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数学提高试题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数学提高试题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
1.观察下图的竖式,计算过程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D.以上都不正确2.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3.下面每组中的三条线不可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A.2m,2m,3m B.2m,3m,4m C.2m,5m,7m
4.下图从上面看到的样子是()。

A.B.C.
5.下面各数量中,和0.5米不相等的是()。

A.
5
100
米B.
50
100
米C.
5
10

6.3.909左边的“9”是右边的“9”的()倍。

A.10 B.100 C.1000 D.1
7.一根绳子长30米,第一次剪去3.8米,第二次剪去4.15米,这根绳子和原来相比,短了()米。

A.22.05 B.7.95 C.3.8
8.聪聪一家5人去游乐园玩,买门票共用了64元,儿童有()人。

票价成人票:16元/张
儿童半价
A.1 B.2 C.3
9.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B.王悦5次跳远的平均成绩是2米,她可能每次的成绩都是2米
C.图形平移前后,大小和形状都发生改变
二、填空题
10.在括号里填上“>”“<”或“=”。

46分米( )4.06厘米10.7( )13.1-6.57
8.04千克( )8千克400克 5.06( )5.060
11.0.18里面有个0.01,48里面有个0.1.
12.在除法算式480÷20中,除数减少18,为了保证商不变,被除数应减少( )。

13.去掉3.5的小数点得到的数是( ),它扩大到原数的( )倍。

14.学校买树苗绿化校园,每棵树苗20元,买4棵送1棵,学校一次买回20棵,用去
_____元钱。

15.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和一张三角形纸随意交叉摆放,重叠部分是( )形,它一共有( )组平行线;量一量∠1=( )度,∠2=( )度。

16.小马虎用计算器计算345×□□时,将“×”键按成“+”键,算出结果是362,正确的结果是( )。

17.全班共34人去划船,共租6条船。

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每条船都坐满,大船租( )条,小船租( )条。

18.一块长方形草坪,长20米,面积是110平方米,如果宽不变,长增加到100米,那么草坪的面积是( )平方米。

19.直接写出得数。

①4.5+2.06=②6.8÷100=③7.3+2.7=④3-0.06=
⑤0.05+0.5=⑥40×25=⑦70÷5÷7=⑧25×8÷25×8=
20.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2×[275÷(23+32)]102×9994×57+57×6
5600÷25÷4 5.64+19.25+4.36+4.7524.9-(7.4+6.57)
21.脱式计算。

(能简算的要简算)
4×33×2578×99+78300÷25
39.6+25.4-2.6(20+4)×2563.3+(15.8-10.1)
22.红红原来有11.42元,昨天用7.5元买了一支钢笔,今天妈妈又给了红红2.35元,红红现在一共有多少元?
23.商场进行促销,一件运动T恤折后单价是126.35元,一双运动鞋折后单价是335.85元。

妈妈买了这样的一件运动T恤和一双运动鞋,付了500元,应找回多少元?
24.学校购买了185套单人课桌椅。

每张桌子55元,每把椅子45元,购买这些课桌椅一共需要多少钱?
25.某实验小学中、高年级参加兴趣小组情况统计表如下。

(1)请根据统计表把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中、高年级()兴趣小组人数相差最多。

(3)高年级平均每个兴趣小组有()人参加。

(4)根据上面的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26.一个等腰三角形花圃,底边长28米,腰长25米,要在花圃周围围一圈篱笆,需要多长的篱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计算过程中是把12分配成10+2,然后分别与36相乘,据此解答。

【详解】
36×12=36×(10+2)=36×10+36×2,是运用的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清楚各运算律之间的区别。

2.D
解析:D【解析】
【分析】
依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即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即可进行解答。

【详解】
观察这四个图,图A、B、C都没有对称轴,都不是轴对称图形,只有图D有1条对称轴,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D
【点睛】
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看图形对折后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A.2+2=4,4>3,可以围成三角形;
B.2+3=5,5>4,可以围成三角形;
C.2+5=7,7=7,不可以围成三角形;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掌握分析中的三角形的特性是解题的关键。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观察物体要仔细,先确定观察角度,再画出看到的图形和所给答案对比,找到正确答案。

【详解】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故答案为:A【点睛】
此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体,锻炼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5.A
解析:A
【分析】
先根据小数的意义将每个选项的数写成小数,然后再选择即可。

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再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大,这个小数就大;
小数的性质是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详解】
A.
5
100
米=0.05米,0.05米<0.5米;
B.
50
100
米=0.50米,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0.50米=0.5米;
C.
5
10
米=0.5米,0.5米=0.5米;
故答案为:A
【点睛】
此题考查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要熟练掌握。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对小数数位的理解,小数部分的数位从左往右分别是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相邻两个数位进率是10,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3.909左边的“9”在十分位,右边的“9”在千分位,十分位是千分位上的100倍。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的是学生对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掌握情况。

