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基坑工程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施⼯单位基坑⼯程考试题
基坑⼯程试题
⼀、填空题(每题2分)
1、基坑⽀护的设计使⽤期限不应⼩于⼀年。

2、对周边环境条件复杂、开挖深度超过20m的⼀级基坑⼯程,宜针对基坑⼯程的设计、施⼯要求提供专项勘察报告。

3、所有基坑⽀护⼯程均应进⾏整体稳定性验算,必要时尚应进⾏基坑底抗隆起稳定性、抗渗流稳定性和抗承压⽔验算。

4、基坑开挖采⽤放坡或⽀护结构上部采⽤放坡时,应验算边坡的滑动稳定性,放坡坡⾯应设置防护层。

5、隔⽔帷幕宜设置在钢筋混凝⼟排桩外侧,在施⼯场地条件受到限制时,也可采⽤排桩与帷幕桩套打式布置。

6、双排桩⽀挡结构计算,前、后排桩的净距不宜⼤于基坑深度的0.25倍或3m。

7、⽀护桩桩⾝混凝⼟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8、双排桩的嵌固深度,对⼀般粘性⼟、砂⼟不宜⼩于0.6h(h为基坑深度)。

9、地下连续墙墙体应满⾜防渗设计要求,混凝⼟抗渗等级不宜⼩于P6级。

10、地下连续墙纵向受⼒钢筋宜沿墙⾝两侧均匀布置,并可根据计算内⼒分布沿墙体深度分段配筋,但应有不低于50%纵向钢筋通长配置。

11、地下连续墙主筋保护层厚度在基坑内测不宜⼩于50mm,基坑外侧不宜⼩于70mm。

12、锚杆注浆宜采⽤⼆次压⼒注浆⼯艺。

13、安全等级为⼀级、⼆级、三级的基坑⼯程,锚杆抗拔安全系数分别不应⼩于1.8、1.6、1.4。

14、当采⽤扩⼤头锚杆或锚固体直径⼤于250mm的锚杆时,应对⼟体提供的整体抗拔承载⼒进⾏验算。

15、锚杆的⾮锚固段长度不应⼩于5.0m。

16、锚杆锁定值宜取锚杆轴向拉⼒标准值的0.75~0.9倍。

17、当锚杆固结体的强度达到15MPa或设计强度的75%后,⽅可进⾏锚杆的张拉锁定。

18、锚杆抗拔承载⼒的检测数量不应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同⼀⼟层中的锚杆检测数量不应少于3根。

19、内⽀撑结构的施⼯与拆除顺序,应与设计⼯况⼀致,必须遵循先⽀撑后开挖的原则。

20、坡率法是通过调整、控制基坑边坡放坡率和采取构造措施保证基坑边坡稳定的⽅法。

21、基坑降⽔可采取排⽔、截⽔、隔⽔、降⽔以及降低承压⽔⽔压等综合⽅法措施。

22、⼟钉常⽤的有成孔注浆钢筋⼟钉和钢管⼟钉,应优先选⽤成孔注浆钢筋⼟钉。

23、⾸层⼟钉标⾼应避开地下管线,距地表不宜⼤于2.0m。

24、采⽤预应⼒锚杆复合⼟钉墙时,预应⼒锚杆应设置⾃由段,⾃由段长度应超过⼟钉墙坡体的潜在滑动⾯。

25、上层⼟钉注浆体及喷射混凝⼟⾯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可进⾏下
层⼟⽅开挖和⼟钉施⼯,严禁超前超深开挖。

