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众传播专业考研成功经验(英语)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拟录取名单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拟录取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8f58b478a98271fe910ef966.png)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拟录取名单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院系发展
2001年5月28日,北京大学恢复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依托日益增强的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基础,整合全校资源,逐步形成具有北大特色、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和教学模式,形成了包括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网络传播、广播影视、跨文化交流、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管理等一系列的学科群。
截止到2006年9月,学院教师已经达到3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全日制学生达到67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5人,硕士研究生216人,本科生407人,此外还有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及专升本学生近千人。
师资队伍老中青结合,学历层次本硕博齐备,经过几年的发展,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科建设已经日臻完备,培养能力开始渐成规模。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院系专业设置
新闻与传播学院目前设置本科、硕士和博士三种学历层次。
本科生设有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四个专业。
研究生设置了新闻学和传播学两个硕士点,以及一个传播学博士点,专业研究方向涵盖国际新闻、新闻传播实务、新闻传播史论、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大众传播、新媒体与网络传播、广告理论与实务、媒体经营管理、编辑出版学等诸多领域。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院系培养目标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培养和造就掌握国家政策法规、通晓新技术、精通外语、具有现代管理观念的新一代新闻与传播人才;为国家解决新闻与传播领域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构筑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交流的桥梁。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拟录取名单公示。
考研英语一备考经验
![考研英语一备考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7d77915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6e.png)
考研英语一备考经验考研英语一备考经验(一)考研萌芽期(3月4月阶段)这个阶段有两个主要任务需要解决:1、单词2、长难句首先说单词,在这个阶段我选择了红宝书。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的绿皮。
这两本书我没有做过细致的对比,但是大体上来说这两本书是一个重量级的,属于单词书中的基础篇。
(后面还会讲到单词书中的提高篇)也就是说,这两本中的某一本你一定要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背。
要反复几遍呢,在3月到4月期间能一天背一个List并且隔三差五地复习一下前面的就可以了。
我的单词书,有几种不同的记号笔画出了颜色。
首先,在过第一遍单词时,我用了绿色的荧光笔。
对于自己不熟悉或者压根记不住的单词,请做上一个小记号。
过第二遍单词时,用橘黄色的荧光笔;第三遍,用紫色的荧光笔。
总之到最后,你的单词书上最五颜六色的就是你最难掌握住的,也是你需要重点攻克的。
至于第一遍背单词的重要性,在这里我一定要好好强调一下。
到了考研后期,我们的重心要挪到专业课上来,所以很难有整段的时间去背单词,那样做太奢侈了。
而考研萌芽期、早期是打基础的阶段。
这个时候完完整整地背上一遍单词,其实映象会非常深刻。
当然了,几乎每个同学在背完一遍单词之后都会感到焦虑,因为差不多都忘光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只是考研的时候我们很少受到外界的刺激。
高中时,老师时不时的听写小测验,每个月的月考还有期中期末考都是刺激,这样的刺激会让你不断地回忆起自己所学到的单词、句子。
但是考研往往是一个人在战斗,没有老师监督没有同学相互较劲,所以想不起来是正常现象。
但是,不要害怕,因为它们已经存在于你的脑子中,只是缺乏必要的刺激。
那么应该如何获得这样的刺激呢途径1、研友,可以寻找一个志同道合的研友,打水的时候、吃饭的时候、转战教室的时候相互提问一下单词。
在交流中较深对于陌生词汇的映象,是非常好的一种记忆手段。
我记得有研究证明,在课堂中让同学们就所学知识进行讨论是有效提高理解和记忆的最佳手段。
途径2、如果你习惯了独来独往或者尚未找到这样一位研友使,该怎么办呢看文章做阅读。
北大新闻与传播专硕MJC四个专业区别与联系
![北大新闻与传播专硕MJC四个专业区别与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37e8b83cccbff121dd368363.png)
北大新闻与传播专硕MJC四个专业区别与联系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一、【8大区别】1、所在学院不同(1)新闻与传播专硕MJC在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2)新闻与传播专硕MJC(新媒体方向)在北大新媒体研究院;(3)新闻与传播专硕MJC(财经传媒方向)在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汇丰商学院;(4)新闻与传播专硕MJC(创意写作方向)在北大中文系;2、学制和学费不同(1)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与传播专硕MJC学制2年,学费两年8万;(2)北大新媒体研究院的新闻与传播专硕MJC(新媒体方向)学制2年,学费两年8万;(3)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汇丰商学院的新闻与传播专硕MJC(财经传媒方向)学制2年,学费两年8万;(4)北大中文系的新闻与传播专硕MJC(创意写作方向)学制3年,学费三年13.6万;3、分数线不同四个新闻与传播专硕MJC的分数线都是所在学院单独划线,按照进复试1:1.5的比例划线,一般情况下是不同的,即使相同也是巧合,没有可比性。
下面是新鲜出炉的2016年北大四大MJC的复试分数线,可供大家参考一下。
4、奖学金不同(1)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与传播专硕MJC奖学金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少量的校级奖学金;(2)北大新媒体研究院的新闻与传播专硕MJC(新媒体方向)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少量的校级奖学金;(3)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汇丰商学院的新闻与传播专硕MJC(财经传媒方向)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每年评定的学术奖学金和少量的校级奖学金;(4)北大中文系的新闻与传播专硕MJC(创意写作方向)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少量的校级奖学金;5、初试内容不同虽然4个MJC初试的两门科目都叫做“新闻与传播基础”、“新闻与传播综合”,但是具体考察的内容不一样,交叉很少。