7.B解析:B
【解析】
【分析】
第一次剪去3.8米,第二次剪去4.15米,据此可以把两次剪去的米数合起来,就是剪了两次后短的米数,30米是一个多余的条件。

【详解】
3.8+
4.15=7.95(米)
故答案为:B
【点睛】
对于这类题目,要先认真审题,正确理解问题的问法,不要受多余条件的影响。

8.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成人票每张16元,儿童票每张16÷2=8元。

假设全是成人,则购买门票花费5×16=80元。

实际花费64元,少花了80-64=16元。

一张成人票比一张儿童票少16-8=8元。

则儿童有16÷8=2人。

【详解】
(5×16-64)÷(16-16÷2)
=(80-64)÷(16-8)
=16÷8
=2(人)
所以儿童有2人。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这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角形、平均数和平移相关知识逐项进行判断,找出错误的选项。

【详解】
A.如果一个三角形只有一锐角,则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度,原说法正确;
B.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可知,平均成绩是2米,可能每次的成绩都是2米,也可能不是,原说法正确;
C.根据平移的特征可知,图形平移后,大小和形状都不发生改变,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形、平均数和平移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二、填空题
10.>><=
【解析】
【分析】
(1)(3)不同单位的名数比较大小,先化成统一的单位,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得解。

(2)先求出算式的结果,再根据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

(4)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百分位相同,就比较千分位……以此类推,据此可解
答。

【详解】
46×10=460,460>4.06,所以46分米>4.06厘米;
13.1-6.57=6.53,6.53<10.7,所以10.7>13.1-6.57;
400÷1000=0.4,8+0.4=8.4,8.4>8.04,所以8.04千克<8千克400克。

5.06=5.06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单位的换算与比较,以及小数减法的运算方法,要熟练掌握。

11.18,480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1)根据小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百分之一
(0.01),看0.18里面有几份就有几个百分之一(0.01),
(2)根据小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十分之一(0.1),48是里面有几份就有几个十分之一(0.1).
解:(1)0.18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0份,每一份是百分之一(0.01),取其中的18份就是0.18,所以0.18里面有18个百分之一(0.01);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十分之一(0.1),48是取10份中480份,所以48是由480个十分之一(0.1).
故答案为18,48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根据小数的意义判断一个小数有几个计数单位: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它的计数单位,取得的份数就是计数单位的个数.
12.432
【解析】
【分析】
20减去18等于2,相当于除数除以10,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除以10,480除以10等于48,480减去48等于432,被除数应减少432,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20÷(20-18)
=20÷2
=10
480-480÷10
=480-48
=43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不变规律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3.10
【分析】
小数点位置移动: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
到原数的
1
10

1
100

1
1000
……。

【详解】
去掉3.5的小数点得到的数是35,它扩大到原数的10倍。

【点睛】
熟练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320
【解析】
【分析】
买4棵送1棵,买回20棵,实际只需要支付16棵的价钱,有4棵是赠送的,20乘16即可。

【详解】
415
+=
2054
÷=
4416
⨯=(棵)2016320
⨯=(元)
【点睛】
对于买四送一、买五送一这种问题,关键是确定实际购买了多少,赠送了多少。

15.梯一 75 105
【解析】
【分析】
观察图片,根据已知条件重叠部分是一个四边形,它只有一组平行的对边,所以是梯形;使用量角器可测量∠1和∠2的度数,据此解答。

【详解】
重叠部分是由长方形的一组对边和三角形的一组对边围成的四边形,所以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它一共有一组平行线;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经测量∠1=75°,∠2=10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梯形的定义和角的度量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6.5865
【解析】
【分析】
计算器计算345×□□时,把“×”按成了“+”得到的结果是362,即345+□□=362,用362减去345,求出□□,再用345乘□□的值即可。

据分析可知
解析:5865
【解析】
【分析】
计算器计算345×□□时,把“×”按成了“+”得到的结果是362,即345+□□=362,用362减去345,求出□□,再用345乘□□的值即可。

【详解】
据分析可知:
362-345=17
345×17=5865
所以小马虎用计算器计算345×□□时,将“×”键按成“+”键,算出结果是362,正确的结果是5865。

【点睛】解决本题将错就错,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求出□□的值,再根据乘法的计算方法求解。

17.1
【解析】
【分析】
因为每条船都坐满,假设租的6条船全是大船,则坐(6×6)人,即36人;比实际人数多了(36-34)人,即2人;每条大船比每条小船多坐(4-2)人,所以小船有(2÷2)条,由此
解析:1
【解析】
【分析】
因为每条船都坐满,假设租的6条船全是大船,则坐(6×6)人,即36人;比实际人数多了(36-34)人,即2人;每条大船比每条小船多坐(4-2)人,所以小船有(2÷2)条,由此即可算出大船的条数。

【详解】
(6×6-34)÷(6-4)
=(36-34)÷2
=2÷2
=1(条)
6-1=5(条)
所以,大船组5条,小船组1条。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鸡兔同笼问题,解答此类问题一般用假设法。

18.550
【解析】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结合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0除外)。

由此可知:宽不变,长从20米增加到100米,20×5=100,即长扩
解析:550
【解析】
【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结合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0除外)。

