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影教程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不同于光学摄影的数字化影像记录方式(结合课件给学生讲透);
3、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创作,利用互联网完成传输。
第五节:数码影像创作的基本要求
1、主题鲜明;
2、主体突出(注意给学生讲明主题与主体的区别);
3、画面简洁(从“摄影是减法的艺术”讲起);
4、符合一定的技术标准;
5、瞬间形象性(讲布列松“买啤酒归来的孩子”照片);
参考资料
1、《数码摄影教程》,徐和德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理论研究》,张宗寿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摄影艺术20讲》,林路著,学林出版社。
4、《静物》,[英]罗杰.希克斯;[美]法兰西斯.舒尔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5、《2001中国年度最佳摄影》,中国摄影家协会《大众摄影》选编,漓江出版社。
教学时数
4学时
授课方法
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
辅助手段:多媒体;光学照像机;数码照像机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学习和掌握数码照相机使用基本知识;
2、数码照相机的种类与性能指标;
3、数码摄影的应用;
4、不同焦距镜头的特点和用途;
5、数码照相机维护与保养。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
第一节:数码照相机拍摄模式的选择
数码照相机拍摄模式通常有12种可供选择,其中自动、手动、程序模式、快门优先、光圈优先、人像模式、风景模式等八种模式使用较多,初学者多使用自动或程序模式,随着对摄影技术的逐渐掌握,可依拍摄需要选择相应模式。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基本术语及含意,如光圈、景深、快门速度、倒易率、曝光组合等;
2、数码照相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含意;
3、三种存储格式的区别与正确选择;
4、不同焦距镜头的特点和用途;
以上为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应注意着力讲透。
教学过程
设计
语言讲述+课件展示→图片介绍→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所讲授内容
作业、讨论
第二节:测光表的测光原理与测光方法
测光表从原理上讲,是一台制造精密的照度计,是通过光敏传感器把拍照现场的光线转换为电流值并通过显示电路显示出来,但这时所显示的测光结果并不以电流的强弱表示,而是换算为在该电流值下,当要拍摄的照片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时所对应的光圈值和快门速度值,对摄影者起到一个提示作用。通常按照数码相机说明书的提示操作,业余条件下可获得较满意的拍摄效果。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正确曝光的含意;
2、测光表原理及测光基准;
3、曝光补偿的概念和曝光补偿的方法。
教学过程
设计
语言讲述+课件展示→图片介绍→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所讲授内容
作业、讨论
及辅导
本章布置以下思考题:
1、何谓“照度”?何谓“亮度”?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2、“曝光不足”、“曝光过度”、“曝光正确”在照片上各有何表现?掌握正确曝光的标准。
6、能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讲凯文.卡特的“秃鹫.女孩”照片)
7、介绍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数码摄影的信息特性、纪实性、瞬间性、选择性;
2、第四节所讲的数码摄影的三个特点:所见即所得;数字化影像记录方式;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创作;利用互联网完成传输。
3、第五节所讲的数码影像创作的六项基本要求。
授课方法
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
辅助手段:多媒体;数码照像机。
课后小结
本章学习内容包含了数码照相机的基本性能指标、结构、拍摄模式、拍摄、取景、调焦及注意事项、光圈、快门速度、倒易率、曝光组合、拍摄、浏览、存储器与三种存储格式、不同焦距的镜头特点与用途、快门种类及四种拍摄法、照相机的维护等,特点是名词多、内容繁琐,但是这些内容是任何一个从入门开始的摄影者所必须学习并逐步掌握的最基础的知识,学习时应抓住要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最终影响的是拍摄的照片是否符合要求。因此,除课堂讲授外,凡有照相机的同学要利用各种机会课后学习在不同的场合和相机功能组合下,练习拍摄并细心体会它们之间的异同。
周次
第四周;2008年4月7日~4月13日
章节名称
第三章数码照像机的曝光与测光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讨论();上机()
教学时数
2学时
授课方法
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
辅助手段:多媒体;光学照像机;数码照像机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掌握正确曝光的概念;
2、理解测光表的测光原理;
