索和努力的过程,但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仍难以把握这一核心。因此,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运用生活实例和生动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4.审美鉴赏:培养学生对文章写作技巧的鉴赏能力,学会品味优秀文章,提高审美水平。
5.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文章主题的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传达了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不断质疑、探索和努力的过程。教师需引导学生理解这一核心内容,强调真理的探索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无数次的疑问和尝试。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7622c4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6.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写“诞、澡、械”等生字,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漩涡”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3、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并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通过不断地探索和研究,最终找到了答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探索真理有关的文章——《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讲了哪些内容?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3、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理解观点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通过哪几个具体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阿瑟林斯基发现睡眠中眼珠的转动与做梦有关。
3、学习第一个事例。
(1)自由读第一个事例,思考:波义耳是怎样发现问题的?又是怎样解决问题的?(2)交流反馈。
(3)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波义耳善于发问、不断探索的精神。
4、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三个事例。
5、总结三个事例,思考:这三个事例有什么共同点?(1)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这三个事例都是先写发现问题,再写反复实验,最后写得出结论。
(四)深入研读,体会写法1、再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要选择这三个事例?2、小组讨论交流。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8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f41b2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3.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8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读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深入学习课文,理解深刻的句子,感悟“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3、学习课文用具体典型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入情入境,读出自己独特的感悟。
2、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领悟课文内容,体会写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领悟到见微知著,独立思考、锲而不舍、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1.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体会并运用课文用事例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石蕊试纸、盐酸、碱及重点词句的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与文本有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一、联系实际、揭题质疑。
1、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你们都提出过什么问题?发现过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2、是的,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今天,我们要学习作家叶永烈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呢?(预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什么意思?课文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那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呢?他的含义是什么呢?这是我们本课重点研究的问题。
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读时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用平时常用的方法解决。
)2、学生自学后课件出示:检测训练(1)读准下列词语。
诞生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2)引导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词语,启发联系上下文理解。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什么?a、课文主要用几个事例,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通用10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95850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2.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通用10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
课文的题目“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课文的主要观点。
文章结构清晰,用三个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这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文,用具体的事实说明道理是课文写法上的主要特点,也是本单元的一个语文学习重点。
教学目标: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研读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探寻“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学习用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
4、引导学生认识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六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1、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将教学难点定为: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了解议论文的形式。
二、说教法和学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所以在设计本课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如自由读、齐读、默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形式贯穿始终,读中悟、悟中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领悟文章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
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读、思、划、议等方法,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参与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秀9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8d24c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57.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优秀9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4、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与本文事例相关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生字、新词、重点语句的课件。
2、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请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我们会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
二、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本课5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①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②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理解文中词语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科学精神的魅力。
3、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5、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重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相关资料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交流相关资料;学习课文一自然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6df07f7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8.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3篇】六年级《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写“诞、澡”等11个字,会写“真理、定理”等28个词语。
