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点叉尾!病毒“自杀性”DNA疫苗的构建及其体外表达检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1 材料 1 . 1 . 1 质粒、 细胞、 菌株和引物 含 C C VO R F 6质 粒p G E M- T O R F 6由本实验室刘玉林博士构建( 黄 2 0 1 0 ) 。人胚肾细胞( 2 9 3 T ) 购自武汉大学 锋涛等, 保藏中心, 常规 D N A疫苗载体 p c D N A 3 . 1 (+ ) 由本 实验室保存, “ 自杀性” D N A疫苗载体 p S F V由华中 农业大学 动 物 医 学 院 肖 少 波 博 士 惠 赠, 大肠杆菌
p c d 25 ′ - T A CG A AT T CT C AG A CC C GG A TC T CC G CT T C- 3 ′
1 . 1 . 2 主要试剂 各种限制性内切酶、 D N AM a r k e r 、 T 4D N A连接酶等工具酶均为大连宝生物公司产 a qD N A 聚合酶、 d N T P 、 D N A回收试剂盒及质 品。T 粒提取试剂盒购自鼎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脂质体 转染 试 剂 盒 L i p f e c t i n 2 0 0 0为 I n v i t r o g e n公 司 产 品。 C VO R F 6多克隆 其它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兔抗 C 抗体由本实验室制备。 1 . 2 实验方法 1 . 2 . 1 C C V “ 自杀性” D N A疫苗及常规 D N A疫苗 的构建 1 . 2 . 1 . 1 C C VO R F 6扩增 以 p G E M -T O R F 6为 模板, 分别以 2对引物 s f v 1 / s f v 2和 p c d 1 / p c d 2扩增 C C VO R F 6 。P C R 反 应 体 系 为: 1 0×b u f f e r2 μ L , M g C l L , d N T P s 0 . 3μ L , 上下游引物各 0 . 4μ L , 2 2μ 模板 D N A3μ L , T a q D N A聚合酶 0 . 2μ L , 加水至 2 0 L 。反应程序为 9 4℃预变性 4 m i n , 9 4 ℃、 3 0~ 4 5 s , μ 5 5~ 6 0 ℃、 6 0 s , 7 2 ℃、 6 0s , 共2 5~ 3 0个循环, 7 2 ℃延 伸 7m i n 。P C R产物按 D N A回收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回收。 1 . 2 . 1 . 2 酶切及连接 “ 自杀性” D N A疫苗表达载 S F V用 B a m HI 酶切, 为防止 p S F V载体酶切后 体p 自连, 用去磷酸化酶将其去磷酸化; 以s f v 1 / s f v 2为 引物扩增的 P C R产物用 B g l 将二者的回收 Ⅱ 酶切, 产物用 T 4D N A连接酶连接。常规 D N A疫苗表达 载体 p c D N A 3 . 1 (+ ) 和以 p c d 1 / p c d 2为引物扩增的 P C R产物分别用 H i n dⅢ 和 E c o RⅠ 双酶切, 将二者 的回收产物用 T 4D N A连接酶连接。 1 . 2 . 1 . 3 转化 取 - 8 0 ℃ 冻存的感受态细胞 E . c o l i D H 5 分装于 2个 无 菌 的 1 . 5 α于冰上融化后, m LE P管中, 加入连接产物( 约 5μ L ) , 混匀, 冰上放 置3 0m i n , 4 2 ℃水浴热击 9 0s , 放回冰上 3~ 5m i n , 0 0μ LL B液体培养基, 于恒温摇床 3 7 ℃、 1 8 0 加入 2 r / m i n 培养 4 5m i n , 各取 1 0 0μ L菌液涂布 2个平板,
(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0 ) 摘要: 根据 C C VO R F 6基因序列, 设计合适的引物, 扩增 O R F 6基因, 分别将其克隆到“ 自杀性” D N A疫苗载体 p S F V与常规 D N A疫苗载体 p c D N A 3 . 1 (+ ) 中, 转化感受态细胞 D H 5 构建斑点叉尾( I c t a l u r u s p u n c α后提取质粒, t a t u s )“ 自杀性” D N A疫苗 p s - O R F 6与常规 D N A疫苗 p c d - O R F 6 , 利用转化后的大肠杆菌菌液为模板进行 P C R 扩增、 提取质粒酶切鉴定以及序列测定等方法证实重组质粒构建正确。将重组质粒转染人胚肾细胞( 2 9 3 T ) , 间 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 O R F 6均获得表达, 但“ 自杀性” D N A疫苗的表达效果不如常规 D N A疫苗, 该研究为这 2种 疫苗进一步的鱼体试验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斑点叉尾病毒; “ 自杀性” D N A疫苗; 构建; 表达 中图分类号: Q 3 4 3 .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4- 3 0 7 5 ( 2 0 1 1 ) 0 1- 0 0 8 4- 0 5
第3 2 卷第1 期 2 0 1 1 年 1 月
水生态学杂志 J o u r n a l o f H y d r o e c o l o g y
V o l . 3 2 , N o . 1 , 2 0 1 1 J a n .
