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高中英语课堂充满趣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高中英语课堂充满趣味性
【内容摘要】:长期以来,英语教师都想让课堂教学对学生有吸引力。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个人认为,要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少不了以下四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当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他们不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并适时充分利用迁移思维的学习规律。
如果做好这些,必将使英语课堂充满趣味性,进而实现高效率的英语课堂的目标。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趣味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高中英语的教学越来越需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技能,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英语课堂充满欢趣味性呢?我想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表一下自己粗浅的见解。
一、备教材备学生,为实现课堂趣味性打下坚实基础
在互联网逐渐普及的今天,各种教学信息也能较为轻易的获得。
于是有的教师认为,备课就是在网上下载一些资料,自己拼凑一下就可以了。
其实,这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这样的课件应用于课堂,也可能会使课堂显得热热闹闹,但是由于教案是直接在课堂上的套用,不一定适用于自己的学生,致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不相吻合,学生收效甚微,教学效率就不会高。
我们倡导的教学前的备课应当是,要深入挖掘教材,彻底吃细、吃透教材中的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知识点。
首先,要有自己的灵魂。
我们要将“拿来主义”变成自己的知识,这既要看我们对教材本身的熟悉理解是否透彻,又要看能否用我们的思想去将材料细化、整合成自己的“那碟菜”。
就像厨艺高超的大厨,同样的原料,不同的人烹饪,自会是不同的味道。
其次,精心预设学习目标。
凡事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备课更是如此。
学习目标存在的价值不是单纯给教师展示知识和情感价值取向,我们还要把学习目标作为“指挥棒”来引导自己充分挖掘教材,以及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
另外,加强学情剖析,研究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对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使“不同的人在英语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对每一个学生分层次进行教学,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同时,也要充分“备学生”。
教材内容的讲述,离不开它的接受者----学生,所以必须要针对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才能更贴近学生,更有利于其接受。
第一要教学目标分层。
教材、大纲中的重点内容力争全体同学掌握。
第二要教学活动分层。
在单词的教学方面,基本单词、短语的拼写要多照顾班内的英语学困生,促使他们达标;课上造句、板演练习要多关注中等生,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对于优等生而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锻炼自己发现问题——思考有效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要布置作业分层。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备课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题量和难易
度不同的题型,使每个学生有目标、有任务。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班里同学们的共鸣,当然课堂效果也很好。
由此我认为,只有教师上课前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并深刻挖掘二者的结合点,才能更好地使英语课堂充满趣味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师所问的问题能否引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最后终有所得,关键就在于是否有学问。
结合在平时积累的经验,我认为要想在课堂上设问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的,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情境创设要真实、开放、贴近生活
对情境的创设要尽可能真实,尽量提供与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有关的、和现实生活类似的或真实的情境。
只有真实才富有感染力,才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调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利于学生对学习主题认识和意义的建构。
情境的创设还要有吸引力,开放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此外,情境的创设还不能脱离学习主题内容,否则任何情境都没有存在意义了。
(二)、情境创设要符合学生的认识结构水平
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创设情境时,应尽量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力图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方面提供多变和多样化的设计,从而努力使不同能力的学生相应地获得成功。
(三)、问题的提出要兼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必须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
同时要求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挑战性、探究性等,以争取在最大程度上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终完成知识内容的学习,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四)、教师应多表扬、少批评
皮格马力翁效应告诉我们,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递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
教师应该不断地帮助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努力寻找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有意识地找出他们的积极因素。
而不是一味地苛刻指责。
当取得成绩时,教师要适时适度地表扬,使他们信心倍增。
当出现错误时,教师要推己及人、体谅他们,态度要和蔼、委婉地指出错误,此时,一个鼓励的眼光,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此外,在课堂上,对出现的问题的处理还要把握一个“度”的原则。
三、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要提高趣味性,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为此,我们应努力从增强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意识的角度来研究中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之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需要,为其未来发展和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因此,巧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既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缩短了英语与所表达事物之间的距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并通过视、听、说加深了形象,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鲜明、精确、完整的表象,使抽象词语与感性的材料相联系,强化了记忆。
直观的手段很多,形象语言、幻灯片、录音机、录像等都是直观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教材处理及教学过程,力求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适当采用先进的现代媒体教学,令教学直观、生动,图文并茂、有声有色;此外还要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知语言材料,理解教学的内容。
如在教学:模块2 Unit 1 Tales of the
unexplained 中Welcome to the unit这一部分时,以爱因斯坦以及他关于神秘事物的名言为例, 引出本单元话题,同时旨在激发学生探索世间奥秘的兴趣。
同时结合一段UFO飞行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未解开之谜的探讨。
进而使整个课堂充满了乐趣、充满了活力。
(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英语学科的特色是充分发挥其语言功能,讲究对话的艺术。
在教学中要注意使学生克服羞于开口的毛病,积极参与语言交际活动。
如我在处理一些生动的短文对话时,要求学生多做一些Group work,将全班分角色扮演,让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模仿动作进行话练习。
长期的训练,使学生有克服了说英语的胆怯心理,变得自然大方,而且不时有出色的变现。
(三)、创设和谐气氛,让学生动起来
教育家夏丐尊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
”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不仅能够缩短师生心理上的距离,还能使他们产生积极学习的动机和激情。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研究表明,在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基本相同的前提下,学生总是喜欢态度和蔼可亲,充满师爱的老师。
因此,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中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热情。
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投入感情,走进学生的内心,与他们做朋友,比如,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教师就要让他们认清英语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适时引导,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体验英语的乐趣和成功。
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在学生练习或回答问题时,用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赏的微笑,把尊重和信任传递给学生。
只有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发挥禀性和创造力。
(四)、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并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他们才能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如设计悬念、创设情境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如组织课前活动时,我通常以听说训练为重点,利用课前几分钟,开展Free talk活动,其中内容包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自我介绍句型、以及日期、天气的正确表达方法,用浅显易懂的问题,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来参与活动。
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气氛。
四、充分利用迁移思维的学习规律
温故知新,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迁移思维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能承上启下,温习已学知识,达到掌握新的东西。
因此迁移思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学习课文“An adventure in Africa” 时,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英语单词take ,然后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准备,然后总结这个英语单词的基本用法。
结果下边学生特别活跃,积极准备,很快就总结出这个单词的几种用法,进而在黑板上又写出一个英语单词pay,然而写出spend 、take,课堂气氛特别好,全班学生都动了起来。
趁机我在黑板上又写了一个英语单词cost,并用英语口语连续造了好几个句子,结果学生马上发现cost和spend在结构搭配上不一样,即两个英语单词意思一样,用法不同。
至此,达到了本节课我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我认为,这样即巩固了已学知识,学生也体会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乐趣,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用已学知识去解决未知东西,起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总之,教学方法各有千秋,教学手段各不相同,学生只有乐学才能学好、学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不断地充实和完善教学方法,从而使英语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气氛中,更好地掌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并最终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多媒体教育网络的开发利用及若干思考〔EB/OL〕.
2、刘不钰《让学生乐参与、能参与、想参与、会参与》
3、李美华提高英语教学的趣味性[J].福建外语,1997(8)
4、冯晓倩《增强农村英语课堂趣味性初探》,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