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好的世界地理教案第五节西亚和北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好的世界地理教案第五节西亚和北非
第五节西亚和北非
☆教学目标:1、记住西亚和北非重要地名及其相应的地理位置。
理解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了解本地区自然环境的特征,分析自然环境与农牧业生产的关系。
3、了解石油资源的分布和在世界上的地位,主要的石油生产国,掌握石油的运输路线。
4、了解本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其中以阿拉伯人为主,多数国家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两大宗教圣地:耶路撒冷和麦加。
5、了解巴以两国的范围,了解巴勒斯坦地区处于亚非“路桥”的战略位置。
了解以色列在荒漠上发展灌溉农业的先进方法和取得的成就。
6、了解沙特是西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了解沙特的位置特征、气候特征。
了解“石油王国”经济的多样化发展。
了解沙特利用巨额石油财富,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国策。
7、了解尼罗河对埃及文化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阿斯旺水坝修建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了解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了解埃及是世界长绒棉的重要产区,了解埃及主要的经济支柱,掌握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及经济特点。
☆教学重点:1、西亚和北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自然环境的特征;以灌溉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2、西亚和北非石油资源的分布以及主要的运输路线。
3、西亚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
了解巴勒斯坦地区重要的战略位置。
以色列农业的先进方法。
4、“石油王国”经济的多样化发展,发展农业生产的国策。
5、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影响,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
6、埃及传统的出口商品(长绒棉)和现代重要经济支柱
☆教学难点:1、重要地名及其位置的记忆。
阿以边界;中东问题。
2、西亚北非热带沙漠广布的原因。
西亚和北非的主要农业区和畜牧业区及农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3、沙漠王国的粮食自给。
4、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及阿斯旺水坝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苏伊
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西亚和北非地区虽然分别属于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但西亚和北非不仅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而且在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矿产资源等方面都有很大相似性,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区域在民族、语言、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方面又具有相同性,所以把西亚和北非合为一起讲述。
一、地理位臵和自然环境
1、范围和国家
导读:西亚和北非有哪些国家?(西亚以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分开,北非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亚洲分开,以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分开。
国家有西亚的土耳其、叙利亚、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富汗、沙特阿拉伯、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北非的埃及〈地跨两大洲〉、利比亚、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
)
2、位臵: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交通要道
导读:①西亚北非从纬度位置看,大体在多少纬度之间?属于什么纬度地区?
哪一条重要纬线穿过本区?从他的纬度位置来看,它应该以何种温度带的气
候类型为主?(纬度处于120N-420N之间,北回归线穿过西亚和北非南部,
绝大部分处于300N以南的低纬地区,热带气候为主)
②西亚和北非周围面临哪些海洋?其中海有几个?大洋有几个?里海
是不是海?有哪些主要的海峡、运河?(两洋:大西洋、印度洋;三洲:亚、
非、欧;五海: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内流湖〉;海峡:土
耳其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运河:苏伊士运河。
)
③西亚、北非分别属于哪个大洲?(亚、非)除了这两大洲之外,周围还紧邻哪个大洲?(欧)
讨论:西亚北非一直是一个不稳定的地区,从古至今发生了多次战争,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它的地理位置重要,使得很多强国都想控制这个地区,以便从中获利。
