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作者:陈岚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18期【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异位妊娠并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者43例给予甲氨蝶呤20 mg/次,1次/d肌注及米非司酮50 mg/次,2次/d口服,均连用5 d;对照组37例单纯给予甲氨蝶呤20 mg/次,1次/d肌注,连用5 d,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成功率88.37%,对照组成功率70.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高,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异位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图分类号 R71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8-0012-02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严重危害妇女的生命和健康。
近年来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异位妊娠患者能够被尽早诊断,从而为非手术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
近几年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B超检查及血β-hCG监测确诊为异位妊娠并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患者80例,年龄19~39岁,孕次1~6次,停经最短39 d,最长62 d。
按给药方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年龄(25±4)岁,孕次1~6次,停经天数(46.8±3.2)d;对照组37例,年龄(26±3)岁,孕次1~6次,停经天数(45.5±4.6)d。
两组患者年龄、孕次、停经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保守治疗条件(1)无药物治疗的禁忌证,肝肾功能正常,外周血白细胞>4×109/L,血小板>100×109/L;(2)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腹腔内出血表现;(3)B超提示附件包块直径≤4 cm;(4)血β-hCG1.3 治疗方法观察组:甲氨蝶呤20 mg,1次/d,肌肉注射,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 mg,2次/d,均连用5 d;对照组:甲氨蝶呤20 mg,1次/d,肌肉注射,连用5 d,治疗期间交代患者尽量卧床休息,严密观察血压、脉搏、腹痛、阴道流血等情况,且在这期间适量使用抗生素及护肝药物。
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观察
【 关键词 】异位妊娠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Meh t x t o i e t f p itn e t n f co i p e a c . t or aec mb n dwi mi r o ei t ame t tp c r g n y e h e s nr oe n
【 yW od 】E t ipe ac M to eae Mipio e T bl rgac Ke rs c pc rgn y e t xt o n h r f rt u apenny e sn
■ 腧 园
甲氨蝶 呤与米非 司酮联 合治 疗异 位妊娠 的临床疗 效观 察
刘 丽 华
( 黄冈市黄州区妇幼保健院, 湖北 黄冈 4 8 O ) 3 O O
【 摘要 】目的 探讨 甲氨蝶呤 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 的临床 疗效。 方法
18 2 例异位妊娠 患者随机
分 为单 用米 非 司 酮 组 ( A纽 )单 用 甲氨 蝶 呤 组 ( 组 ) 甲氨 蝶 呤联 合 米 非 司酮 组 ( 组 )对 3组 疗效 进 行 比 、 B 和 c ,
pr g nc e na y
LuLho t n dC i i . e a a u Ma rl n H at opt el hH silfHunzo ir t Hungn Hue 4 8 0 a o a gh uDs i , agag, bi 3 00 tc
【 bta t Obet e T x letecrteeet f e o ea o ie i ipio eo c pc A s c 】 jci oepo uav fc o t t xt cmb dwt mf rt net i r v rh i mh r e n h e sn o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异位妊娠是一种妇科常见病,今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随着血清β-HCG、B超等测试技术的提高以及医生对异位妊娠认识的深入,已使大多数患者得到早期而准确的诊断。
而越来越多的患者迫切需要保留生育功能,保守性药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现将对异位妊娠妇女采用甲氨蝶呤(MTX)联合米非司酮用药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2001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97例,其中符合入选标准的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6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甲氨蝶呤单项注射;观察组30例,采用甲氨蝶呤注射配伍米非司酮口服。