斑点叉尾 病毒“ 自杀性” D N A疫苗的构建及其体外表达检测
熊海林, 尹殿卯, 王卫民, 王 敏, 李莉娟, 刘玉林, 刘学芹, 吴 兵, 黄锋涛
我国于 2 0世纪 8 0年代从美国引进斑点叉尾 ( I c t a l u r u s p u n c t a t u s ) , 随后其养殖规模在不断扩大 2 0 0 6 ) 。尽管目前尚无斑点叉尾 病毒 ( 刘玉林等, ( c h a n n e l c a t f i s hv i r u s ,C C V ) 的正式报道, 但近年来, 国内已有疑似病例的报道( 耿毅和汪开毓, 2 0 0 5 ) 。 C C V是 F i j a n ( 1 9 6 8 ) 发现的一种线性双链 D N A病 毒, 是鱼类中最先发现的疱疹病毒; 该病毒主要感染 斑点叉尾鱼苗, 引起严重的急性出血性疾病, 并可 导致 4 0 %~ 9 0 %的鱼苗死亡( K e n n e t he t a l , 2 0 0 2 ) ; 此病毒虽然对成鱼的致病力较弱, 但成鱼仍可隐性 感染, 并成为传染源( G r a ye t a l , 1 9 9 9 ) 。因此, 开展 C C V疫苗研究, 对于该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 义。 鱼类疾病免疫预防技术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生 物学水平, D N A疫苗的研究发展迅速。 H a n s e n等 ( 1 9 9 1 ) 首先报道了外源基因能够在鲤肌肉组织中 表达; A n d e r s o n 等( 2 0 0 0 ) 报告了带有 I H N V 糖蛋白 基因的质粒能够在虹鳟中表达, 并使受免疫鱼对该 病毒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在虹鳟 D N A疫苗的攻毒 实验中, L o r e n z e n等( 1 9 9 9 ; 2 0 0 1 ; 2 0 0 2 ) 等构建了带 H N V病 毒 G蛋 白 基 因 的 D N A疫 苗 能 够 诱 导 有I
7 5 %的虹 鳟 产 生 较 高 水 平 的 免 疫 保 护; T o m o k a z u ( 2 0 0 4 ) 在杆状病毒糖蛋白基因的质粒 D N A免疫后 4d后, 注 的日本比目鱼的攻毒实验中发现, 攻毒 1 射D N A含量为 1μ g组, 死亡率达到 2 8 . 8 %, 而1 0 . 8 %, 对照组则全部死亡, 表现 m g组的死亡率为 8 出了一定的免疫效果。“ 自杀性” D N A 疫苗( s u i c i d )是基于常规 D N A 疫苗和“ 自主复 a l D N Av a c c i n e 制型” R N A 疫苗( s e l f -r e p l i c a t i n gR N Av a c c i n e )基 N A 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疫苗, 不仅具有常规 D 疫苗 易 制 备、 运 输、 保 存 等 方 面 的 优 点, 而且还有 R N A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是比常 “ 自主复制型” 规D N A疫苗更加安全、 免疫效力更强的一种新型基 2 0 0 4 ; 孙世琪等, 2 0 0 7 ; 向 因疫苗( 许信刚和张彦明, 2 0 0 7 ) 。K e n n e t h等 ( 2 0 0 2 )以 C C VO R F 6 、 菁等, O R F 7 、 O R F 5 3和 O R F 5 9等多个基因制备常规 D N A 疫苗, 免疫实验发现 O R F 6和 O R F 5 9的 抗 原 性 较 好。本实验根据现有研究基础, 选择 C C VO R F 6基 因构建“ 自杀性” D N A疫苗和常规 D N A疫苗, 并在 细胞水平验证和比较二者表达外源基因的效果, 为 进一步的鱼体实验奠定ine是基于常规dna疫苗和自主复制型rna疫苗selfreplicatingrnavaccine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疫苗不仅具有常规dna疫苗易制备运输保存等方面的优点而且还有自主复制型rna疫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是比常规dna疫苗更加安全免疫效力更强的一种新型基ccvorf6orf7orf53和orf59等多个基因制备常规dna疫苗免疫实验发现orf6orf59的抗原性较本实验根据现有研究基础选择ccvorf6因构建自杀性dna疫苗和常规dna疫苗并在细胞水平验证和比较二者表达外源基因的效果为进一步的鱼体实验奠定基础