3、理解测光表的测光基准;
4、理解曝光补偿的基本原则,学会在不同的拍摄场合曝光补偿的方法。
数码照相机常见的性能指标有像素数、分辨率、相当感光度、白平衡、存储格式、压缩比、闪光灯、曝光补偿、连拍功能等。了解数码照相机的各项指标含义,是正确选购和使用数码照相机的前提。
第六节:不同焦距镜头的特点和用途
按照焦距的不同分为标准镜头、短焦距镜头、长焦距镜头。数码照相机镜头根据焦距值能否调节,分为定律距镜头和变焦距镜头两类。定焦镜头指镜头是死的,只有一个焦距;变焦镜头指可以来回伸缩,焦距是可以变化的。目前,大部分数码照相机使用变焦距镜头。
以上整个过程约168年。
第二节:数码摄影的特性
1、信息特性;2、纪实性;3、瞬间性;4、选择性。
第三节:数码摄影的应用
1、新闻和大众传播;2、艺术创作;3、科学研究
上述特性与光学照相机是相同的。
第四节:数码摄影的特点(完全不同于传统相机)
1、所见即所得,与个人电脑显示有相同之处,实现了光、电、光的过程;
以上为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应注意着力讲透。
教学过程
设计
语言讲述+课件展示→图片介绍→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所讲授内容
作业、讨论
及辅导
本章布置以下思考题:
1、数码摄影具有哪些特性?
2、数码摄影有哪些应用领域
3、数码摄影的特点是什么?
4、数码影像创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授课方法
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
辅助手段:多媒体;光学照像机;数码照像机
及辅导
本章布置以下思考题:
1、数码照相机的拍摄模式有哪些?掌握拍摄模式在拍摄时的具体应用。
2、光学变焦与数码有变焦有哪些区别?
3、何谓“光圈”?光圈系数按照进光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4、何谓“景深”?影响景深的因素有哪些?
5、平视旁轴取景器与单镜头反光取取景器有何不同?
6、数码照相机常见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第四节:数码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完全不同于传统相机)
数码相机的机架与镜头无论功能或形状均与光学相机相同,光圈、景深与快门速度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也与光学相机相同。图像传感器有CCD和CMOS两种,主要起着代替传统胶卷“感光”的作用,图像传感器与存储卡结合起来记录拍摄到的影像。
第五节:数码照相机的种类与性能指标
第三节:数码照相机的测光系统与测光模式
依据反射式测光表的测光原理,反射率为18%的中灰色调是数码照相机测光表的测光基准。数码照相机为自动测光,有下述四种测光模式:
1、平均测光模式
2、中央重点测光模式
3、点测光模式
4、多区域测光模式
第四节:曝光补偿与包围曝光。
曝光补偿的基本原则是“白加黑减,亮加暗减”。大部分数码相机曝光补偿的调节范围一般为±2EV,以1/3EV值为补偿间隔,从-2.0~+2.0,共12个级别的曝光补偿值。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
第一节:数码照相机的曝光与曝光量
曝光是指摄影时控制照相机的光圈和快门,让外界景物反射的适量光线通过镜头到达图像传感器上形成影像的过程。曝光的四个因素是:光线的强弱;相当感光材料度的大小;光圈与快门速度。正确曝光的两层含意:一是真实、客观地记录现场的光线、色彩、影调;二是正确表达作者的创作思想、意图和感情,使画面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同学们通过拍照实践,应较好掌握曝光过度、正确和不足时照片所显示的基本格调上的区别。
3、《摄影艺术20讲》,林路著,学林出版社。
4、《静物》,[英]罗杰.希克斯;[美]法兰西斯.舒尔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5、《2001中国年度最佳摄影》,中国摄影家协会《大众摄影》选编,漓江出版社。
周次
第二、三周;2008年3月24日~4月6日
章节名称
第二章数码照相机与拍摄技巧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讨论();上机()
参考资料
1、《数码摄影教程》,徐和德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理论研究》,张宗寿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摄影艺术20讲》,林路著,学林出版社。
4、《静物》,[英]罗杰.希克斯;[美]法兰西斯.舒尔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5、《2001中国年度最佳摄影》,中国摄影家协会《大众摄影》选编,漓江出版社。
今天我们学习数码摄影的知识,在拍摄、取景、用光、主题构思、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瞬间性、形象性、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等方面与光学相机并无不同。对此,同学们应予以足够注意,并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来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
参考资料
1、《数码摄影教程》,徐和德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理论研究》,张宗寿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掌握数码照相机的测光方式。
4、何谓“直方图”?掌握数摄影时直方图的应用。
5、何谓“EV”值,EV值的作用如何?
