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毕业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Research 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
I / 17
摘要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股票市场的一个核心问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是市场信息的主要来源。
投资者通过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分析投资前景,从而进行投资决策,引导资金流向,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
所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仅仅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还影响着整个市场有序、健康的发展。
因此,对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研究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相关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知识,然后指出了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最后本文针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提出了五个对策:从公司部方面,完善上市公司部治理结构,健全部控制制度;从公司外部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的会计核算规体系,加强市场监管与政府管制力度,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建立诚信机制,加强经济建设。
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体系,促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逐渐规。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Research 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of Listed
Companies
Abstrac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is a key problem in stock marketthe listed company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the main source of market information. Investors learn the company's financial position and operating results by listed companies provid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alysis investment prospects, thus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guide to capital flows, make resources to achieve optimal configuration. The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vital interests of investors, but also affects the entire market orderly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stud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is very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d the related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then points out the disclosure of inform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currently existing problems and cause analysis, finally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f listed companies, this paper proposes five
I / 17
measures: from internal aspects, perfect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of listed companies, sound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From external aspects, proposed further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listed company accounting standard system and strengthen market oversight and government control dynamics, developing and perfecting CPA auditing system, establish the credit mechanism. Thus further perfecting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ystem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so as to promote the disclosure of inform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gradually norms.
Key words:Listed Companie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
目录
摘要I
AbstractI
1 前言4
1.1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4
1.2 国外文献综述4
1.3 本研究的主要容6
2 会计信息披露概述6
2.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定义6
2.2 会计信息披露的容7
3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7
3.1会计信息披露的虚假7
3.2 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8
3.3 会计信息披露不与时8
3.4 预测性财务信息的滥用9
4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成因分析9
4.1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9
4.2 公司利益驱动9
4.3 公司部缺乏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10
4.4 证券监管系统薄弱与监督执法力度不够10
4.5 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执业不规10
5 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策11
5.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11
5.2 健全部控制制度11
5.3 加强外部监管12
5.4 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13
II / 17
5.5 建立诚信机制13
6 结论15
参考文献15
致错误!未定义书签。
III / 17
1 前言
1.1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本研究的目的
目前,虽然我国已经由有关机构发布实施了一系列股票交易法律、规则,并规定了公司信息披露的原则要求和容体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严重损害了我国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也使广大投资者蒙受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和风险,因此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
