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音乐治疗的探索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闭症儿童主要是把自己封闭在一个不与人沟通和交流的禁闭状态,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

公元前五世纪时,古希腊学者毕达哥拉斯指出了音乐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影响,他认为音乐是“有用于医疗心中忧郁和内心病症的旋律”,并称之为“音乐医学”和音乐的“净化”作用。

音乐治疗是针对儿童的自闭症进行情感体验教学,音乐作为一种情感交流的表达方式营造出一种充满温馨和愉悦的教学情境,抒发了儿童的负面情绪。

因此,教师利用音乐体验,对自闭症儿童进行系统的干预,开展针对自闭症儿童的音乐治疗有着现实的教育意义。

一、挑选有效的音乐素材,符合儿童学习特征
音乐疗法不同于一般的心理治疗的原理,它是通过先改变人的情绪,然后在情绪好时再去改变认知。

倾听温馨舒缓的音乐有助于缓和人的过度紧张,达到宣泄感情,放松的效果,继而消除或减轻焦虑症状。

因此音乐治疗的第一步就是根据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特点,合理挑选音乐素材。

在音乐疗法中乐曲的选择须符合两个基本标准:低音厚实深沉,内容丰富,中、高音的音色要有透明感,像阳光透射过窗户一样,具有感染力;音乐中的三要素即响度、音频、音色要和谐。

同时,乐曲的选择必须符合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干预需求。

由于每个自闭症儿童心理特点以及性格、爱好、情感、处境不同,因此对音乐的喜好也不同。

在进行音乐疗法之前,我们首先要选择符合他们性情的音乐,并注意“平衡性”。

例如,当自闭症儿童出现狂躁、刻板行为时,需要的音乐应该是舒服畅快的。

可以选择亨德尔《
皇家焰火》、鲍罗丁《鞑靼人的舞蹈》等;当他们焦虑、沉迷自我时,可选用调性平和、旋律优美抒情、优雅、节
奏平稳缓慢、速度徐缓宽舒、音色柔美、力度偏弱的乐曲,例如选择舒伯特的《
摇篮曲》、轻音乐《月光曲》等;当他们缺乏自信的时候,可以选择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轻音乐《海边的祈祷》等助其增强自信,找回自我。

乐曲的选择还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对于年龄小的儿童或者初训者可以挑选节奏轻快,歌词简单有趣,描述动物类的音乐,例如《
问好》《三只猴子》《哈巴狗》《滑滑梯》等趣味性的音乐,可以帮助其积累生活经验,学会问好,学会表达;对于受过治疗的学生尽量挑选节拍和律动感强的音乐作品,使其可以感受到音乐独特的美,强化心理素质,比如《采蘑菇的小姑娘》《圆圈舞》《七色光之歌》等,帮助他们学会与同伴互动,学会与人交往。

二、设计合理的治疗活动,鼓励儿童主动参与
在音乐治疗过程中,各种不同的音乐活动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如唱歌、节奏训练、音乐欣赏、合唱、乐器合奏等,可以提高儿童的听觉能力、运动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集中注意力、克制自我冲动。

教学中要根据儿童的个体情况预设和调整音乐活动的类别,鼓励儿童主动参与。

比如“三八”妇女节到了,儿童不会表达对妈妈的爱,我们可以借这个主题氛围设计歌曲《
我的好妈妈》、律动《按摩》等,帮助儿童建立语言表达,学会说“妈妈您辛苦啦”“妈妈我爱你”
,会帮妈妈按摩。

再如对于喜欢各种车声的儿童,我们选择《各种的声音》《动物园》《大自然的声音》让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训练倾听能力、注意力、模仿能力、表达能力以及与人互动的能力。

通过针对自闭症儿童专注于某件事物的特点设计音乐活动,鼓励儿童积极主动参与。

顺昌县特殊教育学校/林雪梅
自闭症儿童音乐治疗的探索与思考
教学
60
自闭症儿童的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

设计治疗活动时要进行精细化的安排。

音乐治疗活动主要包括治疗开始、治疗过程和治疗结束三个完整的过程,依据实际治疗过程进行活动设计有利于及时调控治疗过程增强治疗效果。

治疗前,我们要和儿童教师以及家长进行沟通,正确评估儿童的自闭程度;治疗过程中围绕儿童情绪的调动、对音乐的兴趣等采取措施增强儿童的自信心;治疗完成以后要保持儿童情绪的稳定性,提升其对音乐治疗的兴趣和喜爱。

三、进行客观的治疗反思,增强儿童治疗效果
儿童音乐治疗能否取得预期的教学成果还需要一个标准进行考核和评价,针对教学适时反思有利于调整治疗方式。

音乐治疗应用于自闭症儿童治疗过程中,需要普教教师、儿童家长以及特教音乐治疗教师保持密切沟通,使得三方面成为一个整体,为自闭症儿童康复做好外部条件的保证。

治疗情况的反思要贯穿于整个治疗阶段,检验融合教育理念的正确性和治疗的效果。

自闭症儿童的音乐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研究显示,在儿童的音乐发展中有三个基本的阶段,每个阶段大约为1年。

第一阶段,音乐可以暂时越过认知过程而触及情绪和性格障碍;第二阶段,儿童增加了沟通的体验;第三阶段,显示出明确的方向,儿童能从一个具体的领域找到满意和成功的自我表达的方法。

教师在实施音乐治疗中要依据以上特点进行教学、评估、反思。

四、不同形式的音乐治疗相结合,阶梯式训练促康复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通常把音乐治疗分以下几种类型:个体音乐治疗、小组音乐治疗、融合班音乐治疗。

个体音乐治疗是1~2名教师为一个儿童做治疗训练。

一名教师(主训)引导儿童的行为,另外一名(助训)教师注意观察记录并协助矫正儿童的行为。

小组音乐治疗由2~3名音乐教师为4~6名儿童做小组音乐治疗训练。

融合班音乐治疗是将身心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组织在一起,由普教班教师进行主训,特殊教师进行观察记录。

开始阶段以个体音乐治疗为主。

这是一个较浅层次的治疗,目的在于给儿童提供参与和体验治疗过程的机会,强化患者健康的行为。

整个治疗的重点集中在引导儿童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和可观察的行为上。

这是一种一对一的个体治疗形式。

在个体治疗中,教师与儿童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它往往决定了治疗的成败。

教师在共情、理解、信任和支持的基础上,与儿童是平等合作的关系。

第二阶段实施小组音乐治疗。

这是认知和行为层次的治疗,指在进行音乐活动的同时伴随着教师与儿童之间的语言交流,而且语言的交流越来越多地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促进儿童的社会交往和与人沟通的能力,学习理解和接受他人的情感及行为。

第三阶段开展融合班音乐治疗。

这是治疗的一个高潮阶段也是检验阶段,即分析和体验层次的治疗。

通过两个阶段的治疗,我们治疗的儿童是否得到康复,需要我们创设一个检验评估的环境——
—融合班级音乐活动,将自闭症儿童与正常儿童组织在一起,它强调的是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一个正常的学习环境。

通过综合调动教育资源来增添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增强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帮助儿童将治疗环境中所学到的行为方式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全面提升儿童的情感体验和个人认知能力。

总而言之,依据自闭症儿童对音乐的敏感程度和自闭程度对其进行音乐治疗有着真实的教学价值,能鼓励儿童通过音乐欣赏激发情感体验主动打开心扉与他人进行积极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全面促进儿童自闭症治疗水平的提升。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轻度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中音乐活动的研究”(课题立项号:FJJKXB19—845)阶段研究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