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永丰中学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永丰中学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临终料得魏延必反,便授予杨仪锦囊,嘱咐他在魏延反叛时打开,后来杨仪姜维依计行事,让马岱出其不意斩杀了魏延。

B.茶垌船家人为傩送取了一个诨名为“岳云”,这是因为傩送美丽,虽无什么人亲眼看到过岳云,却从戏台上小生岳云,得来一个相近的神气。

C.《呐喊》中,鲁迅塑造了华大妈、三太太、七斤嫂、单四嫂子等一系列可悲可怜、愚昧麻木的妇女形象,通过她们的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冷漠与黑暗。

D.旧历年的最后一天,觉新告诉觉慧他遇见了梅表妹,痛苦和悔恨涌上心头,觉慧本想安慰他,但看到觉新一味地妥协,转而责备他咎由自取。

E.葛朗台软禁女儿的事在城里传开后,引起了公愤。

公证人克罗旭告诉葛朗台,根据法律,如果太太死了,他的财产就要和女儿共有,.葛朗台这才饶恕了女儿。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来而不往非礼也”“()”,是乡土中国礼尚往来的朴素观念,在一些地方却异化成一种________的“人情礼”,发人深省。

人情味是甜的,弥足珍贵。

据记载,在南北朝诗人陆凯折梅花时,偶遇信使北去,于是托付他将花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带去,留下了千古名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故事。

今天,礼尚往来成为人们相互之间的一种交往方式,婚丧嫁娶、添丁增口、上梁搬家……寻常日子里的每一次起伏,亲朋好友都会相聚一堂。

推杯换盏中,品味的不是酒肉,而是难以________的人情。

然而,人情债却是苦的、咸的、辣的、怪的。

人们习惯以“我”为中心,涟漪般一圈一圈按照距离远近划分亲疏。

而变味的人情交往,则仿佛这种以“我”为中心的“人情漩涡”,甚至变成一种敛财手段、简单化成一种价格,使这种“人情漩涡”越漩越大、越漩越快。

“熟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

”一边渴望人间温情、一边抱怨人情寡淡,这样的现象恰恰在呼唤人情味的回归。

要有人情味,别背人情债,关键就是在传统礼俗和________间划出一条线,在社会上形成一个鲜明导向,反对天
价人情、天价彩礼,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

“化俗不易,贵在因民。

”让人情债失去市场,才能让人情味重新回归。

让我们走出人情的围城,摆脱人情债的束缚,在新时代的风尚中________。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有德于我,虽小不可忘也
B.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C.渴者易为饮,饥者易为食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南北朝诗人陆凯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将花托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成就了“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千古名句,留下了一段人情往来的故事。

B.在南北朝诗人陆凯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将花托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留下了千古名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佳话。

C.南北朝诗人陆凯在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托付他将花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成就了千古名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留下了一段人情往来的故事。

D.南北朝诗人陆凯在折梅花时,偶遇北去的信使,于是托付他将花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范晔,留下了“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千古名句,成就了一段人情往来的佳话。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甚嚣尘上磨灭清规戒律健步如飞
B.甚嚣尘上泯灭陈规陋习奋勇前行
C.愈演愈烈泯灭清规戒律奋勇前行
D.愈演愈烈磨灭陈规陋习健步如飞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美贸易战形势可谓,双方是处在相互冲突愈演愈烈的路上,还是打得越历害越接近达成协议,真是很难说。

中美贸易战打成今天的规模肯定是当初双方都没有想到的。

或者说是当初双方预期的“最坏情况”。

这样的贸易战持续下去,严重的负面效果。

实际上中美都有珍惜即将到来的第十三轮高级别经贸磋商的充分理由。

在上一轮和这一轮间,中美经历了很动荡的交锋和沟通重启,进一步检检了双方的意志和实力,同时也垒高了贸易战的爆炸当量。

把贸易战作为国际战略清算,绝不会有一个国家的人民真正欢迎它。

()。

中美社会中都有一些针对对方很冲动的想法。

因为中美鉴于都是有力量的大国,也不真正具有为实施它们而承受巨大代价的决心,双方都缺少那些极端念头加以实现的能力。

加上这是一个越来越现实、世俗的世界。

喊一喊可以,真正进行大国战略对撞肯定不受大多数社会成员欢迎。

硬撑着要推动中美打“史诗级”贸易战注定是对历史大势的“顶风作案”。

结束贸易战无论在当前有
多难,历史地看,它一定会被视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扑朔迷离一目了然商讨从善如流
B.扑朔迷离不言而喻磋商从善如流
C.错综复杂不言而喻商讨见机行事
D.错综复杂一目了然磋商见机行事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而如何对应真实的民意,实现它的软着陆或者贸易战的退出,却是富有挑战的工作,比开打和升级贸易战要复杂得多。

