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册期中考试试题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邵阳市二中2018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二期地理(必修II)试卷
命题:王健审核:王健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它填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
读下表回答1~2题。
四川省不同地形类型区和交通线密度比较表
1.从表中可以看出对四川省交通线路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A. 河流
B.水文 C.地形 D.气候
2.从表中可见四川省交通线路分布情况是:
①山地和高原地区交通线密度大②山地和高原地区交通线密度小
③盆地(含平原)地区的交通线密度相对大④盆地(含平原)地区的交通线密
度相对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一般来说,布局城市的理想环境是:
A.山区河谷地带
B.平原地形
C.高原地形
D.丘陵地形
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全长1118千米,于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就有965千米,其中多年冻土地段550千米,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缺氧及连续性永久冻土地区最长的铁路。
根据资料,分析回答4~5题
4.沿线冻土广布的原因是:
A.沿线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富 B.沿线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C.沿线都处在河谷地势低洼 D.沿线地处高原,降雪量大
5.青藏铁路穿越冻土最主要的办法是:
A.避开冻土筑路 B.“之”、“8”字型弯曲
C.“以桥代路” D.扒开冻土筑路
6.下列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 )
A.中国 B .尼日利亚C.日本 D.印度
7.目前,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主要处于()
A.传统型 B.原始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8.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是:
A.亚洲B .非洲C.拉丁美洲D.欧洲
9.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只与出生率有关
B.一个地区人中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C.一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等于该地区的出生率
D.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的出生率除以人口的死亡率
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裁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
回答10~12题。
10.目前,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是()
A.快速增长 B.负增长 C.接近零增长 D.零增长
11.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受到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A.生产力水平 B.社会福利 C.文化观念D.自然环境
1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逐步增强的是()
A.自然环境因素 B.政治因素 C.婚姻家庭因素 D.社会经济因素13.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A.农村到城市 B.城市到农村 C.农村到农村 D.城市到城市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
据此回答14~16题。
14.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拉美迁往北美 D.从欧洲迁往非洲15.若该图表示近年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北京流往河南 C.从湖南流往贵州 D.从湖北流往重庆16.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至乙地的是()
A.甲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夫妻甲乙两地分居 D.甲地优美的环境
2018年初电视剧<<闯关东2>>再次受到观众的好评,<<闯关东>>讲述清朝黄河下游连年遭灾,破产农民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
到1985年,山东农村经济大发展,超过了黑龙江,由此导致人口迁移方向在两者之间完全反转。
见图方向变化。
据此回答17~18题。
17.图中人口迁移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政治因素 B.自然灾害 C.经济因素 D.地形土壤
18.“闯民”是为了寻找新的土地,从顺治八年(1651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大
约299年的时间里,3000多万人相继踏上关东大地。
对东北地区生态环境主要的影响是A.污染水资源 B.水土流失加剧 C.生物物种灭绝 D.森林资源破坏19.我国西藏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小于2人,长江三角洲每平方千米则大于500人,关于两地的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两地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B.长江三角洲人口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科技发达
C.两地环境的人口容量都已达到极限
D.两地人口数都远远低于环境人口容量,都存在资源开发不足现象
20.关于环境人口容量估计正确的叙述是 ( )
A.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
B.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C.我国目前人口只有13亿,人口与环境关系属良性循环
D.世界环境人口容量约在300亿左右
21.一般来说,外部形态比较破碎的城市分布在()A.平原地区 B.山区或丘陵地区 C.内陆地区 D.湿润的气候区22.我国下列地区中,未能形成大城市的是
A.珠江河口地区 B.黄河河口地区
C.长江河口地区 D.汉江与长江汇合地区
23.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A.商业区功能用地 B.居住区功能用地 C.工业区功能用地 D.文化区功能用地24.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外缘的主要原因是()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 B.那里环境条件比较优越
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 D.那里更靠近工厂等工业区
25.提供下列服务的城市属于等级最高的是()A.小百货、副食品B.早点铺、菜市场 C.医院、大商场D.小学、理发馆26.关于城市等级、数目和服务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C.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广
D.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广
27.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原因是:①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乡村和小城镇
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③交通运输的通达性不断增强;④乡村的人均收入高于城市;⑤
城市的地价昂贵,房租高于农村。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④⑤
28.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是:①城市经济畸形发展;②人口增长过快,导致农村劳动力过剩;③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④城市基础设施完善;⑤城市就业
条件改善。
( )
A .①④
B .②③
C .④⑤
D .①②
29.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①
环境污染;②交通拥挤;③住房困难;④失业人口增多;⑤水旱灾害频繁;⑥水土流失
加重;⑦社会秩序混乱;⑧人口老龄化加快。
( )
A .②③④⑤⑥
B .②④⑤⑥⑦
C .①③④⑤⑧
D .①②③④⑦
30.保护和改善环境,不应该 ( )
A .加强城市管理
B .控制经济发展
C .进行全面规划
D .扩大绿地面积
第Ⅱ卷(共40分)
二、综合题
31.图1-1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20分)
(1)A 表示____________
国家,B 表示___________ 国家。
(发达或发展中)
(2)A 类国家的人口再生
产类型是___________,B
类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是
__________。
(3)从平均年龄来看,A
类国家平均年龄_______,B 国较 _ 。
(4)上述两种人口年龄构成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是什么?
答:A 国 ,
B 国 .
(5)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
A 国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B 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2.读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的城市布局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
0-14岁 15-64岁 65岁以上 A B 图1-1
1、老城区最初发展的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在①②③④⑤⑥⑦处进行工业布局,正确选择是:
(1)大型商场宜布局在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钢铁厂宜布局在___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炼油厂宜布局在___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3分) (4)电视机装配厂__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污水处理厂宜布局在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机械厂宜布局在___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班级姓名考号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二、综合题(40分)
(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
(3)_______ , _ 。
(4) ,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2.(2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5)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60分)
二、综合题(40分)
31.(1)发达发展中(2)现代型过渡型(3)大小(4) A类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资源不足,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兵源不足;社会负担重;B类国家人口增长太快,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失业人口太多等(5)适当鼓励人口增长,适当移民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点拨:根据两幅图的特点可以归纳出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很容易出现老龄化问题。
发展中国家是以传统型为主,0-14岁的比例相对较高,65岁以上比例相对低一些。
简述人口增长缓慢的后果和增长过快的后果以及解决方法。
32:1、两条河流交汇处,地势平坦2、(1)⑥市中心人口密集,交通便捷
(2)①该处靠近煤铁产地,交通便利,位于与季风风向垂直的效外,对城区污染轻
(3)④靠近石油产地,原料充足,且位于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对城区污染轻
(4)⑦电视机装配厂基本上无污染,城区内劳动力数量多,布局在城区内方便职工上下班
(5)⑤位于河流下游,便于处理城市污水
(6)②地处城市边缘,靠近钢铁产地,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