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促进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1.1.2本研究的意义
会计信息是社会经济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对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真实性,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要求会计信息能与它所反映的客观事实相符,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严重的问题很大程度上都与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有关。
由于上市公司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是投资者、债权人与其他与公司等利害关系人各方进行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依据。
信息披露体系是证券市场的核心,也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最主要的制度。
而在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进行规和管理的最主要的制度之一,可以说是证券监管制度的基石。
披露是上市公司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上市公司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与时、准确、真实的披露公司的重要信息,便于投资者据此进行投资决策,保护投资者自身利益。
信息披露又是促进上市公司规化运行,体现证券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现证券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投资者监督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过程。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建立合理和完备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对于坚定投资者的信心,提高中国证券市场透明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体系的研究,对于促进企业本身的发展、完善证券市场和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2 国外文献综述
在写论文之前,我查阅了很多期刊杂志,并下载了相关文献,发现我国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研究并不充分,我国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有很深的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而且大多数都是理论性研究,只有极少数的文章集中在对会计数据的分析上。
我们无法确切地了解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所以就无从确定目前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容能否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4 / 17
1.2.1国外文献综述
Darrough和 stoughton(1990)指出在竞争性较强的行业,上市公司披露信息时会在向市场传达有利信息和限制信息流向竞争者之间作出博弈分析。
Clarkson等(1994)证实了Darrough和Stoughton的观点,对1989一1991年加拿大的上市公司的管理层预测报告进行了分析,发现工业企业有较少集中度(用前四大公司销售收入占整个行业的比例作为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的低的公司很少提供可观(favorable)的预测信息。
Verrecehia(1983)指出竞争性行业中限制自愿性披露的原因在于防止自有信息流向竞争对手。
Cohen(1992)表明生物行业倾向于披露相当多的软信息,原因在于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Newson和Deegan(2002)通过欧美一些国家的150个机构投资者对澳大利亚、新加坡、国三国的跨国公司调查显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主要目的在于体现公司核心能力和全球竞争化策略。
理论上,King等 (1990)从交易成本的假说表明,公司规模与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原因在于对大公司信息的需求量大,在交易此信息时利润就高。
Lang和Lun (1993)表明小公司发布信息的成本相对要高,原因在于媒介更愿意发布大公司信息。
实证上,Cox(1985)、Waymire(1985)、Chow和Wong一Boren(1987)、Lev和 Penman(1990)、Pownall 和Waymire(1990)提出公司规模与信息、披露质量成正比。
Lang和 Lundolm(1993)实证结果发现,公司规模越大,其披露的评分等级就越高,原因在于信息披露成本与公司规模成本负相关。
Belkaoul(2001)采用类似的研究方法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Trueman(1986)表明能力较强的经理层倾向于增加自愿性信息披露。
Cooke(1995)、Ferguson等(2002)指出在国外都上市的公司会披露更多的信息。
Leland和Pyle(1977)、Myers和Majluf(1984)、Ruland等(1990)指出上市公司在融资前会发布更多的信息以减少信息的不对称。
1.2.2国文献综述
由于我国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如果没有两权分离这一基本前提,就不会有全面且有效的信息披露,特别是强制性和义务性的公开披露。
由于上市公司这种组织形式不仅最大限度的体现了两权分离,而且涉与面也比较广,所以有关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更多的是围绕上市公司展开的。
现有文献大多数主要是从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依据,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最后提出对策,而本人觉得这种思路清晰明了,借鉴了一下前人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有很多文献中,对会计信息披露违规和上市公司违规并没有做严格的区分,而是将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石本仁、石水平在证券市场会计信息功能分析的论文上分析了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使得会计信息的作用显得越来越突出,现行会计信息在股票定价方面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已成为证券市场中会计研究的焦点。
介绍和剖析证券市场会计信息的信息观、
5 / 17
计价模型观和计量观三种功能,提出计量观下的会计信息与股价关系研究将是我国会计理论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
吴联生在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论文中,指出当前国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且超过了银行储蓄利率,导致广大居民对闲置资金的理财愿望和投资需求日益旺盛,个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而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是个人投资者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故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但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不少缺乏必要的会计专业知识的个人投资者蒙受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和风险.因此,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越来越重要。
