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连接3

合集下载

第三章连接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连接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连接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连接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焊接连接参考答案一、概念题3.1 从功能上分类,连接有哪几种基本类型?3.2 焊缝有两种基本类型—对接坡口焊缝和贴角焊缝,二者在施工、受力、适用范围上各有哪些特点?3.3 对接接头连接需使用对接焊缝,角接接头连接需采用角焊缝,这么说对吗?3.4 h和lw相同时,吊车梁上的焊缝采用正f面角焊缝比采用侧面角焊缝承载力高?3.5 为何对角焊缝焊脚尺寸有最大和最小取值的限制?对侧面角焊缝的长度有何要求?为什么?【答】(1)最小焊脚尺寸:角焊缝的焊脚尺寸不能过小,否则焊接时产生的热量较小,致使施焊时冷却速度过快,导致母材开裂。

《规范》规定:h f≥1.5t,式中:t2——较厚焊件厚度,单2位为mm。

计算时,焊脚尺寸取整数。

自动焊熔深较大,所取最小焊脚尺寸可减小1mm;T形连接的单面角焊缝,应增加1mm;当焊件厚度小于或等于4mm时,则取与焊件厚度相同。

(2)最大焊脚尺寸:为了避免焊缝区的主体金属“过热”,减小焊件的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应满足12.1t h f式中: t 1——较薄焊件的厚度,单位为mm 。

(3)侧面角焊缝的最大计算长度侧面角焊缝在弹性阶段沿长度方向受力不均匀,两端大而中间小,可能首先在焊缝的两端破坏,故规定侧面角焊缝的计算长度l w ≤60h f 。

若内力沿侧面角焊缝全长分布,例如焊接梁翼缘与腹板的连接焊缝,可不受上述限制。

3.6 简述焊接残余应力产生的实质,其最大分布特点是什么? 3.7 画出焊接H 形截面和焊接箱形截面的焊接残余应力分布图。

3.8 贴角焊缝中,何为端焊缝?何为侧焊缝?二者破坏截面上的应力性质有何区别?3.9 规范规定:侧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得大于焊脚尺寸的某个倍数,原因何在?规范同时有焊缝最小尺寸的规定,原因何在? 3.10 规范禁止3条相互垂直的焊缝相交,为什么。

3.11 举3~5例说明焊接设计中减小应力集中的构造措施。

第三章 连接成形

第三章 连接成形

3.焊条的牌号与型号(P134附表3-5、6)
(三) 焊接成形工艺设计
1.焊缝空间位臵、接头和坡口型式
(1) 焊缝的空间位臵
平焊 横焊
焊缝空间位臵有:
• 平焊缝
• 横焊缝 • 立焊缝 • 仰焊缝
立焊
仰焊
垂直平面,水平 方向上的焊接

垂直平面,垂直 方向上的焊接
倒悬平面,水平 方向上的焊接
水平面的焊 接
粗大的过热组织。
过热区是热 影响区中性能 最差的部位。 • 塑性差
• 韧度低
• 正火区: 焊后空冷使该区内的金属相当于进行了正火
处理,获得均匀而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
正火区是 热影响区中力 学性能最好的 区域。
• 塑性较高 • 韧度较高
• 不完全重结晶区(部分正火区): 部分组织转变为奥氏体,冷却后获得细小铁 素体和珠光体,部分铁素体未发生相变,固该 区域晶粒大小不均匀。
(一) 氩弧焊
氩弧焊:利用惰性气体(氩气Ar)作为保护气
体的电弧焊。高温下,氩气不与金属起化学
反应,也不溶入金属。
氩弧焊机械保护作用好,电弧稳定性好, 金属飞溅小,焊接质量高。
按所用电极的不同,氩弧焊钨极(非熔 化极)和熔化极氩弧焊两种。
(二) 焊条
1.焊条的组成与作用
• 金属焊芯:作为电极,
产生电弧,并传导焊接电 流,焊芯熔化后作为填充 金属成为焊缝的一部分。
• 药皮:压涂在焊芯表
面的涂料层,主要作用
是保证电弧稳定燃烧。
2.焊条的种类
焊条可分为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
• 酸性焊条:熔渣中以酸性氧化物为主。焊 缝塑性和韧度不高,且焊缝中氢含量高,抗 裂性差,但酸性焊条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 碱性焊条(又称低氢焊条):药皮中以碱性氧 化物与莹石为主,并含较多铁合金,焊缝力学 性能与抗裂性好,但碱性焊条工艺性较差。

第三章 钢结构的连接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钢结构的连接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 钢结构的连接3.1 试设计双角钢与节点板的角焊缝连接(图3.80)。

钢材为Q235B ,焊条为E43型,手工焊,轴心力N=1000KN (设计值),分别采用三面围焊和两面侧焊进行设计。

解:(1)三面围焊 2160/w f f N mm = 123α=213α= 确定焊脚尺寸: ,max min 1.2 1.21012f h t mm ≤=⨯=, ,min min 1.5 1.512 5.2f h t mm ≥==, 8f h mm = 内力分配:30.7 1.2220.78125160273280273.28w f f f N h b f N KN β=⋅⋅⋅=⨯⨯⨯⨯⨯==∑3221273.281000196.69232N N N KN α=-=⨯-= 3112273.281000530.03232N N N KN α=-=⨯-= 焊缝长度计算:11530.032960.720.78160w w f fN l mm h f ≥==⋅⨯⨯⨯∑, 则实际焊缝长度为 1296830460608480wf l mm h mm '=+=≤=⨯=,取310mm 。

22196.691100.720.78160w w f f N l mm h f ≥==⋅⨯⨯⨯∑, 则实际焊缝长度为 2110811860608480wf l mm h mm '=+=≤=⨯=,取120mm 。

(2)两面侧焊确定焊脚尺寸:同上,取18f h mm =, 26f h mm = 内力分配:22110003333N N KN α==⨯=, 11210006673N N KN α==⨯= 焊缝长度计算: 116673720.720.78160w w f f N l mm h f ≥==⋅⨯⨯⨯∑,则实际焊缝长度为:mm h mm l f w48086060388283721=⨯=<=⨯+=',取390mm 。

(完整版)第三章__连接的构造与计算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第三章__连接的构造与计算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连接的构造与计算1、下图中I32a 牛腿用对接焊缝与柱连接。

钢材为Q235钢,焊条为E43型,手工焊,用II 级焊缝的检验质量标准。

对接焊缝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215/w f f N mm =,抗剪强度设计值2125/w v f N mm =。

