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保山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1. (10分) (2019八下·贵池期中)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白露未晞。
(《蒹葭》)
②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
③________,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
④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⑤________,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⑥凄神寒骨,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名句。
①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烟波浩渺、气势磅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②《桃花源记》描写桃花林美好自然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
2. (18分) (2017七下·新邵期末)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蔽林间窥之________ ②虎大骇 ________
③稍出近之________ ④技止此耳 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以”的用法跟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A .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B . 以丛草为林
C . 以为且噬已也
D . 以一敌百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蔽林间窥之
B . 然往来视之
C . 何陋之有
D . 计之曰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②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5)请分别从老虎和驴子的角度,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3. (21分) (2019八上·永春月考) 阅读下面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选自《三峡》)
(乙)六里,渡一溪,颇大。
又南,有峰东环而下。
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 ,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
……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
其崖高穹⑥溪上,与对崖骈⑦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选自《游大理日记》)
(注释)①派:量词。
②界:隔断。
③清碧:溪水名。
④下流:河流的下游。
⑤蹑:踩、踏。
⑥穹:隆起。
⑦骈:并列。
(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略无阙处:________
或王命急宣:________
有峰东环而下:________
虽乘奔御风:________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
B . 其间千二百里/从其后西二里
C . 盘峰冈之南/何陋之有
D . 其间千二百里/从其后西二里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
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
(5)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
(用原文语句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
4. (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袁隆平的“寻梦园”
自1966年袁隆平的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在中科院《科学通讯》第4期发表,引起了国内外瞩目,他的研究成果一项接着一项,他的杂交稻创造的神话一个接着一个,四十多年间他在这个领域始终保持着世界领先地位。
而新千年里,他主持的国家“超级稻”研究项目又传佳音,续写着“绿色革命”的新突破……
从1976年至1999年,我国累计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三十五亿多亩,增产稻谷三千五百亿千克,相当于每年解决三千五百万人的吃饭问题,确保了我国以仅占世界百分之七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对于一个几千年未曾真正解决吃饭问题的大国,这是一个多么巨大而深远的贡献!难怪一些地区的农民称他为当代“神农”,而国际上的同行则称他的研究是“带给全人类的福音”。
他先后获得了国内国际多项顶尖大奖,身兼数十个学术和社会职务。
浩瀚宇宙中,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闪烁遨游;风云市场上,以他名字上市的股票亮丽登场。
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这些辉煌、荣耀、名利,丝毫也没有使袁隆平产生任何改变。
从播种到收获,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试验田;从春夏到秋冬,他依然追赶着阳光从北到南察看育种基地。
即使这次来京领奖,他也无时不惦记着他的试验。
“我们超级稻的培育十分紧张,不管我在哪儿,要求基地三天报一次数据,这样可以随时分析情况。
”一再声称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水稻育种却雄辩而流畅,“我们有信心,提前两年实现亩产八百千克的目标。
”
已经功成名就的袁隆平仍驱赶着自己不断前行,“我在有生之年还有两大心愿:一是要把超级杂交水稻培育成功,这样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再一个是把杂交水稻推向世界,造福全人类”。
袁先生儿时的园艺场如今已经变成水稻田,生活、事业甚至梦里,全是稻子……
“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
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
(1)用第1段中的有关语句概括全文的内容要点。
(2)第2段中的一系列数据说明了什么?
(3)从4~7段中,我们可以看出袁隆平有着怎样的精神品质?
(4)本文以袁隆平的梦作结尾有什么作用?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
5. (6分) (2017七上·扬州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前天已将《野草》编订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它改了一个名称:_________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
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
(1)上面这段文字画线处应该填上的作品名称是:________。
(2)这部作品为什么多以第一人称角度展开叙写?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
6. (9分) (2018九上·宿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安徽佛教名山九华山烟云氤氲,巍峨兀立。
唐代诗人李白曾三次游历九华山,见此山层luán叠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诗句,以此表达对九华山秀丽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九华山山势雄伟,群峰竟秀,植被繁茂,瀑飞泉涌;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佛教气氛融为一体,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________________luán
氤氲兀立层________叠嶂(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文中“旅游胜地”中“胜”的意思是()
A . 比另一个优越
B . 优美的
C . 能够承担或承受
D . 打败
(4)选文画线句运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表现九华山的壮丽雄伟。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7. (5分) (2019七上·龙湖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只有亲自品尝了那些物和事,才能了解其中的滋味:或甜蜜如爱,或心痛如割,或成败悲喜……但是想要真正地了解,还得有更多的体验和经历。
题目:我品尝了的滋味
请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书写工整规范,内容具体充实,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泄露考生信息的内容。
)
参考答案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答案:1-1、
答案:1-2、
考点:
解析:
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
答案:2-1、
答案:2-2、
答案:2-3、
答案:2-4、
答案:2-5、
考点:
解析:
答案:3-1、答案:3-2、答案:3-3、答案:3-4、答案:3-5、考点:
解析:
三、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答案:4-1、
答案:4-2、
答案:4-3、
答案:4-4、
考点:
解析: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答案:5-1、
答案:5-2、
考点:
解析: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答案:6-1、
答案:6-2、
答案:6-3、
答案:6-4、
考点:
解析: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7-1、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