B.然而如何实现贸易战的退出或者它的软着陆,对应真实的民意,却是富有挑战的工作,比开打和升级贸易战要复杂得多。

C.然而如何对应真实的民意,实现贸易战的退出或者它的软着陆,却是富有挑战的工作,比开打和升级贸易战要复杂得多。

D.因而如何对应真实的民意,实现易战的退出或者它的软着陆,却是比开打和升级贸易战要复杂多,是富有挑战的工作。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鉴于中美都是有力量的大国,也不真正具有将那些极端念头加以实现的能力,且双方都缺少为实施它们而承受巨大代价的决心。

B.因为中美鉴于都是有力量的大国,双方都缺少将那些极端念头加以实现的能力,也不真正具有为实施它们而承受巨大代价的决心。

C.但是鉴于中美都是有力量的大国,也不真正具有将那些极端念头加以实现的能力,且双方都缺少为实施它们而承受巨大代价的决心。

D.但是鉴于中美都是有力量的大国,双方都缺少将那些极端念头加以实现的能力,也不真正具有为实施它们而承受巨大代价的决心。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月28日,话题“浙江10万只鸭子出征巴基斯坦灭蝗”冲上热搜,关注度堪比新冠肺炎。

然而,网友们的心情也跟随这10万只鸭子,经历了由慷慨豪迈、莫名魔幻到大失所望,正所谓。

事实上,人们只要稍微动用逻辑就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同样是面临灾难,同样是提出解决办法,却在科学论证的过程上打了个折扣,在对科学性和真实性的解释上禁不住推敲。

的确,在灾难面前,()。

如今看到鸭子也能“远征”,去保护巴基斯坦兄弟,这样的勇气怎能不让人心中的自豪?这10万只鸭子,不仅可爱,还让人感到钦佩。

然而,人们这一比较常见的感动心理,却容易被虚假新闻予
以利用,继而出现的现象。

“鸭子出征”,或许还,留下的思考足够让舆论理性地消化一阵子。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出神入化油然而生漏洞百出余波未平
B.出神入化喷薄而出以讹传讹余音袅袅
C.一波三折喷薄而出漏洞百出余音袅袅
D.一波三折油然而生以讹传讹余波未平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一条消息却在科学论证的过程上打了个折扣,在对科学性和真实性的解释上禁不住推敲
B.这一条消息却在科学论证的过程上打了个折扣,在对科学性和真实性的解释上经不起推敲
C.这一条消息却在对科学性和真实性的解释上经不起推敲,在科学论证的过程上打了个折扣
D.却在对真实性和科学性的解释上经不起推敲,在科学论证的过程上打了个折扣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们总是容易被各种情绪影响,对未知的风险心生恐慌,对勇敢的行为心潮澎湃
B.人们总是容易被各种情绪影响,对勇敢的行为心潮澎湃,对未知的风险心生恐慌
C.各种情绪总是容易影响人们,对勇敢的行为心潮澎湃,对未知的风险心生恐慌
D.各种情绪总是容易影响人们,对未知的风险心生恐慌,对勇敢的行为心潮澎湃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寻西山隐者不遇
唐代:丘为
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

扣关无僮仆,窥室唯案几。

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差池不相见,黾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

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释:①黾勉:勉力,尽力。

②仰止:仰望,仰慕。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以“寻西山隐者不遇”为题,到山中专程去寻访隐者,是出于对这位隐者的友情或景仰,而竟然“不遇”,作
者由此抒发了自己的无限失望、惆怅之情。

B.开首两句写隐者独居于深山绝顶之上的“一茅茨”之中,离山下有“三十里”之遥。

这两句似在叙事,但实际上意在写这位隐者的远离尘嚣之心,兼写寻访者的不惮艰劳、殷勤远访之意。

C.“若非巾柴车,应是钓秋水。

”这两句是写寻访者停在户前的踟蹰想象之词:主人既然不在,到哪儿去了呢?若不是乘着柴车出游,必是临渊垂钓去了吧?这里不是正面去写隐逸之士闲适雅趣的生活,而是借寻访者的推断写出,比直接对隐者的生活做铺排描写反觉灵活有致。