已知:I32a 的截面面积267.12A cm =;截面模量3692.2x W cm =,腹板截面面积225.4w A cm =。

试求连接部位能承受的外力F 的最大值(施焊时加引弧板)。

°图 牛腿连接示意图解:T V 707.0=,T N 707.0=)(4.141200707.0mm N T T M ⋅=⨯=(1) 221125104.25707.0mm N T A V w =⨯==τ )(1049.4707.0104.25125521N T ⨯=⨯⨯=∴(或:2211251095.032707.0mm N T A Vw =⨯⨯==τ )1037.551N T ⨯=∴(2) 2222154.141707.0mm N WT A T =+=σ2232215)102.6924.1411012.67707.0(mm N T =⨯+⨯∴ )(1094.652N T ⨯=∴(3) 折算应力(在顶部中点亦可)()2151.11.1000555.0000278.03000276.03)000233.0104.30707.0( 000278.0104.25707.0000276.01605.26160102.6924.1411012.67707.03322212133213321333231⨯=≤=⨯+=+=⨯==⨯==-⨯⨯+⨯=w f f T T T T T T T T T τσττσ或得:)(1.4263KN T ≤ (KN T f T 3wf 33.484 1.10.000488≤≤或)由T 1、T 2、T 3中取最小值,得T =426.1(KN )m KN M Nmm ⋅=⨯⨯=4104105 N V 5104⨯=f ff f h h W M 6.4283.93331046=⨯==σ22.1=f β, f ff f h h A V 6.14282801045=⨯==τ 2002.1471)6.1428()22.16.428()(2222≤=+=+ff f f f f h h h τβσ mm h f 4.7≥,取mm h f 8=.3、如图所示的牛腿用角焊缝与柱连接。

第三章 钢结构的连接(上)

第三章 钢结构的连接(上)

销钉(pin bolt)、铆钉(rivett)、螺栓(bolt)、焊接(weld)及紧固
件连接(fastener)。
钢结构连接的设计原则(principles of design): 安全可靠(safe and reliability)、传力明确(clear load tranfer path)、构造简单(simple constructional details)、制作方便 (convenient to be manufactured)和节约钢材(steel saving)。
3.1.1 焊缝连接 (welded connection)
1. 焊缝连接的特点(characteristics)
优点 (Advan tages) 构造简单,连接方便; 用料经济,不削弱截面; 加工方便,可实现自动化操作; 密闭性好,连接刚度大。
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降低承载力; (Disadvan 对裂纹敏感,局部裂纹易扩展到整体,尤其动载和冷脆; tages) 易存在各种缺陷。
(3)焊缝质量等级(quality grades of welding)的规定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中,对焊缝质量等
级的选用有如下规定: ① 需要进行疲劳(fatigue)计算的构件中,垂直于(vertical)作用 力方向的横向对接焊缝受拉时应为一级,受压时应为二级。
②在不需要进行疲劳计算的构件中,凡要求与母材(base material)
等强的受拉对接焊缝(butt weld)应不低于二级;受压时宜为二级。
③重级工作制(heavy-duty)和起重量 Q>50t的中级工作制 吊车梁(middle-duty crane beam)的腹板(web plate)与上翼缘板 (top flange plate)之间以及吊车桁架(crane truss)上弦杆(up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电路的连接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电路的连接练习含答案

3.3电路的连接练习一、选择题1、在参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时,小明发现,在一处地面上有“沉迷网络”“交友不慎”两个圆形模块。

用脚踩其中任何一个模块,与模块连接的电视上就会播放相应的教育短片。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两个模块相当于开关,彼此串联B.两个模块相当于开关,彼此并联C.两个模块相当于电源,彼此并联D.两个模块相当于电源,彼此串联2、下列电路图中,哪个是串联电路()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使两盏灯都有电流流过的操作是()A. 只闭合开关S1B. 只闭合开关S2、S3C. 只闭合开关S2D. 开关S1、S2、S3都闭合4、关于如图电路的判断,正确的是()A.只闭合开关S1时,灯泡L1、L3并联B.只闭合开关S2时,灯泡L2、L3并联C.只闭合开关S2、S3时,灯泡L2、L3串联D.闭合所有开关时,灯泡L1、L2并联,L3短路5、如图3-3-5所示,要使灯泡L1和L2组成并联电路,应()图3-3-5A.只闭合S2B.只闭合S3C.只闭合S1和S3D.只闭合S2和S36、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灯泡L1、L2组成并联电路的是()7、如图所示为某宾馆的房卡,进入房间后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灯和插座才会有电。

关于房卡和房间内用电器的连接,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 房卡相当于一个开关B. 房卡实际上是一个用电器C. 房卡插入槽内时一定是接在干路上D. 房间内的电灯和插座是并联的8、小华用如图所示电路进行如下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直接将A、B连接,闭合开关后电路短路B. 测量电流时,应将电流表“+”接在A点,“-”接在B点C. 在A、B间接电压表,闭合开关后电压表无示数D. 在A 、B 间接另一灯泡,两灯泡是并联的9、某档案馆的保密室进出门有下列要求:甲、乙两资料员必须同时用各自的钥匙(S 甲、S 乙分别表示甲、乙两资料员的钥匙)使灯亮才能进入保密室;而馆长只要用自己的钥匙(S 馆长表示馆长的钥匙)使灯亮就可以进入保密室。

第三章 第3课时 专题强化: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

第三章 第3课时 专题强化: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

第3课时 专题强化: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 目标要求 1.知道连接体的类型以及运动特点,会用整体法、隔离法解决连接体问题。

2.理解几种常见的临界极值条件,会用极限法、假设法、数学方法解决临界极值问题。

考点一 动力学中的连接体问题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连接(叠放、并排或由绳子、细杆、弹簧等联系)在一起构成的物体系统称为连接体。

系统稳定时连接体一般具有相同的速度、加速度(或速度、加速度大小相等)。

1.共速连接体两物体通过弹力、摩擦力作用,具有相同的速度和相同的加速度。

(1)绳的拉力(或物体间的弹力)相关类连接体(2)叠加类连接体(一般与摩擦力相关)例1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条轻绳连接,两木块的材料相同,现用力F 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水平面是光滑的,则m 2越大,绳的拉力越大B .若木块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绳的拉力为m 1F m 1+m 2+μm 1g C .绳的拉力大小与水平面是否粗糙无关D .绳的拉力大小与水平面是否粗糙有关答案 C解析 若设木块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以两木块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μ(m 1+m 2)g =(m 1+m 2)a ,得a =F -μ(m 1+m 2)g m 1+m 2,以木块1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T -μm 1g =m 1a ,得a =T -μm 1g m 1,系统加速度与木块1加速度相同,联立解得T =m 1m 1+m 2F ,可知绳子拉力大小与动摩擦因数μ无关,与两木块质量大小有关,无论水平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绳的拉力大小均为T =m 1m 1+m 2F ,且m 2越大,绳的拉力越小,故选C 。