(1)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与传播专硕MJC初试内容是新闻基础、传播基础、广播电视、广告学、新媒体、研究方法(连续两年没考);(2)北大新媒体研究院的新闻与传播专硕MJC初试内容是传播基础、市场与媒介产业研究、新媒体基础、研究方法;(3)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汇丰商学院的新闻与传播专硕MJC(财经传媒方向)初试内容是新闻基础、传播基础、广播电视、新媒体基础与热点、研究方法、财经基础;(4)北大中文系的新闻与传播专硕MJC(创意写作方向)创意写作基础、文史基础;6、培养目标\对学生能力素质要求不同(1)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与传播专硕MJC 培养的是精通新闻与传播理论和实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从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进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媒体、互联网公司的比较多;(2)北大新媒体研究院的新闻与传播专硕MJC(新媒体方向)培养的是熟悉互联网产业发展、媒介与市场研究方法的复合型人才,由于第一届学生尚未毕业,因此还没有具体的就业统计数据,但是本专业脱胎于北大传播学下面的新媒体与网络传播方向,就业可以参考2014年之前数据;(3)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的汇丰商学院的新闻与传播专硕MJC(财经传媒方向)培养的是熟悉财经与传媒、资本运作相关的该哦及复合型人才,就业目前在地产、银行、国家媒体的都有;(4)北大中文系的新闻与传播专硕MJC(创意写作方向)培养的是适应互联网环境兴起的新型创意写作类人才,比如网络编剧、IP运作等,目前就业的主要方向在报社、编剧、自由职业、资本公司的都有。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面试名单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面试名单](https://img.taocdn.com/s3/m/31fb4cc99ec3d5bbfc0a740b.png)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面试名单一、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面试名单1、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学术型硕士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新闻学)周南、谢思楠、孙杰、郑琬莹、张文(北大)、童正茂、吴天添、聂可、柳帆、王帆、陶燕茹、陶一萍、黄欢、朱蔓衡、崔凌睿、张聪聪、刁潍、余智、金亮、闵锐、田佳和国际传播、大众传播、编辑出版:于蒙、李雨竹、彭文卓、刘一超、赵璐、周智秋、于垠水、熊一丹、张文(中国传媒)、乐靖、路璐、郑珊珊、苏晓燕、肖丽荣、查正琳、刘润坤、王丹柠、周也青、张明浩、雒仁启、周小凡、朱松梅、郭小龙、张家齐、黄上国、罗书婷、尹卫卫、翟秀凤、赵明扬、陈晓婉、陶丽、徐艺婷、朱文婕、潘婧瑶、楚萌广告学、媒体经营管理、新媒体与网络传播:侯佳、罗李俊、唐诗、刘恋、甘露、江丛珍、王瑾、李想、苑晓雅、胡晓、孔龙、刘晓双、胡璇、闫名驰、张小娟、张伟杰、汤文艺、耿延庭、王捷、张也、谷颖、付宇骄、陈伟、王治锟、王朦、任明朝、张橦、杨蒙、王志福、夏月、张潮、王馨毓2、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专业型硕士王若伊、赵雅婷、郑佳佳、蒋少翔、袁雯、周旻、李含、沈燚、申茜、时梦月、王迪迩、牟欣桐、吕凌寒、李慧宁、李坤、柯丽梅、孙嘉津、史梦诗、徐畅、朱智丹、朱建宇、尹聪、侯耀坤、史林静、许可璞、陈煜、李柯、张翕以下是文/体特长生、选留学工干部、团中央支教团成员面试名单(不占我院推免指标):王惠琴(大众传播)、赵冉(大众传播)、王佳荣(大众传播)、王雪娇(大众传播)、谭卓(大众传播)、李星怡(媒体经营管理)、黄唯倫(新闻与传播)、隋国澜(大众传播)、张丹(新闻与传播)、刘薇(新媒体与网络传播)、赵晓航(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吴颖媛(新闻与传播)、索天艺(新闻学)、吕祚成(新闻与传播)、蒋佩雯(广告学)、刘晨昕(新闻与传播)二、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考试形式为面试,满分100分,其中综合考查30分,英语口试20分,专业考核50分。
三、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面试时间学术型硕士: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新闻学:9月28日上午8:00-下午传播学一(国际传播、大众传播、编辑出版):9月28日上午8:00-下午传播学二(广告学、媒体经营管理、新媒体与网络传播):9月30日上午8:00-下午专业型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9月29上午8:00-下午四、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面试地点:新闻与传播学院113室(待考地点)(北京大学遥感楼东侧,博雅塔南)五、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推免生招生名额:见北京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专业目录(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页)六、注意:1、考试时带上身份证、学生证;2、请尚未提交母校推荐免试资格证明信(盖母校教务部红章的原件)、成绩单原件的同学最好考试当天提交。
新闻传播学考研复试英语口试的75个问题
![新闻传播学考研复试英语口试的75个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2426500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77.png)
在自我介绍完了老师就会开始问你问题这里列出一些常见的问题,可以认真准备。
注意在准备的过程中,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见解来准备答案,让自己回答的问题和整个的自我介绍融为一个整体。
要不然很容易被考官抓住把柄,问个没完,很容易因紧张而露出马脚。
在每一年的面试中都会有很多相同的问题,这些问题看起来很平常,却有很多陷阱,一不小心就会被考官抓主小辫子了。
回答这些常见的看起来很平常的问题,是很有艺术的。
传统面试问题(Sample Traditional Interview Questions)1、"What can you tell me about yourself?" ("关于你自己,你能告诉我些什么?")This is not an invitation to give your life history. The interviewer is looking for clues about your character, qualifications, ambitions, and motivations.这一问题如果面试没有安排自我介绍的时间的话。
这是一个必问的问题。
考官并不希望你大谈你的个人历史。
是在寻找有关你性格、资历、志向和生活动力的线索。
来判断你是否适合读MBA。
The following is a good example of a positive response. "In high school I was involved in competitive sports and I always tried to improve in each sport I participated in. As a college student, I worked in a clothing store part-time and found that I could sell things easily. The sale was important, but for me, it was even more important to make sure that the customer was satisfied. It was not long before customers came back to the store and specifically asked for me to help them. I'm very competitive and it means a lot to me to be the best."下面是一个积极正面回答的好例子:"在高中我参加各种竞争性体育活动,并一直努力提高各项运动的成绩。
北外考研英语笔译(MTI笔译)备考经验整理分享
![北外考研英语笔译(MTI笔译)备考经验整理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e931556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7d.png)
北外考研英语笔译(MTI笔译)备考经验整理分享一、翻译基础考试结构:15个英译汉短语、15个汉译英短语、一篇英译汉、一篇汉译英时间:3小时单词是基础,用到的词汇书汇总:1.刘毅10000词2.新东方的专八词汇3.新东方的《中高级口译考试词汇必备》4.平时练习翻译中不认识的单词【另外单词是永远记不完的,但是你遇到不会的,就要立马记下了,并反复记忆,后来你会发现,再遇到翻译时,你不会的单词变的少了。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就是,一定要反复地回过头来复习你遇到的生词,有计划的复习,循环往复,这样才有效果,并且要积累一些高级词汇,不要一看到重要,就想到important,一看到好,就想到good之类的,要有高级替换词】30个短语翻译北外出题紧跟潮流热点,比如今年考的“NASA”,bitcoin就是往年考过的,“Paparazzi”也很简单,ladygaga有首歌名就是这个,ALS则是今年流行的IcebucketChallenge相关,还有十八届四中全会,如果你看了政府工作报告,一定不陌生。
当然,也有比较生僻的。
备考方法:1、中国日报英语点津上的新词新译,北外的好多题都是出自其中。
把英语点津上的词语翻译专门整理打印出来,按照计划每天复习一点。
一定要坚持每天看,并且要多看几遍,因为一遍是根本不能全部记住。
2、还有就是政府工作报告,这个推荐大家去背诵,不单单是短语,对段落翻译也很有用,比如今年的“量化宽松政策”就是出自政府工作报告,“十八届四中全会”也是。
4、卢敏出的《笔译二级三级通用的词汇》和ChinaDaily出的一本书《最新汉英特色词汇词典》(短语这部分范围广,需要每天积累,并不断复习。
忘记,再背诵,再忘记,再复习背诵,反复进行。
