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简述了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含义,指出从以下方面进行特色馆藏建设:学科特色馆藏建设、“地方性”特色馆藏建设、“数据库”特色馆藏建设及阐述了特色馆藏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特色馆藏馆藏建设地方高校图书馆
1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含义
所谓特色馆藏是指一所图书馆收藏了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文献资料,其除了指一所图书馆中独具特色的部分馆藏外,还指一所图书馆总的馆藏体系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

图书馆通过收集、整理、保存以及为读者利用的各类文献总和即为图书馆特色馆藏的馆藏资源。

高校图书馆之所以能够形成特色资源,是由于其具有特定的收藏基础,即由于每个高校设置学科或专业的类型和层次不同,从而每个高校的图书馆文献资源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因此,每个高校在构建具有特色的图书馆馆藏的时候,必须根据本馆的特点、发展方向以及客观条件来确定本馆发展的最佳特色模式,通过仅仅围绕本校重点学科、专业设置和教学以及科研的发展方向构建与本校学科建设相适应的馆藏体系。

为了更好的实现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必须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因此,我们应当利用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开展信息查询服务和馆藏资源增值服务。

要想进行有效的资源共享必须具有特色馆藏,因此,特色馆藏和资源共享相互依存。

只有提供具有本馆特色的资源服务,才能够在信息社会中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作用并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因此,实现特色馆藏数字化势在必行。

2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内容
2.1学科专业特色:对于高校的学科建设以及整体发展而言,建立特色馆藏具有十分重要的直接作用,为了尽可能的丰富、系统和完整其藏书,图书馆一定要重点收藏、建设以及优先投入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以及优势专业的文献。

为了能够支持该学科的教师以及科研人员能够进行较深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图书馆应当对学校的特色学科建设提供重点文献资源保障,从而完备该学科或专业范围内用以研究和参考文献的收藏。

为了使得文献信息资源更加专业化和特色化,各个高校图书馆应当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收藏与教学科研相关的学科专业文献,并对重点学科所需的专题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归纳整理,此外,通过专业数据库建设管理平台,从而为教学科学等提供及时便捷的检索、交流以及利用服务。

注重收藏高校非正式出版物,这不仅包括收藏传统的文献载体书和报刊,还包括非正式出版物、校内博硕士论文、教师科研论以及科技报告和学术会议文献等的收藏。

对于每个高校图书馆而言,只有保证和加强专业核心期刊、会议论文以及检索数据库的收藏,才能具有他人无法替代的科技文献。

2.2地方特色: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具有明显的权威性、地域性以及代表性和个性鲜明的特点。

为了使特色馆藏资源能够成为本馆资源的重要补充,在建设馆藏的时候应当依据本校的资源点、学科设置以及读者需求等情况;图书馆应当提高对地方特色馆藏的重视程度,并且在积极整合本地特色资源的同时注重搜集和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为了提高文献的利用率以及实现长期保存的目的,应当数字化加工珍贵的印刷文献;为了促进地方特色资源能够对地方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对于目前地方特色资源建设较少的情况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改善。

为了能够将被动的封闭式服务变成真正的主动开放式服务,高校图书馆必须仅仅依靠本馆的特色馆藏,通过数字化特色馆藏文献来为读书提供原始的特色文献。

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主要包括本校学科特色、本地区地方特色、在校教学科学以及管理等文献资料特色以及馆内文献资源建设特色等几方面,其作为地方高校教学科学以及生产活动丰富的情报源,为了充分发挥特色馆藏的作用,地方图书馆在对地方文献进行收集的时候不仅要立足于本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还应当立足于当地政治文化以及科学发展的需要。

2.3特色数据库:特色馆藏资源应当以数字型文献为主,但是目前在图书馆中最主要的文献类型仍旧是印刷型文献,目前,有些图书馆通过对本馆印刷型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获得了相应的数字型馆藏。

高校为了使得自己的馆藏具有自身特色以及独家优势,必须逐渐建立具有本馆专业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文献,从而在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中占得先机,因此,图书馆应当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核心藏书保障体系,通过由单一印刷型向多类型和多载体方向进行转变,从而使得电子图书以及音像等多媒体资料能够在未来的图书馆馆藏中成为主要的载体形态。

由于高校建设特色馆藏的首要内容就是具有馆藏学科特色,由此也就产生了学校特色馆藏的数字化建设意义。

地方特色收集文献的目的是对文献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开发利用。

图书馆真正重要的任务除了把数字化馆藏送上网外,还包括对网上信息的有效收集分析和整理,因此,馆员必须具有网上整理信息的能力,即通过努力,图书馆应当克服网上资源无序化和数据库建设分散化的问题。