徐舒韵列举了我国上市公司违规现象的大量案例,并从证券市场流通股结构、部控制、非理性投资行为、行政监管等方面分析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违规行为产生的原因,文中提出产生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国有控股的比例过大,股权结构过于集中、上市公司证券投资缺乏风险意识、监管不力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根本原因。
峰通过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成因分析,认为证券市场功能异化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主要原因,公司部治理结构不合理是潜在原因,中介机构的混乱执业和行为助涨了上市公司违规之风,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惩罚力度不够是直接原因。
为此,解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问题需要首先解决证券市场的功能缺陷问题,完善上市公司部法人结构,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与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惩戒力度。
综上所述,国外对于公司信息披露的研究突破了传统意义的某些观点,和以前比起来,有了巨大的进步。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
他们的文献也表明,公司信息披露在强调强制性披露的同时不能忽视自愿性披露。
关于独立董事与信息披露的相关性,理论与实证文献得到了统一的结论,但是与传统观念不同,公司规模,股权集中度与信息披露的相关性,实证文献并没有统一的结论,同时对原因缺乏深入探讨。
1.3 本研究的主要容
本文在参照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理论研究为主,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体系问题的研究作了比较全面的探讨。
首先概述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有关的理论,并对相关理论进行概述。
然后以理论为基础,披露出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案例对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最后针对成因提出了相关对策。
2 会计信息披露概述
2.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定义
信息,英文是information,该词来源于拉丁文informare,有“通知、报告”的意思。
现代经济社会息的重要性就如哈耶克所言:“资源的配置都是特定决策的结果,而人
6 / 17
们的任何决策都基于给定的信息。
因此,经济生活所面临的最根本问题不是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而是怎样最有效地利用信息的问题。
”信息是证券市场的抠纽与核心。
信息在证券市场中发挥的作用最终将反映在股票价格和股指上,证券市场的运行过程就是信息的处理过程。
信息本身是非实体的,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形式,即信息载体,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息的载体主要是说明书、报告、公告等有关文件。
披露,即通过一定的媒介载体向社会公众公布他人还没有得知的信息,英文为disclosure,即“披露”、“公开”、“公示”等意思。
信息披露制度,也称公示制度、公开披露制度,是上市公司为了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而依照法律规定必须将其自身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信息和资料向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易所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或公告,以便使投资者充分了解企业状况的制度。
信息披露制度中,披露需应以法定方式进行,一般包括:在指定的报刊上公布并在指定地方摆放以供查阅,上市公司向投资者、证券商寄送,公司召开股东会公开以与通过召开记者会或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公布等。
各国规定的具体形式有所不同。
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可以降低市场中的不确定性,抑制机会主义行为,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表现在证券市场上,它能够引导投资者的证券买卖行为,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
2.2 会计信息披露的容
会计信息披露应重点披露会计工作者从搜集会计资料进行加工分析并出具财务报告的全过程。
其披露过程体现了证券立法、会计规和审计规等诸多容,它包括对会计主体外部的披露即向主体外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投资信息,还包括对企业部信息使用者提供经营决策。
正是因为它对信息使用者的重要性,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体现问题是迫切而必要的。
会计信息披露文件一般包括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司公告书、年度报告、中期报告和临时报告,前两者构成首次披露,后三者构成持续披露。
3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上市公司与时、准确、充分、真实的披露信息已是世界各国股票市场规发展的前提。
我国的股市已历经15年的发展历程,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从无到有,已初步形成信息披露制度,这对于建立完善的股票市场秩序,规上市公司的经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阻碍了我国上市公司股票市场的健康的发展,同时也使广大投资者蒙受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
3.1会计信息披露的虚假
信息有用的基础为真实性,虚假的信息不仅对投资者有害,还容易对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活动产生误导,使人们的战略失效,决策失误。
在我国股票市场中,有许多上市公司为了套取上市资格、配股圈钱、使股票价格维持在一个高水平等目的,在会计信息披露时,有意的夸大或者缩小客观事实,甚至编制虚假的会计报表,达到虚增利润的目
7 / 17
的。
会计信息披露的失真,在我国有很多案例。
其中以银广夏公司为例。
1993年8月,银广夏公司以社会募集设立的股份,1993年11月26日,经证监会批准,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3000万普通股,并在1994年6月17日在证劵交易所上市交易。
2000年3月,银广夏公司公布已与德国诚信签订每年20亿元人民币的协议,并且连续签约三年。
由此推算,2001年银广夏公司的每股收益可以达到2-3元,这意味着银广夏公司的股票成为“两市业绩最好市盈率却最低的股票”。
2002年2月,银广夏被提起公诉,被指控该公司为了夸大业绩,达到增资配股的目的,采取虚构进货单位、虚假购入萃取产品原材料、伪造销售发票、进出口报关单、银行进账单等手段,制造虚假出口收入10.88亿元,向社会发布虚假净利润5.46 亿元。
银广夏2001 年采取虚报销售收入的手段,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2.2 亿元,涉与税款3700 多万元。
银广夏因涉嫌违规停牌,2001 年9 月至10月连续出现跌停板,造成投资者损失68.6 亿元。
3.2 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
会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要求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详细完整地披露上市公司的所有财务信息,让信息使用者充分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不得隐瞒或者忽略重要的会计信息。
一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上存在着很多问题。
许多企业经常采用避重就轻的手段,对公司有利的信息过量的披露甚至炒作;对公司有害的信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还有甚者对重大事件选择不披露,误导投资者。
3.2.1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的表现形式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你不充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关联交易问题:许多上市公司虽然在定期报告中对关联交易作出了披露,但大多披露不充分,大多数集中于生产性关联交易。