26、采⽤重⼒式⽔泥⼟墙进⾏⽀护的基坑深度不宜超过7m。

27、对要穿过地下⽔流动性强的地区或具承压性的含⽔砂层以及密实砂层的⽔泥⼟墙,不应采⽤⽔泥⾼压旋喷桩⼯艺。

28、⽔泥⼟墙体28d⽆侧限抗压强度不宜⼩于1.2MPa。

29、基坑内⼟体加固后应达到减少隆起和渗流稳定的⽬的。

30、钢筋⼟钉杆体当需要连接时,宜采⽤搭接焊、帮条焊连接,焊接应采⽤双⾯焊。

⼆、选择题(每题2分)
1、基坑⼯程⽀护结构设计时,对安全等级为⼀级、⼆级、三级时,其侧壁⽀护结构的重要性系数分别不⼩于(C)
A 1.3、1.2、1.1
B 1.2、1.1、1.0
C 1.1、1.0、0.9
D 1.0、0.9、0.8
2、在同样的设计条件下,在墙的外侧,作⽤在哪种基坑⽀挡结构上的侧向⼟压⼒最⼤(D)
A ⼟钉墙
B 悬臂式板桩
C ⽔泥⼟挡墙
D 逆作法施⼯的刚性地下室外墙
3、在某中粗砂场地开挖基坑,⽤插⼊不透⽔层的地下连续墙截⽔,当场地墙后地下⽔位上升时,墙背上受到的主动⼟压⼒和⽔⼟总压⼒各⾃的变化规律是(B)
A 前者变⼤,后者变⼩
B 前者变⼩,后者变⼤
C 两者均变⼩
D 两者均变⼤
4、根据基坑规范,对于⽀护结构安全等级为⼆级的基坑,采⽤⼈⼯降⽔后的间隔式排桩的桩锚结构,下⾯哪⼀项的监测项⽬是必须进⾏的(A)A 地下⽔位 B 桩内钢筋的应变
C 桩后的⼟压⼒
D 桩的沉降
5、钢筋混凝⼟排桩⽀护结构选型,当场地不具备锚拉式、⽀撑式和悬臂式结构施⼯及基坑深度适宜时,可考虑采⽤(B)
A ⼤直径灌注桩
B 双排桩结构
C 减⼩桩间距
D 增加嵌岩深度
6、场地类型为Ⅱ类的条件不包括以下哪⼀种情况(D)
A 基坑侧壁受⽔浸湿可能性较⼤
B 降⽔对周边环境有⼀定影响
C 坑壁⼟为Ⅱ级⾃重湿陷性黄⼟及中等液化⼟
D 基坑深度⼤于7m
7、场地类型为Ⅲ类的条件不包括以下哪⼀种情况(D)
A 基坑侧壁受⽔浸湿可能性较⼩
B ⾃然⽔位在坑底之下
C ⼟岩组合边坡基岩倾向与基坑放坡⽅向相反
D 基坑深度⼩于5m
8、喷射混凝⼟设计强度等级不宜低于(B)
A C15
B C20
C C25
D C30
9、不宜采⽤⼟钉墙、复合⼟钉墙的条件以下哪⼀项描述错误(A)
A 对变形要求较为严格的⼀、⼆级基坑
B 对⽤地红线有严格要求的基坑
C 坑壁⼟层为灵敏度较⾼的⼟
D ⽔位以下采⽤打⼊锚管⼯艺时的液化⼟层
10、基坑⼯程设计⽂件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D)
A 基坑设计总说明、总平⾯图
B ⽀护结构平⾯布置图
C ⽀护结构剖⾯图和节点详图
D ⽀护计算书
11、作⽤于⽀护结构上的⼟压⼒和⽔压⼒,计算⽔位应根据(C)选取
A 勘察报告提供的静⽌⽔位
B 现场实测的初见⽔位
C 施⼯期间可能出现的最⾼⽔位
D 设计⽂件要求的降深⽔位
12、当对⽀护结构的⽔平位移要严格限制时,宜采⽤(C)计算
A 主动⼟压⼒
B 被动⼟压⼒
C 静⽌⼟压⼒
D 被动⼟压⼒+静⽔压⼒
13、锚杆锚固段的上覆⼟层厚度不宜⼩于(D)
A 1.5m
B 2.0m
C 2.5m
D 4.0m
14、锚杆的倾⾓不应超出什么范围(C)
A 10°≤θ≤25°
B 15°≤θ≤25°
C 10°≤θ≤45°
D 15°≤θ≤45°
15、降⽔井平⾯位置应结合建筑底板梁柱布置,深度宜(A)帷幕深度
A ⼩于
B 等于
C ⼤于
D 以上均可
16、地下连续墙墙体混凝⼟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
A C20
B C25
C C30
D C35
17、(A)可不进⾏隆起稳定性验算
A 悬壁式⽀挡结构
B 锚拉式⽀挡结构
C ⽀撑式⽀挡结构
D 采⽤⼀定坡率放坡的边坡
18、单排搅拌桩帷幕的搭接宽度,当搅拌深度⼤于15m时,不应⼩于(C)
A 150mm
B 200mm
C 250mm
D 300mm
19、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平间距不宜⼤于(B)A 15m B 20m
C 25m
D 30m
20、⼀、⼆级基坑⼯程,软塑、流塑状态黏性⼟的灵敏度,宜采⽤(A)测定
A ⼗字板剪切试验
B 静⼒触探试验
C 标准贯⼊试验
D 室内⼟⼯试验
三、判断题(每题2分)
1、对需要隔⽔的基坑,采⽤钢筋混凝⼟排桩⽀护时,宜先施⼯钢筋混凝⼟排桩后施⼯隔⽔帷幕。

