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防控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创建于1953年,属公益二类事
业单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直属国有大型林场,也是广西最大的国有林场。

林场总经营面积10万hm 2,森林蓄积量700万m 3,森林覆盖率达87.50%。

林场总部位于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林场下设13个营林分场和8个场外造林部,经营面积覆盖广西12个市、52个县(区)。

13个营林分场环绕分布在南宁市北面,包括南
宁市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武鸣区、宾阳县及上林县等区域,承担着重要的城市生态建设任务。

长期以来,林场坚决贯彻执行森林草原防火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经过不断地摸索,构建和发展出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森林火灾综合防控体系,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安全和林区的和谐稳定。

由于林场森林面积大、覆盖面广、离城区近,且随着经济发展,人为活动对林区的影响加深,森林防火防控形势日益严峻。

因此,对林场森林火灾特点进行梳理,对森林防火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森林防火工作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火灾特点
根据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森林火灾统计数据,
2007—2021年,林场共发生森林火灾178次,总过火
面积478.45hm 2,总受害面积50.48hm 2,这178次火灾均为一般森林火灾,无人员受伤、死亡。

其中,场内营林分场发生森林火灾18次,过火面积24.75hm 2,受害面积1.48hm 2;场外造林部发生森林火灾160次,过火面积453.70hm 2,受害面积49.00hm 2。

1.1
森林火灾月际分布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在2007—2021年森林火灾发生次数的月际分布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2007—2021年,6—8月没有发生森林火灾,是森林火灾的低发期;4月发生森林火灾最多,是森林火灾的爆发期;1—4月、10—12月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

主要因为清明节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一般在4月,是群众进入林区进行祭祖扫墓的高峰期,人为点火导致4月发生森林火灾的次数最多。

1.2
森林火灾日发生时间分布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2007—2021年发生森林火灾的时间分布如表2所示。

根据表2可知,2007—2021年,17:00—19:00发生森林火灾的次数最多,共计50起,占总次数的28.09%;此外,14:00—15:00、23:00—24:00
也是森林火灾高发时段;3:00—4:00、6:00—8:00没有发生森林火灾,是森林火灾的低发时段。

收稿日期:2022-01-17
作者简介:何芸(1984—),女,广西合浦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林业森林防火。

E-mail :****************。

何芸.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防控对策[J ].南方农业,2022,16(7):188-191.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及防控对策
何芸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以广西国有高峰林场2007—2021年森林火灾数据为基础,分析林场15年间森林火灾的成因
和发生时间,重点探究林场森林火灾发生规律。

经统计分析发现,每年的1—4月、10—12月是火灾的高发期,特别是4月;每日的17:00—19:00、14:00—15:00是森林火灾的多发时段。

从组织机构和扑救队伍情况、森林防火装备建设情况、火源管控3方面分析广西国有高峰林场防火工作现状。

为构建和完善林场森林火灾防控体系,提出以森林火灾发生特点为导向、有效部署工作,提高队伍素质、补充新鲜血液,加强火源管控、强化隐患排查,加强装备维护、强化后勤保障,加强宣传教育、培育良好氛围等相应对策。

关键词
森林火灾;发生规律;现状;防控对策;广西国有高峰林场
中图分类号:S762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9415/ki.1673-890x.2022.07.047
表2广西国有高峰林场2007—2021年发生森林
火灾的时间分布
时间0:00—1:00 1:00—2:00 2:00—3:00 3:00—4:00 4:00—5:00 5:00—6:00 6:00—7:00 7:00—8:00 8:00—9:00 9:00—10:00 10:00—11:00 11:00—12:00 12:00—13:00 13:00—14:00 14:00—15:00 15:00—16:00 16:00—17:00 17:00—18:00 18:00—19:00 19:00—20:00 20:00—21:00 21:00—22:00 22:00—23:00 23:00—24:00火灾次数/次
2
3
1
1
2
2
1
1
5
9
8
17
9
11
21
29
11
12
11
6
16
占比/%
1.12
1.69
0.56
0.56
1.12
1.12
0.56
0.56
2.81
5.06
4.49
9.55
5.06
6.18
11.80
16.29
6.18
6.74
6.18
3.37
8.99
1.3森林火灾成因
对2007—2021年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森林火灾的发生原因进行调查和统计,具体火灾成因见表3。

由表3分析可知,人为火源是林场森林火灾发生的主要成因,除未查明火源的9起森林火灾外,其余所有森林火灾均由人为因素引起。

其中,上坟烧纸引发的森林火灾达145起,占全部森林火灾的81.46%,是引发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