另外,我建议:如果你觉得自己有些短语背诵的差不多了的话,别掉以轻心,下笔写一下,或许你会发现自己记得并不是那么牢固,每个短语只有一分,大小写错误,少了S,统统都是没有分了,所以一定要记得准确,虽然是30分,但是也不要太过于担心,因为有些短语翻译在段落中也可以用的,或者在段落翻译的时候,也学习了短语翻译,这些都是相通的。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考情分析及经验指导【盛世清北】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考情分析及经验指导【盛世清北】](https://img.taocdn.com/s3/m/14821e17240c844768eaeea9.png)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考情分析及经验指导【盛世清北】【简介】本文重点说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招生变化,复试内容及分数线,参考书,历年真题,盛世清北内部资料,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考研经验等。
【考情分析】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专业课历年考试难度大,考的深,考的活,即使是同一本教材,但是掌握程度与考生高校要求不可同日而语。
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学,怎么考高分是在报考北京大学考生面前的拦路虎。
因此,考生要了解和掌握北京大学考试风格,考试题型,考试重点,难点,突破跨越顶尖名校的障碍。
由于北京大学考试要求及难度大于其他高校,因此,北京大学专业课程的备考,也可用于其他高校通科目专业课程备考使用。
【2021招生目录】【院系招生变化】对比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年与2020年招生目录,总结出:1、减少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的招生,增加新闻传播学专业招生;2、各专业研究方向不变;3、各专业招生目录备注不变;4、各专业考试科目不变;5、新闻传播学专业招生人数增加6人,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招生人数减少1人;总数,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招生变化较大,备考考生注意报考。
【复试分数线】【复试内容】一、复试形式:远程网络面试。
二、复试时间:1)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组复试时间:5 月 9 日(周六)上午 8:30 到结束;2)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组复试时间:5 月 10 日(周日)上午 8:30 到结束。
三、资格审查1)新闻与传播学院将在复试阶段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新闻学、传播学专业组资格审核时间:5 月 9 日(周六)上午 8:00 到结束;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组资格审核时间:5 月 10 日(周日)上午 8:00 到结束。
2)往届生需递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最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同时审查最后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持有国(境)外学位证书,需提供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原件审核,同时提交复印件。
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考研复试
![新闻传播学专业英语考研复试](https://img.taocdn.com/s3/m/e918c474ba0d4a7303763a7f.png)
英语专业面试常用词汇accredited journalist n. 特派记者advertisement n.广告advance n.预发消息;预写消息affair(e) n.桃色新闻;绯闻anecdote n.趣闻轶事assignment n.采写任务attribution n. 消息出处,消息来源back alley news n. 小道消息backgrounding n.新闻背景Bad news travels quickly. 坏事传千里。
banner n.通栏标题beat n.采写范围blank vt. "开天窗"body n. 新闻正文boil vt.压缩(篇幅)box n. 花边新闻brief n. 简讯bulletin n.新闻简报byline n. 署名文章caption n.图片说明caricature n.漫画carry vt.刊登cartoon n.漫画censor vt. 审查(新闻稿件),新闻审查chart n.每周流行音乐排行版clipping n.剪报column n.专栏;栏目columnist n.专栏作家continued story 连载故事;连载小说contributing editor 特约编辑contribution n.(投给报刊的)稿件;投稿contributor n.投稿人copy desk n.新闻编辑部copy editor n.文字编辑correction n.更正(启事) correspondence column 读者来信专栏correspondent n.驻外记者;常驻外埠记者cover vt.采访;采写covergirl n. 封面女郎covert coverage 隐性采访;秘密采访crop vt.剪辑(图片)crusade n.宣传攻势cut n.插图 vt.删减(字数)cutline n.插图说明daily n.日报dateline n.新闻电头deadline n.截稿时间dig vt.深入采访;追踪(新闻线索);“挖”(新闻) digest n.文摘editorial n.社论editorial office 编辑部editor's notes 编者按exclusive n.独家新闻expose n.揭丑新闻;新闻曝光extra n.号外eye-account n.目击记;记者见闻faxed photo 传真照片feature n.特写;专稿feedback n.信息反馈file n.发送消息;发稿filler n.补白First Amendment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内容有关新闻、出版自由等)five "W's" of news 新闻五要素flag n.报头;报名folo (=follow-up) n.连续报道Fourth Estate 第四等级(新闻界的别称)freedom of the Press 新闻自由free-lancer n.自由撰稿人full position 醒目位置Good news comes on crutches. 好事不出门。
2014北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分享及历年真题
![2014北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经验分享及历年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63fbcf0710661ed9ac51f302.png)
看到初试成绩很激动,专业课分别是128,115,有一种苦心人天不负的感慨。
备考的路上每个人都很努力,我很感谢师兄师姐、小伙伴们给我的帮助、鼓励和支持。
这些都是我能考上不可或缺的。
很多同学在复试名单出来后就在写考研经验,我拖到拟录取名单出来之后才写,一方面是准备复试着实繁忙,另一方面是希望在结果出来之后在把经验分享给大家,显得更靠谱一点。
下面说说备考经验,我主要说专业课,因为自己英语政治考得一般,政治64,英语74,童鞋们还是看看高分师兄师姐的经验为好。
一、报考新闻与传播硕士(MJC)的原因备战MJC是在13年初。
13年北大新传考研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学硕全部在北京上课,不去深圳了,所带来的影响就是学硕缩招,MJC扩招,这也是我在权衡了多方面因素之后,报考MJC的原因。
MJC相较于传播学学硕的区别,主要是加入了新闻学和新闻实务的考察,这方面的比重差不多是传播学:新闻学=8:2,而且近些年有更加偏重新闻和新媒体的趋向,所以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不能过于注重传播学,要两者兼顾。
二、推荐书单(不一定适合每一位,学弟学妹作参照)专业课的复习由于针对MJC的经验较少,我参照了立早师姐、逆转录猴子师哥和猫哥的书单,这些主要是针对传播学的,我给大家列一下我看的书单,里面参考了师兄师姐的书单,也有一些我自己看的书。
专业一考察的范围较广,社会学、新闻学、政治学等相关科目的知识都会有所涉及到,这跟传播学的学科起源有关。
按照大块来分,这一科目的参考书可分为史、论和方法。
其中,“论”指的是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占比较多;“史”指的是传播学的学科发展历史,往往穿插在理论当中;“方法”指的就是研究方法,这一块占比越来越重,而且每年必有一道方法的题会考。
由于学科的体系是通过理论来构建的,我就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来梳理相应的参考书。
此外,还会把相关的专著、辅导书、期刊、网站和需要关注的微博等作简要介绍。
1、【新闻学】(1)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8年6月1日)《新闻理论十讲》抛弃了以往教材所谓“严谨系统”的结构,以新闻理论关键词作为章名,以重要论断作为节名,形成体例上的开放式系统,避免了对新闻理论刻板生硬的演绎和组织。
学姐分享:2019北师大学科教学英语866专业课考研高分必看经验贴!
