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南通市地理初一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南通市地理初一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
1.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欧洲西部乳畜业发达的最主要的社会因素是()
A.气候因素B.市场因素C.交通因素D.地形因素
2.在欧洲,东部地区种植业在农业生产中的比重明显比西部高,这可能是因为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A.地形更平坦B.降水更丰富
C.土壤更肥沃D.光照更充足
【答案】1.B
2.D
【解析】
【分析】
根据欧洲最显著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该气候的形成与该地区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洋流等有关,其次是地中海气候显著,进行分析解答。

1.西欧地区乳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是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社会经济条件是城市化水平高,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人们有饮用牛奶的习惯。

所以B项正确。

故选:B。

2.欧洲西部地区终年温和湿润,气候冷湿,适合多汁的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而欧洲东部地区降水较少,光照充足,因此种植业比重高。

根据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西欧地区乳畜业发达的社会原因及欧洲的气候特点
2.下图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
A.西部高,东部低B.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C.东西低,南北高D.四周高,中间低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亚洲地势特征是中部高、四周低,由图可以看出,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中间高,东西低,故选B。

3.(题文)2016年11月2日﹣2017年4月11日,中国第33次南极科学考察队远征南极,进行了科学考察.关于科考队在南极地区所见所闻的描述,你认为可信的是()
A.考察期间,南极地区温暖湿润
B.在附近海域,看到日本渔船正在捕杀鲸鱼
C.在南极大陆,发现了不少正在作业的油井
D.到达昆仑站时,这里正处于极夜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11月2日﹣4月11日,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为南极地区的暖季,也是极昼时期.此时,鲸鱼正在活动,故B可信;A不可信,南极地区酷寒,不会出现温暖湿润的特征;南极洲上已发现220多种矿物,除煤储藏丰富外,面向印度洋的查尔斯王子山脉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铁矿床,大陆架还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目前还没有开采,故C不可信;此时南极地区是极昼时期,故D不可信。

考点:南极地区。

4.“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业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官。

分析我国四个重要的铁路枢纽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依靠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了钢铁工业
B.②铁路线连接包头市
C.③铁路线是沪昆线
D.④是陇海线,是经过省会城市最多的铁路线
【答案】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依据图中主要铁路线和交通枢纽我们分析:①是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依靠便利的交通和广阔的市场发展钢铁工业;②应该是包兰线,从草原钢城包头到兰州;③应该是成渝线;④为陇海线,京广线是经过省会最多的铁路干线。

故选B。

5.被欧洲西部人们称为“绿色金子”的是()
A.牧草B.橄榄
C.水稻D.森林
【答案】A
【解析】
【详解】
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畜牧业发达,所以牧草被欧洲西部人们称为“绿色金子”,A 对;橄榄、水稻、森林都不被欧洲西部人们称为“绿色金子”,BCD错。

故选A。

6.小枫去印度旅游回来,在同学面前大谈他的印度见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印度经济很发达,城市环境像西欧国家一样好
B.印度舞很有特点,跳得很好看
C.泰姬陵是印度著名的建筑
D.印度人很尊敬牛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印度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城市环境差;印度舞很有特点,跳得很好看是对的,泰姬陵是印度著名的建筑,印度人很尊敬牛,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印度的有关知识.
7.南极地区的暖季是每年的 ( )
A.3月~5月B.6月~9月C.7月~10月D.12月~次年3月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半球来回移动的影响,地球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地区的暖季是每年的12月~次年3月,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故选D。

8.世界上最大的群岛是( )
A.琉球群岛B.舟山群岛C.马来群岛D.菲律宾群岛
【答案】C
【解析】
【详解】
马来群岛,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位于东半球,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它位于亚洲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辽阔的海域上,马来群岛是东南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由2万多个岛屿组成。

C正确,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亚洲的世界之最,需要学生识记掌握。

9.中东地区长期战火、冲突不断的原因有()
①战略位置重要
②丰富的石油资源
③匮乏的水资源
④文化差异及宗教纷争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中东地区一直战争不断,这是由于该地区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水资源又十分缺乏,加上文化差异及宗教矛盾冲突严重,一直以来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故选D。

10.从波斯湾出发到欧洲西部的油轮最短的航线需经过()
A.马六甲海峡B.好望角C.苏伊士运河D.土耳其海峡
【答案】C
【解析】
【详解】
从波斯湾出发到欧洲西部的油轮最短的航线需经过亚非分界线上的苏伊士运河,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故选C。