由此可知:宽不变,长从20米增加到100米,20×5=100,即长扩大了5倍,那么积也应该扩大5倍,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
长方形的宽不变,长扩大了5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知,面积也应该扩大5倍,
增加后长方形的面积为:110×5=550(平方米)。

【点睛】
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①6.56;②0.068;③10;④2.94
⑤0.55;⑥1000;⑦2;⑧64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析:①6.56;②0.068;③10;④2.94
⑤0.55;⑥1000;⑦2;⑧64
【解析】
【分析】
【详解】

20.160;10098;5700
56;34;10.93
【解析】
【分析】
(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

(2)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

(3)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
解析:160;10098;5700
56;34;10.93
【解析】
【分析】
(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

(2)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

(3)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

(4)根据除法的性质简算。

(5)根据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

(6)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详解】
(1)32×[275÷(23+32)]
=32×[275÷55]
=32×5
=160
(2)102×99
=(100+2)×99
=100×99+2×99
=9900+198
=10098
(3)94×57+57×6
=(94+6)×57
=100×57
=5700
(4)5600÷25÷4
=5600÷(25×4)
=5600÷100
=56
(5)5.64+19.25+4.36+4.75
=5.64+4.36+(4.75+19.25)
=10+24
=34
(6)24.9-(7.4+6.57)
= 24.9-13.97
=10.93
21.3300;7800;12
62.4;600;69
【解析】
【分析】
(1)利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算;
(2)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3)利用商不变规律进行简算;
(4)利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算;
解析:3300;7800;1262.4;600;69
【解析】
【分析】
(1)利用乘法交换律进行简算;
(2)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3)利用商不变规律进行简算;
(4)利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算;
(5)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6)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详解】
4×33×25
=4×25×33
=100×33
=3300
78×99+78
=78×(99+1)
=78×100
=7800
300÷25
=(300×4)÷(25×4)
=1200÷100
=12
39.6+25.4-2.6
=39.6-2.6+25.4
=37+25.4
=62.4
(20+4)×25
=20×25+4×25
=500+100
=600
63.3+(15.8-10.1)
=63.3+5.7
=69
22.27元
【解析】
【分析】
原有的钱减去昨天买钢笔用去的钱,再加今天妈妈给的钱即可解答。

【详解】
11.42-7.5+2.35
=3.92+2.35
=6.27(元)
答:红红现在一共有6.27元
解析:27元
【解析】
【分析】
原有的钱减去昨天买钢笔用去的钱,再加今天妈妈给的钱即可解答。

【详解】
11.42-7.5+2.35
=3.92+2.35
=6.27(元)
答:红红现在一共有6.27元。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3.8元
【解析】
【分析】
先将T恤和运动鞋的总价钱求出来,再用付的500元减去购买的T恤和运动鞋的价钱即可得到应找回多少元。

【详解】
500-(126.35+335.85)
=500-462.2
解析:8元
【解析】
【分析】
先将T恤和运动鞋的总价钱求出来,再用付的500元减去购买的T恤和运动鞋的价钱即可得到应找回多少元。

【详解】
500-(126.35+335.85)
=500-462.2
=37.8(元)
答:应找回37.8元。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小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先将买T恤和运动鞋的总价钱求出来。

24.18500元
【解析】
【分析】
用每张桌子的价钱加上每把椅子的价钱,求出每套课桌椅的价钱。

再乘课桌椅的数量,求出花费的总钱数。

【详解】
185×(55+45)
=185×100
=18500(元
解析:18500元
【解析】
【分析】
用每张桌子的价钱加上每把椅子的价钱,求出每套课桌椅的价钱。

再乘课桌椅的数量,求出花费的总钱数。

【详解】
185×(55+45)
=185×100
=18500(元)
答:购买这些课桌椅一共需要18500元钱。

【点睛】
本题先求出每套课桌椅的价钱,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解答。

25.(1)见详解
(2)唱歌
(3)21
(4)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标上数据即可;(2)求出各兴趣小组中高年级人数的差,再比较差的大小,即可得
解析:(1)见详解
(2)唱歌(3)21
(4)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标上数据即可;
(2)求出各兴趣小组中高年级人数的差,再比较差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
(3)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求出高年级各兴趣小组人数之和,再除以4即可;(4)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中年级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详解】
(1)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如下图所示:
(2)30-13=17(人)
25-20=5(人)
32-8=24(人)
27-19=8(人)
24>17>8>5
所以中、高年级唱歌兴趣小组人数相差最多。

(3)(13+20+32+19)÷4
=84÷4
=21(人)
所以高年级平均每个兴趣小组有21人参加。

(4)我提出的问题是:中年级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解答如下:
30+25+8+27
=55+35
=90(人)答:中年级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共有90人。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6.78米
【解析】
【分析】
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的长度相等,把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相加,可求出三角形的周长即是花圃围一圈的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
25+25+28
=50+28
=78(米)
答:需要
解析:78米
【解析】
【分析】
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腰的长度相等,把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相加,可求出三角形的周长即是花圃围一圈的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
25+25+28
=50+28
=78(米)
答:需要78米长的篱笆。

【点睛】
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特点,根据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边的长度和进行求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