处于网络时代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内容作为其唯一的优势,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这项艰苦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将开发信息的内容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加快发展数字化特色馆藏的建设。

3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意义
由于发展特色馆藏有利于提高馆藏的精品化和服务优质化,因此,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是其自身建设的需要。

一个缺乏特色、枯燥乏味的馆藏资源会对读者查找资源的兴趣以及查全率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使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资源的选择,高校读书馆必须通过建设特色馆藏使藏书由多变精以及由杂变专,从而使得图书馆真正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当今网络环境下,衡量一
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
段静涛杨晓梅(保山学院图书馆)
262 . All Rights Reserved.
摘要:本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
—安徽新华学院教学的特点,对当前ERP课程的初期建设情况,重点对ERP课程建设中的师资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作出具体说明。

关键词:企业资源计划教学改革应用型本科
0引言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是通过软件把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及相应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管理流、增值流等紧密地集成起来,实现资源优化和共享。

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化的经营方式,信息化的管理手段、知识化的核心竞争力,ERP的出现,与国际距离拉近,与国际轨道接轨,充分掌握全球化的信息,这是企业能够立足的根本。

从1992年至今,ERP系统应用实施的热潮逐步在全国各地全面铺开,ERP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经营效率的必备利器。

目前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严重与社会脱节,为了让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企业和社会,缩短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许多高校在相关专业,尤其是经济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开设了企业资源计划——
—ERP这门课程,利用ERP软件公司提供的教学版本的软件供学生来学习,因此了解企业运作的过程。

安徽新华学院是一所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ERP课程开设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技术、财务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本科专业。

该课程采取理论+实践+课程设计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讲解ERP的原理,实践讲解ERP软件的具体操作、课程设计主要是讲解整个企业的经营模式,并让学生去亲身模拟企业中的各种角色,为企业的经营作出合理的决策。

由于企业资源计划思想和系统在我国的应用时间比较短,从1997年才开始在我国企业中推广,我院开设ERP这门课程也只是在2008年才开始,因此该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都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目前,国内有部分学者已开始研究ERP课程的教学方法,但大多数针对于高职高专,而缺乏对应用型本科院校ERP课程的研究。

1课程改革的意义
ERP课程建设最终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缩短与社会需求的差距。

另外,ERP课程也是学院发展的需要。

新华学院的宗旨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

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新华学院的办学特色,让学生步入社会之前,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业务处理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化水平,以便走出校门后立即与市场接轨,适应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人才需求。

2课程改革的目标
ERP课程改革要实现学院、教师和学生的共赢,首先就要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技术实验室,搭建企业财务和管理的模拟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系统地学习企业的运作过程,营造一个市场竞争环境,让
应用型本科ERP课程改革初探——
—以安徽新华学院为例
孟翠翠王静(安徽新华学院)
个图书馆的标准不仅仅是看其馆藏的多少,更重要的还是看其能够为读者提供多少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和资源,因此,建设特色馆藏不仅有利于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以及节省读者的时间,同时还有利于读者快速便捷的获取所需资料,从而真正提高馆藏资源的使用率。

所以说,建立一个依据各种取向以及构建自身特色的高校图书馆,对于满足本馆服务对象的特色馆藏而言势在必行。

但是建设的特色馆藏一定要在原来馆藏资源的基础上保持连贯性,即要继续发展原来已有的馆藏特色,尤其对于连续出版物而言,保持连贯性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图书馆在确定藏书特色后要根据最佳组培方式构建特色馆藏,即将包括记录有文字、声音以及图像的纸张、胶片以及磁带和光盘的信息载体等所有信息源都收录到特色馆藏中去。

经费作为重点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经济基础,除了选择经典书籍收集印刷本之外,对于其他文献可以考虑选择电子资源。

本校和本地特色数据库作为一馆的命脉,与学校学科的发展特色相辅相成。

对于建立特色数据库,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来对学校教师以及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以及经验进行收集和整理,将这些零碎的情报收集起来加工成有价值且能够体现学校教学科研特色的情报。

图书馆通过收集地方性文献不仅有利于服务本校教学科学和地方经济建设,更有利于扩大图书馆在本地区的影响力。

图书馆的立身之本就是馆藏,其作为社会化文化教育机构和文献信息的中心,只有建设开发具有本馆特色的馆藏资源,才能在学校特色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才能建设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且具有自身特色的馆藏和文献体系,从而在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书平.围绕重点学科,深化特色馆藏服务[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1.1.
[2]顾剑.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资源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34).
[3]张芳梅.论深化高校图书馆特色服务[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4).
[4]彭跃宏.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的几点设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
作者简介:
段静涛(1967-),女,云南保山人,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特色馆藏与读者服务。

(上接第262页)
263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