11.读等高线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陡② 图中最高山顶的海拔在400—500米之间
③ a处为山谷④ b处为鞍部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陡,故①错误;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最高山顶位于400米以上,故其海拔在400~500米之间,故②正确;a处等高线比较稀疏,故其表示缓坡,不是山谷,故③错误;b位于两个山峰之间,故其为鞍部,故④正确。

12.巴西被称为“世界人种的博物馆”,其中占一半以上的是()
A.混血人种B.黄种人C.白种人D.黑种人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巴西其中白人占51%,黑白混血种人占40%,黑种人占6%,印第安人(黄色人种)不到1%,故C符合题意。

【点睛】
了解南美洲的人种组成和分布。

13.读“沿60°N纬线俄罗斯地形剖面图”,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叙述错误的是()
A.①是西欧平原B.②是西西伯利亚平原
C.③是中西伯利亚高原D.④是东西伯利亚山地
【答案】A
【解析】
读图可知,①是东欧平原,②是西西伯利亚平原,③是中西伯利亚高原,④是东西伯利亚山地,故答
案选A。

14.下列描述与南方地区最相吻合的是
A.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C.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栏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描写的西北地区的景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小桥流水主要描写的是南方地区的景观;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描写的是北方地区的景观,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曛醉落羊栏主要描述青藏地区的景观。

根据题意选D。

【点睛】
该题考查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分析解答即可。

15.亚洲的河流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显著,其主要特征是()
A.自北向南流入印度洋B.自南向北流入北冰洋C.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D.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由于河流里的水是从高处流向低处,所以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根据题意选D。

16.中东沟通了东西方交通,自古以来战略地位重要。

读中东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组合正确的是
A.海域A——阿拉伯海B.运河B——巴拿马运河
C.国家C——沙特阿拉伯D.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
2.造成中东地区长期以来战争不包括
A.淡水资源贫乏B.石油资源丰富
C.以白色人种为主D.民族宗教矛盾突出
3.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视为圣城的是
A.麦地那B.麦加C.耶路撒冷D.巴格达
【答案】1.D
2.C
3.C
【解析】
【分析】
根据中东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进行分析解答。

1.依据图中的字母来看,ABCD分别是黑海、沟通地中海和红海的苏伊士运河、国家伊朗、沟通波斯湾和阿拉伯海的霍尔木兹海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导致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因素:“三洲五海之地”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淡水资源紧张,民族和宗教矛盾等。

和人种没有关系。

故选:C。

3.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共同看作“圣城”的城市是耶路撒冷,该城市位于巴勒斯坦地区。

故选:C。

【点睛】
考查中东地区的地理概况。

17.“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因受到地形的影响,西南地区的铁路建设工程量巨大。

2017
年12月,西成(西安至成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该线路隧道群规模为全国之最,从此西安到成都仅需4小时。

下图为某初一学生手绘的西成高铁路线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西成高铁的隧道工程量大,原因是途经
A.秦岭等山脉B.黄土高原
C.成都平原D.华北平原
2.与传统铁路交通方式相比,高铁的优势有
①速度快②运输能力强
③建设成本较低④节能环保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3.成都武侯祠是纪念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人物的庙宇,它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君臣合祀祠庙,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有关武侯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秦岭以北B.属于人文旅游资源
C.位于成都站东南D.属于自然旅游资源
【答案】1.A
2.B
3.B
【解析】
【分析】
西成高速铁路,又称“西成客专“,简称“西成高铁“,设计速度250km/h,客运里程643km。

西成高铁近期由西成客专陕西省西安至江油段与成绵乐城际铁路成都至江油段组成,远期新建西成高铁江油至成都段。

线路自西安北站引出,向西南方向途经汉中、广元、绵阳、德阳接入成都东站。

1.西成高铁自西安北站引出,自北向南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脉、汉中平原、巴山山脉进入四川盆地。

由此可判定,西成高铁的隧道工程量大,原因是途经秦岭、大巴山。

依据题意。

故选A。

2.高铁与传统铁路相比具有的优势是运速更快,节能环保,载客量大,故B正确。

故选B。

3.据图可知,武侯祠位于秦岭以南,属于人文旅游资源,不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位于成都站西南,故选B。

【点睛】
考查西成高铁的特点及其分布、沿线著名的旅游景点等。

18.有专家预言,到2030年前后,印度人口有可能会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有( )
①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②消费群体广大
③环境压力不大④就业机会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
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该国的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由于人口多,印度的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消费群体广大,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环境压力大。

