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必修一知识结构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必修一知识结构图
“三疑三探”讲学稿
讲学稿()世界史知识构造与框架(必修一部分)
年级:高三学科 : 历史主备人:杨臣时间:2016 年 10 月 23 日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导课:
设疑自探:
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①地理:希腊地理环境的特色及对雅典民主政治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 1)形成的历史条件③经济:商品经济发达,有益于同等互帮、自由、民主观点形成
②政治前提:城邦政体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
城邦的特色: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古希腊
①梭伦改革
( 公元前六世纪初)
背景:贵族与老百姓矛盾尖利,工商业奴隶主兴起。
公布“解负令” ,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鼓舞发展农工商业
举措公布财富等级制度,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
恢复公民大会
改革国家权益机构新设“四百人会议”
建立陪审法庭
的评论: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定民( 2)雅典民主政治演变过程
主
制度
A
②克里斯提尼改革( 公元前六世纪末) ——雅典民主确实立
除十将军外,以抽签方式产生各级官职
③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B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
C
(“黄金时代” )百人会议、陪审法庭。
公职津贴。
意义: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确定了最先的基础( 3)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色:主权在民、轮流而治、公民同等、法律至上
①习惯法到成文法
早期习惯法:贵族担当法官,为所欲为解说法律,
老百姓利益受损
标记:《十二铜表法》公元前五世纪中期
成文法出生特色:内容宽泛,条则清楚
评论:贵族对法律任意解说遇到限制,
老百姓利益获得保护
古代
罗马的法律( 1)罗马法的发展演变
②公民法到万民法
公民法
万民法
时间:罗马共和国期间
使用范围:罗马公民
缺点:有显然的狭小性
形成时间:由共和国到帝国过程中(三世纪)
合用范围: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全部自由民
作用:使法律有了更大的合用范围
成为牢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历史高考必修一知识结构图
( 2)罗马法的评论
b b
③民法大全时间:六世纪;意义:罗马法律系统最后达成
①地位: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叫系统的法律系统
②踊跃意义: a 对罗马:稳固社会次序,保护统治阶级利益
b调理社会矛盾,牢固帝国统治
③影响后代: a 对近代欧美国家文法和同法制度产生影响
成为财富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武器
④限制: a 保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不是法律眼古人人同等
君权至上 c 男女不同等
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确实立与发展
领导阶级:财富阶级和新贵族
近一、英国君主立代制形成与
发展
西
方
民
主
政
治
的
确二、美国总统制
立共和制确定
与1787
①二次内战,查理一世被奉上断头台
过程②新贵族克伦威尔的专制统治
(1)前提:财富阶级革命③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
④“荣耀革命” ,财富阶级革命结束
影响:为君主立宪制确实立供给了政治前提。
①《权益法案》:内容:限制国王的权益,保证议会
立法权、财政权等权益;
限制王权法案②作用: a 君主权益守纪律限制
b议会掌握立法权,其权益不停扩大,日
益超出国王的权益,国王渐渐统而不治。
③结果:确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①形成过程:国王真实统而不治,内阁控制了行政权
(2)确定过程责任内阁制的②构成:首相(内阁领袖):有权益提名内阁成员即各
形成 1721 年部大臣;各部大臣(内阁成员):一定在大政
目标上保持一致,与首相共进退。
背景:工业革命后,工业财富阶级要求扩大政治权益
( 3)1832 年议会改革
结果和作用:扩大了工业财富阶级的政治权益,进一步促使
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
(1)背景:独立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邦联”制使美国堕入困境。
①主要内容:联邦制、三权分立的原则
权益限制:三权分立、相互限制
②特色国会(参议院 +众议院):立法
年宪法的拟订三权分立总统(国家元首政府领袖军队总司令):
发立法
展最高法院:司法
(2)确定
① 1788 年6 月,联邦宪法正式奏效
联邦政府的成立
② 1789 年1 月,华盛顿入选总统
法国共和制政体的
确定
形成: 1875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宪法内容: 1、立法权属于议会:众议院: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
参议院: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此中三分之一