6、何谓“曝光补偿”?如何进行曝光补偿?
7、掌握数码相机的测光模式。
授课方法
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
辅助手段:多媒体;光学照像机;数码照像机
课后小结
1、曝光的实质是摄影现场光线强弱对所拍摄照片的影响,直观反应是不足、合适与过度,这些不同结果的出现除与拍摄现场光照强度的影响有关外,还与所使用照相机的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的快慢有直接关系。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明确根据正确曝光的原则,拍摄者应选择的光圈与速度组合是什么。
辅助手段:多媒体;光学照像机;数码照像机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了解摄影的诞生及其发展的过程;
2、数码摄影的特性;
3、数码摄影的应用;
4、数码摄影的特点;
5、数码影像创作发展
摄影即用光绘画,是技术与视觉观察力的一种结合,也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和文献记录的工具,也是一种创作的手段。
2、测光表从本质上分析,是一台照度计,当你拥有一台测光表时,应按所讲的测光方法正确测光。
3、数码相机由于已建立的测光基准是18%的灰度,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曝光补偿的基本原则是“亮加暗减”
4、通过对曝光及测光原理的学习,应尽可能练习做到所拍摄的照片曝光量基本在正确曝光的范围,从而为下一步的照片处理和打印提供方便。
1839年8月19日,法国画家和物理学家达盖尔向世界公布了银版摄影法发明的详细经过,这一天被称为摄影艺术的正式诞生。
1936年,第一架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问世;
1991年,柯达公司推出DSC100、DSC200ci数码照相机,标志着现代意义上数码照相机的正式诞生;
2005年,数码照相机的像素之争已基本结束,性能日趋完善,对光学照相机构成直接威胁,前期成本低,成为大众摄影的主流选择。
第二节:数码照相机的拍摄
取景与调焦的操作在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而取景又依个人爱好与艺术修养不同而异。数码照片下载时应先关闭相机电源,插好USB数据线,确认无误后再开启照相机电源,操作完成后重复同样操作过程。
第三节:数码摄影的调焦
现在出品的数码相机均具备自动对焦距功能,使用时可按说明书正确操作。调焦点的选择应注意突出主体,将焦点落在最需要明确表达的主体上。
第七节:数码照相机快门的种类与特点
依种类有镜间快门和焦点平面快门两种,数码相机的快门多为焦点平面快门。(分别介绍两种快门的特点)
第八节:快门速度与动感表现
分别介绍“凝固拍摄法”、“慢门拍摄”、“追随拍摄”和“变焦拍摄”。
第九节:数码照相机的维护与保养
数码照相机是光、电、机结合的产物,注意防水、防磁和强光照。
周次
第五、六、七周;2008年4月14日~5月4日
章节名称
第四章数码摄影构图
天水师范学院学生公选课专业教材
(适用于各专业本科四年制)
教案主编:谢天柱
教案审阅:李三相
教案使用时间:2007~2008第二学期
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2008-03
周次
第一周;2008年3月17日~23日
章节名称
第一章数码摄影概述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讨论();上机()
教学时数
2学时
授课方法
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
课后小结
光学摄影从1836年8月19日公布以来,至1936年,第一架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问世;经历了100年时间,人们对影像记录的要求和手段虽然在不断升高和完善,但相对发展缓慢。从1936年至1991年世界上第一架商用数码相机的推出,仅用了55年,虽然也在记录着相同的影像,但记录方式却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数码相机从问世到今天拍摄功能相对完善,并对传统光学照相机构成巨大冲击,只用16年时间,无疑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数字技术的进步,极大促进了数码相机的制造,并在继续向光学相机逼近。
3、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创作,利用互联网完成传输。
第五节:数码影像创作的基本要求
1、主题鲜明;
2、主体突出(注意给学生讲明主题与主体的区别);
3、画面简洁(从“摄影是减法的艺术”讲起);
4、符合一定的技术标准;
5、瞬间形象性(讲布列松“买啤酒归来的孩子”照片);
参考资料
1、《数码摄影教程》,徐和德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理论研究》,张宗寿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摄影艺术20讲》,林路著,学林出版社。
4、《静物》,[英]罗杰.希克斯;[美]法兰西斯.舒尔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5、《2001中国年度最佳摄影》,中国摄影家协会《大众摄影》选编,漓江出版社。
教学时数
4学时
授课方法
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
辅助手段:多媒体;光学照像机;数码照像机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学习和掌握数码照相机使用基本知识;