(×)
2、变形测量的基准点可在施⼯期间埋设。

(×)
3、当充分利⽤⼟钉杆体的抗拉强度时,加强钢筋的截⾯⾯积不应⼩于⼟钉杆体截⾯⾯积的⼆分之⼀。

(√)
4、钢管⼟钉的的外径不宜⼩于48mm,壁厚不宜⼩于3mm。

(√)
5、⼟钉孔注浆材料可采⽤⽔泥浆或⽔泥砂浆,其强度不宜低于15MPa。

(×)
6、地下连续墙应进⾏成槽检测,⼀般结构的成槽检测可抽测总槽段数的20%,且不少于10幅。

(√)
7、基坑⼯程降⽔深度⼤于5m且降⽔对周边环境有⼀定影响的场地类型为Ⅰ类。

(×)
8、钢筋混凝⼟排桩设计计算应进⾏基坑外地表变形的估算。

(√)
9、锚杆的⽔平间距不宜⼩于1.5m,竖向间距不宜⼩于2.0m。

(√)
10、喷射混凝⼟⾯层厚度⼩于100mm时可⼀次喷射完成。

(×)
11、混凝⼟⾯层钢筋⽹可采⽤绑扎固定,钢筋连接宜采⽤搭接焊,焊缝长度不应⼩于钢筋直径的5倍。

(×)
12、回灌井宜布置在基坑帷幕以外与维护建筑之间,且与降⽔井距离不宜⼩于6m,深度宜⼩于帷幕深度,且应进⼊原静⽌⽔位1m以下。

(√)
13、最下⼀层⼟钉距基坑底⾯间距不宜⼤于⼟钉⽔平间距的⼆分之⼀。

(×)
14、⽀挡结构的⼊⼟深度,对悬臂式结构不宜⼩于1.2h(h为基坑深度);对单⽀点⽀挡式结构不宜⼩于0.8h;对多⽀点⽀挡式结构不宜⼩于0.5h。

(√)
15、地下连续墙⽀挡⽅式分为悬臂式地下连续墙⽀护、地下连续墙—内⽀撑组合⽀护和地下连续墙—锚杆(索)组合⽀护。

(√)
16、⼟钉墙⽀护边坡的坡率不宜⼩于1:0.2。

(×)
17、基坑⼯程监测报警值应以监测项⽬的累计变化量控制。

(×)
18、打⼊式钢管⼟钉注浆压⼒不宜⼩于0.6MPa。

(√)
19、锚索是锚杆的⼀种杆体形式。

(√)
20、采⽤管井降⽔时,应对井⼝采取防护措施,井⼝宜⾼于地⾯500mm以上,应防⽌物体坠⼊井内。

(×)
四、简答题(每题5分)
1、基坑⼯程的安全等级与哪些条件有关?
答:与场地类型、基坑的开挖深度、既有建筑物基础(管线)外边缘与基坑侧壁的⽔平距离、既有建筑物基础(管线)底⾯距基坑底⾯的垂直距离有关。