![学姐分享:2019北师大学科教学英语866专业课考研高分必看经验贴!](https://img.taocdn.com/s3/m/66c66891ddccda38366bafd3.png)
学姐分享:2019北师大学科教学英语866专业课考研高分必看经验贴!866这一门课,不似333那样大部分无需理解只需死记硬背。
除了名词解释〔尤其语言学〕或许需要死记硬背之外,其他的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阐述。
尤其教学法,北师大考教学法考的特别活,很多时候并不能靠背诵来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在记忆的基础上去发散思维,去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才行。
先总结一下866的复习流程:1.看一遍书,理解2.对着笔记看书,形成框架3.背诵,六普及以上〔达不到也不要紧,主要看质量〕接下来,我分科说明一下我的复习见解,仅供参考。
一.语言学语言学是最难理解的一门,也是最容易记了就忘的一门。
我的建议是,当你弄懂某一个知识点时,在知识点旁边用概括性的语言总结一下,以防忘记。
书的话,我建议看1-2遍就行,不需要超过两遍。
看够两遍,就直接上手背吧。
其实对很多人来说,某个知识点需要大量的重复记忆,才能形成酝酿效应,在某一天茅塞顿开。
语言学就是,读完书,大概理解一下,背一遍框架,好,开始背笔记吧。
第一遍第二遍全部都背,第三遍第四遍根据真题分析背重点,第五遍第六编查漏补缺。
其中,到了第六遍,就最好开始上手默写。
有的时候,你背的很开心,结果一到默写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只记得几点。
默写也不是让你把整本笔记的知识点给默写完,而是做模拟题,特别是那种根据真题的出题模式编制的模拟题,最好还给你带解析的那一种。
北师大866的语言学,很少会有能让你烧死不少脑细胞的思维发散性题目,所以解析一般就是题眼的解释,值得一看。
二.教学法教学法是最好理解的一门,但也是最难拿全分的一门。
为什么呢?因为北师大最喜欢拿教学法出发散性思考的问题。
每个人思考水平不同,拿到的分数肯定也就不一样。
那么,应该怎么复习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所有的发散性的思考题,都是建立在你对这个知识点的基础上的。
这也就是说,你要是对这个知识点理解的不透彻,概念记忆的不清楚,你就无法作答。
北师大新闻与传播专硕参考书目
![北师大新闻与传播专硕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6d7db30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a.png)
北师大新闻与传播专硕参考书目
北师大新闻与传播专硕的参考书目包括:
1. 《传播学导论》:作者为北师大陈彦红教授,本书内容包括传播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传播过程等,对学生了解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具有很大帮助。
2. 《新闻传播学教程》:本书由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编写,系统介绍了新闻传播学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等内容,是该专业学生必备的参考书之一。
3. 《媒介与社会》:本书探讨了媒介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有助于深入理解新闻与传播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4. 《新闻写作教程》:本书详细介绍了新闻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很有帮助。
5.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本书全面介绍了大众传播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最新研究成果,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大众传播的原理和实践。
6. 《社会研究方法》:本书系统介绍了社会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对于进行新闻与传播研究很有帮助。
7. 《传媒经济学教程》:本书介绍了传媒经济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有助于学生了解传媒产业的运作规律和发展趋势。
8. 《网络传播概论》:本书介绍了网络传播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影响,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网络时代的新闻与传播现象。
此外,还可以阅读《新闻学概论》、《新闻理论十讲》、《网络新媒体导论》等书目,以加深对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理解。
请注意,这些书目并非全部参考书,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参考。
在选择参考书时,请结合个人兴趣和研究方向进行选择。
考研成功备考案例及经验分享
![考研成功备考案例及经验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24d8d3c3915f804d2a16c103.png)
考研成功备考案例及经验分享根据历年的情况, 由其他学科进入教育学专业领域的考生有独特的优势. 但是教育学统考课涉及的信息量非常大, 对于没有专业背景的跨考生来说, 在准备上有一定难度.案例1Lily, 女, 本科北京科技大学英语系,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 教育学原理方向. 考研专业课成绩:260分.我的复习技巧:基础加捷径.1.夯实基础. 专业课本是专业课复习的重中之重, 这一点勿庸置疑.2.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找捷径. 因为条件便利, 我一有机会就到所报考的学校旁听基础课. 如果能旁听所报考方向的硕导或博导的课, 那就更好了, 因为考研的专业课试卷就是他们亲自操刀的. 旁听一个学期下来, 我对老师的专业研究领域一清二楚. 外地的学生也有捷径可以走, 如登陆所报考院校的论坛或者通过网络结交一些在该校就读的朋友, 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源.3.尽可能多地找到所报考院校的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 有用的真题越多越好, 这样方便总结经验.4.上所报考院校的辅导班. 对于跨考生, 有辅导班老师提纲挈领, 可以少走弯路, 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但是不能完全依赖辅导班.寄语:成功等于90%的勤奋加10%的方法, 做一个有心的学习者, 成功就近在咫尺!案例2小米, 女, 本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学专业,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 比较教育方向. 考研专业课成绩:258分.我的复习技巧:交替复习, 反复记忆.第一轮复习主要按照书的章节来复习, 将知识细化. 1.两科一起复习. 上午复习教育学, 下午复习教育史, 这样交叉记忆效果较好. 2.看一章总结一章, 第二天再复习一遍, 争取每天复习, 反复记忆. 3.多动脑, 多总结, 加以区分地记笔记, 巩固知识点. 第二轮复习, 则对主要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梳理的同时进行比较分析. 第三轮的复习结合历年考研真题, 边做题边总结, 熟悉考研题型和解题方法. 最后进行复习的时候可以结合阅读一些权威教育杂志和教育论著.寄语:放松心态, 一步一个脚印,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案例3牛牛, 男, 本科河北大学中文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生, 教育学原理方向. 考研专业课成绩:255分.我的复习技巧:扎实学习, 平和心态.1.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专业课复习该怎样进行, 可以参考师兄师姐的时间表, 每一轮复习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一定要大致估算, 制定一个详细的专业课复习计划, 并严格遵守, 一天落实一天的任务. 