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动物的趣味谜语带答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动物的趣味谜语带答案(2)
海洋动物的分类
海洋无脊椎动物
种数、门数最为繁多,占海洋动物的绝大部分。

主要的门类有:原生动物(Protozoa)、海绵动物(Porifera)、腔肠动物(Coelenterata)、扁形动物(Platyhelminthes)、纽形动物(Nemertinea)、线形动物(Nemathelminthes)、环节动物(Annelida)、软体动物(Mollusca)、节肢动物(Arthropoda)、腕足动物(Brachio-poda)、毛颚动物(Chaetognatha)、须腕动物(Pogonopho-ra)、棘皮动物(Echinodermata)和半索动物(Hemichor-data)等。

其中腕足动物、毛颚动物、须腕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等是海洋中特有的门类。

演化历史
海洋为最古老的栖地,生命源于海洋。

早在寒武纪诸多高阶分类单元如门、纲的代表种就已同时出现,但后来有很多类别灭绝,仅留下化石或少数的活化石种,例如鹦鹉螺、鲎、海豆芽等等,有的绵延子孙,众多分歧成许多品种。

就现生动物门而论,概略可分为30多门(分类学家对此最高阶分类单元仍时有新发现并修正、综合),其中自由生活栖息在海洋的有8 门之多,又有14 门动物只分布于海洋;分布于淡水的有14 门,但没有整个门的动物都只产于淡水的;陆地产的则只有10 门,其中有一门动物只产于陆地,显见海洋为生命之母。

此外,海洋无脊椎动物诸门中,有许多动物门的种类很少,而且型态又特异,这些物种本身就是演化天择的成果
结构功能
这些物种在结构及功能上呈现多样化,可由简至繁逐一找出代表,例如消化道上有不具口及肛门的海绵,有口无肛门的腔肠、扁虫,到有了前后分开为口及肛门的纽形动物。

海洋无脊椎动物因海水浮力大,而产生不同于陆生动物之支撑结构;有的受限于吸附力、表面张力而成小生物;有的充满中胶层如漂浮的大型水母(海蜇皮即此类生物之产品);
有的具砂质为主的六放大海绵高可及一公尺;有的具几丁质为主的外骨骼可支撑出大个体如虾、蟹;或以碳酸钙为主,营造出美丽但笨重的壳,如贝、螺。

更有细胞包围在外的内骨骼,如海胆的是碳酸钙,海豆芽的是磷酸钙(人类骨骼是以磷酸钙为主)。

这些多样化的支撑系统不仅增大了个体的体积,更可供肌肉附生而得以运而动之,使得动物得以各类型式生活。

这样多样化的生物、正是研究比较各类课题的好素材。

例如:
名称:红海星
英文名:Red & Black Sea Star
红海星
红海星
学名:Formia milleporella
分布:印度尼西亚
生存要求:水温:24~27 PH:8.1~8.4 比重:1.020~1.025
兼容性:安全
性情:温和食性:肉食
体长:长达17(厘米) 难养度:一般
种属:棘皮动物,海星纲,瓣棘海星目,蛇星科[3]
海洋原索动物
原索动物是介于海洋无脊椎动物与海洋脊椎动物之间的一类动物。

原索动物均系海产,包括尾索动物(Urochordata),如海鞘(Ascidia);头索动物(Cephalochordata),如文昌鱼(Branchiostoma)。

过去属于原索类的半索动物,现多数学者主张放入无脊椎动物内。

海洋脊椎动物
包括有海洋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其中,海洋鱼类有圆口纲(Cyclostomata)、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和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海洋爬行动物有棱皮龟科(Dermochelidae),如棱皮龟(Dermochelys);海龟科(Cheloniidae),如蠵龟(Caretta)和玳瑁(Eretmochelys);海蛇科(Hydro-phiidae),如青环海蛇(Hyd-rophis
cyanocinctus)和青灰海蛇(Hydrophis caerulesceris)等。

海洋鸟类的种类不多,仅占世界鸟类种数的0.02%,如信天翁、鹱、海燕、鲣鸟、军舰鸟和海雀等都是人们熟知的典型海洋鸟类。

分布于中国的海洋鸟类约有20多种,它们一部分为留鸟,大部分为候鸟。

中国常见的海洋鸟类有:鹱形目(Procellariiformes)的白额鹱(Puffinus leucomelas)和黑叉尾海燕(Oceanodroma monorhis)等,鹈形目(Pelecaniformes)的褐鲣鸟(Sula leucogaster)和红脚鲣鸟(Sula sula),雨燕目(Apodiformes)的金丝燕(Collocalia vestita)和短嘴金丝燕(Collocalia brevirostris)等。