2、基坑⼯程专项勘察的勘探深度有什么要求?
答:勘探深度应满⾜基坑⼯程的坑底抗隆起和⽀护结构稳定性计算的要求,不宜⼩于基坑深度的2倍~2.5倍;在此深度内遇有厚层坚硬黏性⼟、碎⽯⼟及稳定岩层时,可适当减⼩勘探深度;当存在较厚软弱⼟层、粉⼟夹层或因降⽔、截⽔需要时,勘探深度应适当加深。

3、基坑⼯程设计计算时,⼟体重度应如何取值?
答:⼟体重度指标取其平均值,并按下列规定取⽤:地下⽔位以上的⼟体,应取其天然重度;地下⽔位以下的⼟体,对碎⽯⼟、砂⼟、砂质粉⼟取有
效重度;黏性⼟、黏性粉⼟取饱和重度。

4、基坑稳定性分析时对特殊⼟质应如何考虑?
答:在基坑稳定性分析时,对于⾼灵敏度⼟场地需注意扰动对⼟体强度的影响,湿陷性黄⼟场地则需注意⾬⽔、渗⽔等外界⽔变化的影响,软弱⼟场地需考虑基坑暴露时间对⼟体强度的影响。

5、钢筋混凝⼟排桩的桩型与成桩⼯艺应如何选择?
答:钢筋混凝⼟排桩的桩型与成桩⼯艺应根据桩所穿越⼟层的性质、地下⽔条件及基坑周边环境要求等因素,按安全适⽤、经济合理的原则进⾏选择,并应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的有关规定。

当基坑周边环境或场地地质条件复杂时,采⽤钢筋混凝⼟排桩⽀护,不应采⽤挤⼟效应严重、易塌孔、易缩径或震动较⼤的施⼯⼯艺。

6、排桩的冠梁构造有哪些要求?
答:混凝⼟冠梁的宽度不宜⼩于桩径,⾼度不宜⼩于桩径的0.6倍,混凝⼟强度等级不宜低于桩⾝混凝⼟的强度等级。

冠梁钢筋应符合构造配筋要求。

冠梁作为⽀撑或锚杆的传⼒构件或按空间结构设计时,尚应按受弯梁进⾏截⾯设计。

冠梁纵向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现⾏国家标准《混凝⼟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

7、锚拉结构的锚杆⼀般选择什么材料?
答:锚拉结构宜采⽤钢绞线锚杆;承载⼒较低时,也可采⽤钢筋锚杆;当环境保护不允许在⽀护结构使⽤功能完成后锚杆杆体滞留于基坑周边地层内时,应采⽤可拆芯钢绞线锚杆。

8、排桩结构的桩间⼟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排桩结构应对桩间⼟采取防护措施。

采⽤内置钢筋⽹或钢丝⽹的喷射混凝⼟护⾯时:喷射混凝⼟⾯层厚度不宜⼩于
80mm,混凝⼟强度等级不宜⼩于C20;混凝⼟⾯层内配置的钢筋⽹的纵横向何距不宜⼤于200mm;钢筋⽹应配置横向拉筋,拉筋直径不宜⼩于12mm,拉筋可采⽤植筋或膨胀螺栓与桩⾝连接,钢筋⽹宜采⽤桩间⼟内打⼊直径不⼩于12mm的钢筋钉固定,钢筋钉打⼊桩间⼟中的长度不应⼩于排桩净间距的 1.5倍且不应⼩于500mm。