D.“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

及兹契幽绝,自足荡心耳。

虽无宾主意,颇得清净理”,由访人而变成问景,由失望而变得满足,由景仰隐者,而变成自己来领略隐者的情趣和生活,表明了作者是一位胸怀旷达,习静喜幽,任性所之的高雅之士。

2.本诗最后两句“兴尽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很有深意,请赏析这两句的精妙之处。

6、(1)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踏莎行
寇俊杰
暮春,阴雨。

开封通往陕州的官道更加泥泞,两辆驴车在湿滑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突然,前面的驴车陷进了泥坑,车夫挥鞭抽打毛驴,可任凭毛驴怎样使劲儿,木轮车像是被泥水吸住一样,就是出不了泥坑。

寇准挑起轿帘说,寇安,别打了,还是我下来推吧!寇安没法,只好也下来和寇准以及后面车上的两个随从一起推车。

无奈还是车重人少,力量不够,使足了劲儿也没能把车子推出泥坑。

寇准说,不行就先把车上的书卸下。

寇安说,大人,那是你的心头肉啊!怎么舍得弄脏?大家正在一筹莫展之际,路过的几个村民走过来,有人施礼问,是宰相寇准寇大人吗?正是,但我现在已不是宰相了。

我们听说大人没有因为澶渊之盟受到封赏,反而被贬陕州,此是必经之地,故有此一问。

他对其他村民说,我们帮帮寇大人吧!然后大家一起重新用力,终于把寇准的驴车推出了泥坑。

寇准再三相谢。

村民说,寇大人澶渊之功,让中原百姓免受战乱之苦,我们老百姓还不知怎样感谢寇大人呢。

寇准重新上车的时候,已是满身的泥水。

车内的宋夫人用毛巾给寇准擦着脸上的汗水和雨水,心疼地说,原来在京师哪有这样的路?看你现在头发都开始白了,还要出来遭受这样的罪,你要是能把自己的性子收敛一些,何来被贬呢?
寇准说,社稷为重,君为轻。

我的所作所为只要对得起天下百姓就行了。

宋夫人说,可你分不清君子和小人,把小人得罪了,他们就会为私怨而报复。

我听女婿王曙说,这次就是王钦若在皇上面前说你是拿皇上的性命做赌注,澶渊一仗胜是侥幸,如若败了,他的命就没了,皇上这才把你贬出京师的。

寇准微微一笑说,王曙是怎么知道的?
他和皇上的内侍周怀政关系很好,是周怀政亲耳听到王钦若对皇上说的,还说你居功自傲,到处宣扬说没有你寇准,就没有大宋的江山──他这是诬告啊!
再泥泞的路,太阳一出来就晒干了,寇准说,你看刚才村民为我推车,多好啊!若是奸臣,他们会这样做吗?
不过你也别锋芒太露,出头的檩条先烂,想当年,你和太宗意见不合,太宗说不过你,生气地要拂袖而去,你竟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拽住他的衣服不让走,直到把他说服才罢休!俗话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你这是往死路上走哇!得亏太宗英明,不但没杀你,还把你比作魏征!
寇准只是得意地嘿嘿笑着,并不说话。

宋夫人又说,不过,终归是伴君如伴虎。

你这是第三次被贬了吧?皇上是个好皇帝,就怨你太耿直,连皇上的面子也不给。

特别是上次被贬,有人揭发你酒后说了太宗的坏话,太宗不信,找你问一下。

按说太宗也没当真,你随便找个理由太宗就能原谅。

可你就是不辩解,不知道趁坡下驴,太宗给你梯子你也不要。

人家是皇帝,你“将”人家的军,结果被贬到了邓州。

你这不是自己找麻烦吗?
寇准说,我喝完酒后可能真说了太宗的坏话,但那是太宗有不对的地方。

大丈夫做事就要敢作敢当!我不后悔!
唉!宋夫人叹了一口气,今上能当皇帝,你本是立了大功的;澶渊之盟,你也是立了大功的,可皇上就怕功高震主,你本该急流勇退,但你非但没有,还不知收敛锋芒,皇上这才免了你的宰相之职,把你贬往陕州。