这是一个枯燥的过程, 贵在坚持. 2.主动学习, 勤于思考. 简单地说, 先理清全书的框架, 然后在阅读中一点一点地将框架添上内容, 汇总成知识树, 最后消化吸收.比如中国教育史, 可以按朝代整理思想史和制度史, 也可以按题型整理, 或者按专题整理, 如:以书院的发展、蒙养院的发展为专题等. 3.复习的后期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淡化成败意识. 调整心态的目的是争取在考研的时候能超常发挥, 最起码正常发挥. 每年都会有同学因没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压力过大, 期望值过高, 与自己的梦想失之交臂.寄语:端正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每天鼓励一下自己, 告诉自己:我能行!案例4小徐, 女, 本科南京晓庄学院教育技术专业.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研究生, 教育学原理方向. 考研专业课成绩:247分.我的复习技巧:4遍阅读法.最好能将专业课本读4遍. 第一遍通读, 留下整体印象.从教育学基础和教育史出发, 宏观上对整个教育学学科知识脉络、发展历程有一个大概了解, 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遍细读, 尽可能与所报考院校的专业课笔记相结合, 重点记忆相关知识点. 我当时用两个半月的时间来完成第二遍的阅读. 专业课的笔记可以在网上找或者通过报考院校的朋友寻找. 第三遍可以结合所报考院校的历年真题, 边做题边总结, 查找自己遗漏的知识点并吃透考题. 最后一遍阅读的时候, 要积极调动自己的发散思维, 对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 加入自己的看法. 阅卷老师更喜欢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当然你说的要言之有物、有理有据.寄语:要对自己有信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 有理想并付诸行动, 成功一定属于你!。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考研考情分析及经验指导【盛世清北】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考研考情分析及经验指导【盛世清北】](https://img.taocdn.com/s3/m/d692cda127d3240c8547efa9.png)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考研考情分析及经验指导【盛世清北】【简介】本文重点说明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考研招生变化,复试内容及分数线,参考书,历年真题,盛世清北内部资料,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考研经验等。
【考情分析】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专业课历年考试难度大,考的深,考的活,即使是同一本教材,但是掌握程度与考生高校要求不可同日而语。
考什么,怎么考,怎么学,怎么考高分是在报考北京大学考生面前的拦路虎。
因此,考生要了解和掌握北京大学考试风格,考试题型,考试重点,难点,突破跨越顶尖名校的障碍。
由于北京大学考试要求及难度大于其他高校,因此,北京大学专业课程的备考,也可用于其他高校通科目专业课程备考使用。
【2021招生目录】【院系招生变化】对比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2021年与2020年招生目录,总结出:1、招生专业不变;2、减少新媒体与网络传媒研究方向;3、招生目录备注增加考试科目情况;4、各专业考试科目不变;5、各专业招生人数不变;总数,北大新媒体研究院招生变化不大,备考考生注意报考。
【复试分数线】【复试内容】一、复试细则1.新媒体研究院硕士生招生实行差额复试2.复试方式:面试3.统考专业硕士初试、复试成绩权重为6:4。
4.港澳台、留学生复试按百分制计算(60分及格)。
5.统考考生的总成绩由初试、复试(含外语)成绩组成,满分100分;港澳台、留学生总成绩由复试(含外语)成绩组成满分100分(留学生外语听力考查内容为英语及中文)。
6.复试成绩不及格的考生不予录取(60分及格)。
二、复试时间及形式1.复试时间2020年5月14日(周四)上午8:30—结東*统考和港澳台考生2020年5月15日(周五)上午8:30—结束*留学生考生2.复试形式:网络远程面试复试材料提交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提交如下亲笔签字材料电子扫描件,按文件类别和顺序命名、打包(以准考证号/考生编号+姓名+内地/港澳台/留学生命名),于2020年5月8日早上9点前发送至邮箱:snm@【复试名单】【参考书目】北大新媒体研究院考研专业课参考书目包含: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大众传播学总论》张隆栋《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传播学概论》施拉姆《传播学》沙莲香《传播学引论》李彬《传播学》邵培仁高等教育《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及应用》华夏出版社沃纳.赛佛林等《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戴元光复旦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大众传播学总论》张隆栋《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传播学概论》施拉姆《传播学》沙莲香《传播学引论》李彬《传播学》邵培仁高等教育《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及应用》华夏出版社沃纳.赛佛林等《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戴元光复旦【经验指导】考研从来都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大家倾注自己的精力与时间,不仅要走对方向,在拟学习计划的时候也必须要认真谨慎,可以说,每一步都要稳扎稳打。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传播学概论”育明教育独家内部考研笔记第一讲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传播学概论”育明教育独家内部考研笔记第一讲](https://img.taocdn.com/s3/m/8c37e81459eef8c75fbfb358.png)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中传中传教授创办教授创办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概论”育明教育独家内部考研笔记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根植于人类生活的传播现象一、概念:1.1964年,拉扎斯菲尔德在《宣传、传播与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
2.1947年,施拉姆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成立了第一个传播研究所。
二、问答:传播的定义大致分为哪三种类型:答:①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
这是指通过传播共同享有一则信息、一种思想或态度,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之间认知的共同性。
施拉姆认为:“今天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
”②强调传播是意图地施加影响。
这是指甲方传递信息给乙方时,希望或要求乙方相信、接受并采取同一态度,而乙方原先并没有这种意向。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③强调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
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