拓展 (1)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条轻绳连接。

①如图甲所示,用力F 竖直向上拉木块时,绳的拉力T =__________;②如图乙所示,用力F 沿光滑斜面向上拉木块时,绳的拉力为__________;斜面不光滑时绳的拉力T =__________。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 认识电路 电路的连接

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三章 认识电路 电路的连接
第三章 认识电路
九年级物理(JK) 教学课件
3.电路的连接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观察与思考
在实际电路中,用电器常常不止一个,
用电器之间的连接方式也不尽相同,请同学
们比较一下下面两种连接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导入新课
认知与了解
学习目标
1.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重点) 2.能区分串、并联电路,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和并 联电路 。(重点) 3.知道组合电路和集成电路。
电流路径有两条或以上 干路和支路开关控制作用不同 各支路用电器的工作互不影响
组合电路和集成电路
随堂训练
1.马路上的路灯总是一起亮,一起灭。如果 它们其中一盏灯的灯丝断了,其他灯仍能正 常发光。根据这些现象判断路灯是( B ) A.串联的 B.并联的 C.可能是串联的,也可能是并联的 D.不能确定是何种连接方式
两个小灯泡并联
讲授新课
②并联电路连接要点:
实物图:
电路图:
干路
S
L1
S
S1
S2
L1
S1
S2
L2
支路
L2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途
中出现分支(支路),最后都回到电源的负极。
讲授新课
③并联电路的特点: 实验1
L1
S
S1
S2 L2
当断开S2,合 上S、S1时,灯泡 L1、L2有什么变 化?
串联电路的特点
①电流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 同时也通过另一个;
②电路某处出现问题,影响整个电路; ③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④电路中只需要一个开关; ⑤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

初中物理同步练习题九年级上册-3 第三章 第三节电路的连接

初中物理同步练习题九年级上册-3 第三章 第三节电路的连接

第三章第三节电路的连接一、选择题1.如图10-K-17所示的电路图中,各开关都闭合后,灯泡L1与L2串联的是( )图10-K-172.如图10-K-18所示的电路中,开关能够同时控制两盏灯,且两灯发光情况互不影响的电路是( )图10-K-183.同一开关同时控制三盏灯,则关于这三盏灯的连接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能串联 B.只能并联C.串联或并联都可以 D.串联或并联都不可能4.小明注意观察身边的一些电路,并善于分析思考,作出了以下判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厨房中的抽油烟机里有照明灯和电动机,它们有时同时工作,有时电动机单独工作,它们一定是并联的B.楼道中的电灯是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的,只有在天暗并且有声音时才发光,所以声控开关、光控开关与灯是串联的C.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D.一般家庭中都要安装几盏照明灯和其他用电器,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5.如图10-K-19所示是一个既能吹冷风又能吹热风的电吹风的简化电路示意图,A是吹风机,B是电热丝。

将插头插入插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0-K-19A.开关S1只控制吹风机B.开关S2同时控制吹风机和电热丝C.同时闭合开关S1、S2,吹风机和电热丝并联D.同时闭合开关S1、S2,吹风机和电热丝串联6.现代社会倡导文明出行,经过交通路口要遵守“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的规则,某学习小组的4名同学观察十字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后,发现红灯、绿灯、黄灯可以独立工作,他们分别设计了如图10-K-20所示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10-K-20二、填空题7.把用电器____________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电流路径只有________条,各用电器相互依存、相互________。

把用电器________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在并联电路中,电流路径至少有________条,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____________。

机械设计 第三章

机械设计  第三章

F∑
F F z
式中:z为螺栓数目。
FF∑ ∑ F∑
F∑
F∑
F∑
F∑
a)
b)
a)
b)
27
§3-4 螺栓组联接的结构设计及受力分析
二、受力分析
3.受扭转力矩的螺栓组联接
(1)采用普通螺栓联接 :保证被联接件不相对滑动(转动),则
Q
i 1
z
P
f ri K f T
保证不滑动,单个螺栓所需预紧力
二、受力分析
距回转中心最远螺栓受力最大( Fs max ? )
根据底板力矩平衡条件得: Fs1r1+Fs2r2+·+Fszrz=T · ·
F F 变形协调条件: Si S max ri rmax
力矩平衡条件:
铰制孔螺拴传递扭矩
FS max ri FSi rmax
FS max Trmax
15
§3-3 螺纹联接的预紧与防松
一、预紧—工作前拧紧
预紧力:大多数螺纹联接在装配时都需要拧紧,使之在承 受工作载荷之前,预先受到力的作用,这个预加作用力称 为预紧力。 1、目的:增加螺纹联接刚度、紧密性和防松能力 2、要求:装配时控制预紧力在规定范围内 预 紧 0.8 s 对于一般联接用的钢制螺栓可推荐: 碳素钢螺栓 合金钢螺栓 3、拧紧力矩的确定: 拧紧力矩等于螺旋副间的摩檫阻力矩和螺母环形端面和 被联接件(或垫圈)支承面间的摩檫阻力矩之和,即
5
§3-1螺纹联接
一、螺纹联接的基础知识
3、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 大径d-公称直径(查标准) 小径d1-计算直径(强度计算) 中径d2-几何直径(几何计算) 螺距P-相邻螺牙对应点间轴向距离 导程S-同一螺线相邻螺牙对应点间 轴向距离 S=nP(n--线数) 升角ψ -螺旋线的切线与垂直于螺纹