2、数码照相机的种类与性能指标;
3、数码摄影的应用;
4、不同焦距镜头的特点和用途;
5、数码照相机维护与保养。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
第一节:数码照相机拍摄模式的选择
数码照相机拍摄模式通常有12种可供选择,其中自动、手动、程序模式、快门优先、光圈优先、人像模式、风景模式等八种模式使用较多,初学者多使用自动或程序模式,随着对摄影技术的逐渐掌握,可依拍摄需要选择相应模式。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基本术语及含意,如光圈、景深、快门速度、倒易率、曝光组合等;
2、数码照相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含意;
3、三种存储格式的区别与正确选择;
4、不同焦距镜头的特点和用途;
以上为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应注意着力讲透。
教学过程
设计
语言讲述+课件展示→图片介绍→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所讲授内容
作业、讨论
第二节:测光表的测光原理与测光方法
测光表从原理上讲,是一台制造精密的照度计,是通过光敏传感器把拍照现场的光线转换为电流值并通过显示电路显示出来,但这时所显示的测光结果并不以电流的强弱表示,而是换算为在该电流值下,当要拍摄的照片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时所对应的光圈值和快门速度值,对摄影者起到一个提示作用。通常按照数码相机说明书的提示操作,业余条件下可获得较满意的拍摄效果。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正确曝光的含意;
2、测光表原理及测光基准;
3、曝光补偿的概念和曝光补偿的方法。
教学过程
设计
语言讲述+课件展示→图片介绍→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所讲授内容
作业、讨论
及辅导
本章布置以下思考题:
1、何谓“照度”?何谓“亮度”?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2、“曝光不足”、“曝光过度”、“曝光正确”在照片上各有何表现?掌握正确曝光的标准。
6、能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讲凯文.卡特的“秃鹫.女孩”照片)
7、介绍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教学重点
与难点
1、数码摄影的信息特性、纪实性、瞬间性、选择性;
2、第四节所讲的数码摄影的三个特点:所见即所得;数字化影像记录方式;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创作;利用互联网完成传输。
3、第五节所讲的数码影像创作的六项基本要求。
授课方法
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
辅助手段:多媒体;数码照像机。
课后小结
本章学习内容包含了数码照相机的基本性能指标、结构、拍摄模式、拍摄、取景、调焦及注意事项、光圈、快门速度、倒易率、曝光组合、拍摄、浏览、存储器与三种存储格式、不同焦距的镜头特点与用途、快门种类及四种拍摄法、照相机的维护等,特点是名词多、内容繁琐,但是这些内容是任何一个从入门开始的摄影者所必须学习并逐步掌握的最基础的知识,学习时应抓住要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最终影响的是拍摄的照片是否符合要求。因此,除课堂讲授外,凡有照相机的同学要利用各种机会课后学习在不同的场合和相机功能组合下,练习拍摄并细心体会它们之间的异同。
周次
第四周;2008年4月7日~4月13日
章节名称
第三章数码照像机的曝光与测光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讨论();上机()
教学时数
2学时
授课方法
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
辅助手段:多媒体;光学照像机;数码照像机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掌握正确曝光的概念;
2、理解测光表的测光原理;
3、理解测光表的测光基准;
4、理解曝光补偿的基本原则,学会在不同的拍摄场合曝光补偿的方法。
数码照相机常见的性能指标有像素数、分辨率、相当感光度、白平衡、存储格式、压缩比、闪光灯、曝光补偿、连拍功能等。了解数码照相机的各项指标含义,是正确选购和使用数码照相机的前提。
第六节:不同焦距镜头的特点和用途
按照焦距的不同分为标准镜头、短焦距镜头、长焦距镜头。数码照相机镜头根据焦距值能否调节,分为定律距镜头和变焦距镜头两类。定焦镜头指镜头是死的,只有一个焦距;变焦镜头指可以来回伸缩,焦距是可以变化的。目前,大部分数码照相机使用变焦距镜头。
以上整个过程约168年。
第二节:数码摄影的特性
1、信息特性;2、纪实性;3、瞬间性;4、选择性。
第三节:数码摄影的应用
1、新闻和大众传播;2、艺术创作;3、科学研究
上述特性与光学照相机是相同的。
第四节:数码摄影的特点(完全不同于传统相机)
1、所见即所得,与个人电脑显示有相同之处,实现了光、电、光的过程;
以上为本章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应注意着力讲透。
教学过程
设计
语言讲述+课件展示→图片介绍→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所讲授内容
作业、讨论
及辅导
本章布置以下思考题:
1、数码摄影具有哪些特性?