海洋哺乳动物包括鲸目(Catacea)、鳍脚目(Pinnipedia)和海牛目(Sirenia)等。

海洋动物的动物之最
最小的海蟹:生活在日本相模湾的豆蟹,长3.8─4.2 毫米,只有一个米粒那么大。

最重的海蟹:产于澳大利亚巴斯海峡,重达14公斤。

最大的龙虾:是深海拖网船“赫斯勃”号于1934年捕到的。

从尾端到钳尖1.2 米,重19公斤多。

这个大龙虾陈列在美国波士顿科学馆里。

最小的龙虾:是南非的角龙虾,总长只有10厘米左右。

最长的水母:于1965年被海水冲到马萨诸塞州海滩上,伞部直径2.3米,触手36.58米,若把触手展平,竟长达74米。

最大的海兔: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近海发现的一种海兔,平均重量3.2─3.6公斤,最重6.8公斤。

最大的法螺:一般壳高20余厘米,最大可达40厘米。

最珍稀的海贝:贝类专家认为,生活在菲律宾海外的白齿玛瑙贝最为稀少,至今一共找到3只,其中1975年11月在菲律宾海外马克里岛捕获1只。

海洋动物里的危险动物
十大最危险的海洋动物排行榜虽然有点主观,但却建立在相关研究基础之上。

这些研究旨在寻找最令人恐惧的海洋动物。

它们均具有
非常可怕的进攻性,能够给人类带来巨大伤害甚至于死亡。

通常情况下,这种伤害和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在跻身排行榜的海洋动物中,其中有两种动物的主要“行凶”场所是家中的鱼缸和饭馆,而非它们的老家海洋,因此,我们可以采取措施避免此类悲剧发生。

1.箱形水母
在此次十大最危险海洋动物评比中,箱形水母凭借独一无二的致命性问鼎最危险头衔。

生活在海洋的箱水母种类繁多,虽然没有正式记录,但大量证据显示,每年有数十人甚至100多人命丧箱水母之手。

2.虎鲨
最可怕的鲨鱼并非大白鲨,而是虎鲨,更多的人实际上命丧它们之口。

除了毒蛇之外,能够让人天生恐惧的鲨鱼便是其中之一。

在很多热带和温带水域,我们都能发现虎鲨的踪迹,尤其是在太平洋中部的岛屿周围。

有记录显示,大白鲨每年袭击人的次数确实要高于虎鲨,但致人死亡的事故发生数量则不及虎鲨。

3.石鱼
石鱼之所以跻身前三甲之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它们世界上毒性最高的鱼;另一个则是,它们是动物王国的伪装高手,能够像石头一样静静在“潜伏”在海床上,等待猎物主动上门。

虽然石鱼不会主动发起攻击,但任何人也不敢冒险与之亲密接触。

石鱼背上的棘刺能够抵御鲨鱼或其它捕食者的进攻。

所释放的毒液能够导致暂时性痪症,不经治疗便会一命呜呼。

4.河豚
有一种动物,即使被制成美食摆到餐桌上也能置人于死地,它就是河豚。

河豚又被称之为“气鼓鱼”,体内携带的毒素毒性超过氰化物。

经过特殊培训的日本厨师会将安全的部位制成美食,但用餐者中毒身亡的悲剧却也屡有发生。

5.海蛇
人类对蛇拥有一种天生的恐惧,正是这种恐惧让海蛇顺利跻身榜单之列。

虽然也像陆上同类一样释放可怕的毒液,但海蛇的生活方式更像是一个“海洋隐士”,因此并不具有很高的危险性。

在提到毒性
的时候,人们经常将海蛇与眼镜蛇进行比较。

它们释放的毒液能够在短短数秒钟之内让猎物瘫痪并最终走向死亡之路。

庆幸的是,它们很少攻击人类,更喜欢捕杀鳗鱼、贝类以及小虾。

6.蓑鲉
蓑鲉又被称之为“狮鱼”,是家养鱼缸中备受欢迎的宠物。

这种鱼看似温顺,但扇形排列的棘刺却也具有令人吃惊的毒性,虽然不会给人类造成致命伤,但被棘刺刺中也会引发头痛、呕吐和呼吸困难,决不是一个好惹的家伙。

7.湾鳄
湾鳄属于咸水鳄鱼,素来顶着“野生动物王国最凶猛的捕食者之一”头衔。

它们的身长可超过6米,体重可达到1360公斤,包括猴子、袋鼠、水牛甚至鲨鱼在内的动物都成为它们捕杀的对象。

8.刺鳐
刺鳐俗称“黄貂鱼”,单从这个名字我们就不难猜测,它们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动物。

2006年,“鳄鱼猎人”史蒂夫·欧文在被刺鳐刺中心脏后不幸身亡,欧文的不幸无疑提高了刺鳐这个鲨鱼近亲“危险动物”的名声。

9.海狮
海狮之所以能够跻身十大最危险海洋动物排行榜的原因在于:它们具有很高的地盘性,对擅自闯入者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海狮被誉为一种聪明可训练的动物,是动物园的大明星,但它们同时也有咬人的行为。

10.海鳗
海鳗拥有蛇一般的身体、突出的口鼻以及宽大的颚。

它们是鱼类家族成员,身长最高可达到2.43米。

看着这种较为原始的动物,我们会很自然地将其与死亡联系在一起。

海鳗颚部力量强大,牙齿锋利,被牙齿咬伤后产生的锯齿状伤口很容易被海鳗口内的细菌感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