第三章 微专题21 三种”连接体模型“的解题规律

第三章 微专题21 三种”连接体模型“的解题规律

题目类型1.弹力连接(以轻绳连接或直接接触):若加速度一样,各个物体间弹力与“其带动的物体质量”成正比;直接接触的连接体往往还涉及“要分离还没分”的临界状态.2.弹簧连接:在弹簧发生形变的过程中,两端连接体的速度不一定相等;在弹簧形变量最大时,两端连接体的速率相等.3.摩擦连接:连接体靠静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力连接(带动),由静摩擦力带动时连接体相对静止,加速度相同;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是“要滑还没滑”的临界状态.解题方法整体法、隔离法交替运用.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法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作用力.即“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1.(多选)(2019·辽宁沈阳市第一次质检)如图1所示,甲、乙两物体靠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水平力F1和F2共同作用下,一起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F1>F2,两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图1A.若突然撤去F1,甲的加速度一定减小B.若突然撤去F1,甲、乙间的作用力减小C.若突然撤去F2,乙的加速度一定增大D.若突然撤去F2,甲、乙间的作用力增大2.(2019·河南示范性高中上学期期终)如图2所示,A、B两相同的木箱(质量不计)用水平细绳连接放在水平地面上,当两木箱内均装有质量为m的沙子时,用水平力F拉A木箱,使两木箱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细绳恰好不被拉断.在不改变拉力的情况下,为使两木箱一次能运送更多的沙子,下列方法可行的是(加沙子后两木箱均能被拉动)()图2A.只在A木箱内加沙子B.只在B木箱内加沙子C.A木箱内加入质量为m的沙子,B木箱内加入质量为2m的沙子D .A 木箱内加入质量为2m 的沙子,B 木箱内加入质量为3m 的沙子3.(多选)如图3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A 、B 两物体.现对A 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 ,通过传感器可测得A 的加速度a 随拉力F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 = 10 m/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图3A .A 的质量是5 kgB .B 的质量是5 kgC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4D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84.如图4所示,质量为M 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框架上,下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重力加速度为g .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图4A .g B.M -m m g C .0 D.M +m mg 5.(2020·湖南长沙市模拟)如图5所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 、M 的木块A 、B 在水平恒力F 作用下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木块间的水平轻质弹簧劲度系数为k ,原长为L 0,则此时木块A 、B 间的距离为( )图5A .L 0+Ma kB .L 0+ma kC .L 0+MF k (M +m )D .L 0+F -ma k6.(2020·河南新乡市模拟)如图6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B 、C 两物体,A 叠放在C 上,A 、B 、C 的质量分别为m 、2m 和3m ,物体B 、C 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其间用一不可伸长的水平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F T .现用水平拉力F 拉物体B ,使三个物体以同一加速度向右运动,则( )图6A .此过程中物体C 受五个力作用B .当F 逐渐增大到F T 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 .当F 逐渐增大到1.5F T 时,轻绳刚好被拉断D .若水平面光滑,则绳刚断时,A 、C 间的摩擦力为F T 67.如图7所示,物块A 和B 的质量分别为4m 和m ,开始A 、B 均静止,细绳拉直,在竖直向上拉力F =6mg 作用下,动滑轮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已知动滑轮质量忽略不计,动滑轮半径很小,不考虑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细绳足够长,在滑轮向上运动过程中,物块A 和B 的加速度分别为( )图7A .a A =12g ,a B =5g B .a A =a B =15g C .a A =14g ,a B =3g D .a A =0,a B =2g8.(多选)(2019·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 第一次诊断)小物块m 与各面均光滑的斜面体M ,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8所示,在水平力F 1(图甲)作用下保持相对静止,此时m 、M 间作用力为F N1;在水平力F 2(图乙)作用下保持相对静止,此时m 、M 间作用力为F N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8A .若m =M ,则有F 1=F 2B .若m =M ,则有F N1>F N2C .若m <M ,则有F 1<F 2D .若m <M ,则有F N1=F N29.(多选)(2020·湖北武汉市调研)如图9所示,光滑水平桌面放置着物块A ,它通过轻绳和轻质光滑滑轮悬挂着物块B .已知A 的质量为m ,B 的质量为3m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静止释放物块A 、B 后( )图9A .相同时间内,A 、B 运动的路程之比为2∶1B .物块A 、B 的加速度之比为1∶1C .细绳的拉力为6mg 7D .当B 下落高度h 时,速度为 2gh 510.(2019·福建宁德市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如图10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段长为L 、质量分布均匀的绳子,绳子在水平向左的恒力F 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绳子上某一点到绳子右端的距离为x ,设该处的张力为F T ,则能正确描述F T 与x 之间的关系的图象是( )图1011.(2019·福建泉州市期末质量检查)如图11所示,“复兴号”动车组共有8节车厢,每节车厢质量m =18 t ,第2、4、5、7节车厢为动力车厢,第1、3、6、8节车厢没有动力.假设“复兴号”在水平轨道上从静止开始加速到速度v =360 km/h ,此过程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每节车厢受到F f =1.25×103 N 的阻力,每节动力车厢的牵引电机提供F =4.75×104 N 的牵引力.求:图11(1)该过程“复兴号”运动的时间;(2)第4节车厢和第5节车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12.(2019·湖南衡阳市第二次模拟)如图12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1=1 kg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2 kg的木块,木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3,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拉力F=3t(N),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图12(1)求木块和木板保持相对静止的时间t1;(2)t=10 s时,两物体的加速度各为多大;(3)在图乙中画出木块的加速度随时间変化的图象(取水平拉力F的方向为正方向,只要求画图,不要求写出理由及演算过程)答案精析1.BC [一起运动时,整体的加速度为:a =F 1-F 2m 1+m 2; 对乙分析,则甲、乙之间的作用力为:F N -F 2=m 2a ,解得F N =m 1F 2+m 2F 1m 1+m 2; 突然撤去F 1,则整体的加速度a 1=F 2m 1+m 2,a 1不一定大于a ,甲、乙之间的作用力F N1=m 1F 2m 1+m 2<F N ,故A 错误,B 正确;突然撤去F 2,则整体的加速度a 2=F 1m 1+m 2,则a 2>a ,即加速度增大,甲、乙之间的作用力为:F N2=m 2F 1m 1+m 2<F N ,故选项C 正确,D 错误.] 2.A [对A 、B 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F -μ(m A +m B )g =(m A +m B )a ;对木箱B :F T -μm B g=m B a ;解得F T =m B m A +m BF ,可知当A 木箱内加入沙子的质量大于B 木箱内加入沙子的质量时,细绳的拉力减小,故A 正确,B 、C 、D 错误.]3.BC [拉力F 很小时,A 、B 两物体保持相对静止,以相同的加速度运动,后来B 在A 上滑动.当拉力F 1=60 N 时,A 物体加速度a 1=4 m/s 2,两物体恰好要相对滑动,这时A 、B 间的摩擦力是最大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B 有:μm B g =m B a 1①对A 有:F 1-μm B g =m A a 1②当拉力F 2=100 N 时,A 物体加速度a 2=8 m/s 2,两物体发生相对滑动,这时A 、B 间是滑动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 有:F 2-μm B g =m A a 2③由①②③解得:m A =10 kg ,m B =5 kg ,μ=0.4,故B 、C 正确,A 、D 错误.]4.D [以框架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时,其重力与弹簧对其弹力平衡,即F =Mg ,故可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再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可知F +mg =ma ,联立可解得,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 =M +m mg ,故选项D 正确.] 5.B [以A 、B 整体为研究对象,加速度为:a =F M +m,隔离A 木块,弹簧的弹力:F 弹=ma =k Δx ,则弹簧的长度L =L 0+ma k =L 0+mF k (M +m ),故选B.] 6.C [对A ,A 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可以知道C 受重力、A 对C 的压力、地面的支持力、绳子的拉力、A 对C 的摩擦力以及地面的摩擦力六个力作用,故A 错误;对整体分析,整体的加速度a =F -μ·6mg 6m =F 6m-μg ,隔离法对A 、C 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 T -μ·4mg =4ma ,计算得出F T =23F ,当F =1.5F T 时,轻绳刚好被拉断,故B 错误,C 正确;水平面光滑,绳刚断时,对A 、C 分析,加速度a ′=F T 4m,隔离对A 分析,A 的摩擦力F f =ma ′=F T 4,故D 错误.] 7.D [对滑轮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2F T =m ′a ,又滑轮质量m ′忽略不计,故m ′=0,所以F T =F 2=6mg 2=3mg ,对A 由于F T <4mg ,故A 静止,a A =0,对B 有a B =F T -mg m =3mg -mg m=2g ,故D 正确.]8.ACD [由整体法可知,甲图中整体的加速度:a 1=F 1M +m ,乙图中整体的加速度:a 2=F 2M +m;对甲图,隔离M ,则F N1sin θ=Ma 1,隔离m :F N1cos θ=mg ,解得a 1=m Mg tan θ ;F 1=(M +m )a 1=m M (M +m )g tan θ;F N1=mg cos θ;对乙图中的m ,则:F N2sin θ=mg tan θ=ma 2,解得:F N2=mg cos θ;F 2=(M +m )a 2=(M +m )g tan θ;若m =M ,则有F 1=F 2;若m <M ,则有F 1<F 2,选项A 、C 正确;无论m 和M 大小关系如何,都有F N1=F N2,选项B 错误,D 正确.]9.AC [根据动滑轮的特点可知,相同时间内,A 、B 运动的路程之比为2∶1,选项A 正确;根据s =12at 2可知,物块A 、B 的加速度之比为2∶1,选项B 错误;设细绳的拉力为F T ,B 的加速度为a ,则对A :F T =m ·2a ;对B :3mg -2F T =3ma ;解得a =37g ,F T =67mg ,选项C 正确;当B 下落高度h 时,速度为v =2ah = 67gh ,选项D 错误.] 10.A [设绳子单位长度质量为m ,对整体分析有:F =Lma ,则对x 分析可知:F T =xma ,联立解得:F T =xF L,故可知F T 与x 成正比,故A 正确.]11.(1)80 s(2)0解析(1)以动车组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4F-8F f=8ma动车组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v=at解得t=80 s(2)以前4节车厢为研究对象,假设第4、5节车厢间的作用力为F N,则由牛顿第二定律:2F -4F f+F N=4ma解得F N=0.12.(1)4 s(2)3 m/s212 m/s2(3)见解析图解析(1)当F<μ2(m1+m2)g=3 N时,木块和木板都没有被拉动,处于静止状态,当木块和木板一起运动时,对m1:F fmax-μ2(m1+m2)g=m1a max,F fmax=μ1m2g解得:a max=3 m/s2对整体有:F max-μ2(m1+m2)g=(m1+m2)a max解得:F max=12 N由F max=3t得:t=4 s(2)t=10 s时,两物体已相对运动,则有:对m1:μ1m2g-μ2 (m1+m2)g=m1a1,解得:a1=3 m/s2对m2:F-μ1m2g=m2a2,F=3t=30 N,解得:a2=12 m/s2(3)图象过(1,0)、(4,3)、(10,12)图象如图所示.。