2 0 1 1年第 1期 熊海林等, 斑点叉尾病毒“ 自杀性” D N A疫苗的构建及其体外表达检测
8 5
D H 5 α购自武汉凯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本研究共 设 计 了 2对 引 物 ( 表1 ) , 引物 s f v 1 / s f v 2两端加入了 B a mHI 酶切位点, 引物 p c d 1 / p c d 2 两端分别加入了 H i n dI I I 和E c o RI 酶切位点, 引物 n v i t r o g e n 公司合成。 由I
3 7 ℃培养至单菌落出现。 1 . 2 . 1 . 4 阳性克隆鉴定 挑取单菌落于装有 3m L 液体 L B ( 含氨苄青霉素 1 0 0μ g / m L ) 细菌瓶, 置于恒 7 ℃、 1 8 0 r / m i n 培养过夜。通过菌液 P C R 温摇床内 3 扩增和质粒酶切鉴定等方法挑选阳性克隆, 并送至 I n v i t r o g e n 公司进行测序。 1 . 2 . 2 C C V “ 自杀性” D N A疫苗及常规 D N A疫苗 体外表达检测 1 . 2 . 2 . 1 转染 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在脂质体 介导下转染 2 9 3 T细胞, 转染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 行。 1 . 2 . 2 . 2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 F A ) 转染 4 8h 后, B S洗涤 3次, 1 0 0 % 甲醇室温固 将待检测细胞用 P 定1 0m i n , P B S洗涤 3次, 用含 1 0 % 牛血清的 P B S 封闭 3 0m i n , 然后依次分别与兔抗 C C VO R F 6多抗 为一抗, F I T C标记的羊抗兔 I g G为二抗, 3 7 ℃ 作用 3 0m i n , 其间用 P B S洗涤, 与二抗反应后再用 P B S 洗涤 3次, 于倒置荧光显微镜( O l y m p u sI X 7 0 ) 下观 察转染细胞的荧光情况并照相。
表1 寡核苷酸引物序列 T a b . 1 O l i o g n u c l e o t i d eP r i me r s
引物 s f v 1 s f v 2 p c d 1 序 列 5 ′- T C GA G AT C TA T GA A CT C TC T CA C TA T C- 3 ′ 5 ′- T T TA G AT C TT C AG A CC C GG A TC T CC G C- 3 ′ 5 ′- G C GA A GC T TA T GA A CT C TC T CA C TA T C- 3 ′
1 材料和方法
收稿日期: 2 0 1 0- 0 7- 1 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0 9 0 1 1 1 8 ) ; 教育部新教师基金 ( 2 0 0 7 0 5 0 4 0 4 7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2 0 0 8 C B B 0 9 9 ) ; 华中农业大学 教师启动基金 ( 2 0 0 6 X R C 0 4 7 ) 。 通讯作者: 刘学芹, 1 9 7 5年生, 女, 副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动物 病毒学研究。E m a i l : x u e q i n l i u @m a i l . h z a u . e d u . c n 作者简介: 熊海林, 1 9 8 0年生, 男, 讲师, 主要从事鱼类病毒学研 究。E m a i l : x h l @m a i l . h z a u . e d u . c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