不过这样也好,朝中是非太多,你当个地方官,陕州离我们老家又近,我们还能过个安心日子呢。

再不必像以前一样……
踏莎行。

寇准的脑海里忽然闪出这样一个词牌名。

他叫寇安停车,从箱子里拿出笔墨纸砚,然后铺纸磨墨。

他略一沉思,笔走龙蛇,写下了一首《踏莎行》的词:“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宋夫人本想寇准写的是反思过去,从此要淡出朝廷视野,远离政治旋涡的意思,没想到看了寇准的《踏莎行》,写的却是难离难别、情深意切的“情诗”。

她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她知道,要想让寇准抛弃自己的信念真是太难了。

如果皇帝用他,再危险他还是要回去的,可他又不会曲意逢迎,个性又那么张扬,虽然皇帝信任,但他由着自己性子来的做法,就是有一副好牌,也会叫他打得稀里哗啦甚至是性命不保!
宋夫人含着泪看着寇准,寇准拉住夫人的手,坚定地点了点头。

夫人知道,今后摆在他们面前的,将会是一条更加艰险的道路!
编者注:《踏莎行(春色将阑)》实际写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当时寇准被太宗贬为青州知府,赴职之际,写下了这首词。

《宋史·列传四十》中记载“(寇)准与知院张逊数争事上前,且互斥其短。

帝(太宗)怒,谪逊,准亦罢知青州……准既行,帝念之,常不乐”。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为后面情节发展作铺垫。

寇安的话“大人,那是你的心头肉啊!”侧面表现出寇准喜爱读书。

B.小说虚构了村民帮助寇准推驴车的情节,表达了百姓对寇准的感恩;百姓的行为也使得寇准更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

C.冠准写成的《踏莎行》被夫人称为“情诗”,夫人流泪,被丈夫诗中那难以割舍、相爱终老的爱妻之情深深打动了。

D.小说中寇准因澶渊之盟被贬至离老家很近的陕州做地方官,可是他并未因此心生退意,仍寄意朝廷,哪怕前路艰险。

2.“宋夫人”这一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3.历史小说是小说的一种,它依据历史事实,进行想象、改编,请结合本篇小说内容具体分析这一特征。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故乡读春天
傅玉善
画家如何把春光揉进画册里,歌者如何把春光揉进乐曲里,诗人如何把春光揉进诗意里,只有专业的你能懂,可我认为这一切还不能足以给春天一个满意的表达,于是,我只好把自己揉进故乡,揉进春天里了,这也是我一直疯狂迷恋着的,多年来量身定制的,今天终于无比幸运地得逞。

当风筝告诉我飞翔的快乐与自在时,被牵引着的那颗颤动翱翔的心,迫不期待地在那抹妖冶的春风中翩跹……我携带着五色的梦想出发了,在一泻千里的春光里,又踏上了离城市很远很远离春天很近很近的故土。

此刻,我就在大冶市那个叫傅家沟的旧村落里,看生命的旗帜在这儿欢畅淋漓舒展。

村口的迎春花争先恐后开放了,今年却比去年旺,明年会比今春盛,枝繁叶茂,生命向上本能,乃春之杰作。

洁白如缎的迎春花,衬托着淡泊古朴的村寨,这是印象派朦胧出彩的经典呀!可爱的我被感动得热泪盈眶,一颗能流泪的心除了怜爱还能装下什么呀!故乡旧居就是一张憨厚的人文标签,干净,迎春花就该是岁月无暇的素笺,单纯。

生活干净,人生更丰满,人生单纯,生活更充实。

迎春花就是故乡春天干净单纯的信使,是新春献给故乡吉祥的哈达。

故土上,明媚总是化着春天的笔,岂能放过风情万种的姹紫嫣红?春,于是在故乡着色,性感至极,岂敢轻描淡写?看呀,龙角山太平垴上疯疯癫癫的野鸡李的粉在热热闹闹地接待络绎不绝的游人们,再黯淡的心海也会被忽地照亮,还有什么秘密好遮遮掩掩的?关得再紧的心扉愿也意对春天尽情敞开,所有的不幸在花开瞬间演绎成了幸福。

石屋崖畔忙忙碌碌的野黄桃的紫在羞羞答答地应迎如织的游客们,阳光千篇一律被染成酒醉桃红,那旎旖的光晕追逐着花枝招展的梦想,牵引着世界的神经,东风岂敢不来,万物怎敢不发。