第三章钢结构连接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钢结构连接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 钢结构的连接习题参考答案1. 已知A3F 钢板截面mm mm 20500⨯用对接直焊缝拼接,采用手工焊焊条E43型,用引弧板,按Ⅲ级焊缝质量检验,试求焊缝所能承受的最大轴心拉力设计值。

解:查附表1.2得:2518mm N f w t =则钢板的最大承载力为:KNf bt N w t w 185010185205003=⨯⨯⨯==-2.焊接工字形截面梁,设一道拼接的对接焊缝,拼接处作用荷载设计值:弯矩mm KN M ⋅=1122,剪力KN V 374=,钢材为Q235B ,焊条为E43型,半自动焊,Ⅲ级检验标准,试验算该焊缝的强度。

解:查附表1.2得:2518mm N f w t =,2512mm N f w v =。

截面的几何特性计算如下:惯性矩:44233102682065071428014280121210008121mm I x ⨯=⎥⎦⎤⎢⎣⎡⨯⨯+⨯⨯⨯+⨯⨯=翼缘面积矩:41198744050714280mm S x =⨯⨯=则翼缘顶最大正应力为:2243185215021026820610281011222mm N f mm N .h I M w tx =<=⨯⨯⨯⨯=⋅=σ 满足要求。

腹板高度中部最大剪应力:2243125075281026820625008500198744010374mm N f mm N .t I VS w vw x x =<=⨯⨯⎪⎭⎫ ⎝⎛⨯⨯+⨯⨯==τ满足要求。

上翼缘和腹板交接处的正应力:2120805075002150507500mm N ..=⨯=⨯σ=σ上翼缘和腹板交接处的剪应力:243116434810268206198744010374mmN .t I VS w x x =⨯⨯⨯⨯==τ 折算应力:2222212152031100606434320803mm N .f .mm N ...w t =<=⨯+=τ+σ 满足要求。

(整理)第三章_钢结构的连接

(整理)第三章_钢结构的连接

第三章:钢结构的连接练习与作业(附答案):例题载F 级。

图解:1.确定对接焊缝计算截面的几何特性 (1)确定中和轴的位置()()()()8.7910524010101605.127105240510101601≈⨯-+⨯-⨯⨯-+⨯⨯-=ymm2.1708.792502=-=y mm(2)焊缝计算截面的几何特征()()()244548.7111677.415.0245.0241121223≈⨯⨯-+⨯⨯-+-⨯⨯≈x I cm 4 腹板焊缝计算截面的面积: ()5.2315.024=⨯-=wA cm 22.确定焊缝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设计值F 。

将力F 向焊缝截面形心简化得:F Fe M 160==(KN ·mm )F V =(KN ) 查表得:215=w c f N/mm 2,185=w t f N/mm 2,125=w v f N/mm 2点a 的拉应力 Ma σ,且要求 Ma σ≤w t f18552.01024558.7910160431===⨯⨯⨯==w tx M af F F I My σ N/mm 2 解得:7.355≈F KN点b 的压应力 Mb σ ,且要求 Mb σ≤w c f21511.11024552.17010160432===⨯⨯⨯==w c x Mbf F F I My σ N/mm 2 解得:7.193≈F KN由F V =产生的剪应力 V τ ,且要求V τ≤wV f12543.0105.231023===⨯⨯=wV V f F F τ N/mm 2 解得:7.290≈F KN点b 的折算应力,且要求起步大于1.1w t f()()()wt V M bf F F 1.143.0311.132222=⨯+=+τσ解得: 2.152≈F KNF =420KN ,图3.Ⅱ.3 对接焊缝受偏心力作用 解:分析:由已知条件,此对接焊缝承受偏心拉力F 产生的弯矩M 和轴心拉力N 的共同作用,在M 作用下,a 点产生最大的拉应力Mσ,b 点产生最大的压应力Mσ;在N 作用下,焊缝均匀受拉,各点拉应力均为Nσ。

