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的赞歌——写记叙文一定要选好角度》[1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为什么要尊师,你对“尊师”有怎么的 看法? • 3.在你的老师中,有令你印象深刻的吗? 说说他(她)让你念念不忘的地方。
二、选取记叙的角度
• 1.什么是记叙的角度 • 在这里所说的记叙的角度,指的是视角。 即记叙者站在什么位置来看记叙对象。 • 2.记叙的角度: • 从叙述人称上来看: • (1)采用第一人称 • (2)采用第二人称 • (3)采用第三人称
的现实生活,很难反映出“我”以外人物的思 想、心理、感受,不便于多方位地塑造人物形 象。
(二)第二人称的记叙
• 所谓第二人称叙述就是文章中频频出现“你”的 称呼,作者采用这种称呼叙述有两种情况: • 一是把读者称作“你”,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 人》中的用法。“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 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 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 的英雄而自豪吗?”
你知道对教师的称谓有哪些吗?
最广泛流行的敬称:老师 最历史悠长的尊称:先生
最富哲理:灵魂工程师 最真情感人的爱称:慈母 最质朴无华的褒称:园丁 最纯挚的称谓:春蚕
最温馨动人的称谓:蜡烛 最生动形象的默称:春雨
最具中国特色:孺子牛 最高评价的专称:人梯
写给老师的对联
• 写给语文老师
• • • • • • • • • • • • • •
• 这种方式可以消除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感, 使读者觉得亲切、自然。
• 二是对被叙述对象称作“你”。 • 如:《壮哉,荆轲》 • 你是一名剑客。剑道曾经是你毕生的追求,游侠天下曾 经是你唯一的夙愿。一袭青衫,三尺长剑,涉过了吴越 的水,翻过了齐鲁的山。烈烈长风,你倚剑而行;皑皑 白雪,你把酒而歌。剑客的生活是简单的,而剑客的性 格是率直的。于是有了“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臣以左 手执其袖,右手揕其胸,将军岂有意乎”,干脆不委婉 ;于是有了“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坦荡不留痕。然 而,你凭着一名剑客一往无前的气势,挟一把匕首闯入 秦宫,只为守住那份承诺。
五、课堂练习
• 写一个片段,选取合适的角度,记叙一 位老师,写出真情实感。
分析
• 要写好这一题目,必须重点写出老师的个性。 “个性”是独有的,是其他人不具备的东西。你 的老师的个性,在外人看来可能“很怪”,但你 却能透过外在表层,发现其中美好的东西。你只 有把这些美好的东西充分地挖掘出来,才能给读 者树立一个既具有共性,又具有个性的形象,而 且只有这样的形象才是完整、真实、感人的形象。 在语言表达上,用亲切、幽默、直率的语言会收 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
一、话题探讨
• 1.我国的尊师传统源远流长,不少尊师名言广泛流传,你知道哪些有关尊师 的名言?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晋.葛洪《勤求》 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 订章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中国]孔子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
(一)第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称的记叙:
• 以当事人的口吻来记叙的,叫第一人称记叙。作 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 ,所记叙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 、所做、所感。
• 如:《刺秦》 • 太子的身影已在远方消逝成一个小白点,易水的 澎湃涛声还依稀可辨,毫无暖意的寒风吹着车上 的旗子,车辕因为车子的起伏而吱吱作响,我看 了一眼武阳,他也在望着易水的方向。高渐离的 筑声又在心头响起,我的豪气复在胸间奔涌。
四、如何在不同的视角下写好园丁 赞歌 ①第一人称 从自我的角度来写,选择生活中我与老师的 各个画面,写老师对我的影响,写我的心里活动,
②第二人称:着重表达自我对老师的情感,作文可重 点写出我想对老师说的话,或者把我所见的老师的生 活的细节以对话形式与老师交流。 ③第三人称:可以着重表现老师 的生 活,以老师的行为为主线,让老师自 己来完成记叙。
多元第一人 称
• • • • • • 运用第一人称,可以有不同的角度: “我”: 1.作者 2.讲故事的旁观者 3.作品里的任何一个人物 4.作品的多个人物
表达效果
• 第一人称: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能给读者 以很强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并体现着鲜明的主 体性与浓郁的抒情性,记叙方式灵活。“我” 作为记叙的主要人物,可以拉进读者的距离, 便于抒发自己的情感,作为次要人物和局外人 物则可以洞观全局,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描述。 • 不足之处:受“我”的限制,不利于反映广阔
表达效果
第三人称:从被记叙者的角度来讲述故事, 第三人称的对象既是事件的表现中心, 也是串联事件的线索人物,不受时间限 制、空间限制,写作比较自由、灵活, 能够把人和事直接展现在读者面前。
不足之处:没有第一人称那样亲切自然,
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三、如何选取记叙的角度
• 事实上,不论那种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本质上 都属于作者视角,只不过是呈现的形式不同而已。 各种记叙角度有不同的表达效果,而一篇记叙性 文章,很少只使用单一的叙述人称,常常是两种 或三种叙述人称的交替使用,各有主次、程度的 差异而已。 • 在熟练掌握三种人称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表达需 要选择记叙角度。
表达效果
第二人称:站在人物的对立面说话,便于与 描写对象进行感情的交流。使得情感和事 件更加集中。便于对人物进行赞美或批评。
(三)第三人称的记叙
• 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记叙的,通常叫第三人称的记叙。 这种记叙,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用“第三者”的口 吻,将“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告诉读者 。 • 如: • 每当穿行于闹市之中,他常常不会留意到姑娘们爱慕 的目光。越过一片熙熙攘攘的人群,他看见的仍然是 那片绿色的草地,奔腾的马群和那张亲切可爱的粉红 色笑脸;耳边也总是传来那支慑人魂魄的歌声……他 有时候就旁若无人地满面泪水在街头行走,而不管有 多少惊诧的目光在瞧他…… • ——路遥《平凡的世界》
站三尺讲台,传李杜韩柳诗文 握一支粉笔,授孔孟老庄学问 评得失,四大名著显精妙 论善恶,八方美文蕴雄奇 写给数学老师 随手轻挥,空间平面尽出 妙语微点,体积面积都解 人生几何,点线面体共绘而成 世事方程,加减乘除同算方行 写给英语老师 口说进行时,不定式并非定语从句 牢记构词法,完成时不是被动语态 心比天高,教两国语言培桃李 志同海大,育一代栋梁兴中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