可见,做好人员祭祖扫墓的管控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重点。

表3广西国有高峰林场2007—2021年森林火灾成因森林火灾原因
痴呆弄火
上坟烧纸
野外吸烟
烧荒烧炭
故意放火
未查明火源
火灾次数/次
2
145
3
2
17
9
占比/%
1.12
81.46
1.69
1.12
9.55
5.06
对林场森林火灾特点分析可知:1)每年1—4月、10—12月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期,4月是森林火灾的爆发期,6—8月是森林火灾的低发期;2)17:00—19:00、14:00—15:00、23:00—24:00是森林火灾的高发时段,其中17:00—19:00发生森林火灾最多;3:00—4:00、6:00—8:00没有发生森林火灾,是森林火灾的低发时段;3)上坟烧纸引发的森林火灾最多,是林场森林火灾的主要成因。

2工作现状
2.1组织机构和扑救队伍情况
2.1.1组织机构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成立了森林防火指挥部,由场长和党委书记任指挥长,分管森林防火工作的副场长任常务副指挥长,其他场领导任副指挥长,机关科室、二层机构相关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部成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林场森林防火灭火组织协调管理工作。

林场21个营林单位均设有森林防火指挥所,各自负责本单位的森林防火协调调动工作。

2.1.2扑救队伍
林场建有1支50人的专业森林消防队。

专业森林消防队集中住宿,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承担林场森林防火、林业执法、武装预备役和应急维稳等工作。

林场建有21支共455人的半专业森林消防队。

半专业森林消防队是扑救营林单位森林火灾的第一梯队。

当发生森林火灾时,林场森林防火指挥部根据火情需要,调动不同层级的消防队伍,合力扑救森林火
表1广西国有高峰林场2007—2021年森林火灾
发生次数的月际分布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火灾次数/次
22
18
10
47
5
2
26
24
24
占比/%
12.36
10.11
5.62
26.40
2.81
1.12
14.61
13.48
13.48
灾。

2007—2021年林场共派出队伍支援周边林场、市、县扑救森林火灾83次。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森林火灾扑救队伍年龄分布情况见表4。

对林场森林火灾扑救队伍人员的年龄进行分析,队伍成员平均年龄42.11岁,年龄最大的为59岁,最小的为23岁。

随着年龄的增长,队员体能呈下降趋势,而且大部分45岁以上的队员面临退休,队伍整体呈现老龄化趋势。

表4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森林火灾扑救队伍年龄分布
年龄35岁及以下35~45岁45岁及以上人数/人
129
198
178
占比/%
25.54
39.21
35.25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森林火灾扑救队伍学历分布情况见表5。

对林场森林火灾扑救队伍人员的学历进行分析,总人数为505人的扑救队伍中,212人是初中文化水平,人数占比42.06%;91人是本科及以上文化水平,人数占比18.06%;本科及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员均是指挥所领导成员和专业、半专业队领导。

扑救队伍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先进森林防火扑救装备和扑救技术的学习能力较弱。

表5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森林火灾扑救队伍学历分布
学历研究生本科专科高中初中人数/人
3
88
138
63
212
占比/%
0.60
17.46
27.38
12.50
42.06
2.2森林防火装备建设情况
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森林防火主要设施和装备的数量情况见表6。

根据表6分析,对于经营面积达8.67万hm2的林场而言,运兵车辆和指挥车辆明显不足,如多地同时发生火灾时,无法有效满足指挥和调配兵力需要。

同时在实际检查和测评过程中发现,存在装备管理不善和装备老化问题。

此外,林场的手持对讲机没有全部更换为150MHz频段,仍是450MHz频段和150MHz频段混用,不能实现全场无障碍地有效通信。

2.3火源管控情况
场内营林分场每年都对282km的固定防火线进行维护清理,防火线开设质量较好,能有效阻隔场外火源进入林区。

2007—2021年,共累计维护固定防火线4230km。

森林火灾的发生受道路、人口、河流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等级的森林火灾受影响的程度不同[1]。

场外造林部所租赁的林地与周边集体林地、村民用地相互交错,村民进行生产或非生产用火时,火源极易蔓延过界,造成造林部林地起火。

林场制定有较规范的野外生产用火审批程序,应严格按照要求做好野外生产用火的检查审批环节,按规定开设临时防火线,规范用火,确保野外生产用火安全。

林场在15年间未发生因野外生产用火引发森林火灾的情况。

对林场组织机构和扑救队伍情况分析可知,近年来,林场面临较大的火源管控压力,原因主要有3点。

1)由于造林成效良好,林下可燃物载量不断增加。

加之林区紧邻城区,林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人员进入林区活动频繁。

2)森林火灾扑救队伍人员整体文化水平偏低,队伍呈现老龄化趋势。

3)预警监测和瞭望系统、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交通工具、扑火机具4方面的资金投入较少。