2、理解三个关于科学发觉的故事,能从详细事例中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
并说说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3、学习课文用详细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详细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真理向前一步,即是谬误。
同学们,那么,真理究竟是什么?(唤起学生对真理这个话题的兴趣)(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今日我们来学习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简洁沟通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叶永烈探讨真理为什么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道理吧!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诞(dàn)生锲(qiè)而不舍3、指导书写课前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诞”“澡”“械”“域”“锲”,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诞”右部是“延”,不要写成“廷”;“澡”是三点水旁;“械”“域”不要忘写倒数其次笔短撇;“锲”右上部是“丰”和“刀”,不要写成“丰”和“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第1自然段,说一说这篇谈论文的论点是什么。
(标题本身就是论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学习第2自然段,并思索:句子中的“?”和“!”各指的是什么?不用文字而是用符号代替,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指的是发觉问题,不断地追问。
“!”指通过探究,解决了问题,发觉了真理。
这里用符号而不是用文字,能形象地表述由“?”到“!”的“拉直”。
能让我们更加直观、形象地熟悉“?”和“!”的区分和联系。
) 3、课文是通过哪三个详细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论点的?(为什么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为什么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有同一种蚯蚓,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眼珠转动会不会与做梦有关。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优秀教案(优秀6篇)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优秀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b591c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c.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优秀教案(优秀6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学会词语:诞生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机械洗澡逆时针无独有偶玫瑰百思不得其解见微知著领域2、了解课文中写的三个事例,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三个事例的内容。
3、初步了解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品析课文,理解文中的三个科学故事,体会具体事例在说明观点的的作用。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议论文的基本写法,并能仿照写法写话。
教学准备:查找阅读有关能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科学故事。
教学方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科学精神)2、前面两课告诉我们哪方面的科学精神?(18课: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的精神;19课:中国航天人团结合作、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 师:是啊,在前几篇课文中,我们了解和感受了居里夫人、中国航天人身上精神。
这一些科学精神是非常可贵,非常感人的,是值得去学习的。
而具有这些科学精神千千万万的知名的或者不知名科学家、科技工作者都是值得我们去敬重的。
今天我们学习这个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让我们继续了解和感受可贵的科学精神,另外,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我们要来学习这种写法。
3、出示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齐读课题,问: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二、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自学课文,完成以下任务1、读通读准课文。
2、自学生字词语。
3、了解课文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提问课文里讲了哪几个人物?(麻省理工大学教授谢皮罗、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奥地利医生)课文写了几个事例?(三个)你认为这篇课文的体裁是属于哪一类?(说理性文章或者议论文)2、检查朗读。
指名四个学生分别来读第一二、和第六、第七、第八自然段。
3、检查词语。
教师出示词语。
先让学生自己读读词语,想想哪几个词语比较难理解;指明朗读词语;重点理解一些词语;齐读词语。
六年级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六年级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9e523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a.png)
六年级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六年级《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写“诞、澡”等 12 个字,会写“真理、领域”等 20 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3、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中三个具体事例,体会“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写作特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我们不断地去追问、去探索,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议论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讲了哪几件事?2、检查字词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理解词语:司空见惯、追根求源、见微知著。
3、交流:课文围绕“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讲了哪几件事?学生概括,教师相机指导。
总结:课文分别列举了波义耳发现植物酸碱反应、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阿瑟林斯基发现睡眠中眼珠转动与做梦的关系这三个事例。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再读课文,思考: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自主阅读,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这三个事例都是先写发现问题,接着不断探索,最后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2、默读第一个事例,思考:波义耳是怎样发现问题的?他又是如何进行探索的?学生默读思考,圈画相关语句。
交流汇报。
指导朗读相关语句,体会波义耳善于发问、不断探索的精神。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三个事例。
4、小组合作探究:这三个事例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小组讨论。
《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和教案(附同步练习)
![《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和教案(附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393013ecf84b9d529ea7a04.png)
《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我能区分下列生字并分别组词。
澡()玫()域()诞()疑()燥()攻()或()延()凝()惯()观()圃()旋()慎()贯()砚()葡()漩()镇()二、我能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缩句:缩句2.在外国租界,谁又敢怎么样?改为陈述句:句:3.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改为反问句:句4.今天天气异常糟糕。
今天静静还是按时到校上课。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话:三、我能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普通普遍1.洗澡是一件非常()的事情。
2.这是一种非常()的现象。
兴趣趣味3.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超大()4.这是一道()性很强的物理题目。
著名出名5.17世纪的一个夏天,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的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
6.一场选秀活动,使它()了。
欣赏鉴赏7.聚会后,全班同学约好了一起到西湖边()绝美的景色。
8.现在的很多节目都在帮人们()一些民间收藏的稀世珍宝。
阅读能力大提升四、我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什么?2.文章中作者举了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3.课文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联系全文想一想,这里的“?”“!”各指的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述有什么好处?)思维创新大拓展五、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成才有路勤为径”的观点,列出写作提纲。
参考答案一、洗澡玫瑰领域诞生怀疑干燥攻打或者延时凝神习惯观看苗圃旋转慎重贯通砚台葡萄漩涡城镇二、1.波义耳向实验室走去。
2.在外国租界,谁也不敢怎么样。
3.没有大胆的猜测怎么能做出伟大的发现呢?4.虽然今天天气异常糟糕,但是静静还是按时到校上课。
三、1.普通2.普遍3.兴趣4.趣味5.著名6.出名7.欣赏8.鉴赏四、1.含义是指人要多问,勤思考,留心生活。