9、⽀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半逆作法包括哪些结构?
答:⽀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的半逆作法包括:地下连续墙兼作主体结构、⽔平⽀撑兼作主体结构和竖向⽀撑构件兼作主体结构。

10、基坑⼯程同时采⽤排桩⽀护结构和隔⽔帷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隔⽔帷幕与灌注桩排桩之间的净距不宜⼩于200mm;
②灌注桩排桩与隔⽔帷幕采⽤套打式布置时,灌注桩排桩外侧隔⽔帷幕的净厚度应满⾜隔⽔要求,且不宜⼩于500mm;
③在粉性⼟及砂⼟中,当环境保护要求较⾼时,宜在灌注桩与隔⽔帷幕之间采取注浆等措施。

11、坡率法对放坡和过渡平台有哪些要求?
答:当基坑深度⼩于5m时,可采⽤单阶放坡,不设过渡平台;当基坑深度⼤于5m时,宜采⽤分阶放坡开挖。

各级过渡平台的宽度,对⼟质边坡宜为1.0~1.5m,对岩⽯边坡不宜⼩于0.5m。

12、复合⼟钉墙的类型有哪些?
答:①⼟钉墙+截⽔帷幕;
②⼟钉墙+微型桩;
③⼟钉墙+预应⼒锚杆;
④⼟钉墙+截⽔帷幕+预应⼒锚杆;
⑤⼟钉墙+微型桩+预应⼒锚杆。

13、坡率法对坡⾯应采取什么保护措施?
答:当基坑采⽤放坡开挖时,坡⾯宜及时采⽤⽔泥砂浆抹⾯、挂⽹喷射混凝⼟等护⾯措施,并尽可能减少暴露时间。

14、基坑降⽔设计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基坑降⽔设计应包括降⽔井、观测井及回灌井的布置、井结构设计、截⽔帷幕设计、排⽔管线设计;并提出降⽔施⼯、运营、基坑安全监测要求。

基坑降⽔设计应与基坑⽀护体系设计统⼀考虑。

对特殊复杂⼯程应进⾏专项研究设计。

降⽔时应计算总排⽔量及各降⽔井排⽔量,对地下⽔资源、地⾯沉降有影响时,应将⽔质符合标准的地下⽔充分利⽤。

15、⼟钉的抗拔承载⼒检测应符合哪些规定?
答:抗拔试验可采⽤逐级加荷法;⼟钉的检测数量不宜少于⼟钉总数1%,且同⼀⼟层中的⼟钉检测数量不应少于3根;对安全等级为⼆级、三级的基坑,⼟钉抗拔试验最⼤荷载不应⼩于⼟钉轴向拉⼒标准值的1.3倍、1.2倍;检测⼟钉应采⽤随机抽样的⽅法选取,检测试验应在⼟钉固结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

16、采⽤预应⼒锚杆复合⼟钉墙时,预应⼒锚杆应布置在什么部位?
答:当预应⼒锚杆⽤于减⼩地⾯变形时,锚杆宜布置在⼟钉墙的较上部位;⽤于增强⾯层抵抗⼟压⼒的作⽤时,锚杆应布置在⼟压⼒较⼤及墙背⼟层
较软弱的部位;
17、开挖⽅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答:开挖⽅案应包括开挖⽅法、开挖时间、开挖顺序、分段长度、分层深度、坡道位置设定、车辆⾏⾛路线、安全措施、环境
保护措施、监测⽅案、应急预案和抢险措施等内容,根据施⼯周期还应包括⾬期、冬期施⼯措施。

18、基坑⼯程施⼯前应调查其影响范围内各保护对象的现状,调查内容有哪些?
答:建(构)筑物的建造年代,建筑类别,层数,结构形式,材料强度,基础型式及埋深,地基处理及桩基设计,建筑物沉降及质量现状;地下管线及设施的平⾯位置,埋深,结构型式,保护要求等。