第二节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一、概念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2.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第一,按信息传、受的范围大小,传播学可分为五个研究层次,即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第二,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可分为三个研究层次:理论,模式,研究方法(定量、定性)。
第三,按不同领域划分纵向或横向的研究层次和研究重点。
纵向研究主要有:古代传播思想的整理与分析,近现代传播事业的演变等。
横向研究有:信息系统——研究与信息处理有关的理论和技术性问题等。
第四,传播学研究可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个层次。
3.自我传播:体内传播或人的内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
4.人际传播: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
考研英语秘籍
![考研英语秘籍](https://img.taocdn.com/s3/m/b262c57a1711cc7931b71672.png)
涛哥教你答考研英语(应王捷小盆友的要求,小王子在这里和大家探讨一下考研英语的问题,如有不周,还望海涵!)I.Reading comprehension一.大阅读1.拿到一篇阅读,首先看阅读后面的问题。
一般地,若文章有5段,则每一段对应一个问题;若文章有5段以上,则相应有超出的几段不含问题的答案。
2.外国人有个习惯,就是将要说的内容的主旨句写在段首,所以每段的首句必须仔细研读。
3.有人名的,就去文中快速找到该人(首字母大写的),然后细读该人说的话办的事、对于某件事情的态度看法。
4.形如The sentence“It is not a flash in the pan”most probably means?此类问题,不要去猜这句子是什么意思了,即使这句子里的每个单词你都认识。
这类问题一定要结合语境,即该句的上下文去揣摩它的意思,“这不是昙花一现”是这句话在文中的正确意思。
这种方法对猜words意思同样适用。
5.问题中提到譬如“Donovan's story is mentioned in the text to ”,这种问题的答案一定不能再涉及到Donovan本人了,包括he ,she都不能选,它是问你Donovan的事情说明了什么道理或证明什么结论。
6.It can be learned from para. 1,2,3,... That对于这种问题,原文一般不会给你正确答案,你只有从第1,2,3,...段的内容去推断它的意思、给人的启示或是让你明白什么道理。
7.The attitude of the author toward ...is...问作者对...的态度,这样的问题,文章中一般通过一个词、一句话或作者同意某人的观点来表现作者的态度。
8.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may be此类问题不用去原文找,作者不会直接给你,只有弄懂文章中心内容才能知道作者说的是关于什么的事情。
北大新传考研猫哥
![北大新传考研猫哥](https://img.taocdn.com/s3/m/25a1c36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b.png)
北大新传考研猫哥
北大新传考研猫哥资深考研辅导师,以优异的成绩和丰富的经验赢得了众多学生的信赖和赞誉。
猫哥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个性化辅导使他在考研界声名远扬。
作为北大新传院的老师,猫哥经常面对着众多渴望顺利考上研究生的学子们。
他深知考研的压力和挑战,因此一直致力于帮助学生们解决问题,提高复习效率,给予正确的指导和鼓励。
猫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他鼓励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并提供个性化的复习建议。
他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考点。
此外,猫哥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潜力,并通过鼓励和激励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他注重在考研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应对压力的能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
在考研备考的道路上,猫哥一直陪伴着学生们,鼓励他们坚持下去。
他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正确的方法,每个学生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因此,猫哥在考研圈中赢得了“北大新传考研小能手”的美誉和口碑。
总之,北大新传考研猫哥通过个性化辅导和科学合理的方法,帮助学生们在竞争激烈的考研过程中脱颖而出。
他深耕考研教育事业多年,为众多学生指明了成功的方向。
他的辅导不仅仅
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们的学术素养和综合能力。
因此,他备受学生们的赞赏和推崇,成为众多考研学子们的倾心选择。
北大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及部分答案(整理版)
![北大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及部分答案(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c0758ad0d233d4b14e6952.png)
历年真题及部分答案2001年一、填空题1、“社会雷达”是传播学者施拉姆对传播功能的一种概括。
1957年,学者赖特提出传播具有娱乐功能。
学者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著名的两级传播理论。
1948年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的学者拉斯韦尔提出了传播的三大功能学说。
1964年,学者鲍尔提出著名的“固执的受众”的观点。
2、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功能主要有经济全球化发展、政治全球化加速、文化交流融合全球化。
3、著名新闻工作者李普曼称信息环境为虚拟环境英文为 Pseudo-environment 。
4、大众传播时代的开始,一般认为应以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大约在 19 世纪 30 年代。
5、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有三个要点,即媒介即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和“热媒介”与“冷媒介”。
二、名词解释1、传播学中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符号可以分为信号与象征符,信号具物理性质,象征符则具人类语义性质。
语言是一种包含语音系统和意义系统,以口语为根本渠道,文字为辅助手段,用于人类交际的符号系统,是典型的象征符体系。
其作为从劳动中演化出来的信息传播手段,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
非语言传播一般而言指除语言传播外一切交流形式。
严格地说,是具有社会性共知的含义,被有目的地或解释为有目的地发出,被有意识地接受者反馈的,除使用言辞本身以外的人类属性或行动。
其包括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又称副语言,体态符号以及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物体语言符号等。
2、编码和解码编码即传播者将自己要传递的讯息或意义转化为语言、音声、文字或其他符号的活动;解码则是传播对象对接受到的符号加以阐释和理解,读取其意义的活动。
编码与解码是传播的基本环节。
在传播的巴克模式,奥斯古德与施拉姆模式以及施拉姆德大众传播模式等模式中都有所体现。
文化研究学者认为编码与解码行为可以体现社会意识形态斗争,并且受传者在还原具体讯息内容,重建定义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加入新的解读。