1.2 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尿或血β-HCG均确认为妊娠,B超证实无宫妊娠囊,附件异位妊娠包块最大直径≤3.5㎝者;②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腹腔内出血者;③肝肾功能正常,无血液系统疾病,自愿进行药物治疗者。
1.3 给药方法对照组甲氨蝶呤按50mg/m2剂量肌注且当日起早晨空腹服米非司酮75mg,2h后进食。
晚上9点口服米非司酮75mg,仍为服药前后2h后进食,连续服用3天,药物总量为450mg。
观察组: 在注射甲氨蝶呤后第4天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口服米司酮,早口服50mg,12h后服50mg,均空腹服药,2h后进食。
对照组:给甲氨蝶呤体表面积50㎎/m2,单次肌内注射。
1.4 临床观察指标密切监测患者血压、脉搏、体温以及腹部体征、阴道流血情况,并注意药物的副反应。
用药后每隔3天复查血β-HCG及盆腔B超检查,了解包块大小及子宫直肠窝液体情况。
治疗期间禁止饮酒和性生活,禁服叶酸类维生素。
1.5 治疗评价治愈:①血β-HCG下降达50%;②包块缩小≤30%;③腹痛、阴道流血症状消失。
治疗失败:①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输卵管破裂,内出血急症手术者;②血β-HCG持续高值2周后无下降,症状不能缓解或反而加重,包块不缩小或明显增大者,上述2项标准1项者为治疗失败。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用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确诊并收治的106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3例,对照组均应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米非司酮。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β-hCG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8.6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8.49%(P<0.05)。
研究组其β-hCG转阴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32%(P<0.05)。
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虽然不良反应显著,但疗效更为确切,故值得应用。
标签: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异位妊娠在当前临床妇产科领域,异位妊娠检出率也越来越高。
本病一旦不能得到及时的确诊和治疗,患者可长期持续性地诱发剧烈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失血性休克。
在异位妊娠的治疗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是评估滋养细胞存活的最重要的生化指标,该指标水平的下降情况可直接反映出异位妊娠的治疗效果甚至治疗成败,即血β-hCG是否转阴[1]。
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也开展了异位妊娠应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的应用专项研究,收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确诊并收治的106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年龄19~37岁,平均(31.4±5.2)岁;停经时间41~57 d,平均(42.6±5.7)d;附件包块体积2.94~5.12 cm3,平均(3.75±0.74)cm3。
按照用药方式不同将10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
所有患者实施超声发现其子宫内无孕囊,诊断性刮宫显示蜕膜但无绒毛,其血β-hCG均低于3000 IU/L。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
B 组采用 甲氨蝶呤 5 0 m g 肌肉注射 ,第 四天 复查血 B— h C G值 ,如血 p — h C G值下降 幅度小 于 1 5 %,再次用 甲氨蝶呤 5 0 m g 肌注; C 组 采用米非 司酮
参 考 文 献
[ 1 ] 常英霞, 刘继敏 , 丁颖, 等. 晶状体乳化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 白内障 [ J 】 .
房浅 、房 角狭窄及 晶状体较 厚等 现象 ,易 出现急性发 作 。晶状
体厚度 不断增加会 造成 瞳孔 阻滞 加重 ,关 闭房水流 出通道 ,致 使 眼压 升高 。瞳孔 阻滞 主要 由晶状 体引发 ,所 以 闭角型青光 眼 并 白内障采用超 声乳化 白内障吸 除术能够有 效将 晶状体影 响解 除 ,避免发生 闭角型青光眼 [ 1 - 2 1 0如分 为两次手术具有较 高的成 功率 ,但会加重 眼部创 伤 ;联合 手术会 出现较多 的并发 症。 白
疗 ,本院对 9 O 例符 合保 守治疗指征 的异位 妊娠分成 3 组 ,分别
①平南县妇 幼保健院 广西 平南 5 3 7 3 0 0
统计学意义 ( 尸 < 0 . 0 5 ) ,详见表 1 。其 中有 3眼视力为 0 . 1;1 眼为 视神经萎缩 ,2眼为黄斑变 陛。
表1 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 力 眼
2 . 4 房 角镜 检查
范围内,1 0眼处于 1 8 0  ̄ - 2 4 0 。 范围内 ,术前房角未关闭状态经检 查均属于窄 Ⅱ一窄 Ⅲ。术后前房角较术前略增宽 ,部分患者房角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观察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94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采取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47例,采取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包括治愈率和失败率,根据血β-HGG恢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综合评价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