那么,它的重要性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1)西亚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
①古代的“丝绸之路”说明西亚自古就是东西方贸易的交通要道
②现代海陆交通要冲
A、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的航线最便捷的路线?(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B、俄罗斯及中亚各国想通过黑海进入地中海必须经过哪个海峡?(土耳其海峡)
归纳:海、陆、空运输的要道及中转站:
陆路——有铁路、公路通三大洲;
航空——由我国飞往东非、北非、西欧,都经过新疆、西亚;欧洲飞往非洲南部必须经过北非上空。
伊朗首都德黑兰是重要国际航空中心。
海运——苏伊士运河:印度洋-大西洋;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2)两个交通要道和战略要地
①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连通地中海和红海,使大西洋到印度洋的航程比绕道非洲好望角缩短了8000-10000千米,可通航25万吨级的轮船。
②土耳其海峡
土耳其海峡由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博斯普鲁斯海峡组成,海峡最窄处只有750米,是连通黑海和地中海的唯一海上通道,控制了俄罗斯、中亚等国通往地中海的海上要塞,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仅博斯普鲁斯海峡公路大桥,每天通过的汽车就达6万辆以上。
3、高原为主、平原狭小的地形
(1)以高原为主
西亚北非地形以高原为主,海拔多在200米以上。
著名的高原有伊朗高原、阿拉伯高原、土耳其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在高原的边缘有地势较高的山岭耸立,著名的有西亚的兴都库什山,北非的拉特拉斯山,山脉多在1000米以上。
(2)平原面积狭小
平原面积狭小,主要分布在伊拉克的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及埃及的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
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亦称两河平原〉。
早在几千年前,这里都是人口墨迹、经济发达的
地区,形成了人类历史上著名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文明;现在这些平原地区也是所在国的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区。
在地中海沿岸也分布有狭窄的平原,同样也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
本区平原面积狭小,但地位很重要。
(2)断陷地带——死海
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断陷而成的死海,它是东非大裂谷的一个组成部分,属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死海不是海,而是一个内陆湖泊。
海拔为-400米,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也是世界上盐度最大的湖泊(比一般海水的盐度高七八倍)。
4、炎热干燥的气候
(1)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导读:①西亚北非地区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什么?(热带沙漠气候)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有的地区甚至几年不下雨。
很多国家地面没有河流,成为“无流国”。
)造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纬度—气压带、风带及其性质;海陆因素—距海远近、风向;地形—地势高低、山脉走向、迎风坡和背风坡;洋流的影响等方面考虑)本区大部分地区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北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常年高温干燥(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可达200℃以上,以热带为主;年降水量少于200毫米。
甚至有些国家或地区基本上常年不降一滴雨,被称为“无流国”,为干旱地带),于是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地带,著名的有北非撒哈拉沙漠,西亚阿拉伯沙漠。
②本地区是否只存在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这种气候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气候类型?
(2)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沿岸
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
(3)温带大陆性气候
在西亚的东部还有一部分因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而形成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伊朗、阿富汗等国境内,具有冬季寒冷,夏季
炎热,降水集中于夏季的气候特征。
〖小结〗西亚和北非气候干燥的主要原因(《创新方案》考点1)
①本区处于120N~420N之间,北回归线穿过南部,绝大部分处于300N以南的低纬地区,这是造成本区气温高的主要原因。
②从北非阿拉伯半岛,地表起伏较小,海岸比较平直,红海虽处北非和阿拉伯半岛之间,但海面狭小,海洋水气影响,加强了气候的干旱性,伊朗高原和小亚细亚半岛虽濒临海洋,但周围被山脉环绕,地形闭塞,阻挡了海洋湿气深入。
③西亚和北非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气候干燥。