2、数码摄影有哪些应用领域
3、数码摄影的特点是什么?
4、数码影像创作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授课方法
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
辅助手段:多媒体;光学照像机;数码照像机
及辅导
本章布置以下思考题:
1、数码照相机的拍摄模式有哪些?掌握拍摄模式在拍摄时的具体应用。
2、光学变焦与数码有变焦有哪些区别?
3、何谓“光圈”?光圈系数按照进光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
4、何谓“景深”?影响景深的因素有哪些?
5、平视旁轴取景器与单镜头反光取取景器有何不同?
6、数码照相机常见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第四节:数码照相机的基本结构(完全不同于传统相机)
数码相机的机架与镜头无论功能或形状均与光学相机相同,光圈、景深与快门速度相互之间的组合关系也与光学相机相同。图像传感器有CCD和CMOS两种,主要起着代替传统胶卷“感光”的作用,图像传感器与存储卡结合起来记录拍摄到的影像。
第五节:数码照相机的种类与性能指标
第三节:数码照相机的测光系统与测光模式
依据反射式测光表的测光原理,反射率为18%的中灰色调是数码照相机测光表的测光基准。数码照相机为自动测光,有下述四种测光模式:
1、平均测光模式
2、中央重点测光模式
3、点测光模式
4、多区域测光模式
第四节:曝光补偿与包围曝光。
曝光补偿的基本原则是“白加黑减,亮加暗减”。大部分数码相机曝光补偿的调节范围一般为±2EV,以1/3EV值为补偿间隔,从-2.0~+2.0,共12个级别的曝光补偿值。
教学基本内容纲要
第一节:数码照相机的曝光与曝光量
曝光是指摄影时控制照相机的光圈和快门,让外界景物反射的适量光线通过镜头到达图像传感器上形成影像的过程。曝光的四个因素是:光线的强弱;相当感光材料度的大小;光圈与快门速度。正确曝光的两层含意:一是真实、客观地记录现场的光线、色彩、影调;二是正确表达作者的创作思想、意图和感情,使画面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同学们通过拍照实践,应较好掌握曝光过度、正确和不足时照片所显示的基本格调上的区别。
3、《摄影艺术20讲》,林路著,学林出版社。
4、《静物》,[英]罗杰.希克斯;[美]法兰西斯.舒尔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5、《2001中国年度最佳摄影》,中国摄影家协会《大众摄影》选编,漓江出版社。
周次
第二、三周;2008年3月24日~4月6日
章节名称
第二章数码照相机与拍摄技巧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讨论();上机()
参考资料
1、《数码摄影教程》,徐和德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理论研究》,张宗寿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摄影艺术20讲》,林路著,学林出版社。
4、《静物》,[英]罗杰.希克斯;[美]法兰西斯.舒尔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5、《2001中国年度最佳摄影》,中国摄影家协会《大众摄影》选编,漓江出版社。
今天我们学习数码摄影的知识,在拍摄、取景、用光、主题构思、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瞬间性、形象性、引起人们的感情共鸣等方面与光学相机并无不同。对此,同学们应予以足够注意,并通过努力学习和实践来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
参考资料
1、《数码摄影教程》,徐和德编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中国高校摄影教育理论研究》,张宗寿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3、掌握数码照相机的测光方式。
4、何谓“直方图”?掌握数摄影时直方图的应用。
5、何谓“EV”值,EV值的作用如何?