结果:经χ2检验,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失败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β-HGG恢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较为轻微,不影响继续用药治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起效快、安全性高,对于促进病情转归、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可作为治疗异位妊娠的较佳疗法。
【关键词】异位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异位妊娠作为最常见的病理性妊娠,亦作为妇科急腹症,主要是指受精卵于宫腔外着床发育[1]。
对于异位妊娠的治疗,以往多数异位妊娠患者采取手术治疗,但手术创伤性较大,尤其可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并发症发生多。
随着影像技术广泛用于诊断异位妊娠,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率逐渐提高,在异位妊娠急性期之前作出明确诊断,为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提供重要依据。
在临床上,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作为治疗异位妊娠的最常见两类药物之一,两者的药理机制不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亦有所差异,但两者联合用于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及安全性仍存在争议。
对此,本研究旨在分析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资料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治疗的94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年龄范围25.2~35.6岁、平均年龄28.6±3.3岁;孕龄4.9~17.8周、平均孕龄(10.2±3.7)周;异位妊娠分型:输卵管妊娠28例、卵巢妊娠13列、腹腔妊娠例6例;观察组47例,年龄范围24.7~36.0岁、平均年龄29.2±3.4岁;孕龄5.2~17.7周、平均孕龄(11.0±3.5)周;异位妊娠分型:输卵管妊娠29例、卵巢妊娠11列、腹腔妊娠例7例;纳入标准:符合异位妊娠的诊断标准,生命体征稳定,具有轻度症状,异位妊娠包块小于,组织器官功能基本情况;排除标准:生命体征不稳定,组织器官功能和血常规异常,且对本研究使用的药物过敏或不耐受;两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观察 比较 两 组 患者 临 床 疗 效、 患 者妊 娠 包 块 消 失 时 间和 血 不仅 能够 抑制 子宫活 性 ,而且对 受孕 妊娠 具有 引产效 应 ,可作为
—
I . 4疗 效判定
显效 :腹痛 、 阴道 出血等 临床症 状消 失 或显著 改善 ,妊 娠包 更佳 ,为 进一 步研 究二者 在异 位妊娠 治疗 中的临床疗 效 ,我 院选
围 的炎症 引起 管腔通 畅不 佳 ,阻碍孕 卵 的正常运 行 ,导致 孕卵在 输卵 管 内停 留 、着床 以及发 育 ,造 成输 卵管妊 娠流 产或破 裂 j ,
流产 前或破 裂 前患者 可无 明显 症状 ,或存 在停 经 、腹 痛 、少量 阴
对照组 :给予患 者 甲氨 蝶呤注射 剂 2 0 m g 肌 肉注射 ,1 次 / d ,
连 续 治疗 1 个疗 程 ( 5 d )后间 隔 5 d检查 患者 血 1 3 一 H C G 水 平 ,若 道 出血 等症状 ,当其破 裂后 多表 现为 急性剧烈 腹痛 ,且反 复发作 , 血 — H C G水平 下降 ,则 继续第 2疗程 治疗 。观 察组 : 甲氨蝶 呤注 导致 阴道 出血 甚至休 克,严 重威 胁 患者生命 安全 。 临床 治疗异 位妊娠为 保 留患者生育 功能 , 多采用 保守治 疗 ] , 射 剂 用法 用量 同对 照 组 ,在此 基础 上 ,给 予患者 加服 米 非 司酮 3 片 /次,2次 / d ,以治 疗 3 d为 1 个 疗程 ;治疗 期 间每 3 d复 查患 主要 治疗 药物 为 甲氨 蝶呤 和米 非 司酮 ,甲氨蝶 呤是一 种抗 叶酸类 者血 B— H C G水平 ,直至 其 降至 正 常范 围,如 果 2周后 血 B— H C G 药物 ,对 细胞核 酸的组 成具有 一定抑制 作用 ,可抑制细胞 的生长 、 水平仍 未 出现 下降 ,行 手术治疗 。 1 . 3观 察指标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13 治疗方法 .
观察组 : 米非 司酮 10 ( 5 mg 6片 ) 空腹顿 服 , 服
组治愈率达 9 .% , 60 高于对照组 的 8 . % , 2 5 差异有统 计学 意义( 0 0 ) 尸< .5 。结论
酮联合 甲氨蝶呤较单用 甲氨蝶呤治愈率高 。
【 关键词】 异位妊娠;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保守治疗
【 中图分类号】 R742 【 1.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7 — 26 20 )4 00 0 64 39 (090 — 03— 2
nny a c .M e h d F o e . 0 6 t c 2 0 9 a e f co i rg a c i o s r ai ete t n e ete td to s r m F b 2 0 De . 0 8, 6 c s so t p cp e n n y w t c n e v t r ame tw r ae .Ma e o e h v r k
20 0 9年 2月第 2卷第 4期 C i f — ia hnJo Ci cl l n
—
Rain lDrgUs F bu r 0 9 ̄ 12 No 4 to a a e, e r ay2 0 Vo. .