第三章 螺栓连接

第三章  螺栓连接

第三章螺栓连接一、选择题7.1.1(Ⅰ) 单个螺栓的承压承载力中,,其中∑t为。

(A) a+c+e(B) b+d(C) max{a+c+e,b+d} (D) min{a+c+e,b+d}7.1.2 (Ⅰ) 每个受剪拉作用的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所受到的拉力应低于其预拉力的。

(A) 1.0倍(B) 0.5倍(C) 0.8倍(D) 0.7倍7.1.3(Ⅰ)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与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主要区别是。

(A) 摩擦面处理不同(B) 材料不同(C) 预拉力不同(D) 设计计算不同7.1.4(Ⅰ)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可用于。

(A)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B) 承受反复荷载作用的结构的连接(C)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的连接(D) 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结构的连接7.1.5(Ⅰ) 一个普通剪力螺栓在抗剪连接中的承载力是。

(A) 螺杆的抗剪承载力(B) 被连接构件(板)的承压承载力(C) 前两者中的较大值(D) A、B中的较小值7.1.6(Ⅰ)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在杆轴方向受拉的连接计算时,。

(A) 与摩擦面处理方法有关(B) 与摩擦面的数量有关(C) 与螺栓直径有关(D) 与螺栓性能等级无关7.1.7(Ⅰ) 图示为粗制螺栓连接,螺栓和钢板均为Q235钢,则该连接中螺栓的受剪面有。

(A) 1 (B) 2 (C) 3 (D) 不能确定7.1.8(Ⅰ) 图示为粗制螺栓连接,螺栓和钢板均为Q235钢,连接板厚度如图示,则该连接中承压板厚度为mm。

(A) 10 (B) 20 (C) 30 (D) 407.1.9(Ⅰ) 普通螺栓和承压型高强螺栓受剪连接的五种可能破坏形式是:I.螺栓剪断;Ⅱ.孔壁承压破坏;Ⅲ.板件端部剪坏;Ⅳ.板件拉断;V.螺栓弯曲变形。

其中种形式通过计算来保证的。

(A) I,Ⅱ,Ⅲ(B) I,Ⅱ,Ⅳ(C) I,Ⅱ,V (D) Ⅱ,Ⅲ,Ⅳ7.1.l0(Ⅰ)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受拉时,螺栓的抗剪承载力。

(A) 提高(B) 降低(C) 按普通螺栓计算(D) 按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计算7.1.11(Ⅰ) 高强度螺栓的抗拉承载力的大小。

第三章 钢结构的连接-普通螺栓连接

第三章 钢结构的连接-普通螺栓连接

公式的两点说明:
(1)螺栓的有效截面面积 因栓杆上的螺纹为斜方向的,所以抗拉时公式取的是有效
直径de而不是净直径dn,现行国家标准取:
ded1 23 43t (t螺)距
dn de dm d
(2)螺栓垂直连接件的刚度对螺栓抗拉承载力的影响
A、螺栓受拉时,一般是通过
与螺杆垂直的板件传递,即螺 杆并非轴心受拉,当连接板件 发生变形时,螺栓有被撬开的 趋势(杠杆作用),使螺杆中 的拉力增加(撬力Q)并产生 弯曲现象。连接件刚度越小撬 力越大。试验证明影响撬力的 因素较多,其大小难以确定, 规范采取简化计算的方法,取 ftb=0.8f(f—螺栓钢材的抗 拉强度设计值)来考虑其影响。
由假定‘(2)’得
y1 r1
N1Tx N1T
x N1Ty
T
N 1 TN 2 TN 3 T N nT
r1 r2 r3
rn
由上式得:
N 2 TN r1 1 Tr2 ; N 3 TN r1 1 Tr3 ; N nT N r1 1 Trn
得:
T N r 1 1 Tr 1 2 r 2 2 r n 2N r 1 1 Ti n 1r i2
简化计算: 令:xi=0,则NiTy=0
N 1Tx T ny r1 i2y r1 1T ny y1 i2
y 1 N1Tx
y1
r1
N1T
x N1Ty

i 1
i 1
x1
N 1 2 T x N 1 F 2 N m b in
三、普通螺栓的抗拉连接
(一)普通螺栓抗拉连接的工作性能

N 1 TT nr1n
Tr1
n
ri2
xi2 yi2

钢结构第三章螺栓连接

钢结构第三章螺栓连接

需验算 正交截 面和折 线截面 的强度
An t[2e4 (n2 1) e12 e22 n2d0 ]
例题3-14
设计两角钢用C级普通螺栓的拼接,已知角 钢型号为∟90×6,所承受的轴心拉力的设计 值为N=160KN,采用拼接角钢的型号与构件 的相同,钢材为Q235A,螺栓直径d=20mm, 孔径为21.5mm。
Nn yn
y2 n
N Myi
i
y2
i
要求:受力最大的最外排螺栓的拉力不超过一 个螺栓的抗拉承载力设计值,即:
N My1 N b
1
y2
i
t
4. 弯矩和拉力共同作用的普通螺栓群计算
根据偏心距的大小可能出现小偏心受拉和大偏 心受拉两种情况
(1)小偏心受拉:全部螺栓均为受拉
轴心力:由各螺栓均匀承受;
验算螺栓受力以及净截面强度
1、拼接板尺寸:长、宽、厚度
600mm
厚度的确定原则:拼接板的截面面积大于被 连接钢板的截面面积。
被连接钢板的截面面积:18×600
拼接板的截面面积:2×600×t
取10mm
长度的确定:与螺栓的布置间距有关
布置螺栓
2、螺栓布置:水平距离和竖向距离
距离的选取原则:在容许距离范围之内,水 平距离取较小值;竖向距离取较大值。
de2
4
ftb
2. 轴心拉力作用普通螺拴群的计算
螺栓群在轴心力作用下的抗拉连接,通常假定每 个螺栓平均受力,则连接所需螺栓数为:
n

N N tb
3.弯矩作用的普通螺栓群计算
中和轴
受拉区 受压区
由螺栓承担 由整个受压板承担
近似地取最下排螺栓中心处

第三章例题

第三章例题

§3-1 钢结构的连接
hf min 1.5 t 1.5 28 7.9mm
取hf=10mm
f f w 160N / mm2
1、采用两侧焊缝时 连接一侧所需焊缝的总长度,可算得:
N 1400 103 lw h f w 0.7 10 160 1250mm e f
该连接采用了上下两块拼接盖板,共有4条侧焊缝,一 条侧焊缝的实际长度为:
w
侧面角焊缝:
N2 4h f lw2 f f w 4 0.7 10 (110 10) 160 448.0kN
斜焊缝:此焊缝与作用力夹角
100 arctan 33.7 , 可得 f 1/ 1 sin 2 33.7 / 3 1.06 150
A ' 240 2 16 7680mm A 270 28 7560mm
2
2
§3-1 钢结构的连接
盖板f=215N/mm2(t2=16mm) 连接钢板板厚t1=28mm>16mm,f=205N/mm2 ,故满足强 度要求。 根据构造要求,应满足:
b 240mm l 'w 335mm
§3-1 钢结构的连接
l 'w
l
4
w
2h f
1250 20 333mm 60h f 60 10 600mm 4
所需拼装盖板长度:
L 2lw 10 2 333 10 676mm
取680mm 10mm为间隙 拼接盖板的宽度b就是两条侧面角焊缝之间的距离,应 根据强度条件和构造要求确定。 选定拼接盖板宽度b=240mm,则拼接盖板的截面面积 A’为:
tanθ ≤1.5时,焊缝强度能够保证,可不必验算。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认识电路电路的连接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 认识电路电路的连接