面对这一切,谁还会纠结昨天答案的残酷,前路的崎岖?再忧伤的心绪也不会迷散在春风春雨里。

那条叫傅家沟的小溪,清浅见底,溪水入镜,几条游鱼悠悠然嬉闹着肥绿瘦红,它们如此忘情,如此无猜,光阴在它们摇头摆尾瞬间变得好长好长,理想和现实不再有从星星到霓虹的距离。

水岸边,柳眉儿娇嗔向你弄一个媚眼,
你傻了半天,它们触摸了你道德的神经;长亭外,暖风儿撒欢地对你抛下一个轻吻,你半天都晃不过神来,它们碰触到了你往日虚伪的底线。

凌云的燕子穿过故乡的瞳孔,捎回来的不仅仅是芳菲的春天,更多的是茁壮成长的希望与盎然焕发的生机。

故乡把全部的温暖给了你,你还执意拒绝故乡春天的恩典?在春光里,故乡离那个纯洁的梦近了,我离那个纯洁的梦更加近了。

此刻,我就站在故乡那面葱葱郁郁的山坡上,放眼瞭望,所有的角度都是青春的颜色。

我成了春天朝思暮想的一瓣花,却不乏最初的慷慨之芬芳;你皆是春天飞舞点翠的一粒芽,却不失勃勃竞秀之萌动。

这是由静到动的心里转化过程,这是每一个热恋故土,热恋生活的人所共有的禀性。

给热爱春天的人颁发一枚诺贝尔奖吧,那非我莫属。

因为我同百花在春风得意的二月生日!
在故乡春色里,谁还在意与冬天对弈的那盘残局?春来了,才发现自己被枯萎的季节耍了,春拆穿了冬季谎言,划破了粉饰的伪装,解剖了枯萎的灵魂。

原以为在宁静的冬天思考才能睿智,身临生机勃勃的春天发现思想才能走得更远,所以春天不仅是万物的梦醒的时节,也是人们心灵的醒悟的时刻。

故乡的热忱总是一如既往,什么时候都不会错过我,也不会错过你。

站在二月的大地,我的心竟被这暖暖的春意感动。

许是我老了,开始敏感这世间万物的生长更替,开始感动于身边一些细微的小事了。

我感叹着衰老的流逝和新生的重启,消亡的时间和流水一样,不可逆转,新生的降临却是那么那么的可人。

“穷人莫听富人哄,桐籽花开好浸种”故乡古老的农谚,指导着一辈辈人的生计农活,不用翻开日历的春耕图,只要桐子花开了,耕种的人们,不会错过耕种的时节。

桐子花一簇簇一盏盏在房前屋后开了,几只野蜂在安静地分享这份愉悦,连蝶儿也不来打扰,那蝶儿去哪儿了?大概是在畈上忙着赏油菜花吧。

在傅家沟这穷山僻壤,人们用的还是最原始的工具,但是每一锄,每一耙都是精心细致的,付出的是全部身心,当春光在大地上堆积成了绸缎,那双勤劳忙碌的手就织出了七色的壮锦。

春天是希望的奠基者,万物充其量只是春天的打工仔。

春天掌管着宇宙发展的大印,万物的生杀大权。

清脆的鸟鸣,宛转悠扬,再沸腾的人声也惊不动疯来疯往的鸟儿。

快乐的游人打着响亮的呼哨,那鸟儿在你的头顶不失时机一展歌喉应和着……“懒取春色一簪,只得杜鹃声声……”春色里杜鹃的叫声,多了几分痴,更多了几分醉,所有的歌,不管谁唱谁和,不管是几分之几拍的韵律,都镌刻在春天神圣的乐谱里……
打开老屋厚重的门,春风笑吟吟走进来再也不愿走出去,就如归燕新泥垒巢不再思归。

推开久闭的窗户,入画的风物又一次定格成靓艳的照片。

春天永远陪着故土,陪着乡村。

城市对春天过敏,城市里的春天都在电视里,只要关上了屏幕就失去了春天。

春天是棵大树,夏天就是片阔叶,秋天是朵绒花,冬天是枚坚果,这是就是故乡的春景图。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文中着重描写了家乡傅家沟的各种自然风物,借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也表现出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B.在作者眼里,故乡傅家沟是那么的美:迎春花让人感到生活充实,野鸡李让人心胸敞亮,野黄桃让人忘却忧伤。

C.站在故乡的山坡上,作者感受到故乡春天的温暖,因而开始感动于身边的小事,感叹衰老的流逝和新生的重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