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3课知识提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早期人类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2、我国古人类遗址分布特点:中国早期人类遗址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黄河、长江流域。
分布在这些地域的原因:这些地区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更适合人类生存
3、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制造和使用工具
4、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5、群居(集体)生活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②生存环境的险恶
★研究远古人类的方式:考古发掘;★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6、第一个发现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人:1929年裴文中
7、火的用途: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
学会用火的意义:改善了生存条件,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8、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比较记忆: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
1.距今约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2. 长江流域(南方)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稻的起源地;
黄河流域(北方)是栽培粟和黍的最早起源地。
3.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4.原始农业的发展变化:①由“刀耕火种”变为耒耜耕作。
②由采集食物到种植农作物
③由狩猎到饲养动物
5.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发展。
6.原始农业发展的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7、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的比较:
(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潮湿温热,干栏式房屋既能通风防潮,又可抵御野兽侵袭。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半地穴式房屋可以防寒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房屋样式不同的原因是由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的。
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都体现了原始居民因地制宜的智慧。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自然,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河姆渡人、半坡居民比较
相同点:①都使用磨制石器,生活在新石器时代;
②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的生活
③会制作陶器,有了原始手工业;
④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不同点:①种植的农作物不同;②房屋样式不同;③所处地域不同,环境气候不同。
7、影响原始农耕生活的重要因素:自然环境
名称生存年代发掘地点体形特征生产、生活地位\意义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云南省元谋县类似古猿
①会制造工具(打制)
②知道用火
③采集狩猎
④群居
是我国境内
目前已确认
的最早的古
人类。
北京人距今约
70万--20万年
北京西南周
口店龙骨山
能直立行
走,保留了
猿的某些
特征
①打制石器
②采集狩猎
③使用火并保存火种
④群居
①周口店北京
人遗址是迄今
所知世界上内
涵最丰富、材
料最齐全的直
立人遗址。
②为人类起源
的研究提供了
可靠的证据。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
北京周口店
龙骨山顶部
洞穴
模样和现
代人基本
相同
①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②采集狩猎捕鱼
③人工取火
④爱美意识,缝制衣物、埋
葬逝者
⑤集体生活(氏族)
北京人、山顶洞
人的相同点:
①都使用打制
石器,生活在旧
石器时代
②都会使用火
③都会采集、狩
猎、群居
第三课远古传说必背知识点
知识点一、炎黄联盟:
1、五六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2、黄河流域的主要部落:炎帝、黄帝、蚩尤。
3、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
4、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5、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海内外的
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
6、华夏民族的形成的特点:由多民族逐渐融合而成。
知识点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的贡献: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
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交换物品、制作乐器琴瑟,有最早的图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的贡献: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銅,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3.黄帝时期:仓颉造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4.你认为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
经过考古证实,证实了我国古代传说具有一定的依据
5.传说和真实历史之间是什么关系?
传说不等于史实。
通过考古发现证实的传说内容,可以成为史实;如果没有得到证实,就不可以说是史实。
知识点三、尧、舜、禹的禅让制
1.禅让制的含义: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推举人才的标准——贤德之人(德才兼备,以身作则);(尧:开垦农田,简朴爱
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大公无私,勇于创新。
)
3.禅让制的实质: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特点: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
4.继黄帝之后,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5.禅让制的现实借鉴意义:选拔人才应通过民主的方式,以德才兼备为标准。
6.大禹治水精神:敢于创新、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无私奉献
【知识拓展】
1. 史料的分类
(1)实物史料: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
(2)文献史料:史书、传记、文献等;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①口传史料(如远古时期神话传说):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②口述史料: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2. 史料的来源:出土文物、文化遗址、档案资料、各类史书、博物馆、历史课本、
图书馆、社会调查、网络、影视作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