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 四诊 八纲 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四诊第七章八纲
一.单项选择题
1.得神的表现是 A 两目晦滞,目光乏神 B 面色少华,暗淡不荣
C 两目晦暗,目无光形
D 面色荣润,含蓄不露
2.下列哪一项是神气不足的表现
A 两目晦滞,目光乏神
B 面色无华
C 意识模糊
D 骨枯肉脱
3.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者,多属
A 气虚证
B 血虚证
C 阳虚水泛
D 血郁
4.面色恍白虚浮,则属
A 气虚证
B 血虚证
C 阳虚水泛
D 阳虚证
5.面色萎黄者多属
A 阴寒内盛
B 湿热为患
C 脾虚湿蕴
D 脾胃气虚
6.突然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心胸闷痛,则多为
A 肝郁脾虚
B 热闷心神
C 心肾不交
D 心阳不振,心血瘀阻
7.皮肤粘膜出现深红色或青紫色斑块,平铺与皮肤,抚之不碍手,压之不退色,此为
A 疹
B 斑
C 痈
D 湿疹
8.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粟粒状疹点,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退色,此为
A 疹
B 斑
C 疖
D 湿疹
9.正常的舌象是A淡红舌,薄白苔B淡白舌,薄白苔
C红舌,薄黄苔D绛舌,薄黄苔
10.心火亢盛可见A舌尖红,或有糜烂B舌边红
C舌红,中间有黄厚苔D舌根红绛
11. 阴虚火旺可见A舌红少苔少津B舌红苔黄燥
C舌红,中间有黄厚苔D舌红苔黄腻
12.恶寒重发热轻多见于 A 表热证 B 表寒证 C 里热证
D 里寒证
13.长期微热,劳累则甚兼有少气.自汗的是
A 血虚发热
B 气虚发热
C 阴虚发热
D 气郁发热
14.寒热往来无定时多见于
A 太阳病
B 阳明经证
C 阳明腑实证
D 少阳病
15.自汗多见于A 气虚证 B 阴虚证 C 阳盛实证 D 湿热

16.瘀血致痛的特点 A 胀痛 B 灼痛 C 刺痛 D 酸痛
17.头两侧痛,则病在 A 太阳经 B 阳明经 C 少阳经 D 厥阴经
18.有“胃气”的脉象,最突出特点是
A和缓有力B节律整齐C不浮不沉D不滑不涩
19.有“神气”的脉象,最突出的特点是
A不浮不沉B和缓有力C从容有节,不徐不疾D尺脉
有力,沉取不绝
20.有根的脉象,最突出的特点是
A不长不短B节律整齐C柔和有力D尺脉有力,沉
取不绝
21.病人风寒表实证可见脉象为
A浮数脉B浮紧脉C浮缓脉D沉紧脉
22.表热证可见脉象为
A浮数脉B浮紧脉C浮缓脉D沉紧脉
23.沉细数脉的主病是
A肝郁气滞B寒凝血瘀C阴虚内热D脾虚湿盛
24.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此脉象为
A 浮脉
B 沉脉
C 洪脉
D 滑脉
25.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的脉象是
A 濡脉
B 细脉
C 弱脉
D 微脉
26.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的脉象是
A 洪脉
B 大脉
C 滑脉
D 弦脉
27.端直以长,如按琴弦的脉象是 A 洪脉 B 大脉 C 滑脉 D 弦脉
28.绷急弹指,状如牵绳转索的脉象是 A 弦脉 B 紧脉 C 滑脉
D 细脉
29. 在脉象上,促脉、结脉、代脉的共同点是
A 脉来较缓
B 脉来较数
C 止有定数
D 脉来有止
30.区别表证与里证,最主要的是
A 表证脉象浮,里证脉象沉
B 表证为新病,里证为内伤久

