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5《古诗词三首》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牧童》教学反思
《牧童》是一幅图。
这首诗生动地描写了牧童放牧晚归后那种安然与恬淡,自由自在与惬意的生活。
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视野里的。
课堂伊始,我以学生自己童年时光的幸福和美好,激发学生探究一千多年前的儿童是怎样度过自己童年的兴趣。
再聊到吕洞宾,学生谈得不亦乐乎。
有的同学说他是八仙之一,有的同学说到有关他的歇后语、黄梅戏。
轻松自在的聊天中师生自然地进入本课的学习。
在整个教学中,我没有使用任何课件,只是紧紧围绕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这几个学习古诗的一般过程教学。
我先让学生读通读顺古诗,学生普遍出现前后鼻韵母音节不分,翘平舌音节不分的情况。
通过教师带读,同桌互读纠正,学生能流利、正确朗读了。
接着由读到悟,在整个理解诗意,悟其情感中,我主要引导学生不断抓住相应的字眼品味到了古诗所传达的意境。
有的同学从“铺”字体会草的翠色欲流、生机勃勃,就像软软的毯子和草场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有的同学从“弄”字体会到了一种情趣和牧童顽皮与可爱;有的同学从“卧”字中体会了那种无忧无虑、充满野趣的牧童生活,还有的学生的脑海里涌现出许多不同的理解,迫不及待的希望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
在汇报的过程中,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孩子们个性化阅读背后的个性化理解。
在闭目想象环节之后,几个学生以纪实片的形式为大家讲述了一个牧童晚归休憩图。
此时学生眼中是鲜活的古代儿童的生活而不是诗句。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引导学生由“不脱蓑衣卧月明”展开想象。
学生有的说牧童在欣赏大自然演奏的乐曲——青蛙呱呱、小溪潺潺,有的说他在跟天上的星星聊天,学生的脑海里有无穷无尽的新奇想法。
在想象中学生体会到了古代儿童生活的自由自在,野外生活的美妙、惬意。
然后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心灵世界的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课后习题中有一个小练笔的设计,让学生把古诗的意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让学生做到读写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整节课的教学自我感觉是一堂较成功的有实效的常态课。
但我还是觉得留给学生交流的时间少了,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少了。
这些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引起注意。
另一个值得思考的是学生课外收集了很多
描写儿童的诗歌,由于课堂展示时间有限,课下该如何指导学生交流欣赏积累。
舟过安仁教学反思
《舟过安仁》这首古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
本诗的教学,我先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体会那充满情趣的生活场景。
然后再让学生想象画面,体会当时的情景,反复吟诵古诗。
一.放手让学生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尝试学习,先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在将初步理解的词语放到句子中试着讲讲句子的意思.感觉那遥远的、古人童年的生活。
二.在理解了句意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根据课本提供的画面,说说全诗的意思.在说的过程中,看看他们是否把诗意理解正确.这样来体会童年生活的无邪和美好。
三.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诵读.要求朗读时紧密联系诗的内容和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诗的感情基调.来体验那种亲切感。
四.鼓励学生在课外搜集有关描写儿童的古诗词和名句,并启发学生在说话和习作时加以运用,提高语言表达的品位。
,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乐。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通过学习,对于诗中的重点词,学生能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得比较到位。
而且能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小短文,整节课学习氛围浓厚,学习效果比较好。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清平乐村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描绘了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我在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词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我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拼音把这首词读正确,读流利,在此基础上,从整体上对诗词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结合注释,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每句诗句的意思,进而理解整首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
在学生对全词大意有所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课后练习第3题,我又引导学生深入读悟,结合自己的感悟和课文中的插图,想象词中呈现的情景,体会词中描述的孩子们童年生活的有趣。
在感受到趣的时候,鼓励学生把这首词改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经验积累,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揣摩人物的心理,恰当地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了这首词的意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