课题:电路的连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2、能根据实物电路画出串并、联电路图。

3、能根据电路图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动手连接实物电路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实验、实际操作的能力。

2、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结构、开关对电路的控制作用等问题时,培养学生处理、分析信息、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生活中的串、并联电路,体会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会识别和连接串、并联电路。

教学准备:学生电源(或干电池两节)、灯泡三只、开关三个、导线若干一、情景展示,新课引入。

生活中五光十色的彩灯,赏心悦目,十分美丽。

那么他们是怎样发光的呢?研究问题往往从最简单的开始,请同学们尝试用手中的材料使两个灯泡发光。

二、教学过程(一)串联和并联。

探究实验一:让两个灯泡发光。

实验器材:两只灯泡,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能控制灯泡的发光和熄灭,连接方式不限,要画出电路图。

实验注意:连接电路前断开开关;闭合开关时要试触;导线不能直接直接连在电源两极。

收集学生的电路: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所画电路图,发现这个电路的连接只有两种方式:串联电路:电路元件沿着单一路径逐个顺次连接组成的电路。

并联电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同种或不同种的电路元件并列接在电路两点之间(首首相接,尾尾相连)的电路。

并联电路中,没有出现分支的部分叫做干路,各个分支叫做支路。

老师带领分析电路中电流的路径,总结规律。

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多条路径。

探究实验二:串、并联电路中开关对电路的控制作用。

实验器材:学生电源(或干电池两节),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连接串联和并联电路,并改变开关的位置,观察开关处于不同位置时对电路的控制作用。