霍尔即将自己著作命名为《编码与解码》。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分数线拟录取考研经验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分数线拟录取考研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e9700a483c1ec5da50e2709d.png)
【北大考研辅导班】北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科目参考书考研分数线拟录取考研经验一、北大深圳研究生院简介-启道2001年1月,北京大学与深圳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创办北京大学深圳校区协议书》,共同创办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经过十七年发展,深圳研究生院依托北大、立足深圳,逐步成为扎根深圳的北京大学研究型国际化校区,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原则和办学理念秉承北京大学“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融合深圳创新、创业,不断改革的城市文化,逐步形成了深研院的办学原则、方针和培养目标:发展原则:与校本部差异化发展,学科互补;面向深圳,服务广东,辐射华南,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办学方针:前沿领域、交叉学科、应用学术、国际标准培养目标: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社会责任学生情况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3040人;在校留学生113名,留学生来自48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2-2017年,累计招收全日制研究生13053人。
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65人,其中全职教师240人,全职教师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2人、“鹏城学者”35人。
作为深圳研究生院师资队伍的重要补充,114名校本部教师参与深圳研究生院的教学工作。
深圳研究生院另有博士后研究人员88人。
国际化是深圳研究生院师资队伍的重要特征,240名全职教师中有外国专家64人、留学归国人75人。
青年教师也绝大多数拥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康奈尔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背景。
学科建设依托北京大学学科优势,结合深圳的区位优势,深圳研究生院以“前沿领域、交叉学科、应用学术、国际标准”为办学方针,加强学科建设。
现有信息工程学院、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环境与能源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新材料学院、汇丰商学院、国际法学院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等八个学院,学科专业涉及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与通讯技术、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环境与能源、城市与区域规划、景观设计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传播、金融、经济、管理、法律等领域。
2011-2015年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经验少干计划
![2011-2015年北京大学新闻传播硕士考研经验少干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18e96f2524de518964b7d60.png)
考研真题就业学费,参考书目考试科目,考研经验考研笔记,考试大纲招生简章,考研辅导复试真题,考研答题技巧考研模拟考试,考研调剂录取分数线,考研答题考研真题答案,考研资料考研专业课,考研参考书金融硕士,考研免费资料下载,考研公开课考研报名,考研预测考研押题,2016年2015年2014年,金融硕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汇丰商学院,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夏令营,801经济学综合,802经济学综合,815经济学综合--育明教育姜老师整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课复习建议北京大学的新闻与传播硕士的专业课共有两科,一是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二是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课分值高,拉分恐怖,最重要的还是新闻理论,这是最拉分的一项,需要深入挖掘。
这里重点讲讲专业课的学习和答题。
先谈谈这两门专业课怎么学。
首先,这种文科类型的东西,没别的方法,就是多记多背,反复背诵,没有捷径。
再说说背的东西从哪儿来,育明网站上罗列了两门专业课总共有16本参考书,但按照老师的指导学习,不要全面开花,那么大的量肯定看不完,必须选择重点,在拿到参考书后,大致浏览一下,然后按照育明老师发的两门专业课的考试大纲,老师会对照考试大纲将参考书中的内容都整理出来,每个知识点都要做得很详细,同时要考虑到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容易延展到的其他的知识点,大纲上没有的知识点育明老师会加以补充,同时形成系统性,这样会方便之后的背诵。
整个资料的整理工作最晚应该在9月开始之前完成。
整理完资料之后就要开始背诵了,育明老师建议从8月中旬开始背诵,8月中旬到9月底完成第一遍背诵,10月初到10月底完成第二遍背诵,11月初到11月20日前后完成第三遍背诵,在12月20前后又将所有内容背了两遍,因为越来越熟练,到最后不到一周就能将所有内容在脑海中滚动一遍。
在背诵过程中同样是先建立框架再往里面填充内容。
以中国新闻史为例,先将所有内容以时代为标准划分为大概8个章节,然后列出每个章节的报纸、报人和事件,再将每个报纸、报人、事件的内容填充进去,依次展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众传播专业考研成功经验(英语)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2012年考研英语成绩:79分其实在写这篇推介“成功经验”的文章时,自己一直忐忑不安,最直接的原因自然是自己并未“成功”,以“败军之将”的身份奢谈经验,即使读者不以为意,自己总觉底气不足,气场不够;另一方面,则是自己何曾关注过什么“经验”,一路摸爬滚打,甘苦自知,挫折和走弯路总是不可避免的经历。
当我们在考研这一条既定的方向上“奋然前行”的时候,一点鲁莽、一点执拗、一份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毅然决然,或许才是“考研”两个字所蕴涵的真谛所在,而不仅仅是“成功经验”。
但既已受命,自当配合,免不了细细思索。
半年时间里把英语从高考水平提升到考研时的几近八十分,中夜自思,有时竟免不了几分得意。
大言不惭,说者有意,读者未必无心。
考研是个体力活,但可一劳永逸就英语而言,自己的复习生涯,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疯狂背诵记单词。
大约是在当年的7、8月份,那时政治还没有提上复习日程,专业课第一遍复习陷入死胡同。
时间好像是凝滞的,图书馆空气沉闷,只偶尔几个长裙飘飘的姑娘提醒自己生活的美好。
此时,搁置已久的记单词计划再次提上我的日程。
由于大学四年的抛荒,英语的词汇量大约相当于高考时的水准。
那时翻起历年的考研真题,真的恍若天书。
在师兄师姐和周围同学的耳濡目染中得知考研英语令人发指的难度,加上自己不知深浅,只好人云亦云地骂几句:变态!真应了那句老话:矮子看戏何所见?只是随人说短长。
意识到问题,说干就干。
时间似乎不是很长,约有两三周,其他什么事情也不做,专业课都放下,全副精力只记单词。
当时,一位考研成功的师哥特地跑来为我出谋划策,指点江山。
师兄就地取材,讲给我几个反例:你看那位姐姐,今年英语肯定玩完,因为像人类中的绝大多数,600多页的单词书,只前边不到1/3的部分是黑色的;再看走廊里跳大神一般,嘴里念念有词这位哥哥,今年英语肯定没戏,因为像人类中的大多数,用拼字母的方式在背单词,m-o-r-e——more,更多,更多更多更多……一番臧否后,师哥推荐给我一套系统的单词记忆方法,大意是进2步退1步,进3步退2步,进5步退3步。