有很多上市公司就是通过关联企业转移利润,隐瞒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2)对投资者决策有重大影响且必须披露的的事项有意或者无意地不进行披露,如重大的担保事项、改变资金的用途、收购谈判信息等;(3)财务数据来源问题:有些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时,只有数据结果,而没有数据的来源,如资产减值准备、投资收益等,这些数据结果很难让投资者判断其会计信息的真假;(4)对或有事项特别是预计负债、偿债能力、分部信息、预测性财务信息等方面披露不充分;(5)信息量化问题。
在会计信息披露中,定性披露较多,定量披露少,绝对值披露较多,相对值披露较少,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
3.3 会计信息披露不与时
公司在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时候要讲求时效性,与时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特征。
越与时的信息对信息使用者来说越有用。
上市公司的经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由于信息不对称,外部投资者不可能像公司经营者那样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着一个随时了解的过程,这就必然要求上市公司与时报告有用的信息,不能
8 / 17
滞后。
然而,我国的临时报告披露的与时性存在很大的问题,公司往往根据自身的利益需要来决定什么时候披露重大事件。
这些重大事件不能与时披露,或者延缓至定期报告中予以披露,信息已严重滞后,给投资者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3.4 预测性财务信息的滥用
预测性财务信息是用来表明公司未来的发展和业绩的可能性,预测性财务信息的编制有助于投资者从长远的角度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前景有一个了解,从而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良好谨慎的财务预测信息可以不让投资者的预期报酬落空,从而降低投资风险,进而弥补现行财务报告的不足。
从另外一个方面讲,投资者可以通过管理者编制的预测财务信息看到未来的发展情况,提高了财务报告的有效性。
但是我国目前没有对上市公司编制预测性财务信息作出强制性要求,所以对预测性财务报表没有统一的编制格式、容和编制方法。
很多上市公司就因为这样而夸大描述自己公司前景,从而达到筹资目的。
4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成因分析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违规屡见不鲜,本文从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去分析,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4.1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目前我国《公司法》规定了公司部各组织机构的职责和权利,但实际操作中往往流于形式。
如股东大会为董事会左右,而董事会又是事实上的“大股东会”,尽管引入了独立董事,但不少公司的独立董事在参与公司事务中往往“碍于情面”而难于坚持自己的立场,原因是大部分独立董事是由大股东或执行董事推荐,他们很难成为大股东的反对派,维系“关系”成为多数独立董事履行职责的前提条件之一。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我国公司的监事会与董事会是股东大会之下的执行机构,具有平行地位。
但由于董事会具有决策权利,董事长是法人代表,这就使得仅具有部分监督权的监事会实际成为董事会之下的一个机构。
加上我国的监事会主要由职工或股东代表组成,他们在行政关系上受制于董事会或兼任公司管理层的董事,而且监事会无权任免董事会或经理班子的成员,无权参与和否决董事会与经理班子的决策,从而导致即使董事会有违规行为,监事也不敢监督,监督作用难以发挥。
这就给会计信息披露违规提供了很大的操作空间。
4.2 公司利益驱动
首先,证券市场丰富的资源,对暂时不具备上市资格的股份来说,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上市诱惑。
在众多信息披露违规的上市公司中,有许多家公司基于上市包装的目的,或者利用各种手段虚增利润,或者制造虚假证明文件,或者对会计信息进行虚假诉,发布误导性信息,进而达到从证劵市场吸收大量资金。
其次,我国对上市公司的退出机制做了明确的规定,若上市公司在三个会计年度连
9 / 17
续亏损,自其公布第三年度报告之日起,证交所对其股票实施停牌,如果在宽限期的第一个年度盈利,可向证监会提出恢复上市的申请,如果继续亏损,或者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中国证监会则会终止其上市。
因此,某些上市公司为了保住“圈钱”的工具,而粉饰财务信息,披露不实会计信息。
4.3 公司部缺乏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
目前我们国家某些上市公司由于缺乏应有的部审计与管理控制,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管理体制不顺,会计监督无力,部审计监督职能被削弱等原因,以致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的实力,甚至陷入财务困境而难以自拔。
4.4 证券监管系统薄弱与监督执法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尚无证券市场的自律性机构,交易所在运作过程中也很少严格要求会员。
由于中国证监会力量薄弱,权威性不足,证券市场又是多种利益冲突的焦点之一,多方插手。
个别负责经济的官员习惯用行政管理办法来管理证券市场,不按证券市场的规律办事。
投资者的行为也还在摸索阶段,造成有用的会计信息不能全面、与时地传递给投资者和其他信息需求者。
按照《公司法》规定,“公司不按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报告作虚假记载的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后果严重的,终止其股票上市。
”但诸多上市公司的虚假述造成投资者的巨大损失,按照规定直接停牌、摘牌就可以了,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琼民源”更名,“百文”重组,银广夏停牌和红光实业复牌?上市公司的惩罚措施、退市制度为什么就不能一步到位地被执行,反而有那么多上市公司“该死不死”的新闻来回炒作?这些都需要我们对目前的证券市场依法、执法情况进行审视。
4.5 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执业不规
作为证券市场的鉴证者,会计师事务所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投资者能否得到可靠、真实、有用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出具的审计意见。
在过去的几年中,恶性的虚假报表案件接二连三,这证明我国审计行业还存在着不少潜在问题。
在“红光实业”和“琼民源”等重大案件中,负责审计的蜀都、中华和大正会计师事务所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目前,注册会计师执业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风险意识淡薄。
甚至一些注册会计师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是投资者借以判断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资的重要依据,如果报告本身有错误或是有虚假成份,不仅会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还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
尽管监管部门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有着严厉的处罚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注册会计师依然不能规执业。
此外,值得重视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有很多会计师事务所在执业时受到了来自上市公司、当地有关部门等方面的压力和利诱;使其不能在出具审计报告的时候不能保持独立性,影响审计意见。
同时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招揽客户,稳定与客户的合作关系,而接受了客户的一些不正当要求。
不正当的竞争妨碍了执业质量的提高。
从总体上说,注册会计师的技术素质和职
10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