C 表证较轻浅,里证较深重
D 表证寒热并见,里证寒热独

31.“寒热”是
A 辨病因的纲领
B 辨正邪的纲领
C 辨病位的纲领
D 辨病性的纲领
32. .阳证一般不出现于下列哪项
A 心烦不宁
B 淡白舌
C 发热口苦
D 脉数有力
33. “实”的含义主要是指
A 体质壮实
B 正气旺盛
C 阳邪中人
D 邪气盛实
34.“虚”的含义主要是指
A 虚邪中人
B 邪气不盛
C 正气亏虚
D 气血亏虚
35.下列哪项不属实证范畴
A 虫积
B 痰湿
C 血瘀
D 津液不足
36.下述哪种情况多为虚证
A 体质壮实
B 病情激剧
C 先天不足
D 新起暴病
37.“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是说明下述哪项
A 虚实转化
B 寒热转化
C 虚实真假
D 寒热真假
38.月经两月一行的称
A 居经
B 激经
C 并月
D 避年
39.舌红苔黄而干,主病:A 寒证 B 里热证 C 表热证 D 虚热证
40. 脉细数,主病:A 表热证 B 热毒证 C 痰热证 D 虚热证
二.多项选择题
1.面色发赤所主的病证包括
A 热证
B 气虚证
C 血瘀证
D 湿证
E 戴阳证
2.面色发黄所主的病证包括
A 失血证
B 亡阳证
C 脾虚证
D 湿证
E 疼痛证
3.面色发白所主的病征
A 惊风
B 虚证
C 寒证
D 失血证
E 气滞证
4.面色发青所主的病证
A 寒证
B 惊风证
C 血瘀证
D 痛证
E 失血证
5.面色发黑所主的病征
A 肾虚证
B 寒证
C 水饮证
D 血瘀证
E 气滞证
6.面色发青与发黑所主的病征中相同的是
A 寒证
B 失血证
C 血瘀证
D 湿证
E 肾虚证
7.在疾病状态下,语声高亢洪亮有力,声音连续者,多属
A 虚证
B 实证
C 热证
D 阴证
E 寒证
8.表现为语声低微细弱,懒言而沉静,声音断续者,多属
A 实证
B 阳证
C 虚证
D 寒证
E 热证
9.滑脉多见于 A 痰饮 B 食滞 C 实热证 D 表证 E 妊娠
10.涩脉多见于 A 气滞 B 血瘀 C 精亏本 D 痰食内停 E 血少
11.细脉的主病有 A 虚证 B 湿证 C 宿食 D 痛证 E 阳热证
三.填空:
1.四诊合参是指将、、、四种诊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系统、准确地进行诊断。

2.望神以望为重点。

3.神的表现可概括为、、、、五种。

4.正常面色为。

5.舌质可以反映和;舌苔可以反映、
和。

6.苔的厚薄可反映、、;苔的剥落可反映、。

7.谵语多为证;郑声多为证。

8.声音嘶哑者为,发音不出者为。

9.午后或入夜潮热,伴五心烦热,属于潮热;日哺热甚,伴腹满便秘,属于潮热;午后热甚,伴身热不扬,属于潮热。

10.头痛据其部位来说,后头及项属于经;头两侧属于经;额头及眉棱骨属于经;头顶属于经。

11.腹部分为大腹、小腹、少腹三部分,脐以上为,属、;脐以下为,属、、、;小腹两侧为,属。

12.疼痛为游走串痛多见于或。

13.疾病过程中口不渴,标志,多见于;口渴喜冷饮,属。

14.口淡乏味,属;口中泛酸,属;口中甜腻,属;口咸多属。

15.泄泻有虚实之分,新病泻急者,多属证;久病泻缓者,多属证。

16.月经忽然大下不止谓之;长期淋漓不断称之。

17.平脉的特征为、、。

18.间歇脉有、、。

19. 辨证是各种辨证方法的基本纲领,贯穿于各种辨证方法之中;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以判断疾病证型的一种方法。

