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色化学产生的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绿色化学产生的背景
1 绿色化学产生的背景
当前,环境问题已和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休戚相关,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当今,全球十大环境问题中,有八大环境问题(1.大气污染 2.臭氧层破坏 3.全球变暖 4.海洋污染5.淡水资源短缺和污染 6.生物多样性减少 7.环境公害 8.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都与化学化工生产有关。
由此,很多人对化学工业提出质疑,认为化学是环境变差的罪魁祸首。
人们开始厌恶化学,进而对化学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心理。
结果:凡是有“人工添加剂”的食品都不受欢迎,化妆品广告中便反复强调本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甚至在西方媒体中出现了一个新词汇“Chemophobia”(化学恐惧症)。
在这种形势下,综合考虑环保、经济、社会以及化学工业自身发展的要求,具有全新理念的“绿色化学”(GreenChemistry)应运而生。
1991年,“绿色化学”由美国化学会(ACS)提出并成为美国EPA的中心口号。
美国环保局率先在官方文件中正式采用绿色化学这个名称。
1995年3月1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设立“绿色化学挑战奖计划”,以推动社会各界进行化学污染预防和工业生态学研究,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化学污染源。
同年10月30日设立“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这项在化学化工领域内唯一的总统奖,以表彰在该领域中有重大突破和成就的个人与单位。
使得“绿色化学”。
这个名称广为传播,目前全世界比较发达的国家的许多行业都以浓厚的兴趣大力研究绿色化学课题。
2 绿色化学的指导思想
绿色化学(GreenChemistry)又称环境无害化学,是指从污染预防的基本思想出发,在化学品生产的始端就采用预防的科学手段。
整个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它研究的中心问题是使化学反应及其产物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无毒、无害
的原料;(2)在无毒、无害的反应条件(催化剂、溶剂)下进行;(3)减量、循环、重复使用;(4)具有“原子经济性”,即反应具有高选择性,极少副产品,甚至实现零排放;(5)产品应是对环境友好的;(6)满足价廉物美的传统标准。
绿色化学的理想是把污染治理转变为污染预防,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3 绿色化学的十二条原则
(1)防治污染优于污染治理----防止产生废弃物,从源头制止污染,而不是在末端治理污染;
(2)提高原子经济性----合成方法应具“原子经济性”,即尽量使参加过程的原子都进入最终产物;
(3)无害化学合成----在合成中尽量不使用和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毒有害的物质,减少有危害的合成反应;
(4)设计安全化学品----设计具有高使用效益、低环境毒性的化学产品;
(5)采用安全的溶剂和助剂----尽量不用溶剂等辅助物质,不得已使用时他们必须是无害的;
(6)提高能源经济性----生产过程应该在温和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是能耗最低,高效率的使用能源;
(7)利用可再生资源合成化学品----尽量采用可再生的原料,特别是用生物质代替石油和煤等矿物质原料;
(8)减少衍生物----尽量减少副产品;
(9)采用高选择性的催化剂;
(10)设计可降解化学品----化学产品在使用完后应能降解成无害的物质并且能进入自然生态循环;
(11)预防污染的现场实时分析----发展实时分析技术,以便监控有害物质的形成;
(12)防止生产事故的安全工艺----选择合适的参加化学过程的物质及生产工艺,尽量减少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
绿色化学是化学的新发展,其利用完善的基本原则,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这一承诺对人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此绿色化学一经提出,就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全世界迅速掀起了绿色化学的浪潮。
1998年,
Anastas和Warner明确的绿色化学的十二条原则,目前己为国
际化学界所公认,它也为绿色化学与技术研究的未来发展指明了
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