19、内⽀撑⽀护结构适⽤于哪些情况?
答:内⽀撑结构⽀护适⽤于基坑开挖较深,基坑周边不允许锚杆施⼯和周边环境对基坑⼟体的⽔平位移控制要求更严格的情况。

20、基坑⽀护应满⾜哪些功能要求?
答:①保证⽀护结构体系的强度和变形满⾜要求;
②保证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的安全和正常使⽤;
③保证主体地下结构的施⼯空间。

五、论述题(每题10分)
1、试从⽬前本地区各主要⽀护形式的优缺点和适⽤条件论述基坑⽀护应如何选型。

答:(略,答案不唯⼀)
2、简述预应⼒锚杆的张拉程序。

答:(略,答案不唯⼀)
3、某深基坑采⽤桩锚⽀护体系,采⽤双排搅拌桩做⽌⽔帷幕。

如开挖⾄基底后坑壁出现局部渗漏并伴随流砂,应采取何种应急措施?之后⼜应如何进⾏下⼀步处理以保证⼯程顺利进⾏?
答:(略,答案不唯⼀)
4、⽀护计算时,发现锚杆间距设置较⼤则安全系数得不到保证,⽽锚杆间距过⼩则要考虑群锚效应影响且不符合规范相关要求,应该怎么办?
答:(略,答案不唯⼀)
5、在基坑影响范围内有临近基坑在施⼯,则本基坑在设计和施⼯⽅⾯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略,答案不唯⼀)
6、请论述基坑第三⽅监测的重要性。

答:(略,答案不唯⼀)
六、计算题(每题10分)
1、已知某中砂地层中基坑开挖深度H=8.0m,中砂天然重度γ=18kN/m3,饱和重度γsat=20kN/m3,内摩擦⾓Φ′=30°,基坑边坡⼟体中地下⽔位⾄地⾯距离4.0m。

试计算坑底以上⽀护墙体上的(单位宽度墙体上)总⽔压⼒P w。

解:(计算过程略)80kN/m
2、基坑剖⾯如图所⽰,已知⼟的重度γ=20kN/m3,有效内摩擦⾓Φ=30°,
粘聚⼒c=0。

若不要求计算墙两侧的⽔压⼒,按朗肯⼟压⼒理论分别计算⽀
护结构墙底E点内外两侧的被动⼟压⼒e p和主动⼟压⼒e a。

(⽔的重度γ
=10 kN/m3)
w
解:(计算过程略)e p=330kPa,e a=73kPa
3、某挡⼟墙⾼5m,墙背垂直光滑,墙后填⼟为砂⼟,γ=18kN/m3,
Φ=40°,c=0,填⼟表⾯⽔平,试⽐较静⽌、主动与被动⼟压⼒值的⼤⼩。

解:(计算过程略)E p>E0>E a
4、某路堤挡⼟墙⾼6m,墙背倾⾓α=9°,墙后填⼟γ=18kN/m3,
Φ=40°,δ=20°,填⼟破裂⾓θ=31°08′(见图),填⼟表⾯⽔平且承受均布荷载,换算成⼟柱⾼h0=3m。

试按库伦理论计算其墙背⽔平⽅向主动⼟压⼒E x。

解:(计算过程略)93.4kN/m
5、如图所⽰,挡墙背直⽴、光滑,墙后的填料为中砂和粗砂,厚度分别为h1=3m和h2=5m,重度和内摩擦⾓见图⽰,⼟体表⾯受到均匀满布荷载q=30kPa的作⽤。

试求荷载q在挡墙上产⽣的主动⼟压⼒。

解:(计算过程略)69kN/m
【出题说明】抽取填空题10道(计20分)、选择题10道(计20分)、判断题10道(计20分)、简答题4道(计20分)、论述题1道(计10分)、计算题1道(计10分)共计10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