实验注意:连接电路前断开开关;闭合开关时要试触。

实验结论:1、串联电路中,开关控制所有用电器,开关的位置对电路没有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极造要求:防止板翘曲后浸入潮气而腐蚀,限制螺孔中矩
最大值;
施工要求:为便于拧紧螺栓,留适当间距(丌同的工具有
丌同要求)最小中距为3d0;
螺栓或铆钉的最大、最小容许长度
3.6.1 螺栓连接的构造
每一杆件在节点上以及拼接接头的一端,永久性螺栓数丌宜 少于两个 对直接承叐动力荷载的普通螺栓连接应采用防止螺帽松动的 有效措施 C级螺栓只宜用于沿其杆轴方向叐拉,戒承叐静力荷载结极的 次要连接、可拆卸结极的连接和临时固定极件的叐剪连接; 在重要的连接戒叐反复动力荷载作用的丌得采用C级螺栓 型钢极件的拼接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应采用钢板作为拼 接件 在高强度螺栓连接范围内,极件接触面的处理方法应在施工 图中说明 沿杆轴方向叐拉的螺栓连接中的端板(法兰板),应适当加 强其刚度(如加设加劲肋),以减少撬力对螺栓抗拉承载力 的丌利影响
摩擦型高强螺栓剪力V的验算应满足: 或
(3.63)
承压型高强螺栓抗拉抗剪计算公式:
(3.57) (3.58)
1.2为承压强度设计值降低系数 计算Ncb采用无拉力状态fcb值
例3.16 如图所示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被连接 极件钢材为Q235-B,螺栓为10.9级,直径20mm, 接触面采用喷砂处理。试验算此连接的承载力。 图中内力均为设计值
第三章 钢结构的连接
§3-6
螺栓连接的构造
3.6.1 螺栓的排列
简单、统一、整齐而紧凑 并列和错列两种形式:
并列-比较简单整齐,连接板尺寸 小,但对极件截面削弱较大 错列-可以减小螺栓孔对截面的削 弱,但螺栓孔排列丌如并列紧凑, 连接板尺寸较大
螺栓的排列要求:
叐力要求:
垂直于叐力方向:螺孔中距和边距限制 顺力作用方向:端距限制——防止孔端钢板剪断,≥2d0 ;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抗剪承载力设计值为:
(3.54)
—— 一个螺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 传力摩擦面数; —— 摩擦面抗滑移系数; —— 每个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
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抗剪
容许接触面出现滑移,以连接达到破坏为抗剪承载力枀限 状态 达到枀限承载力时预拉力几乎完全消失,故其连接计算方 法不普通螺栓连接相同:
3.8.3 高强度螺栓群的抗拉计算
轴心力作用抗拉
所需螺栓数目:
(3.45)
式中:Ntb-在杆轴方向叐拉情冴下单个高强螺栓(摩擦 型戒承压型)的承载力设计值
弯距作用叐拉
中和轴在螺栓群形心轴上,最外排螺栓叐拉力最大
最大拉力及其验算式:
(3.59)
偏心叐拉
由于高强度螺栓偏心叐拉时,螺拉的最大拉力丌得超 过0.8P,能够保证板层之间始终保持紧密贴合,故高 强度螺栓均可按普通螺栓小偏心叐拉计算,即:
直接相连的翼缘板的刚度丌是很大,由于翼缘的弯曲, 使螺栓叐到撬力的附加作用,杆力增加到:Nt=N+Q
3.7.2.2 普通螺栓群轴心叐拉 对螺栓群轴心叐拉情冴,由于 垂直于连接板的助板刚度很大, 通常假定各个螺栓平均叐拉, 则连接所需的螺栓数为:
(3.45)
3.7.2.3 普通螺栓群弯距叐拉
剪力V通过承托板传递 按弹性设计法,弯矩作 用下,离中和轴越进的 螺栓所叐拉力越大,而 压力则由部分叐压的端 板承叐,设中和轴至端 板叐压边缘的距离为c
小偏心叐拉:
轴心拉力N由各螺栓均匀承叐 弯矩M则引起以螺栓群形心O为中和轴的三角形内力分布 (上部螺栓叐拉,下部螺栓叐压) 叠加后,所有螺栓均承叐拉力作用 计算公式如下(yi均自O点算起):
(3.48a) (3.48b)
式(3.48b)为 公式使用条件
大偏心叐拉:
偏心距e较大,即e>ρ=∑yi/(ny1) 端板底部将出现叐压区 近似叏中和轴位于最下排螺栓o‘处(偏安全) 按弯距平衡,计算公式如下(e’和yi均自O’点算起):
(3.35)
则:
(3.36)
• 普通螺栓群偏心叐剪
剪力F的作用线至螺栓群中心线的距离为e,故螺栓群 同时叐到轴心力F和扭矩T=F•e的联合作用
• 在轴心力作用下可认为每个螺栓平均叐力,即:
(3.37)
• 在扭距T=F∙e作用下有如下假定:
连接板件为绝对刚性,螺栓为弹性体 连接板件绕螺栓群形心旋转,各螺栓所叐剪力大小 不该螺栓至形心距离ri成正比,其方向不连线ri垂直
抗剪螺栓的破坏形式:
螺栓杆被剪断 板件被挤坏(孔壁承压破坏) 板件被拉断 板件冲剪破坏 螺栓杆弯剪破坏 螺栓双剪破坏
螺栓杆弯剪和双剪两种破坏形式丌常见,计算丌考 虑,一般靠极造满足; 板件被拉断破坏形式属于极件的强度计算; 板件被冲剪破坏形式由螺栓端距≥2d0来保证; 抗剪螺栓连接计算只考虑螺栓杆被剪断和孔壁承压 破坏两种破坏形式;
(3.32)
(3.33)
3.8.1.4 高强度螺栓抗拉连接的工作性能
螺杆中预拉力P不板层间则存在预压力C维持平衡 外界Nt作用下螺杆中拉力增加Δ P,板件中压力减少Δ C 外界Nt达到预拉力P的80%时,螺杆内拉力增加很少,且 卸载后无松弛现象。
单个高强度时,螺杆中的预拉力P基本丌发,但 板层间压力将减少到P-Nt,接触面的抗滑移系数随Nt的增 大而减小 外加剪力Nv和拉力Nt不高强螺栓的叐拉、叐剪承载力设计 值之间具有线性相兲兲系 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有拉力作用时,其抗剪承载力应按 下式计算:
(3.56)
高强度螺栓承压型连接抗剪拉
螺栓1所叐剪力最大N1T为:
(3.38)
将N1T分解为水平分力N1Tx和垂直分力N1Ty:
(3.39)
(3.40)
叐力最大螺栓1所叐的合力N1计算式:
(3.41)
当y1≥3x1时,可叏xi=0简化得:
(3.42)
例3.10 设计如图普通螺栓连接。柱翼缘板厚度为 10mm,连接板厚度为8mm,钢材为Q235-B,荷 载设计值F=150kN,偏心距e=250mm。若螺栓排 列为竖向排距2x1=120mm,竖向行距y1=80mm, 竖向端距为50mm,试选C级螺栓规格。
§3-7 普通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和计算
• 按叐力情冴分: 螺栓只承叐剪力 螺栓只承叐拉力 螺栓承叐拉力和剪力共同作用
3.7.1 普通螺栓的抗剪连接
3.7.1.1 抗剪连接的工作性能 单个螺栓抗剪性能:
摩擦传力的弹性阶段:0-1段,普通 螺栓可略去丌计 滑移阶段:1-2段 栓杆直接传力的弹性阶段:2-3段 弹塑性阶段:3-4段
式(3.49) 试选用M20C级螺栓,查附表8.1知,其有效面积Ae=245mm2,查附表1.3
• 【作业题目】两钢板截面为—18×410,钢材 Q235,承叐轴心力N =1250KN(设计值),采用 M20普通粗制螺栓拚接,孔径d 0 =21.5mm,试设 计此连接 • 分枂:设计此连接应按等强度考虑,即设计的连 接除能承叐N 力外,还应使被连接钢板、拚接盖 板、螺栓的承载力均接近,这样才能做到经济省 料。因此,连接盖板的截面面积可叏不被连接钢 板的截面面积相同。这样,当螺栓采用并列布置 时,只要计算被连接钢板的强度满足即可,丌必 再验算连接盖板。具体设计步骤可根据已知的轴 心力设计值先确定需要的螺栓数目,并按极造要 求迚行排列,然后验算极件的净截面强度。
§3-8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和计算
3.8.1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
3.8.1.3 高强度螺栓抗剪连接的工作性能
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抗剪
丌容许接触面出现滑移,以出现滑动为抗剪承载力枀限状态 承载力叏决于极件接触面的摩擦力,不螺栓所叐预拉力、摩 擦面滑移系数、连接的传力摩擦面数有兲
为求螺栓直径,首先确定C级螺栓的抗剪和承压强度设计值。由附表1.3得:fvb= 140N/mm2,fcb=305N/mm2 则分别由公式(3.32)和(3.33)求出所需螺栓直径:
3.7.2 普通螺栓的抗拉连接
3.7.2.1 单个普通螺栓的抗拉承载力 抗拉螺栓连接破坏形式为螺栓杆被拉断
单个抗拉螺栓的承载力设计值:
近似地叏中和轴位于最下排螺栓O处(偏安全),即 认为连接发形为绕O处水平轴转动,螺栓拉力不O点 算起的纵坐标y成正:
(3.46)
设计时要求受力最大的最外排螺栓1的拉力不超过 单个螺栓的抗拉承载力设计值:
(3.47)
3.7.2.4 普通螺栓群偏心叐拉
相当于承叐轴心拉力N和弯知M=N•e的联合作用 按弹性设计法,根据偏心距的大小可能出现小偏心叐拉 和大偏心叐拉两种情冴
普通螺栓受剪力和拉力作用两种可能 破坏形式: 螺栓杆受剪受拉破坏; 孔壁承压破坏; 剪力和拉力无量纲化相关关系曲线得
(3.50b) (3.51)
例 如图承叐斜拉力的螺栓连接。已知被连板件的 厚度均为20mm,钢材均为Q235B,已知斜拉力两 个分力分别为V=300kN,N=200kN,偏心e= 120mm,螺栓采用等距离布置,行距为100mm, 端距为50mm,共设两排C级螺栓,试选择螺栓规 格。
(3.60)
拉力、弯距、剪力共同作用
摩擦型连接高强度螺栓承叐拉力、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时 其连接板层间的压紧力和接触面的抗滑移系数,随外拉力 的增加而减小 摩擦型连接高强度螺栓承叐剪力和拉力联合作用时,单个 螺栓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3.61)
在弯矩和拉力共同作用下,高强螺栓群中的拉力各丌相同, 且螺栓最大拉力应满足:
3.7.1.2 单个普通螺栓的抗剪承载力
普通螺栓叐剪承载力主要由栓杆受剪和孔壁承压两 种破坏模式控制,分别计算,叏其小值迚行设计
单个螺栓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3.32)
式中: nv——受剪面数目 d ——螺杆直径 fvb ——螺杆直径
单个螺栓承压承载力设计值
(3.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