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理血类?常用抗肿瘤方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理血类常用抗肿瘤方剂
五、理血类
1.血府逐瘀汤
【来源】出自《医林改错》。

【组成】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瘀阻,气血不畅证。

症见胸痛日久,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或伴呃逆,或伴内热烦闷,心悸失眠,入暮潮热,或口唇色暗,或两目暗黑,或舌质暗红,或舌边瘀斑,或舌面瘀点,脉涩或弦紧。

【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多种肿瘤的气血瘀滞证以及癌性疼痛。

2.膈下逐瘀汤
【来源】出自《医林改错》。

【组成】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乌药、延胡索、甘草、香附、红花、枳壳。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瘀在膈下,气滞疼痛证。

症见膈下积块,小儿痞块,疼痛不移,卧床腹坠,舌见瘀斑,或舌面瘀点,脉涩或弦紧。

【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肝癌、胃癌、结肠癌、胆囊癌等肿瘤以及肿瘤腹腔内淋巴结转移包块、癌性疼痛等病证。

3.身痛逐瘀汤
【来源】出自《医林改错》。

【组成】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

【功效】活血行气,祛瘀通络,利痹止痛。

【主治】气滞血瘀,经络痹阻证。

症见肩背疼痛,腰腿疼痛,周身疼痛,久痛不愈,舌见瘀斑,或舌面瘀点,脉涩或弦紧。

【临床应用】常在骨肿瘤、转移性骨癌以及癌性疼痛等病证中运用。

4.复元活血汤
【来源】出自《医学发明》。

【组成】柴胡、天花粉、当归、红花、甘草、穿山甲、大黄、桃仁。

【功效】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主治】气滞血积,胁下瘀阻证。

症见胸胁疼痛,腰背疼痛,痛势较剧,难于忍受,舌见瘀斑,或舌面瘀点,脉涩或弦紧。

【临床应用】常在胁肋部骨肿瘤、转移性骨癌以及癌性疼痛等病证中运用。

5.补阳还五汤
【来源】出自《医林改错》。

【组成】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

【功效】益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病后,气虚血滞,脉络瘀阻证。

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结,小便频数,遗尿不禁,舌白,脉缓。

【临床应用】常用于脑肿瘤、转移性脑肿瘤、脊髓压迫综合征中的气虚血瘀证患者。

6.桂枝茯苓丸
【来源】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桂枝、茯苓、桃仁、丹皮、芍药。

【功效】活血化瘀,消癥散结。

【主治】血行瘀滞,宿有癥块。

症见妇人宿有癥块,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月经困难;经停腹胀痛;难产;胎死腹中;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拒按者。

舌质暗有瘀点或瘀斑苔薄,脉细涩。

【临床应用】常在妇科肿瘤中运用,如子宫肌瘤、宫颈癌、卵巢癌等。

7.通幽汤
【来源】出自《脾胃论》。

【组成】生地黄、熟地黄、桃仁、红花、当归、升麻、炙甘草。

【功效】养阴通幽,活血润燥。

【主治】阴虚燥结,血瘀不畅证。

症见进食噎塞,食管疼痛,或剑突下疼痛,大便干结,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舌质暗或见瘀斑,脉沉涩。

【临床应用】常在食管癌、贲门癌等多种肿瘤见进食梗阻时,以及并发幽门梗阻、大便干结等症中使用。

8.黄土汤
【来源】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灶心黄土、阿胶、干地黄、白术、黄芩、甘草、熟附子。

【功效】健脾温阳,养血止血。

【主治】脾气虚寒所导致的大便下血、呕血、衄血、妇人血崩,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象沉细无力。

【临床应用】常在胃癌、贲门癌、肠癌等肿瘤伴有消化道出血的脾气虚弱寒证中运用。

9.小蓟饮子
【来源】出自《济生方》。

【组成】小蓟、生地黄、滑石、木通、炒蒲黄、淡竹叶、藕节、当归、山栀仁、炙甘草。

【功效】清热利水,凉血止血。

【主治】下焦热结,血淋尿血。

症见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血尿,舌红苔薄,脉数有力。

【临床应用】常在膀胱癌、肾癌以及放射性膀胱炎等疾病中运用。

10.大黄䗪虫丸
【来源】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䗪虫、黄芩、干漆、白芍、水蛭、地黄、虻虫、杏仁、蛴螬、桃仁、甘草。

【功效】消瘀导滞,通经活血。

【主治】瘀滞内积,血热闭经。

症见形体羸瘦,腹满有块,肌肤甲错,两目暗黑,血滞闭经,或胁下癥瘕,舌暗或见瘀斑,苔黄,脉弦紧数等。

【临床应用】常在肝癌、胃癌、肠癌、卵巢癌、子宫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及皮肤癌等肿瘤患者中运用,体弱者需配合扶正之剂。

11.鳖甲煎丸
【来源】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鳖甲、乌扇、黄芩、柴胡、鼠妇、干姜、大黄、芍药、桂枝、葶苈子、石韦、厚朴、牡丹、瞿麦、紫葳、半夏、人参、䗪虫、阿胶、蜂窝、赤硝、蜣螂、桃仁。

【功效】化瘀行气,消癥除痰,补益气血。

【主治】鳖甲煎丸为《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中治疗疟母之主方,是张仲景制方中药物最多的方剂。

本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行气化瘀,除痰消癥,具有调整机体、增进抗病能力的作用。

鳖甲煎丸不独专治疟母一病,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癥瘕,凡属于正虚邪久不除的证候都可选用。

【临床应用】适用于多种肿瘤如肝癌、卵巢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胃癌、肠癌及腹腔盆腔转移癌等肿瘤,体弱者需配合扶正之剂。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12.醒消丸
【来源】出自《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乳香、没药、麝香、雄黄、黄米饭。

【功效】活血散结,解毒消痈。

【主治】一切红肿痈毒证候。

【临床应用】适用于乳腺癌、口腔癌、皮肤癌等。

【注意事项】用陈酒送服。

醉而盖被,使之出汗。

孕妇忌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