20.八纲是指、、、、、、、。

四、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对的用“T”,错的用“F”,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望神,就是诊察患者精神意识活动,以了解病情轻重,推测预后的吉凶。

2、面、目、身俱黄且黄色晦暗如烟熏者,为阴黄。

3、在目部五脏分属中,眼睑属肺。

4、一般地说,察舌质,重在辨病邪的浅深与胃气的存亡;察舌苔,重在辨脏腑的虚实。

5、神志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弱,时断时续者,为郑声。

6、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口渴,提示热盛伤津。

7、在四时脉象中,春季多见浮脉。

8、“反关脉”与“斜飞脉”,都是比较少见的病脉。

9、“阳盛则热”,热为阳证。

故凡发热者均为热证、阳证。

10、虚实辨证,是分析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五.简答题:
1.中医诊法的特点是什么?
2.望神的意义是什么?
3.舌诊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4.常脉的特点有哪些?
5.八纲辨证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六.病情分析:
王某,男,16岁,冬日涉水后,关节冷痛重着,麻木,手足沉重,活动不便。

经用偏方治疗1月,关节疼痛,痛处灼热红肿,手不能触,口干不欲饮,烦躁,苔黄腻脉滑数。

1.初病时八纲辨证属 A 表证 B 寒证 C 热证 D 虚证2.经用偏方治疗1月后,八纲辨证属 A 表证 B 寒证 C 热证 D 虚证
3.病人病情的变化属 A 实证转虚 B 虚证转实 C 热证转寒 D 寒证化热
4.病人八纲辨证的证候变化属
A 证候相兼
B 真热假寒
C 证候真假
D 证候转化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D
2.B
3.B
4.D
5.D
6.D
7.B
8.A
9.A 10.A 11.A 12.B 13.B 14.D 15.A 16.C 17.C 18.A 19.C 20.D 21.B 22.A 23.C 24.C 25.B 26.C 27.D 28.B 29.D 30.D 31.D
32.B 33.D 34.C 35.D 36.C 37.C 38.C 39.B 40.D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E
2.ACD
3.CD
4.ABCD
5.ABCD
6.AC
7.BC 8.CD 9.ABCE 10.ABCE 11.AB
三.填空题答案
1.望、闻、问、切
2.目
3.有(得)神、少神、失(无)神、假神、神乱
4.微黄红润而有光泽
5.脏腑虚实、气血盛衰;疾病的性质、病位的深浅、正邪的消长、
6.病位深浅;病邪轻重;病势进退;胃气、胃阴的存亡、疾病的预后
7.实;虚
8.音哑,失音
9.阴虚;阳明;湿温
10.太阳;少阳;阳明;厥阴
11.大腹、脾、胃;小腹、膀胱、大肠、小肠、胞宫;少腹、肝经
12.气滞、风胜;
13.津液未伤、寒证;实热证
14.脾胃气虚;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肾病
15.实,虚
16.崩;漏
17.有胃、有神、有根
18.结脉、代脉、促脉
19.八纲;脏腑
20.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四、判断题答案
1.F
2.T
3.F
4.F
5.T
6.F
7.F
8.F
9.F 10.T
五.简答题答案:
1.中医诊法的特点是四诊合参。

因为望闻问切各有所长与所短,临床诊病时,必须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四诊合参,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做出正确诊断。

2.望神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了解病人精气的盛衰、
病情的轻重、推测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3.舌诊的临床意义是:区别病邪的性质、辨别病位的深浅、推断病邪的进退、判断正气盛衰和测知病情预后。

4.常(平)脉的特点是有胃气、有神气、有根气。

有胃气是指脉来和缓有力、不浮不沉,有神气是指脉来从容有节,有根气是指尺脉重按有力。

5.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方法的基本纲领,也是各种辨证方法的基础,但必须与其他方法结合运用,单独应用临床意义不大。

六.病情分析答案
1.B
2.C
3.D
4.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