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精品)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B .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C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
D .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
B .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少
C .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D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3、碳12是指含6个中子的碳原子。

下列对氧16和氧18两种氧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相同
B .质量相同
C .电子数不相同
D .16和18表示原子个数
4、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B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C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 .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5、南京理工大学胡丙成团队用新方法制得了 NaN5·3H2O ,该化合物中含有等微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5N -是一种单质
B .一个5N -
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C .一个5N -中共有36个质子
D .一个5N -中共有36个电子
6、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

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 .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
7、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薄层纸片作为传导反应为:,避免了传统电池所带来的污染问题。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B.反应前后有三种氧化物,且常温下都为固体
C.其工作原理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反应中只有锌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8、科学家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原子,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该原子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
A.114 B.61 C.175 D.289
9、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

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10、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
A.C、CO、CO
2B.H
2
O
2
、H
2
O、O
2
C.KOH、K
2CO
3
、KNO
3
D.Fe
2
O
3
、FeCl
3
、Fe(OH)
3
11、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12、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pH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
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C.把显色的pH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D.测出石灰水的pH为12.4
13、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
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吕氏春秋》记载“金(即铜单质)柔锡(即锡单质)柔,合两柔则刚(即坚硬)”。

这句话说明合金具有的特性是()
A.合金的熔点一般比其组分低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组分大
C.合金的抗腐蚀性一般比其组分强 D.合金的耐磨性一般比其组分好
15、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
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
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16、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

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

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A.猜想B.实验C.推理D.归纳
17、下列清洁用品中碱性最强的是()
A.厕所清洁剂pH=1 B.牙膏pH=8
C.肥皂pH=10 D.炉具清洁剂pH=13
18、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液体喷出B.污染试剂
C.酒精溅出D.读数偏大
19、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 D.与Mg反应放出氢气
20、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将如图各仪器下的字母序号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选项填在相应的位置上.
(1)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_____;
(2)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是______;
(3)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______;
(4)用于搅拌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5)需要垫加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______;
(6)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的仪器是______;
(7)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
(8)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的仪器是______.
2、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

(1)先推入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d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如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请你填写有关空格.(1)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该物质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五分之一,原因是(任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本实验可以推测氮气的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实验室对含有MgCl2的粗盐进行提纯,步骤如图”:
(1)步骤①中,称量50g粗盐需补充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3)步骤③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除去MgC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
__________。

(4)步骤⑤中,为中和过量的NaOH,应滴加的“试剂a”是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5)步骤⑥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当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请结合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图 F 中用于加热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图 A 中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的优点是__________。

(2)CO 和 CO
2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气体,请写出实验室制取 CO
2
气体的化学
方程式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草酸钠( Na
2C
2
O
4
)和硫酸反应来制取 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Na
2C
2
O
4
+H
2
SO
4
=Na
2
SO
4
+CO↑+CO
2
↑+H2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从图中实验仪
器中__________(填装置的序号及现象)的现象可判断出生成的气体一定含有CO
2
,实验仪器中___________填装置的序号及现象)的现象可判断出生成的气体一定含有 CO.从环保的角度出发,上述实验装置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__________。

(4)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C
4H
10
),丁烷属于__________(填“有机
物”或“无机物”)。

丁烷燃烧不完全会有 CO 产生,CO 会使人中毒,所以使用液化石油气时要特别小心,防止 CO 中毒。

某厨房因使用不当,丁烷燃烧
不完全生成了 CO 和 CO
2,且 CO 和 CO
2
的质量比为 56:44,请写出此时丁烷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用加热和混合物的方法制取,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请计算。

O的质量是_____g。

(1)制取
2
KClO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2)原混合物中
3
精确到0.1%)
2、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6g 加热制取氧气,随反应时间称量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1)根据上表数据分析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氧气为 g
(2)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g?
七、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A
2、D
3、A
4、A
5、D
6、C
7、C
8、B
9、B
10、C
11、C
12、C
13、A
14、B
15、C
16、D
17、D
18、C
19、C
20、C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f b d a b g c e
2、NaOH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反应停止
2HCl+Na
2CO
3
=2NaCl+H
2
O+CO
2

3、瓶内氧气被反应完毕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空气中氧气约占其
体积的1
5 )装置漏气 红磷量不足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托盘天平 搅拌,加速粗盐的溶解
222NaOH+MgCl Mg(OH)+l =2NaC ↓ A 蒸发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2、酒精灯; 可以控制化学反应的速率; 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 B 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F 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G 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在装置最后添加一盏点燃的酒精灯; 有机物; 6C 4H 10+31O 2
点燃16CO+8CO 2+30H 2O 。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1)19.2;(2)81.7%
2、(1)4.8
(2)解:设 16 克混合物中有氯酸钾 x g
2
3
2MnO 2KClO Δ2KCl +3O 245
964.8g x

24596 4.8g x =
x =12.25g
答: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12.25g 。

七、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1、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