3工作重点及对策
3.1以森林火灾发生特点为导向,有效部署工作
掌握森林火灾时空分布的规律是有效控制、管理和利用林火的前提[2]。

1)重点防范森林火灾的高发期和高发时段。

林火的发生有明显的平稳期和波动期,应根据林场历年森林火灾特点,重点防范森林火灾的高发期和高发时段[3]。

每年的1—4月、10—12月是火灾的高发期,特别是4月;每日的17:00—19:00、14:00—15:00是森林火灾的多发时段。

在该时期,时刻警惕历史森林火灾多发地段、林农交错地带、旅游风景区等多火源地区,以及生态景观林带路段、易燃林分集中区等保护地区,加强人力部署,加大巡护巡表6广西国有高峰林场森林防火主要设施和装备数量
主要设施
瞭望台
检查站
运兵车
指挥车
二号工具
手持对讲机
风力灭火机
远程高压水车
高压细水雾灭火机
数量/个(辆)
11
13
2
1
629
147
196
1
16
查频率,严防严守。

每年的6—8月,每日的3:00—4:00、6:00—8:00是森林火灾低发期,要合理利用该时段开展野外生产性用火。

2)加强人为火源源头管控。

林场森林火灾的主要成因是上坟烧纸。

在清明节和上巳节期间,要在主要进山路口、公路设卡检查,加大查堵力度,严格检查车辆和行人,对祭扫点进行拉网式排查,将火种截留在山下林外。

同时,引导群众开展集中祭扫和文明祭扫,提倡“无火清明”“无火三月三”,并派专人值守。

3.2提升队伍素质,补充新鲜血液
针对森林火灾扑救队伍老龄化和队员文化水平偏低等问题,应做好以下4点工作。

1)加强培训和教育。

加强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以练促用、以练促学,提高业务水平。

在先进装备投入使用前,要开展广泛深入的专项培训,通过手把手、面对面的交流,促进队员尽快掌握使用技能。

2)加强经验传授,做好传帮带。

要经常举行经验交流会,业务骨干要发挥经验丰富的优势,及时做好火灾扑救、避险等知识的传授,促进年轻队员业务水平提升。

3)鼓励在职教育。

鼓励森林火灾扑救队员参加在职教育学习,提升个人文化和学历水平。

可以将是否参加在职教育学习纳入个人年终考核。

4)积极补充新鲜血液。

要适当提高招聘标准和工资待遇,通过聘用或劳务派遣等方式面向社会择优录用森林火灾扑救队员。

3.3加强火源管控,强化隐患排查
人为因素是森林火灾的主要诱导因素,森林防火的中心任务是做好火源管控[4]。

1)加大林下可燃物清理和森林抚育力度,有效减少可燃物载量,减少火灾隐患。

通过优化林分、营造针阔混交林等方式提高森林自身的防火能力[5]。

2)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坚决杜绝随意用火行为,对擅自用火人员严肃追究责任。

3)加强隐患排查。

做好火险隐患和工作漏洞的拉网式排查。

林场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要加强监督检查,重点检查各营林单位组织机构运转、扑救队伍建设、应急预案落实情况,全面做好扑救森林火灾的物资准备和人员准备。

3.4加强装备维护,强化后勤保障
1)加强装备维护和管理。

落实专人专责对设备进行管理,定期开展维护和保养,确保装备时刻处于优良状态。

对于老化和损坏的设备和装备,要及时登记报备,根据设备情况按程序进行报废。

2)做好装备更新和升级。

统筹林场装备的更新和调配,根据时间表和安排表有计划地逐年淘汰老旧装备,补充新装备,做到淘汰一批、补充一批。

将统一全场手持对讲机频段提上日程,按照工信部要求将450MHz频段手持对讲机更换为150MHz频段手持对讲机,实现火场无障碍通信。

3.5加强宣传教育,培育良好氛围
1)创新方式方法,加大森林防火宣传的深度、广度和力度。

利用多种手段、多种媒介,依托森林防火宣传月、防灾减灾宣传日等活动,持续推进森林防火宣传进村、入户、入校,构建良好的宣传格局。

2)开展针对性强的森林防火宣传。

根据林场森林防火薄弱项的需要,重点加强文明祭扫、失火案例和法律责任方面的宣传。

3)优化宣传载体。

将宣传内容印刷在环保袋、围裙、扇子等实用性强的载体上,增加群众对森林防火宣传内容的关注度,改变以往群众随手丢弃宣传单、宣传效果一般的状况。

4结语
森林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能提供国家建设和人们生活所需的木材及林副产品,还肩负着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及美化环境等多种使命。

然而,森林火灾会给森林带来严重危害,不仅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巨大损失,破坏生态环境,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此,需要构建和完善林场森林火灾防控体系,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以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频率。

参考文献:
[1]郭广猛.东北地区特大森林火灾的分布规律探
讨[J].地学前缘,2004(2):524.
[2]郑焕能,葛学林,胡海清,等.中国东北林火[M].哈
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0:71-72. [3]曾思齐,王伟,肖化顺,等.区域森林火灾时间序列
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28(6):1-8. [4]郭西峡,李兴华,李树森.内蒙古自治区森林、草原
火灾发生的规律及特征[J].内蒙古气象,2003(2):
28-30.
[5]张文楚,陈龙你.如何提高森林自身抵御火灾的能
力[J].森林防火,2008(1):34-36.
(责任编辑:张春雨丁志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