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汉字——字之初_本为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蔡襄(1012—1067),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 人,宋代大书法家,精通各体,尤长行书。 蔡襄 陵园原为蔡襄墓,位于仙游枫亭锦岭将军山下, 旧福厦公路西侧, 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雪松道人, 湖州(浙江吴兴)人,仕元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 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著有《松雪斋集》。赵 孟頫是元初很有影响的书法家。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 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 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
米公祠,是纪念宋代书法家米芾的祠宇,位 于湖北樊城西南隅的柜子城上。米芾(1051— 1107),字元章,工诗文,擅书画,尤长于行、 草,史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美誉,与 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
汉字的分类
1、象形字 用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
画出来。属于“独体造字法”。 “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
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 “龟(龜)”字像一只龟的形状。 “马(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 “鱼(魚)”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 “门(門) ”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
毛公鼎及铭文Leabharlann (二)金文二、汉字的演变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有一百七十 多国,这些国家常常为了争夺土地和资源等 进行战争,因此这一时代被称为战国时代。 后来几个比较有实力的国家齐、楚、秦、赵 、燕、韩、魏崛起了,史称「战国七雄」。 当时,各国的文字差异很大,就像古老的密 码,很难破译。
(三)小篆
二、汉字的演变
二、汉字的演变
(四)隶书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 秦代下层人物中间。
到了汉代,隶书 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 速度都大大提高。隶 书把小篆弯曲的线条 改为平直的笔画,字 体进一步简化书写变 的简便,但同时使古 汉字的象形程度大为 降低,形体扁方而规 整。
“想”字的下方是形旁,表示和心理有关,上方的“ 相”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三、汉字的分类
4、会意字
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 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属于“合体造字法”。
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yǒu)”和液体“水 ”合起来,表达字义;
“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 分开来;
园丁生于梅洞长于竹洞
吴昌硕(1844—1927),浙江安吉人,清末书画家,篆刻家;篆 刻融合皖、浙诸家,并以秦、汉玺印、封泥及陶瓦文字入印,雄浑苍 劲,摆脱浙、皖诸家而创为一派。
文彭篆刻作品:长生
许慎
许慎《说文解字》书影
康有为
康有为行书联
鲁迅说过,汉字具“三美”:
意美 以感 心,一也; 音美 以感 耳,二也; 形美 以感 目,三也”。
“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合而成;
“旦” 指太阳从地平线升起;
“明”表示明亮,以“日”+“月”组成。
会意—— 叠罗汉式:
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形重叠起来。如: 一“木”是“树”,两“木”成“林”,三“木”成“森”; 一“火”是“火”,二“火”成“炎”,三“火”成“焱(yàn)”; 一“水”是“水”,三“水”成“淼(miǎo)”; 一“石”是“石”,三“石”成“磊”; 一“日”是“日”,三“日”成“晶”; 一“牛”是“牛”,三“牛”成“犇(bēn)”; 一“手”是 “手”,三“手” 成“掱(pá)”…………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号枝 山,人称“祝枝山”,因为右手生有六个手指, 所以又号枝指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任 过南京应天府通判,所以又有“祝京兆”之称。 他的诗文书法,才气横溢,与唐寅、文徵明、 徐祯卿号称“吴中四才子”。他在书法上造诣 很深,各体兼能,蜚声艺坛,与文徵明、王宠 并称“三大家”。陈道复为后起之秀,又称为 “吴中四家”。他的书法博采晋唐各家的长处, 并有自家面貌。主要成就在于狂草和楷书。狂 草来自怀素、张旭,更多的是接近黄山谷,提 按和使转的笔法交互使用,行与行之间的距离 很紧,形成一种汪洋恣肆的视觉效果。更难得 的是楷书又写得相当严谨,有晋唐人的古雅气 息。这种反差很大的综合素养与唐代的张旭十 分相似。
《玄秘塔碑》
九成宫醴泉铭
(七)行书
二、汉字的演变
(八)宋体
二、汉字的演变
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 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 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发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 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成为宋体。
二、汉字的演变
(九)电脑字体
NKBADEGJZX
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 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 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 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 术运动员把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 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这几 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字字 字字 字字
二、汉字的演变
二、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演变:
汉字演变成现在的样子,主要有甲骨文、金文、
小篆、隶书和楷书五种基本样貌: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汉字从画图的象形文字发展到现在的点横竖撇, 它的演变具有什么规律?
1.由繁到简。 2.由象形到抽象,象形性逐渐减弱。
“书圣”王羲 之的书法
欧阳洵《化度寺碑》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唐京 兆万年人,字清臣。开元进士,迁 殿中侍御史,为奸臣杨国忠所恶, 出为平原太守,故世称颜平原。安 史之乱,颜真卿抗贼有功,入京历 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 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 宗时
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私恨使颜真 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 被缢杀。他从褚遂良,张旭的笔法, 其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 遒劲舒和,一变古法,自成一格, 人称“颜体”。
“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 上标示符号;
三、汉字的分类
3、形声字
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和声旁。属于“合体造字法 ”。
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 近发音。
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 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
“筏”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 “伐”,表示它的发音与“伐”字相近;
图画说:
西安半坡遗址出 土的彩陶盆上和晚商 青铜器上的鱼形图案 ,形态逼真,栩栩如 生。拿它们与古汉字 中的一些“鱼”比较 ,其相似的程度,足 以使人确信汉字是从 原始图画演变出来的 。图画也被认为是甲 骨文的起源。
二、汉字的演变
甲金小隶 骨 文文篆书
草书 楷书