1月,本区大部分被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稳定少雨,此时,虽然地中海地区受西风控制,气旋活动频繁,降水较多,但范围较小;7月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到地中海地区,本区受自陆到海的东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湿度低,降水很少。
4、撒哈拉大沙漠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高温少雨的气候使得本地区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
大家从图上能看出有什么独特之处吗?(北非西亚地区在气候的影响下,沙漠广布,尤其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
撒哈拉沙漠的范围有多大?(从大西洋岸到红海边,北起地中海,南抵苏丹草原。
总共面积777万平方千米,占非洲总面积的1/4,比澳大利亚大陆还要大,堪称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
)
(2)形成原因
①北非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且非洲大陆北宽南窄,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范围大,干热面积广;
②北非与亚洲大陆紧邻,东北信风从东部陆地吹来,不易形成降水,是北非更加干燥;
③北非海岸线平直,东侧有埃塞俄比亚高原对湿润气流起阻挡作用,使广大内陆地区受不到海洋的影响;
④北非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对西部沿海地区起到降温减湿作
用,使沙漠逼近西海岸;
⑤北非地形单一,地势平坦,起伏不大,气候单一,形成大面积沙漠。
(3)特点
资源宝库:地下水、石油能源、矿产资源非常丰富;蔓延扩大。
(4)利用和改造
人们已经意识到沙漠化的危害,这么大的土地应当如何如何利用、如何改造逐步被人们重视。
现修建了从阿尔及利亚纵贯撒哈拉沙漠的大公路,科学家们不断的进行考察,探险家、旅游者络绎不绝,到这里观光。
可通过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预防蔓延扩大。
二、居民和经济
1、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为主的社会
(1)居民
本区人口众多,有4亿多。
居民和宗教非常复杂,以白色人种为主,大部分居民为阿拉伯人,通用阿拉伯语,——“阿拉伯国家”(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被称为阿拉伯国家。
注意西亚不是所有国家都属于阿拉伯国家,如伊朗、阿富汗、土耳其、以色列、塞浦路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等就不属于阿拉伯国家)
(2)宗教
在宗教方面,以伊斯兰教为主,因此有人将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通称为“伊斯兰世界”,本地区是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注意这里的三大宗教是指: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重要的宗教城市和国家:麦加、耶鲁撒冷、以色列、巴勒斯坦)。
耶路撒冷被奉为三大宗教的圣城,这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在这三大宗教信徒的心目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关于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
各方都互不相让,尤其是信奉伊斯兰教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信奉犹太教的以色列(犹太人)之间更是针锋相对,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多次发动战争和冲突。
承转:西亚和北非一直是世界上一个不稳定的地区,近代以来大大小小发生了多次局部战争,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
爆发战争的因
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两个原因最为主要:一个是西亚和北非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另一个原因是本地区蕴藏的一种极其丰富的被誉为“黑色的金子”的矿产——石油。
2、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和磷矿库
(1)地位:储量、产量、出口世界第一
讨论:石油在大部分国家都有分布,为什么西亚和北非地区的石油资源地位如此特殊呢?(A、地位——世界经济的发动机。
储:约占世界的一半以上;产: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出:占产的90%,占世界出口60%;可采储量年限要比世界各地平均水平多44年。
B、成本低廉在波斯湾开采一桶石油成本仅需1个多美元,比美国和英国的北海要低90%以上——西亚北非的石油特点: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中间加工的环节少,成本自然低廉。
)(2)分布:西亚波斯湾沿岸、北非撒哈拉沙漠
导读:①西亚北非的石油最为集中是哪个地区?(西亚:波斯湾;北非:撒哈拉地下)主要都有哪些产油国?(西亚:沙
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北非: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思考:①西亚北非的产油国人口少,工业还不发达,石油消耗并不大,为什么还要生产那么多的石油?(出口创汇——“石油美元”:人口少,收入高,是世界上人均收入很高的国家)
②既然是把石油销往国外,应该利用什么工具把如此多的石油运送出去?(管道和油轮)
(3)输出:输出量占生产量的90%,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导读:①西亚北非的石油管道最后都集中在哪两个海?目的是什么?(红海和地中海;便于装上油轮运出。