故答案选A。

19.“一带一路”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欧洲西部的经济联系,欧洲西部具备的优势是
A.矿产资源丰富B.劳动力丰富
C.工业历史短暂D.工业水平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
“一带一路”将进一步加强中国与欧洲西部的经济联系,欧洲西部具备的优势是工业水平高,有资金、技术优势,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一带一路”有关知识,要知道其联结的大洲和起的作用。

20.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制造业发达,从事制造业的人口多B.粮食产量高,出口量大
C.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D.许多国家的经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答案】D
【解析】
【详解】
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特点的叙述,该地区由于长期受到殖民统治的影响,大多数国家的经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制造业十分落后,在国际贸易中,低价出口初级产品,高价进口工业产品,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人口增长快,粮食严重短缺,大部分国家属于极端贫困的水平,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特点,要知道该地区存在的人口、粮食、环境等问题。

21.南美洲被称为“世界人种的大熔炉”,关于南美洲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是黑色人种B.混血人种数量众多
C.黄色人种来自欧洲西部D.白色人种来自亚洲东部
【答案】B
【解析】
【详解】
南美洲被称为“世界人种的大熔炉”,关于南美洲人种的叙述,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混血人种数量众多,白色人种来自欧洲西部,黄色人种来自亚洲东部,故选B。

22.世界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
A.东南亚B.加拿大
C.美国D.澳大利亚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来自于我国东南沿海一代,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东南亚各国华人人口最多的是印度尼西亚,约600万;华人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是新加坡约占76%.【详解】
东南亚华侨华人的祖先大多是中国广东、福建的居民,因生活所迫,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并在当地落地生根,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的是东南亚知识点,需要在掌握东南亚华人华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论。

23.下图为美国农业带(区)局部,对A农业带(区)判断正确的是
A.A农业带为棉花带B.该地热量充足,可满足粮食作物生长
C.A农业带为乳畜带D.当地人口密度低,消费市场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A农业带是位于美国东北部的乳畜带,当地由于气候冷湿、不适合粮食作物的生长,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加上人口和城市集中,消费市场广阔,故选C。

24.读南、北美洲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图中①、②两种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海岸线平直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D.地形
2.关于两大洲的居民和经济,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在北美洲
B.南美洲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
C.北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D.南美洲的居民主要讲英语
【答案】1.D
2.A
【解析】
【分析】
南北美洲西部受板块挤压的影响,都是高大的山脉,两洲西部气候都呈狭长分布,两大洲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1.导致图中①、②两种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两大洲西部是高大的山脉,阻挡了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故选D。

2.关于两个大洲的居民和经济,世界上工农业最发达的国家是在北美洲的美国;南美洲居民以白色人种和混血人种为主;北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南美洲更低;南美洲的居民主要讲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故选A。

25.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16年6月5日第45个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
①黄土土质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②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③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④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②③④
2.黄土高原上的特色民居是
A.竹楼B.窑洞C.蒙古包D.碉房
3.下列属于“黄土风情”的是
①窑洞②碉楼③信天游④京剧⑤白羊肚头巾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⑤
【答案】1.C
2.B
3.B
【解析】
【分析】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过垦过牧路采矿等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修。

故选C。

2.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

故选B。

3.白羊肚头巾、信天游和窑洞都属于黄土风情,京剧是北京市著名的一种剧种,碉楼是青藏高原的民居。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原因和黄土风情,牢记即可。

二、解答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
26.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以三条大江、大河源头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内有典型的高寒草甸与高原植被等,是多种珍稀、濒危的野生生物物种栖息地。

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的原因是
A.该地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
B.该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冰雪融水丰富
C.该地区海拔高,气温低
D.该地区人口稀少,用水量小
2.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有
①防治环境污染②保护长江、黄河和雅鲁藏布江源头
③保护源头生态系统④保护野牦牛、藏羚羊等珍稀动物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答案】1.B
2.B
【解析】
【分析】
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

1.三江源头地区位于青海省境内,这里雪山、冰川广布,水源充足,被誉为中华水塔,是黄河、长江、澜沧江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都来自这一地区。