背完一章单词后,立即返回,从本章第一个单词开始复习;背完第3章的单词后,回头把第2、3章复习一遍;背完第5章,回头把第3、4、5章再过一遍。
每5个章节作为一个复习单元,前述反复背诵的流程做完后,从头把全部5章再捋一遍。
其要点无非是步步为营,大量地、反复地、无数遍记忆,不图速成,不轻举妄动。
于是我如获至宝,昏天黑地、不顾章法地背诵起来:每一章里每个单词一遍又一遍地狂背狂写,背完之后盖住汉语注释,努力回想每个单词的意思。
有时候一个上午过去了,一个单元的单词还没结束,感觉就像个无底洞,即使把我所有的时间全部填进去依然不够。
更令人沮丧的是,许多单词如梦境中的姑娘,刚刚还清楚记得她的音容笑貌,顷刻间便梦去无痕。
在自己还没来得及对这种“王八拳”的有效性产生怀疑之前,它已经在不期然间显出了效果:半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单词书翻页的一侧被我涂抹得乌黑一片(或者是有意为之)。
当我再从第一章翻起时,从abandon开始,每个单词的汉语意思都像牢里的越狱犯,翻着跟头窜出来,不可阻挡。
之后又经过不间断地温习,单词记得也越来越牢固。
第一次考研成绩不尽如人意,在12个月后准备第二次考研时,复习时间有限,英语单词书无法完整地翻过一遍,真题从没完整地做过一套,模拟题压根就没考虑过,但在几乎裸考的情况下,我蓦然发现,暌违一年之久的“囚犯”朋友们依然亲切如昨,争相倾诉关于自己那些我早已烂熟于心的故事。
这里面其实有什么方法可言呢?古老的“王八拳”,人类与生俱来的笨功夫,被逼急了的小孩子谁都打得出。
只是,有的人只挥舞了几下拳头,有些人则打得昏天黑地,乐此不疲。
仅此而已。
考研是个技术活,不只锦上添花第二个阶段:昏天黑地啃难句,照猫画虎辨结构。
我曾经天真地认为:语法和结构只是唬人的纸符。
对于一个语言上的“无神论者”来说,那只是自缚并缚人的茧。
我也以为:只要把每个单词的意思捋清楚,每个句子乃至每篇文章的意义将自动显现,何劳费心尽力去条分缕析呢。
信心爆棚的我在再次翻开历年真题的十几分钟后,才恍惚有了赵括之悲:原来考研英语≠单词听写,一堆砖瓦,并不等于一座建筑。
就在某天下午,我听了今生第一场,到目前也是唯一一场关于英语考研阅读理解的讲座。
老师说,做好考研英语,只有两点:一是速度,二是正确率。
做题速度的提升仰赖破解长难句的能力,而辨析文章段落结构则关乎题目的对与错。
我恍然大悟:考研英语真的不是直抒胸臆或者信笔荡漾,而是诸多专家学者百般推敲、字斟句酌、惨淡经营的结果。
巴金说,写文章最高的技巧是“没有技巧”,可在考研英语中,不讲技巧,无异于自杀。
那天下午,老师亲身示范,带着几百学生分析了一篇考研阅读真题。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这样一道题目:When mentioning “the $4 million to $10 million range”(Lines 3-4, Paragraph 3) the author is talking about ________.(2004年text3)[A] gold market [B] real estate[C] stock exchange [D] venture investment追踪到原文:(1)Consumers say they’re not in despair because, despite the dreadful headlines, their own fortunes still feel pretty good. (2)Home prices are holding steady in most regions. In Manhattan, ‘there’s a new gold rush happening in the $4 million to $10 million range, predominantly fed by Wall Street bonuses,’says broker Barbara Corcoran……如果这道题目我们陷在句子当中,纠结于gold rush,predominantly,fed ,Wall Street bonuses这些颇具诱惑力的单词时,通常的选择往往会是[C]或[D],而一旦我们把握住一个原则:例子都是为说明观点服务的。
那问题便轻易解决——引言是例子,谁说的,说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例子要服务的观点是什么,而观点往往就在段首。
所以,这个题目的正确答案是[B]。
老师教给我们一个窍门:引语不读,直接跳过,谁读谁完蛋。
讲座后,难抑兴奋之情的室友追问我的感受。
我的评价是:“不可不听,不可再听。
”那样一个炎热的下午,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原来考研英语有时候你真的读不懂,而有时候你真的不必读懂,因为,我们的目的只是做对题目,而题目的答案不在内容里,而在结构中。
当答案的出处有章可循,而个中方家都含笑不语时,蒙在鼓里的或许只有那些思维“单纯”的孩子们。
当然,不能一概而论。
这些年考研应试派、技术流的风行和屡试不爽,似乎也让命题者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2010年给了所有考生一个措手不及,旧有的套路失灵,而最根本的阅读能力并未见提升,兵荒马乱,丢盔弃甲是必然的结果。
包括当年名噪一时的“火锅”作文,大概也让靠模版为生的考生们刻骨铭心了一场吧。
在第二个阶段里,与分析结构、辨别陷阱、摸清套路同时并行的另一项工作就是研读英语长难句。
从历年真题的阅读理解开始,一句一句索解、剖析、破译、归类……啃下十年阅读之后,又转攻历年翻译,不是为了翻译而翻译,而是为了在翻译篇章中能不断发现30~50个词的超长句子,每发现一个长句子就像发现一座宝藏,充满了发掘的惊喜。
当时自己也如打了鸡血一般,到处找人下战书,挑战长难句。
每每到处吹嘘,大发感慨,故作独孤求败之寂寞状。
每一个句子从最初的一头雾水,到渐渐似懂非懂,到最后慢慢懂了,这个过程不像单词记忆那样立竿见影,而是一直持续到考研前的一两个月。
而且,有些句子直到现在我依然捋不清它的结构,翻不出流畅的汉语。
但英语里的长难句,任它扭出花样来,仍不过那么几大类:定语从句、倒装句、分割结构句、平行并列结构、省略句、同位语等。
我的建议是:买一本分析长难句的书,照猫画虎,反复练习。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英语长难句而言,更是如此。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或许是大量研习同类型的长难句之后自然而然培养出的一种敏感。
当下次再遇到同类的句子时,似曾相识的熟悉感会极大消除你的紧张情绪。
就翻译而言,个人感觉与长难句的关系紧密到难分彼此,互为表里的程度。
不会翻译,难说理解,理解到位,翻译便水到渠成。
当然,对许多考生而言,理解是理解,翻译是翻译,中间隔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理解了仍然翻译不出来。
这里同样涉及一个关键技巧,就是分与合。
如下面的例子:Television is one of the means ︱by which these feelings are created and conveyed, ︱and perhaps never before has it served so much to connect different peoples and nations︱as in recent events in Europe.(2005年46题)这是英语翻译当中最司空见惯的句子,刚做翻译时,多数人都会有种眩晕感。
做翻译,首先要“断句”,把长长的句子分割成4个短句(一道翻译题分值2分,平均有4个采分点,每个短句一个,罕有例外)。
断句的节点往往是标点符号处、从句引导词处。
长句分割后,翻出每个短句的意思,然后把4个短句整合成一句即使粗糙但还相对通顺的汉语。
当然,这中间涉及许多一言难尽的细微调整和尺度的拿捏。
只有自己亲手做过,才能体会两种语言之间差异的微妙。
因此,翻译是动手做出来的,而不是用脑袋想出来的,技巧同样是在不断的演练中日臻化境,最终运斤成风般不露痕迹,浑然天成。
技巧不只是锦上添花,技巧甚至能够雪中送炭。
技巧不重要,技巧很重要?这是一个小马过河的问题,你是实力派强者,自然瞧不上技术流的微末;你是卑微的松鼠,那技巧或许会成为你救命的稻草。
当然,实力派是我们共同的向往,但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只需要记住一点:我们的目标只是过河。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考研是个能力活,仍需一点变通不能不提最后的英语作文。
必须坦白,在用英文表达方面,自己真的很低能。
考试结束后在北京前门地铁遇到一家巴基斯坦人(好像是)向我打听去磁器口的路。
他们用汉语说:“你好,磁器口,怎么走?”我用英语支吾半天,羞愧得满脸火辣,依然没有说清楚乘车路线,对方宽容而友好地笑笑,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