或者由波斯湾直接装上油轮运出。
)
②西亚北非的海上路线主要有几条?(3条)目的地主要是哪些地区和国家?(北美、日本、西欧)各条路线都经过哪些重要的海洋、海峡、运河?(
西运: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曼德海峡—红海—苏伊
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非洲南端好望角—大西洋—北美、西欧
东运: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太平洋—日本、中国)
③西运路线中哪条航线较短?为什么不是所有的油轮都选择最短的航线?(通过波斯湾—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航线路程较短,比绕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近8000~10000千米,但苏伊士运河是人工开凿的河道,它的深度和宽度虽经加深和加宽,但现在仍不能通过25万吨以上的油轮,所以载重在25万吨以上的游轮驶入西欧和北美,仍要绕道非洲好望角)
(4)磷矿
北非摩洛哥一国的磷酸盐占世界的3/4,磷酸盐生产是该国的经济支柱
讨论:有人把产油国以石油出口为主的经济称为“泡沫经济”,认为不能从根本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你怎么看这个问题?你认为这些国家的经济出路何在?如何使得国家继续发展呢?(①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②其他矿产的开采:北非的磷酸盐矿——化肥,摩洛哥世界第一;③大力发展农牧业;如阿尔及利亚提出“金子,要由黑色—石油变为绿色—农业”)
3、干旱环境下的农牧业
(1)比较发达的畜牧业
本区的自然环境(干旱、半干旱气候,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高原为主的地形,)
西亚北非发展农业的条件如何?(干旱、半干旱气候,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沿岸分布有地中海式气候;高原为主的地形,平原:两河流域,尼罗河三角洲)
在较湿润的高原上或沙漠中有地下水出露的地区,水草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以羊为主生产畜产品,如著名的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羔皮,发展畜产品加工(地毯等)供出口。
①分布:在较湿润的高原上或沙漠中有地下水出露的地区
②生产方式:游牧和半游牧、赶羊群逐水草游动
③畜产品: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羔皮,伊朗的羊毛地毯
(2)灌溉农业
①分布:河谷平原和沙漠中有地下水可以灌溉的绿洲
②农业特产:椰枣
主要农作物是枣椰树(植物名称),农产品椰枣(枣椰树上的果实)是当地人的主要食物,也是伊拉克等国的出口特产。
以色列在干旱的沙漠地区采取先进的滴灌和喷灌技术,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同时由于以色列的滴灌和喷灌技术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值得我国干旱的西北地区和缺水地区的华北地区借鉴和推广。
(3)地中海沿岸水果业
①分布:地中海沿岸的平原和丘陵
②主要水果:油橄榄、柑橘、葡萄
油橄榄的产品橄榄油是摩洛哥的重要出口产品,该国被称为“橄榄之邦”。
〖小结〗1西亚北非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石油资源,这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但同时也是该地区国家矛盾与纷争、外部大国插手干涉中东事务的祸根。
西亚地区成为西方国家激烈争夺的重点地区的原因:(《创新方案》考点2)
①该地处于“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臵重要。
②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储油区,石油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以上,具有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的特点。
③石油资源左右着一些国家的兴衰。
重要的位臵,丰富的石油,巨大的经济利益,成为世界列强争夺的焦点。
〖小结〗2西亚和北非地理特征的比较(《创新方案》方法点拨1)
(一)亚非的“陆桥”
1、重要的战略位臵
导读:巴勒斯坦地区的位置?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什么呢?(阿拉伯半岛西侧,地中海东岸,亚非“陆桥”,交通枢纽。
)
2、跨世纪的阿以之争
导读:①巴勒斯坦地区包括哪两个国家?(巴、以)这两国之间的国界线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国家有什么不同?(不是正式国界)两个国家的首都分别在哪里?(都是耶路撒冷)巴勒斯坦有几部分组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由三块组成,有走廊联结)
归纳:1947年联合国为了解决该地区的争端,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但是在随后的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大面积原属于巴勒斯坦的领土,以致在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宣布建立独立的国家时,以色列也未能确定其疆界。
1948-1973年间爆发了四次巴以战争(又称中东战争);近年来,双方均有意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力图实现和解,但仍有很多分歧。
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主要包括:
①巴勒斯坦问题
②耶路撒冷问题
③被占领土问题
④水源问题
(二)先进的灌溉农业
1、地形、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导读:①巴勒斯坦地区气候有什么特征?(干燥少雨,降水分布不均)
