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条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导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组成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组成部分。
一、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8、唯物辩证法15、认识论3)(共26条原理)
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它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2)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
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1、【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丧失斗志。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
2、【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六、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七、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八、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的统一。
第二部分:唯物辩证法(联系4、发展3、矛盾6 + 创新2)(共15条原理)
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重要范畴:联系、发展、矛盾。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由矛盾决定,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Ⅰ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4条原理)
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
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三、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服从整体。
(2)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2、【方法论】:(1)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2)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四、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Ⅱ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3条原理)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或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方法论】: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三、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方法论】: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促成质的飞跃
Ⅲ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6条原理)
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
矛盾即对立统一。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2、【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客观性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
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
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办事情要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个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
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看问题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Ⅳ创新(2条原理)
一、辩证的否定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2、【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关注变化的实际,突破成规陈说,破除落后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第三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共3
条原理)
一、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2、【方法论】:即既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又要把已有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二、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3、价值观1、人生观4)(共8条原理)
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
这是马克思除剩余价值理论之外
的又一大发现,是哲学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
第一部分历史观(3条原理)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
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
二、两大社会基本规律原理
1、【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2、【方法论】: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方法论】:(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2)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基本思想和根本方法。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时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第二部分价值观、人生观(5条原理)
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2、【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理
1、【原理内容】: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
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
2、【方法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四、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
1、【原理内容】: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个人素质,埋头苦干,要有顽强奋斗精神,充分利用好客观条件。
五、理想和现实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理想来源于、高于现实,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
2、【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把理想植根于现实之中,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对理想的追求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又要符合自己的实际,从自己的实际条件出发
赠送励志修身名言警句
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
不要询问世界需要什么。
问问什么事情可以使你活跃,然后付诸实践。
因为世界需要活跃的人。
----霍华德瑟曼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
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吕坤《呻吟语应务》
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
严文井
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
车尔尼雪夫斯基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
——易卜生
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浸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望有所成就。
——黑格尔
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
——马尔顿
人们心神不宁是因为总是拿自己平淡不起眼的生活与别人光鲜亮丽的一面相比较。
----史蒂文弗蒂克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
——曹植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刘备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
科学家的天职叫我们应当继续奋斗,彻底揭露自然界的奥秘,掌握这些奥秘便能在将来造福人类。
约里奥.居里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高尔基
甘共苦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车尔尼雪夫斯基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
未来是光明而美丽的,爱它吧,向它突进,为它工作,迎接它,尽可能地使它成为现实吧!车尔尼雪夫斯基
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学诚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丁玲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
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
——车尔尼雪夫斯基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王阳明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奥斯特洛夫斯基
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
——吕坤
我们以人们的目的来判断人的活动。
目的伟大,活动才可以
说是伟大的。
——契诃夫
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培根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
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名言警句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黑格尔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巴尔扎克
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
——徐玮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
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吉鸿昌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
我们活着不能与草木同腐,不能醉生梦死,枉度人生,要有所作为。
——方志敏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鲁迅
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
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巴金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魏徵
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席慕蓉
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
——雷锋
不勤勉的人生便是罪过。
无技艺的勤劳就是粗野。
罗斯金
金钱和时间是人生两种最沉重的负担,最不快乐的就是那些拥有这两种东西太多,我得不知怎样使用的人。
约翰生
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人生成功的法宝。
获得幸福的惟一途径,就是忘掉目前的幸福,以除此之外的目的作为人生目标。
米勒
持续不断的劳动,是人生的铁律,也是艺术的铁律。
巴尔扎克
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漫长的人生道路的每一步上,都要经常鞭策自警,万不可以为有过一两次抽打就可以沿途平安了。
“自新应似长江水,日夜奔流无歇时。
”魏书生
处处热心的人生,是事事满意的人生。
帕克
尽管世界和人生是坏透了,其中却有一件东西永远是好,那便是青春。
显克维奇
奋斗就是生活,人生惟有前进。
巴金
你的态度跟这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马斯洛
人生,始终充满战斗激情。
惠特曼
既然人生,具有一切乐趣的全部人生,在我面前敞开来,又何必在这个狭窄的,闭塞的柜子里奋斗和劳作呢?列夫托尔斯泰
人生,幸福不是目的,品德才是准绳。
比彻
人生,这是个庄得的字眼;人生,这两个字的内涵如大海浩瀚。
它是权衡一个人身心价值的天平,是轻是重,是强是弱,在它面前,都免不了要受到公正的评判。
佚名
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
列夫.托尔斯泰
人生包含着一天,一天象征着一生。
佚名
不能摆脱是人生的苦恼根源之一,恋爱尤其是如此。
塞涅卡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群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文嘉
人生必有风险,所以引人入胜亦在于此。
名人名言大全
人生并不像火车要通过每个站似的经过每一个生活阶段。
人生总是直向前行走,从不留下什么。
刘易斯
人生包括两部分:过去的是一个梦;未来的是一个希望。
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没有权利随意放弃它。
列夫·托尔斯泰
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年,犹为天也。
何良俊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梁启超
人生并非充满了玫瑰花,倒是有时路上的荆棘刺痛了你。
巴尔扎克
人生不得行胸怀,虽寿百岁犹为无也。
南史
人生不发行往返车票,一旦出发了就再也不会归来了。
罗曼·罗兰
人生不靠运气,而是看下棋的技术如何。
佚名
人生不可无梦,世界上做大事业的人,都是先由梦想来;无梦就无望,无望则无成,生活也就没兴趣。
佚名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佚名
不能“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