故选B。

2.三江源区是青海南部的高原主体,昆仑山及其支脉可可西里山、巴颜喀拉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等众多雪山的冰雪融化后,汇流成哺育中华民族的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形成了中国最重要的水源地,这里被称为“中华水塔”,三江源特殊的地理位置、区域性涵养水源的重要功能以及对整个流域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以保护野牦牛、藏羚羊等珍稀动物,使其成为生态建设的战略要地。

【点睛】
考查三江源地区的范围、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

27.读美国图,完成下列问题:
(1)山脉A_________B_________
(2)河流C_________
(3)临海D_________E_________
(4)平原F_________G_________
(5)城市a首都_________最大城市b_________
(6)农业带c_________
【答案】落基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密西西比河太平洋大西洋大平原中央平原华盛顿纽约乳畜带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图中A是位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B是位于美国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

(2)由图可知,图中C是纵贯美国中部的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

(3)由图可知,图中D是位于美国西部的太平洋,E是位于美国东部的大西洋。

(4)由图可知,F是位于美国中部的大平原,G是东北部的中央平原。

(5)由图可知,a是美国的首都-华盛顿,最大的城市b是位于大西洋沿岸的纽约。

(6)在美国的农业带中,c是位于东北部的乳畜带。

【点睛】
本题考查美国有关知识,要知道其重要地形、河流及农业带。

28.读“俄罗斯略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__________ (山脉)B__________ (湖泊)
C__________ (湖泊)D__________ (河流)
E__________ (河流)F__________ (河流)
(2)山脉A以西是__________平原,以东是__________平原,同时山脉A也是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

(3)俄罗斯有横跨亚欧大陆的__________大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答案】乌拉尔山脉里海贝加尔湖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东欧西西伯利亚西伯利亚
【解析】
【分析】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唯一地跨东西两半球和亚欧两大洲的国家,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自然资源能够自给的国家。

【详解】
(1)图中A是位于亚欧分界线上的乌拉尔山脉,B是位于亚欧分界线上的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咸水湖;C是位于俄罗斯境内的世界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平均深度达到730米;D是流经西西伯利亚平原的鄂毕河;E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分界线上的叶尼塞河,F是位于东西伯利亚山地与中西伯利亚高原之间的勒拿河。

(2)山脉A以西是东欧平原,是欧洲最大的平原,山脉以东是西西伯利亚平原,是亚洲最大的平原。

(3)俄罗斯地大物博,东西跨距长,交通运输方式以铁路和管道为主,其中横跨亚欧大陆的西伯利亚铁路被称为“亚欧大陆桥”,是世界最长的铁路,约9000千米。

29.读“亚洲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亚洲位于同一大陆的是______洲。

A是两洲的分界线山脉。

(2)从纬度位置看,亚洲地跨五带中的______带、北温带、______带,南北热量差异______(大,小)。

(3)B所在地形区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______高原。

图中河流,注入北冰洋的C是______河。

(4)亚洲东面濒临______洋,南面濒临印度洋,因海陆热力差异大,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具有显著的______气候特征。

【答案】(1)欧乌拉尔(2)热北寒;大(3)青藏勒拿(4)太平;季风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亚洲相关知识,需要识记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纬度位置、主要的地形区、河流以及气候等相关知识。

(1)与亚洲位于同一大陆的是欧洲,亚洲大陆和欧洲大陆的合称为亚欧大陆,面积达5000多万平方千米,读图可知:A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

(2)从半球位置看,亚洲绝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海陆位置看,亚洲北接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西濒地中海、红海;从纬度位置上看,亚洲南北跨越了“五带”中的热带、北温带、北寒带三个温度带,南北热量差异大。

(3)读图可知:B所在地形区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图中河流,注入北冰洋的C是勒拿河,流向是自南向北。

(4)亚洲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面濒临世界上最大的洋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因海陆热力差异大,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具有显著的季风气候特征。

30.读欧洲西部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图例代表的气候类型:
(2)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典型的________气候区,其原因是这里地势低平,地形以____为主,盛行的西风携带着____洋的暖湿气流进入大陆内部,这种气候类型下,发育着多汁牧草,所以多数国家的农业以____业为主。

(3)据图分析,英国和法国主要属于____气候,而意大利则主要属于____气候。

【答案】(1)大分水岭堪培拉塔斯马尼亚(2)太平印度(3)高原平原(4)羊毛东南西南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可知,题目中四种气候类型从上往下分别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2)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最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其原因是这里地势低平,地形以平原为主,盛行的西风携带着大西洋的暧湿气流进入大陆内部,这种气候类型下,发育着多汁牧草,所以多数国家的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