②巴勒斯坦地区地形有何特征?本地区有哪些主要河流?(约旦河)这种地形对气候有什么影响?(单调地形加剧干旱程度)
③这种地形和气候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本地区西侧为狭窄的地中海沿岸平原,适于耕作;但大部分地区为干旱高原,只适于游牧。
)这种气候、地形条件下农业发展的关键是什么?(灌溉)
2、以色列的灌溉农业
导读:以色列是如何发展灌溉农业的?(①修建水渠和输水管线;
②大力发展滴灌、喷灌和智能灌溉等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而实际上我国也有大面积的荒漠存在,从刚才的学习中,大家能够获得什么启示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可以利用科技来克服不利的自然条件的限制,发展农业生产)
承转:西亚和北非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每年有数千万伊斯兰教徒到西亚的伊斯兰教圣城朝拜,现今伊斯兰教主要有哪几座圣城?伊斯兰教第一圣城麦加属于哪个国家?(麦加、耶路撒冷,伊斯兰教第一圣城麦加属于沙特阿拉伯)
四、沙特阿拉伯
(一)沙漠王国
1、位于阿拉伯半岛,地广人稀
导读:①沙特阿拉伯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沙特阿拉伯占有阿拉伯半岛的大部分,西临红海,东濒波斯湾,北回归线横穿沙特中部。
)
②沙特阿拉伯是西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大多集中在城市中。
主要城市:麦加——宗教首都、利雅得、吉达——“外交之都”)
2、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导读:从沙特阿拉伯的纬度位置看,沙特阿拉伯应以什么气候类型为主?(北回归线横穿沙特中部,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沙漠广布,是一个典型的热带沙漠国家。
)
(二)石油王国
1、石油是主要经济来源
建国初期,沙特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封建王国,海湾地区的人民靠打鱼、捞虾、采珍珠过日子,可谓“经济乞丐”;现在确是“海湾富翁”,可谓富得流油。
导读:①沙特从“经济乞丐”到“海湾富翁”,是什么促使沙特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石油)
②沙特的石油主要输往那些国家和地区?(北美、日本、西欧)
③为什么称沙特为“石油王国”?(沙特的石油储量相当于美国、俄罗斯、委内瑞拉、墨西哥储量的总和,占世界总储量的1/4以上,居世界之首,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国。
石油及石油产品占沙特出口总量的90%——主要的经济来源。
)2、经济向多元化发展导读:沙特当前有哪些工业部门?(石油、石油化工、钢特、炼铝、水泥、电力)沙特如何持续发展它的经济?(多样化)(三)农业发展迅速
1、面临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前沙特的粮食几乎全靠进口,而今已实现粮食自给,这个沙漠王国是如何创造这个奇迹的呢?沙特发展农业最大的障碍是什么?(荒沙遍野,干旱缺水,无流国)
2、发展的原因及现状
沙特阿拉伯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重视农业,将巨额石油收入投入农业生产,兴修水利、节储雨季山洪、淡化海水——世界最大、应用高效节水技术,建立农业研究站等等均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现在,农业已成为仅次于石油工业的第二大产业,小麦的单产面积产量已突破世界纪录,不但实现了粮食自给,还可出口,是中东地区屈指可数的粮食出口大户。
这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
)
小结:农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①政府大力支持;②兴修水利、淡化海水、应用高效节水技术;③农业科研。
四、埃及
(一)地跨亚非两洲的国家
导读:埃及位于非洲的哪个方位?苏伊士运河是那两个大洲的分界线?埃及在亚洲境内的领土叫什么?埃及的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如何?
归纳: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个地跨非亚两大洲的国家,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属于亚洲。
北回归线横穿其南部。
东临红海,北临地中海。
埃及是北非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经济和文化最发达、交通位置最重要、国际影响最大的国家。
导读:从图中我们能够发现,埃及全境90%以上是沙漠,沙漠的名称是什么?(撒哈拉沙漠)水对埃及有相当大的作用,有人说“没有尼罗河就没有埃及的文明”。
(二)埃及的母亲河—尼罗河
导读::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注意是长河),尼罗河发源于什么地方?(非洲东部高原)注入什么海洋?(地中海)流向是哪里?(由南向北流,上游为白尼罗河,中游注入青尼罗河,在喀土穆汇合后,始称尼罗河)为什么尼罗河进入埃及后,没有任何支流汇入?(流经沙漠地区)
尼罗河在广阔的沙漠地带浩浩荡荡穿行1500多千米,形成了一条1~25千米的绿色走廊,创造了河流的奇迹,古代和现代埃及的文明进步与生产发展都与尼罗河有关。
讨论:尼罗河对埃及有什么作用?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对埃及产生了哪些影响?
归纳:
[注意]①尼罗河沿岸水资源紧张的原因:①主要流经热带沙漠地区,水量有限;②人口和城市高度集中在河流下游和三角洲地区,工农业耗水量大;③流经国家多,水资源的合理分配缺乏协调。
②尼罗河三角洲近几十年来萎缩,其原因是:在河流上游修建阿斯旺水库后,入海泥沙减少,在海水的侵蚀作用下,三角洲不断萎缩。
③阿斯旺水坝的利和弊:①利:发电、防洪、灌溉、旅游、养殖、航运等;②弊:A、尼罗河下游定期泛滥的现象不再出现,两岸有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