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冷处理”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管理
新课程NEW CURRICULUM
浅谈“冷处理”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邵红兵
(北京市大兴区第三中学)
班主任工作复杂琐碎,在班级管理中,面对个性差异的学生,班主任就要讲究管理的方法与艺术。
如果班主任不讲求方法、技巧,总为某一件事纠缠不休的话,浪费时间不说,还会被琐事所累,直至筋疲力尽。
因此,我觉得班主任工作不仅要靠勤劳,更多要靠智慧。
在班级管理中,“冷处理”是指矛盾发生后不急于马上处理而是放一放降降温再作处理,从而钝化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间的矛盾,淡化教育痕迹,旁敲侧击。
我曾经多次成功地运用“冷处理”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现以一案例来详述之。
我现在所带高一(5)班有一名学生,暂且叫他Z,在高一进班时很令我头疼:黄头发、长指甲,一副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
作业不做,课上经常睡觉,并且极易与同学发生矛盾,可以说是三天两头的违反纪律。
开始时,我对他除了说教,就是处罚,甚至把家长叫到学校来共同教育,但一切措施都收效甚微。
12月的一天,他又犯了错,我将他叫进我的办公室,但他就是那样满不在乎地等待我的批评。
正好办公室没其他老师,我看着他,什么话也没说,就一直静静地看着他,虽然我不知道说啥,但是那一刻我没有激动,没有发火,也不知为什么,可能当时我也无奈了。
我慢慢发现,他渐渐有了变化,从刚才的满不在乎到有点局促不安。
又过了一会儿,他低下头,偶尔抬头瞟一眼我,可能他在窥测我的内心,但我还是静静地看着他,就好像在看一尊雕像。
他的头越发低了,心里也更加不安了。
一直到下课铃响,我才轻轻地对他说:“你可以走了。
”他抬起头惊讶地望着我。
“你可以走了。
”我轻轻重复了一遍。
他默默地走了。
但这次他竟连着几天表现很好,我不失时机地表扬了他。
后来尽管他有反复,但比以前好多了。
通过上述案例可见,如果班主任在具体班级管理工作中灵活地运用“冷处理”方法,遇事能保持冷静的心态,科学地处理问题,将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与同事的团结协作,有利于与家长的沟通。
通过实践,如何在班级管理中灵活地运用“冷处理”的教育方式,我个人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
一位哲人说:“孩子犯错,那是上帝也要原谅的。
”宽容学生,让学生有一个“负疚”的体验过程,他真心实意地改了,那不是比生硬的批评好得多吗?曾经看过一个故事:一个牧师正在给信徒们讲课,突然发现一个信徒在睡觉,于是他说:“想上天堂的人请站起来。
”除了那个睡觉的都站了起来,这时那个睡觉的信徒也迷迷糊糊地醒了,凑巧牧师又说:“想上地狱的站起来!”睡觉的信徒慌忙站起,场内一片哗笑,这时牧师批评了他,可那信徒却说:“你不也站着吗?”牧师愕然。
是啊!信徒是人,牧师也是人,学生是人,教师也是人,是人就难免会犯错,所以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应该宽容,在宽容学生的同时既给予了学生改过的机会和信心,又显示了教师的教育艺术和素质修养。
二、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
我们每天的工作已经很累了,如果能够做到:对待每一件事情都能戒骄戒躁,以一颗平静的心态对待,将会少很多烦恼。
他人
做了什么错事,发脾气往往适得其反,自己好心规劝简直是浪费
口舌,此时双方不妨冷静一段时间,让学生认真反思反思,再次犯
错的几率就小了。
发脾气自己生气,别人也气,“雁过留声,人过留
名”,往往此时就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多亏啊!学生的错误,自己学
生时代也许曾犯过,想想自己那时错的原因,或许他和自己一样
有着什么苦衷……年轻人谁不犯错?如果他犯的错让你痛心,与
其说别人让你痛心,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忍耐性差,换句话
说,不宽恕别人就是苦了自己,何苦呢?我记得当代著名教育改革
家魏书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无论课前我有什么烦恼和不快,一到
上课,就得像川剧演员变脸一样,换作笑脸面对学生。
”你一定要
放下,才能真正地快乐!既能宽容他人,他人快乐,自己也快乐,何
乐而不为?
三、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这些
差异,任何整齐划一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每个学生都是一
个鲜活的个体,他们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他们的
知识结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都会表现出差异。
差
异性总是非常复杂而又难以把握的,除了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
还会存在群体性的差异,也存在大差异与小差异之分。
而且即为“差异”,就会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尤其是高中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与人格的形成期,对外界反应尤其灵敏,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
思维方式、兴趣爱好、基本观点等方面都会有所变化。
学生之间的
矛盾、每位学生的个性,必须要有释放的可能与时机,矛盾以“冷处
理”的方式解决,有利于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有利于减轻学习压
力,有利于活跃班级气氛,班主任应尽量不对每位学生求全责备。
四、教师要及时把握时机与学生沟通
教师在矛盾、冲突冷处理后,应及时把握时机与学生沟通,这
时学生最需要倾听、理解、鼓励、安慰和引导,会起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
选择恰当的时机,采用艺术的语言,切中问题的根源,真正
帮助学生全面地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促其决心改正错误,扬长
避短,争取在各个方面都有发展。
及时向学生讲明:一个人犯错误
或者有缺点是难免的,关键的是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和缺
点。
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
肯定和表扬,做到抓住关键,以理服人。
综上所述,“冷处理”并不适用于解决所有矛盾,教师需要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
“冷处理”就是一种教育艺术,教师如果能正确
地运用“冷处理”艺术,不仅能较好地解决问题,同时也可让学生
深深地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避免对学生情感的伤
害,进而彻底转变学生的不良思想,使其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
好、更稳健。
参考文献:
刘淑珍.浅谈心理效应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 2015(04).
•编辑薛直艳
223--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