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元素的功能与作物补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锌元素的功能与作物补锌
作者:
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2年第11期
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离不开锌元素的供给,锌元素对促进农作物优质、高产有重要作用。

因缺锌造成的生理病害的发生与预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锌对农作物的营养功能
锌是农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它直接参与农作物的新陈代谢,营养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锌关系到氮的代谢,缺锌时会造成小叶病和簇叶病。

②锌关系到叶绿素的合成和稳定,缺锌时叶片会黄化。

③锌存在于茎尖、嫩叶、根尖、种子和输导组织中,它关系到形成层的活力,可促进愈伤组织发展及花粉生长、花粉管的伸长、授粉受精,并增加单果重。

④锌可以提高作物抗旱力。

⑤适量的锌可使抗坏血酸含量增加。

二、缺锌症状
近年来,由于在农业生产中农民施肥重无机轻有机现象相当突出,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易发生缺锌现象,其主要症状是:植株生长缓慢,叶小畸形、叶脉间黄化卷曲、节间缩短及簇生小叶,缺锌严重时易出现以下生理性病害:
1.小麦缺锌:小麦生长期缺锌时节间缩短,叶小簇生,叶缘呈皱缩状,脉间失绿发白,呈黄白绿三色相间的条纹带,出现成片的白苗、黄化苗,严重时会出现僵苗、死苗现象,且推迟抽穗,常导致小麦开花不齐,有效穗明显减少,千粒重下降,一般影响小麦产量20%左右。

2.玉米缺锌:玉米出苗后1~2星期左右就有叶片失绿现象,即白芽病。

3~6片叶时更为明显,新生幼叶叶脉间失绿,呈淡黄色或黄白色,叶片基部发白,俗称白苗病。

之后表现为植株矮小、生长受阻,节间变短,结实少,秃尖缺粒,严重者,叶肉坏死,变成半透明薄膜状,植株死亡绝收。

3.其他作物缺锌:水稻缺锌会导致僵苗病,大豆、花生缺锌会导致黄叶病,棉花缺锌易出现早衰,果树缺锌导致小叶病。

三、作物补锌措施
1.土壤补充锌肥。

常用的锌肥是硫酸锌,可作基肥或追肥。

硫酸锌的建议用量为每667平方米(1亩)1~2千克,可与酸性氮肥、有机肥、复合肥等混合施用。

如果用来浸种,硫酸锌浓度为0.1%~0.2%。

如果根外喷施,幼苗期浓度为0.01%~0.05%,后期叶面喷施浓度为
0.1%~0.2%。

拌种用量为500克种子加1~3克硫酸锌。

锌肥最好不要和磷肥(过磷酸钙、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等)混合施用。

2.科学施用磷肥,避免拮抗。

因磷肥的移动性差,建议磷肥穴施、条施,即集中施用,可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既能提高磷肥利用率,又能减少锌、磷吸收存在的拮抗作用,使有效磷含量高的土壤中,不易发生诱发性缺锌。

含磷肥料与农家肥混合施用效果更佳。

3.适量增施钾肥,抵消磷、锌的拮抗作用。

高量磷肥施入土壤引起的缺锌可由施用钾肥而减轻,钾能抵消磷与锌的拮抗作用,土壤中吸附态钾能影响锌与土壤的反应,增强锌的有效性。

4.多用腐熟的农家肥,有效补锌。

腐熟的农家肥含有大量的有机态锌,而且有效性好,肥效期长。

增施农家肥,能够满足农作物生长对锌的需要,同时,也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使土壤中锌的有效释放。

5.使用配方肥,搞好平衡施肥。

根据不同地块地力水平和农作物需肥规律,做好平衡施肥,这样既省工、省事,省时,价位又低,又经济实惠。

但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要单一长期施用某一种化肥。

二是根据地力和目标产量合理施肥。

三是根据农作物生长期间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比例和方法分次施肥,杜绝一炮轰的施肥陋习。

五、注意事项
1.锌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差,且容易被土壤固定。

因此,一定要撒均匀,喷施也要均匀喷在叶片上,最好喷施在农作物叶片的正反两面,否则效果欠佳。

2.锌肥做基肥时每667平方米施用量不要超过2千克,喷施浓度不要超过0.4%,否则会引起毒害,反而对农作物生长不利。

3.锌肥不要和碱性肥料、碱性农药混合使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4.锌肥有后效,不需要连年做基肥施用,一般隔年施用效果最好。

5.不要单一长期施用某一种化肥,且锌肥最好不要和磷肥混合施用。

6.叶面喷肥最好与氨基酸或腐殖酸叶面肥混合喷施,每次间隔5~7天,连喷2~3次。

7.目前市场上假锌肥种类较多,大多是用镁肥冒充,务请注意鉴别真伪。

(朱富春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植保植检站邮编:4623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