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ⅲ中图版1.1区域和区域差异教案(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ⅲ中图版1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学生比较熟悉的区域(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为切入口,以“问题为中心”, 按照一定的“梯度”,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在“单纯经历回忆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到“自己能分析、总结,并归纳、表达”的层面上,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与灵活运用,并逐步与以“能力立意”为基准的高考要求接轨,以期达到学生形成自主学习,
地理知识的良好思维品质与方法,为其终身进展奠定基础,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最终“归宿”。

【教学过程】
一、区域及区域内涵:(你认识下列区域吗?)
(1)图1是:
图2是: (2)试比较上述两区域
①划分依据:
(拓展:划分指标是单一依旧综合的?)
②范畴大小:
(拓展:比例尺大小、内容详略):
③边界虚实:
(拓展:你还能列举出哪些有明确边界的地理区域,哪些没有明确边界的地理区域)
(3)若在图1中,按图2的划分指标,图1还能进一步划分出那些地理区域;这又说明了
什么: (提示:在同一区域内部是否有些要素相同,有些要素不同?同一区域内部地理特点一定相同吗?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差异性一定存在吗?)
(4)通过上述分析,你能总结出区域有哪几层内涵吗?
图1
图2
图2
二、区域要素及其分析:(你能按下列要求对图1进行正确分类或描述吗?) (1)属于我国的哪一级地势阶梯:
属于我国的哪一个热量带: 属于我国的哪一个干湿区: 属于我国的哪一个自然带: 属于我国的哪一个经济地带: 有我国哪些重要的工农业基地: 要紧聚居什么民族,什么方言:
进展过程中面临的要紧问题有哪些:等等
(2)通过问题,你能总结出组成区域地理环境的要素有哪些吗?
三、区域差异及其比较
(你能熟练的说出下列哪些区域的地理特点,例如A 、B )
1A B
A B 何地省(区)名称
自然地理环境地势气候植被土壤水文资源
人文地理环境农业类型
要紧农作物
作物熟制
人口民族
交通条件
经济结构与经济水平
存在问题制约经济进展的要紧因素
如何办进展方向、策略
(2)拓展:假如暑假你打算到B地旅行,(你能联系实际了吗?)
①你将做好哪些预备:
②你选择比较经济、合理的交通方式和线路是:
③写一篇日记,模拟一下你看到的地理景观或现象:
四、作业:(你真正把握了吗?把握了多少?)
(1)在上图中,用不同图例,画出我国的三大自然区及三个经济地带的界线,并标出与其大致相吻合的地理事物名称。

(2)拓展:查阅资料完成:①大兴安岭大致与我国哪些地理分界线相吻合:
②长城大致与我国哪些地理分界线相吻合:
③秦岭-淮河大致与我国哪些地理分界线相吻合:
【课后点评与反思】
研究人员:总课题组领导施校长、王主任及小组成员
①优点:知识建构较好,思路清晰;从宏观到微观知识点,从课内到课外,利于学生的终身进展。

适用于给老师或重点学校基础知识好的学生进行公布课。

②不足:学生回答问题不全面,老师讲的较多,学生摸索和练习的时刻较少,学生内化知识的时刻短;两区域的对比表格应抄下去,让学生填一填;知识建构和练习的设计能够应发成学案,让学生动手;知识点再回来教材,让学生到教材相应的位置划一下;板书比较简洁,应进一步条理化、具体点。

改进措施:
1、调整教学思路,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和时刻分配:照管学生的实际,降低知识思维跨度和广度;尽量从基础知识入手,在学生对基础知识经历的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迁移运用,并留出相应的时刻,让学生回来教材。

2、充分调动学生,达到单位时刻教学的有效性:在调整教学思路的前提条件下,增加学案,做到学生手中物,以加强双边互动,并让学生能看到具体的地理图像,从而将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