6、何谓“曝光补偿”?如何进行曝光补偿?
7、掌握数码相机的测光模式。
授课方法
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
辅助手段:多媒体;光学照像机;数码照像机
课后小结
1、曝光的实质是摄影现场光线强弱对所拍摄照片的影响,直观反应是不足、合适与过度,这些不同结果的出现除与拍摄现场光照强度的影响有关外,还与所使用照相机的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的快慢有直接关系。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明确根据正确曝光的原则,拍摄者应选择的光圈与速度组合是什么。
辅助手段:多媒体;光学照像机;数码照像机
教学目的
与要求
1、了解摄影的诞生及其发展的过程;
2、数码摄影的特性;
3、数码摄影的应用;
4、数码摄影的特点;
5、数码影像创作发展
摄影即用光绘画,是技术与视觉观察力的一种结合,也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和文献记录的工具,也是一种创作的手段。
2、测光表从本质上分析,是一台照度计,当你拥有一台测光表时,应按所讲的测光方法正确测光。
3、数码相机由于已建立的测光基准是18%的灰度,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曝光补偿的基本原则是“亮加暗减”
4、通过对曝光及测光原理的学习,应尽可能练习做到所拍摄的照片曝光量基本在正确曝光的范围,从而为下一步的照片处理和打印提供方便。
1839年8月19日,法国画家和物理学家达盖尔向世界公布了银版摄影法发明的详细经过,这一天被称为摄影艺术的正式诞生。
1936年,第一架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问世;
1991年,柯达公司推出DSC100、DSC200ci数码照相机,标志着现代意义上数码照相机的正式诞生;
2005年,数码照相机的像素之争已基本结束,性能日趋完善,对光学照相机构成直接威胁,前期成本低,成为大众摄影的主流选择。
第二节:数码照相机的拍摄
取景与调焦的操作在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而取景又依个人爱好与艺术修养不同而异。数码照片下载时应先关闭相机电源,插好USB数据线,确认无误后再开启照相机电源,操作完成后重复同样操作过程。
第三节:数码摄影的调焦
现在出品的数码相机均具备自动对焦距功能,使用时可按说明书正确操作。调焦点的选择应注意突出主体,将焦点落在最需要明确表达的主体上。
第七节:数码照相机快门的种类与特点
依种类有镜间快门和焦点平面快门两种,数码相机的快门多为焦点平面快门。(分别介绍两种快门的特点)
第八节:快门速度与动感表现
分别介绍“凝固拍摄法”、“慢门拍摄”、“追随拍摄”和“变焦拍摄”。
第九节:数码照相机的维护与保养
数码照相机是光、电、机结合的产物,注意防水、防磁和强光照。
周次
第五、六、七周;2008年4月14日~5月4日
章节名称
第四章数码摄影构图
天水师范学院学生公选课专业教材
(适用于各专业本科四年制)
教案主编:谢天柱
教案审阅:李三相
教案使用时间:2007~2008第二学期
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2008-03
周次
第一周;2008年3月17日~23日
章节名称
第一章数码摄影概述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讨论();上机()
教学时数
2学时
授课方法
和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
课后小结
光学摄影从1836年8月19日公布以来,至1936年,第一架单镜头反光照相机问世;经历了100年时间,人们对影像记录的要求和手段虽然在不断升高和完善,但相对发展缓慢。从1936年至1991年世界上第一架商用数码相机的推出,仅用了55年,虽然也在记录着相同的影像,但记录方式却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数码相机从问世到今天拍摄功能相对完善,并对传统光学照相机构成巨大冲击,只用16年时间,无疑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数字技术的进步,极大促进了数码相机的制造,并在继续向光学相机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