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提高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管圈”提高血液透析室医护人员手
卫生依从率
摘要:目的:利用品管圈方式来提高血液净化中心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透析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
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掌握品管圈方法的使用流程,针对患者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
结果:选中12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由改善前42%上升到改善后87.6%,改善幅度上升45.6%。
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血液透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关键词:品管圈;手卫生;依从性
2019年9月第一周至2019年12月第四周将QCC活动运用到调查中,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提高,减少感染机会。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6名护士,共7名人员组成,调查对象随机抽查16位医护人员。
1.2 方法
1.2.1 活动实施日期
为2019年9月第一周,成立品管圈小组,本次征集7个候选圈名,全体成
员投票后(以评价法进行主题评价,共7人参与选题过程,票选分数:5分最高、3分普通、1分最低,总分第二顺位为本次活动主题),同心圈获得票数最多,
最后我们的圈名确定为同心圈。
圈名意义:医护携手同心,共同参与、统一管理,以敬业之心、关爱之心,以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提高透析患者生存
质量。
圈徽的意义:彩虹---透析患者生命的希望;双手---医护携手;红心---敬
业之心、关爱之心。
圈内口号:上联-正确勤洗手,健康握在手;下联-抹搓揉洗冲,细菌去无踪;横批:做患者的手护神。
举圈长一名(副主任护师)指导工作,各层级护士积极参与,护士长任辅
导员,进行专业辅导,大家分工合作;各层级护士积极参与,大家分工合作;每
月召开会议3-4次,参会率达90%以上,共计开会 12 次。
利用头脑风暴法,结
合管理重点、存在问题和困惑,同心圈活动主题为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选题理由为:1.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散发和流行爆发非常重要的因素。
2. 手卫生是具有很高成本效益与成本效果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3. 实现“零感染”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1.2.2 活动计划拟定
2019年9月第一周至2019年12月第四周。
品管圈小组一对一现场观察医护
人员。
1.2.3 现状把握
(1)品管圈小组一对一现场观察医护人员5个时刻手卫生执行(2)整理观
察数据,监测时机≥700 (3)分析5个时刻,手卫生依从率数据 (4)5个时刻中接
触患者前,手卫生依从率最低 (5)工友、低年资护士及医生手卫生依从率较低(6)排除高年资护士、接触患者后时机.
1.2.4数据收集
接触病人后1597245%离开病人环境后1174942%合计70529642%
现场调查结果:观察16人共1周的时间,共计705次观测机会,平均洗手
依从率为42%.
1.2.5头脑风暴法---要因分析:惩罚力度不够;无菌观念不强;自我保护意
识差;物品配置不足;培训不到位;手卫生意识差。
1.2.6问卷调查
根据以上原因分别制作了柏拉图,鱼骨图。
1.2.7 对策实施
对策拟定说明:全体圈员就每一项目进行评价,依据可行性、效果性、自主性等项目进行对策选定,评价方式为优10分、可5分、差1分,圈员共参与10人,总分300分,依据80/20定律,以240分以上为实行对策。
2019年10月第四周开始实行PDCA循环方法实施对策
一培训力度不够
主要因:对低年资护士、工友、医生科内培训较少。
对策内容:(1)每日指定高年资护士一对一现场指导(2)每日晨交班护士长强调院感重点防控知识(3)每月三基培训反复学习手卫生知识
对策实施:(1)将低年资护士与指导老师结对,负责每日现场的指导(2)品管圈内圈员重点负责及时为工友、低年资护士解决院感问题、指导正确的洗手方法(3)医疗组长指导、监督年轻医生的手卫生工作
对策效果确认:(1)经过一对一现场指导,低年资护士洗手的正确性有所提高
1.
明确了手卫生的意义和重要性,清楚知道洗手的五个时机(3)医生组长的参与管理,更好提高了医生手卫生意识和执行力
二检查考核力度不够
主要因:监管意识弱、监控人员少
对策实施:(1)细化品管圈成员分工,将品管圈成员纳入监控人员。
(2)品管圈人员与科内人员做到一对一监控与督导。
(3)每周随机抽查两名医护人员对策效果确认:(1)经过一对一监督,利于提高低年资护士手卫生依从性。
(2)医院院感办每月督导检查效果好。
(3)医疗组的参与,使医生的手卫生状况执行更好手培养状况。
三手消剂配置不足
主要因:成本过大、使用频率低的部位经常造成过期。
对策内容:(1)加大手消剂配置密度,保证一床一瓶,治疗车、透析门诊接诊台均配置齐全(2)增加洗手设施,便于医护人员洗手,配置擦拭湿巾、护手霜,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积极性。
对策实施:(1)做到一机一床一瓶手消剂,便于医护人员取用(2)增加其他效果确认(1)低年资洗手依从性显著上升,并清楚洗手的时机和意义(2)医生的洗手意识增加,查房时能主动使用手消剂和消毒湿巾(3)每日病历及其他诊疗用品都得到及时清洁消毒手卫生设施。
2结果
2.1 目标达成情况
目标达成率=(改进后-改进前) ÷(目标值-改进前)×100%
=(87.6-42)÷(77.7-42) ×100%
=45.6÷35.7 ×100%
=127.7%
进步率:
进步率=(改善后-改善前)÷改善前×100%
=(87.6-42)÷42×100%
=108%
2.2 品管圈实施前后改善数据比较表
表1 品管圈实施前后改善数据比较
项目改善前改善后
观察对象全体医务人员低年资护士、工友
医生
观察洗手时机705812
合格洗手时机296712
合格率42%87.6%
2.3 建立了标准化
(1)洗手时机: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暴露后;接触患者后;离开病人环境后(2)强化了七步洗手法
3讨论
在院内感染当中,手是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对于医务人员而言,做好自身的手卫生工作,是预防院内感染的基础防线[1]。
手卫生主要是指清除与破坏手部表皮肤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洗手、杀菌洗手、手部消毒在内的相关操作,这也是院内感染预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
参考文献:
[1]熊罗乐,王晓燕,荣晓莲.品管圈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3):78-80.
[2]袁志平,罗小英.品管圈在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8):1+12.
*通讯作者:韩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