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 人教课标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宁都县东山坝中学陈伟平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原子的初步知识。

对反应中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个定性的认识。

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从开始的质到量的过渡。

也为之后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一个重点。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涵义
学会用质量守恒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2)能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逻辑推理和综合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实验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变证唯物主义教育
(三)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会从分子原子的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二﹑学情学法分析
(一)学情分析
(1)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化学反应的实质以及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并且初步的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2)化学探究式学习方法还处于启蒙阶段
(二)学法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抽象枯燥如果直接讲授学生难以接受。

因此,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特点,将书上的演示实验设计成分组实验。

让学生学会在科学探究中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三﹑教法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探究实验分析法,把教材演示实验改为学生
分组实验。

让学生亲自参与,但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掌握的已有知识和对化学探究式学习方法的了解都属于启蒙阶段若过于放开或加大难度,不仅收不到理想的探究效果,反而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本节课我采取的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法和讨论法。

四:教学程序
(一)提出问题
师: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特征就是生成了其他物质,例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与反应物硫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之间有无变化呢?
(二)猜想与假设
生—生:分组交流,讨论。

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变化,则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组代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二组代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三组代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讨论的情况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那么哪一种正确呢?我们不妨用实验来验证。

(三)假设的检验及推理
1.制定计划。

师:把学生分成三组:
一组:进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二组:进行铁钉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三组:进行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2.进行实验。

生一生: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行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能积极分工、协作、共同顺利地完成实验。

3.收集证据。

生—生:根据现象进行讨论、归纳,然后请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对所做的实验做小结,自然地得出结论。

(四)发现规律
生:三个组的小结情况:
一组:磷燃烧后有白色烟生成即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二组:铁在CuSO4溶液中反应,铁丝上附着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仍然不变。

三组:无色NaOH溶液与蓝色的CuSO4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还是不变。

师:通过学生小结发言,教师归纳、评价得出质量守恒定
律,请一个学生叙述。

生: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生:为什么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呢?
(五)解释与讨论
师:教师先演示有关“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原子重新组合成其他物质的分子”的动画课件,给学生必要的启迪。

生—生:(讨论、归纳)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出物质的质量之和之所以不变,是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没有变。

生:质量守恒定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反应都适用呢?
(六)反思与评价
生—生:(学生继续分组进行实验)
实验1:蜡烛燃烧前后天平的变化。

实验2:镁条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

师—生:(讨论)
1.上面两个实验的结果与你实验前的预测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2.对于磷燃烧的实验,如果玻璃管上端没有系小气球,
将会出现什么结果?
3.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师:(归纳、总结)
再以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为例,从化学反应中分子、原子的变化情况说明只要是化学反应必定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七)迁移与应用
迁移:供给一组题目进行反馈。

应用: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化学现象。

板书设计
课题二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