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新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论坛
2017年8期︱445︱
探析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新技术
周海波
浙江交工金筑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51
摘要:城市轨道交通是安全、舒适且快捷的一种城市交通工具,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已经成为关乎到城市发展的一个重点项目。
但是,城市轨道交通的施工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技术上也提出较高要求,所以,对其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并不断引进新技术的应用,对提高城市轨道交通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08-0445-0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也有了极大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更是成为着重发展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关乎到城市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是,由于轨道交通的施工内容越来越复杂,因此需不断对技术进行研究与创新,才能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的良好发展。
本文就对几个新技术进行介绍,并讲解了技术创新需注意的几点问题。
1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新技术 1.1 地铁隧道的施工新技术 若是地面条件良好,地铁区间隧道可以使用明挖法,但是缺点在于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很大影响,适用于管道路线较少、人少的地方。
浅埋暗挖法的工程成本投入不高、应用灵活多变,适合用于有断面的施工项目中。
该方法是在借鉴新奥法一些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工程施工条件,开发出来的一套较为完整的地铁隧道操作方法。
其适用于城市区域松散土介质围岩中,能将地表沉降控制到最小。
该技术应用的优点在于不会对城市交通造成很大影响,且污染小、噪声小,在断面、尺寸等不同形式下的隧道洞室都有普遍应用。
浅埋暗挖法属于是一种需开挖的施工技术,是在开挖的过程中,通过利用土层较短时间内存在的自身稳定能力,再借助于一定的支撑举措,促使围岩或者是土层表面形成密贴型支护结构的不开槽施工手段。
在砂层、砂卵层以及粘性土层等地质层面中都可应用,因此得到城市地铁轨道交通项目施工的推崇使用。
特别是在一些跨度大的轨道工程隧道段,更体现出较好的应用价值。
另外一个方法是盾构法,这一新技术也同样被广泛应用,其应用特点在于更为安全、便捷,能有效规避掉一些危险隐患的发生。
而且该技术还有一定环保性的效果。
盾构法适用于较软、流砂较大以及断面不变的地方,虽然设备投入大,但是施工速度快。
1.2 新型盖挖施工技术 由于施工要求会和地铁建设施工产生一定的矛盾,由此,新型盖挖法这一新型施工技术随之衍生。
较之于以往旧有施工技术手段存在的不足之处,新型盖挖法施工技术的应用体现出很好的应用效果,很好的解决了以往传统施工技术方法存在的问题,促使其在城市轨道交通施工中得到良好应用。
该技术手段存在显著的一体化特点,于操作过程中,可较好的进行标准化、模数化控制,有利于提升其操作的连贯性与高效性。
在这一体系结构里,钢型支撑体系是一个关键性的内容,该体系的应用,能体现出良好的规范性效果,于路面盖板施工时,可以促进施工安全性的提高,而且该方法于施工操作完成后还能被重复利用,这也就意味着能够缩减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投入。
1.3 深基坑防水技术 于现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施工中,深基坑结构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而这些深基坑结构的使用,也确实比较符合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但是在这其中,也面临着一些难题亟需解决,比如其中防水就作为一个普遍存在且较难解决的问题引起了人们高度重视。
而地铁深基坑防水技术的应用,非常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就地铁深基坑防水技术的具体应用来说,涉及到的内容包括两点:第一,必须要及时清除掉地铁工程项目中存在的一些地下水资源,这样才能促进施工项目建设的安全性效果,规避掉由于这些积水对后面各环节施工操作的影响;第二,应做好相关的防水工作,以防止铁路结构受到水资源的不良影响和冲击,保证工程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提高工程的应用价值,特别是该技术能够有利于工程项目使用耐久性的提高。
在应用该技术时,应注意做好防水材料的选择,确保各类新型的防水材料都能引入其中,并在地铁结构上发挥出有效的防水效用,保证深基坑防水的可靠性。
1.4 超深地基加固新技术
和以往旧有的地基加固方法比较,三重管双高压旋喷这一技术的加固范围更为扩大,而且单桩就能实现大直径、大深度的土体加固,在土层中应用的范围极广,且能够实现对加固固体强度的均匀性。
施工的过程中能很好的控制地面隆起这一问题。
经由大量施工实践经验表明,这一技术能够作为防水帷幕,有效阻断地下水的渗流问题,避免坑底部出现黏性土涌土,对周围建筑或者是地下埋设
物有着良好的保护作用。
1.5 交通枢纽站施工新技术 就三线轨道交通换成枢纽共建这一新技术来说,其应用都能实现乘客于站内付费区进行站台与站台间,或者是站台与展厅间的多点换乘,无需出站,省时、省力。
举例来说:上海轨道交通的济阳
站,属上海轨道交通的6、8、11这三条轨道交通运行线路的统一换成枢纽所在,其施工设计的根本就在于为乘客换乘提供便利性,在该车站的地下3层中的6号、11号交通轨道线路上,能够实现平行同站台的零换乘,不仅能够提高换乘量,而且能为乘客提供最短的换乘距离,为其提供极大的便利性,这也就直接凸显出该技术的应用价值。
2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新技术应用需注意的问题
2.1 促进企业技术的创新 轨道交通技术创新的主体在于企业,因此,需进一步加快政企分离的改革力度,积极促进轨道交通的运营,同时促进工业企业实现市场的经营、企业的重构,构建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化企业制度,明确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低位,从整体上提高企业技术的创新能力,通过制定可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知
识产权保护的规范、科学规定,鼓励并支持有助于轨道交通发展的企业创新工作。
2.2 积极加大资金支持 为了尽快将我国轨道交通技术提升到国际的水平上,依照分类
建设与受益者分担的基本原则,在公益性轨道交通的建设上以及重大技术的改造上,政府应该作为投资的主体,由中央与地方政府承担起技术创新工程的研发费用。
对以商业性为主的轨道交通建设、技术改造项目来说,国家与地方都要积极注入资金成本,在国有资本大量的投入下,将社会资本积极的带入到轨道交通中,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新技术应用与改造存在的资金不足的问题。
2.3 构建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 完善的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技术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核心的、以企业为主体的,两者相结合,以此来构成技术创新体系的框架,并贯穿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施工始终。
同时致力于形成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技术创新服务网络,实现新技术的评估、研发以及技术咨询,加强对技术工作者的培训力度,促进各项职能的发挥。
3 结束语 在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施工中,各种新技术都已经得到普遍的应用,且不断的被积极引入使用,这些新技术的使用有效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可靠性,确保了施工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就浅埋暗挖法、盾构法等新技术的应用来看,都体现出很高的应用价值,也具有深入研究、创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浩.吉隆坡安邦轻轨轨道工程施工技术与装备研究[J].铁道标准设计,2015,17(8):43-46,47. [2]聂佳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30(26):238-238. [3]鞠喜波.铁路工程中轨道铺设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42(8):145-145. [4]武甲.轨道铺设施工技术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 2016,11(19):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