2.谢皮罗教授在放掉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真理。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偶然中发现紫罗兰变化而发现真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07637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e.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教案课文的题目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
课文可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
第二部分(第2段至第6段)运用事例,证明观点。
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首先概括地指出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科学真理的发现,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
然后,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事例。
第一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第二个事例是英国的著名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发明了酸碱试纸。
第三个事例是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最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总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都发现了真理。
因此,只要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就一定能“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第三部分(第7段至第8段)总结全文,重申观点。
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课文的写作思路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课文中的三个具体事例的作用是为了具体说明作者的观点,即“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最后把“?”拉直变成了“!”,找到了真理。
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
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a28f5a69dc5022abea0047.png)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写“惯、国”等生字。
2、有感情地的读课文,理解“真理讯生于一百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它帮来的启发。
3体会文章语言生动、准确药特色,学习用共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生字的基础上,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它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2.体会文章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难点:体会文章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读文、感悟、归类总结写作方法。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讲议结合法。
学法:分组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观点的方法(板书)。
我们之前学过的课文中有不少讲的是从事实中得出的道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课文。
2板书课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二、学习第2 自然段1、师:你们找到了据个自然段?(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怎么解释的?一起读出来。
(学生读)这里的“?”和“!”分别指什么呢?(“?”指发现问题,不新发问。
“!”指通过探索,,解决疑问,发现真理。
)2、师:其实,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间号之后也就是-(生接:把”?“拉直变成”!”)三、学习事例(第3-5 自然校)1.师:为了证明这个观点,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件事观?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生汇报师板书。
2.交流感悟事例一:①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个事例,请同学们认真默读第一个事例。
②想一想这个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用“?”标注;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用“!”标注。
③师:这个真理是怎么诞生的呢?为什么波义耳能从紫罗兰变色中发现真理呢?你们能从书上找找关键的词句说一说吗?与同桌交流后汇报。
(立即敏感地意识到、到底是什么、进行了许多实验)师: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课前教师将《怀疑与学问》印发下来或做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有很多同学特别崇拜科学家,能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
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学生自由发言,如:善于思考、勤奋刻苦、锲而不舍等等。
)
3.教师小结: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是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溯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所以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板书课题)
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
)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第20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相信同学们学过课文,对这句话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词语:
诞生纵观漩涡敏锐追根求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
洗澡花圃推理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打破砂锅问到底
(1)指名读词语。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交流。
3.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把这句话画出来。
三、细读课文,理清条理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交流段落划分,说明分段理由。
3.教师对照板书进行小结:这篇课文思路特别明晰,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明确指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本身就是“真理”,然后概括地指出在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上,那些定理、定律、学说都是在发现者、创造者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才获得的,由此引出科学发展史上的三个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之后对三个典型事例作结,强调这三个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却从中发现了真理,最后指出科学发现的“偶然机遇”只能给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给任何一个懒汉。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交流感悟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用哪些事例来具体说明自己的观点的?从这几个事例中你想到了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这些事例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三个确凿的事例,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家们都是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3.你还能例举出这样的事例吗?(学生可能会谈到曾经学过的伽利略“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事例。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补充:蚯蚓在美国东海岸有,在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而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出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了,分为两个洲。
)4.课文中哪些语句令你深受启发,作出标注。
5.交流令自己深受启发的语句,说明从中受到的启示,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段。
二、再读课文,感悟写法
1.默读全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这篇课文围绕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例举具体事实加以证明。
这样的文章叫做论说文,也叫做议论文,不同于我们经常阅读的记叙文。
三、拓展阅读,随文练笔
1.下面我们再来阅读一篇论说文,看一看这篇文章作者要阐述的观点是什么?
怀疑与学问
顾颉刚
“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视察。
做学问也是一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
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
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需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许多大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
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选自顾颉刚《通俗论集》)
(1)自读自悟。
(2)全班交流,说一说这篇文章作者要说明什么观点。
(做学问首先要有怀疑精神。
)
2.读了两篇论说文,下面我们亲自尝试来写一写论说文。
请同学们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来说明一个观点。
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失败乃成功之母”“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等等。
3.请2~3名学生读小练笔,共同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