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三 浮力与密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图乙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金属块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 系的图象是__B__;
(4)金属块的密度为__2.7×103__kg/m3。
类型二:利用浮力计算密度
3.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4N,当把零件浸没在
密度为0.8×103kg/m3的油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6N。求:
(1)金属零件所受到的浮力;
(2)金属零件的体积;
(3)金属零件的密度。
解 : (1)F 浮 = G - F 示 = 7.4N - 6.6N = 0.8N
(2)V
排
=
F浮 ρ水g
=
0.8N 0.8×103kg/m3×10N/kg
=
1.0×10
-
4m3
(3)ρ
=
m V
=
G gV
=
G gV排
=
10N/kg×71.4.0N×10-4m3=7.4×103kg/m3
【综合训练】
1.将一个物体放入足够多的水中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90cm3;再将 其全部浸入足够多的酒精中静止时,排开了80g的酒精。那么物体的密度为 __0.9×103__kg/m3。(ρ酒精=0.8×103kg/m3)
2.质量相等的两个均匀实心球甲和乙,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1∶2 ,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2∶1,现将甲、乙两球放入盛有足够多的 水的容器中,当它们静止时水对两球的浮力之比为F甲∶F乙=6∶5,则甲 球的密度ρ甲=__0.6×103__kg/m3。(已知ρ水=1.0×103kg/m3) 3.质量相等的两个均匀实心球甲和乙,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1∶2 ,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__2∶1__;现将甲、乙两球放入盛有足够多 的水的容器中,当它们静止时水对两球的浮力之比为F甲∶F乙=6∶5,则甲 球的密度ρ甲=__0.6×103__kg/m3。(已知ρ水=1.0×103kg/m3)
(1)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大? (2)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绳子的拉力是多大? (3)物体的密度是多大? (4)物体在水底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解:(1)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m)3=1×104N (2)拉出水面后,F拉=G物,在未露出水面前,拉力F=G-F浮=3×104N- 1×104N=2×104N
5.(2015,兰州)某同学想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 验,已知木块的重力为1.2N,体积为200cm3,当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为2N,g=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剪断细绳,木块稳定时处于什么状态,所受浮力又是多大?
解 : (1)F 浮 = G + F 拉 = 1.2N + 2N = 3.2N
(1)如图甲所示,用测力计测出该石灰石在空气中的重力G=2.5N; (2)将该石灰石浸没在水中静止时 ,如图乙所示 , 测力计的示数 F= __1.5__N;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算出该石灰石的体积V=__1×10-4__m3; (4)根据密度公式算出该石灰石的密度ρ=__2.5×103__kg/m3。
4
5
6
7
8
h/cm 0
2
3
6
8
10 12 14
F/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 4.25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__6.75__N,第4次实验时,物 体所受到的浮力为__1.5__N;
(2)分析表中1~5次实验数据,说明:__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 浮力越大__;
2.如图甲所示,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 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缓浸入 水中(水足够深),在金属块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金属块下表面所处不 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ρ水=1.0×103kg/m3)实验数据如下:
次数 1
2
3
(3)ρ=mV=gGV=10N3×/kg1×04N1m3=3×103kg/m3
(4)因物体运动速度不变,由图知,物体开始运动到刚露出水面所用时间 是物体刚露出至全部露出所用时间的3倍,故有h=3×1m=3m,P=ρgh= 1.0×103kg/m3×10N/kg×3m=3×104Pa
名师面对面《小考满分策略》 人教版数学
【专题概述】 利用浮力知识求物体的密度或液体的密度是中考中十分重要的一类题, 该类题综合性比较强,首先要会求物体在不同环境下的浮力,其次要搞清 所用公式,再结合两公式中V物与V排的关系求得物体或液体的密度。
【专项训练】 类型一:利用浮力测密度
1.小强用测力计等器材测量一块石灰石的密度,请将下面实验步骤中 的数据补充完整。(g取10N/kg)
4.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 度h1(如图所示); ④__把土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 的长度h2(或把土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竹筷浸 入液面下的长度h2)__。
4.五一期间,宪宪从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带回一个“小美人鱼”工艺品, 他想知道这个工艺品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实验,请你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 数据推算:(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推算结果均用字母表示)
(1)工艺品此时所受的浮力; (2)工艺品的密度。
解:(1)F 浮=G 排=m 排 g=(m1-m3)g (2)m 工艺品=m2-m3, V 工艺品=V 排=mρ水排=m1ρ-水m3,ρ 工艺品=mV工工艺艺品品=mm21--mm33ρ 水
N/kg×32.020N×10-6m3=1.6×103kg/m3 (3)剪断细绳后,木块上浮至液面后静
止,此时 F 浮=G=1.2N
6.如图甲所示,一个棱长为1m的正方体静止在湖底,上表面离水面深 度为h。现用一根粗细和重力不计的绳子,将该物体从水底竖直向上拉, 直至完全拉出水面,在整个拉动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匀速运动,拉力的大 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N/kg,ρ水=1×103kg/m3)求: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水的密度ρ水已知): (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__使竹筷能够竖直漂浮在液体中__;
(2)密度计是利用__漂浮__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 开液体的体积__越小__(填“越小”或“越大”);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 盐水=__LL--hh12ρ 水(或L-h2h1ρ 水)__(不计铅丝体积)。