总统:参议院众议院结合选出,人气七年,可连选蝉联
2、行政大权由总统掌握: a 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b 有权委任部长等高级官员
1
2
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c、缔结合约和推行特赦
政体形成
、一致的方式:王朝战争
、确定:德意志的宪法
( 1871 年):内容
d 经众议院赞同有权委任内阁
经参议院赞同有权解散众议
皇帝:权益巨大
宰相:内阁领袖,由皇帝委任
只对皇帝负责,主持内阁工作
议会:结合议会权益较大,
审批法律,帝国议会权益较小
国家构造形成:联邦制
四、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成立
幻想:抨击资本主义的缺点,提出改造社会
成立理想社会的美好假想
幻想社会主义与工人的觉醒:初步
觉醒: 19 世纪 3、 40 年月,法英德迸发大规模工人运动斗争失败,但工
人觉醒,急迫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理论根源:批评继承德意志的古典文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幻想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问世
b 内容: a、论述马克思主义基根源理、说明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
、支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解说无产阶级的历史革命使用暴力颠覆财富阶级的统治,成立无产阶级政权 c 呼吁全球结合,同财富
阶级斗争
时间: 1871 年第二次工业革命
巴黎公社①革命开始 1 、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最高权益机构
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
成立及失败②举措 2、取销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公民自卫军
(政权)
3、撤消财富阶级法庭,成立自己的司法机构
4、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察和免除
5、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出一个娴熟工人
③ 1871.5巴黎公社失败的薪资
1、颠覆了统治俄国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颠覆沙皇: 1917.3二月革命
2、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财富阶级暂时政府两个
政权并存的场面
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 1.四月纲要: a 将俄国革命从财富阶级民主革命转变成社会
主义革命的任务 b 争取以和平方式获得政权
革命发展::七月流血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场面结束
(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获成功
五、现在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向
1
2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两级格局形成→ 多极化出现→ 两级格局崩溃→ 多极化趋向增强
战后早期20c 60、70s1991年1991年后美苏主导西欧日本中国苏联解体一超多强
1、序幕: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确定基础:雅尔塔系统2、表现:①政治:杜鲁门主义(1947 开始标记)、确定:美国的“冷战”政策②军事:马歇尔计划1947—中兴西欧、和苏联的还击系统控制西欧、截止苏联
③经济:北约的成立(1947)
加剧冷战程度
“冷战”暗影下的国际关系全面冷战:① 1949 年德国分裂②朝鲜半岛分裂
局部热战:① 1950 年朝鲜战争迸发② 1961年美国发动越南战争核危机: 1962 年古巴导弹危机(美苏竞争,优势在美)
世界多极化趋向的出现世纪之交世界格局
走向结合欧洲:1951 年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 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 1967 年欧洲共同体(从经济到政治到军事)——20c70s
“用一个声音说话”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美国帮助:①减少日对美战争补偿②将已拆迁工业
设施还给日本③美对日供给恢生产急需的
资本与物质④日供给商品、劳务获得大批
“特需”收入
2、日本国内:①民主革命②拟订经济发展战略
③增强政府投资,着重教育④提出“贸易立国”
“出口第一”
不缔盟运动: 1961 年,于南斯拉夫国都贝尔格莱德形成
东欧巨变、苏联解体:1989 年波兰巨变1990 年两德同一 1991 南斯拉夫联邦解体
1991年末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走进误区(直接)
斯大林模式累积的矛盾核危机(根本)
西方的“和平演变” (外面)
和平与动乱并存:1999 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乡南缔盟发动78 天狂轰滥炸
“911”事件今后代界各国都增强了反恐斗争
多极化趋向的增强:①1992 年,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签署《欧洲缔盟合约》
② 1993 年,欧洲缔盟正式形成
③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个政治力量不停壮大④经过十多年的对
话、谈判、斗争,世界格局体现出“一超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