行 宋脑


字 体
二、汉字的演变
YLM
YLM
关于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
1、“结绳记事” 说: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结绳记
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即在一条绳 子上打结,用以记事。
2、“仓颉造字”说 :传说是黄帝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老天降了一场谷子雨表示祝贺,鬼怕记下自己的恶行而于夜晚 哭嚎。
3、“图画”说:有些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
柳公权
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他的诗词均感情豪迈奔放,流畅洒脱。苏轼擅 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 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 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 家”。
三苏祠是北宋时期(960— 1127)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 苏辙父子三人的故居,位于四 川眉山市西南。
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画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
。。。。。。
汉字的演变
甲金小隶 骨 文文篆书
草书 楷书

行 宋脑


字 体
汉字的演变
汉字从画图的象形文字发展到现在的点横竖撇, 它的演变具有什么规律?
1.由繁到简。 2.由象形到抽象,象形性逐渐减弱。
汉字的分类
1、象形字 2、指事字 3、会意字 4、形声字
西汉滇王之印金印
方形,蛇钮,昂首盘屈,身有鳞纹。高1.8厘米,重89.5克,边长 2.4厘米,1956年云南晋宁石寨山6号墓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汉代印章 东汉委(倭)奴国王金印
封泥
秦安台丞封泥
秦御府丞封泥
秦少府封泥
秦西共丞封泥
秦郎中令丞封泥
秦郡佐邸封泥
汉代印章
西汉皇后之玺
汉“庆龄长”印(官印)
(五)草书
二、汉字的演变
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 ,是为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 狂草之分。
毛泽东草书《忆秦娥 娄山关》
二、汉字的演变
(六)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 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 、“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 、等。
林杜刘孟
看图画,猜成语





看图画,猜成语





关于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
1、“结绳记事” 说: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结绳记
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即在一条绳 子上打结,用以记事。
2、“仓颉造字”说 :传说是黄帝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老天降了一场谷子雨表示祝贺,鬼怕记下自己的恶行而于夜晚 哭嚎。
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
二、汉字的演变
(三)小篆(zhuàn)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从此奠定了中华民 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 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
秦丞相李斯书写的《峄(yì)山刻石》
秦始皇
秦朝统一文字(以“马” 、“安”两字为例)
王羲之故居——洗砚池
王羲之故居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为古典园林式建筑。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王献之,字子敬, 小字官奴,官至中 书令,世称“王大 令”。他的书法, 兼精楷、行、草、 隶各体。献之幼学 于父,从小就显露 出超人才华,才气 勃发,咄咄逼人, 献之不为其父所囿, 别创新法,自成一 家,令人刮目相看。 可惜天妒其才,四 十二岁就过早病卒。
颜真卿墓(位于河南偃师市山化乡汤泉村)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
隋唐时期的书法 颜真卿《多宝塔碑》
柳公权(778—865),京 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 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 师”。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 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 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 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 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 称。
3、“图画”说:有些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
画。一些出土文物上刻画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
。。。。。。
结绳记事:
原始社会部落或中国一些少 数民族,在文字出现之前,以结 绳记事的方法,把战争、猎获、 会盟、选举、庆典、联姻、生育 、疾病和灾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 记录下来。
仓颉(jié)造字说: 仓颉,传说他是黄帝的史 官,由于黄帝时期社会进入较 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 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 切需要建立一套各联盟共享的 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 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 的手上了。 事实上仓颉这个人是否是 真实的存在过还是不确定的。 或许他可能是某个古人,对文 字进行了系统地整理,但更可 能是古代人们虚拟的又一个英 雄式的人物。
(一)甲骨文
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 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就 是用写或刻的方式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它的象形程度比较高,因为是刻在兽骨上 ,所以笔画比较细,直笔比较多。
(二)金文
二、汉字的演变
商代后期和西周时期人 们把字铸刻在青铜器上,这 就形成了金文。与甲骨文相 比,金文的象形程度更高, 而且有了线条化,平直化的 趋势:金文的笔道肥粗,弯 笔多。与甲骨文相比金文填 实的写法,更形象生动逼真 。
三、汉字的分类
2、指事字
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中较抽象的东西 。属于“独体造字法”。
特点:多为抽象事物,而无具体形象可画,所以往往在象 形字上加上象征性符号来表示。例如:
木—本,添加的部分表示树根; 木—末,添加部分表示树梢; 刀—刃,表刀口处;
大—亦,本意表示腋窝。 “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