(4)金属块的密度为__2.7×103__kg/m3。
类型二:利用浮力计算密度
3.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金属零件,示数是7.4N,当把零件浸没在
密度为0.8×103kg/m3的油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6.6N。求:
(1)金属零件所受到的浮力;
(2)金属零件的体积;
(3)金属零件的密度。
解 : (1)F 浮 = G - F 示 = 7.4N - 6.6N = 0.8N
(2)V
排
=
F浮 ρ水g
=
0.8N 0.8×103kg/m3×10N/kg
=
1.0×10
-
4m3
(3)ρ
=
m V
=
G gV
=
G gV排
=
10N/kg×71.4.0N×10-4m3=7.4×103kg/m3
【综合训练】
1.将一个物体放入足够多的水中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为90cm3;再将 其全部浸入足够多的酒精中静止时,排开了80g的酒精。那么物体的密度为 __0.9×103__kg/m3。(ρ酒精=0.8×103kg/m3)
2.质量相等的两个均匀实心球甲和乙,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1∶2 ,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2∶1,现将甲、乙两球放入盛有足够多的 水的容器中,当它们静止时水对两球的浮力之比为F甲∶F乙=6∶5,则甲 球的密度ρ甲=__0.6×103__kg/m3。(已知ρ水=1.0×103kg/m3) 3.质量相等的两个均匀实心球甲和乙,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1∶2 ,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__2∶1__;现将甲、乙两球放入盛有足够多 的水的容器中,当它们静止时水对两球的浮力之比为F甲∶F乙=6∶5,则甲 球的密度ρ甲=__0.6×103__kg/m3。(已知ρ水=1.0×103kg/m3)
(1)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大? (2)物体在露出水面前受到绳子的拉力是多大? (3)物体的密度是多大? (4)物体在水底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解:(1)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1m)3=1×104N (2)拉出水面后,F拉=G物,在未露出水面前,拉力F=G-F浮=3×104N- 1×104N=2×104N
5.(2015,兰州)某同学想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 验,已知木块的重力为1.2N,体积为200cm3,当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为2N,g=10N/kg,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3)剪断细绳,木块稳定时处于什么状态,所受浮力又是多大?
解 : (1)F 浮 = G + F 拉 = 1.2N + 2N = 3.2N
(1)如图甲所示,用测力计测出该石灰石在空气中的重力G=2.5N; (2)将该石灰石浸没在水中静止时 ,如图乙所示 , 测力计的示数 F= __1.5__N; (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算出该石灰石的体积V=__1×10-4__m3; (4)根据密度公式算出该石灰石的密度ρ=__2.5×103__kg/m3。
4
5
6
7
8
h/cm 0
2
3
6
8
10 12 14
F/N 6.75 6.25 5.75 5.25 4.75 4.25 4.25 4.25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__6.75__N,第4次实验时,物 体所受到的浮力为__1.5__N;
(2)分析表中1~5次实验数据,说明:__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 浮力越大__;
2.如图甲所示,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 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缓浸入 水中(水足够深),在金属块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金属块下表面所处不 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ρ水=1.0×103kg/m3)实验数据如下:
次数 1
2
3
(3)ρ=mV=gGV=10N3×/kg1×04N1m3=3×103kg/m3
(4)因物体运动速度不变,由图知,物体开始运动到刚露出水面所用时间 是物体刚露出至全部露出所用时间的3倍,故有h=3×1m=3m,P=ρgh= 1.0×103kg/m3×10N/kg×3m=3×104Pa
名师面对面《小考满分策略》 人教版数学
【专题概述】 利用浮力知识求物体的密度或液体的密度是中考中十分重要的一类题, 该类题综合性比较强,首先要会求物体在不同环境下的浮力,其次要搞清 所用公式,再结合两公式中V物与V排的关系求得物体或液体的密度。
【专项训练】 类型一:利用浮力测密度
1.小强用测力计等器材测量一块石灰石的密度,请将下面实验步骤中 的数据补充完整。(g取10N/kg)
4.小明自制土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实验步骤: ①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土密度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③把土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的长 度h1(如图所示); ④__把土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竹筷 的长度h2(或把土密度计放入盛盐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竹筷浸 入液面下的长度h2)__。
4.五一期间,宪宪从上海世博会丹麦馆带回一个“小美人鱼”工艺品, 他想知道这个工艺品的密度,于是进行了实验,请你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 数据推算:(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推算结果均用字母表示)
(1)工艺品此时所受的浮力; (2)工艺品的密度。
解:(1)F 浮=G 排=m 排 g=(m1-m3)g (2)m 工艺品=m2-m3, V 工艺品=V 排=mρ水排=m1ρ-水m3,ρ 工艺品=mV工工艺艺品品=mm21--mm33ρ 水
N/kg×32.020N×10-6m3=1.6×103kg/m3 (3)剪断细绳后,木块上浮至液面后静
止,此时 F 浮=G=1.2N
6.如图甲所示,一个棱长为1m的正方体静止在湖底,上表面离水面深 度为h。现用一根粗细和重力不计的绳子,将该物体从水底竖直向上拉, 直至完全拉出水面,在整个拉动过程中物体始终保持匀速运动,拉力的大 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10N/kg,ρ水=1×103kg/m3)求:
请将上面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水的密度ρ水已知): (1)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__使竹筷能够竖直漂浮在液体中__;
(2)密度计是利用__漂浮__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 开液体的体积__越小__(填“越小”或“越大”);
(3)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 盐水=__LL--hh12ρ 水(或L-h2h1ρ 水)__(不计铅丝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