・3 ・
・
论 著
・
米 非 司酮 联 合 甲氨 蝶 呤治 疗 异 位 妊 娠 的 临床 观 察
【 e od】 Et i p gac; ips n ; e oea ;os vter tet K y rs c p r nnyMf rt eM t txt Cn r i e m n w oc e e io hr e e av ta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包块 减小 5 %以上 , 0 临床 症状 消失 , 即治愈 。 如果 出现 以下情
血 B HC — G监 测技 术 的提 高 , 以及 医生 对 输 卵管 妊娠 的高度 警惕 , 临床 大部分 输卵 管妊 娠在破 裂前 被诊 断f 使 药物 保守 l 1 ,
治 疗成 为可 能 。 甲氨蝶 呤 ( X) 米非 司酮被 认 为是 目前 临 MT 和
和观 察组 , 组 2 每 2例 ; 两组 年 龄 、 经 时间 、 B HC 停 血 — G水 平 以及包 块 直 径 大小 等 比较 , 差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5 , P 00 ) 见
表 1
表 1 两 组 患者 一般 特 征 比 较 ( )
对照组 l 6例治 愈患者 中 , 2例 因单次注射 MT X后 , ̄ 4 7d
观察 组 :甲氨蝶 呤单 次 肌 内注射 04m#(g d , . k ・ ) 5d为 1 疗程 , 口服 米非 司酮 (0 g次 , 个 并 2 0m ̄ 1次/ , 3d 。对 照 d共 ) 组 甲氨蝶 呤 0 /k ・ ) 次肌 内注射 。在 治疗 第 4天和 . mg(g d 单 4 第 7天测血 清 B H G值 。第 7天 时如果 血 清 B HC —C — G值下
【 关键 词】甲氨蝶 呤 ; 非 司酮 ; 米 异位妊 娠
【 中图分 类号】 7 42 R 1. 2
【 献标识 码】B 文
【 文章编 号】1 7 - 7 12 1 )5c 一 4 — 2 6 4 4 2 (0 00 ( )0 7 0
异位 妊娠 是妇 产科 常见 的急腹 症之 一 。随着 阴式 彩 超 、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般 资 料 .
计 量 资料 以 均数 ± 准 差 ( + ) 示 , 间 比较 用 t 标 表 j 组 检 验 。计 数数 据用 x 检验 ,< . P 00 5为 差异 有统 计学 意义 。
甲氨蝶呤联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或缩小 、 失 , 消 为治愈 。
1 4 失败 标 准 .
如治疗后发生腹痛加剧 , 治疗2 周后血 D Hc 未 下降或 增高 , — G 异位 妊娠包块 未缩小或 增大 , 疗过程 中出现 手术适 应证 予剖腹 探查 为失 治
卵巢 、 阔韧带等 是异位妊娠 发生的常见部 位 , 其中又以输 卵管妊娠最常 见 , 发 病数 中 占有 的 比例 可 达9 % ~9 % …。 管 这2 在 0 5 尽 年异位 妊 娠 的发 病率 逐 渐 上升 , 由于 阴道 超 声早 期 诊 断技 术 的改 进和 血 D— 但 HC  ̄定 方法 灵敏 度的广泛 采用 , G E j 使得 很多输卵管 妊娠在病发 前期都 能进 行有效地诊 断 , 这就促进 了药物治疗变成 了重要的治疗 手段 。 而非 手术治疗能使得 人体的损伤 降低 , 最大可能地 使患者的生 育功能保 留。 近年 报 道较 多的 是单 药 米非 司酮 , 其主 要适 用 于病 灶小 , — 但 HC 水平 低 , G 发病 时 间早 的患 者 , 对于 临床 治疗 的需 要 无法 满足 【。 2 】 MT 是抗 代谢药 , X 作为叶酸拮抗 合, 让四氧叶
本 组资料共计 6例 , 8 均为我 院20年 1 03 月至20年 l月行保守 治疗 09 0
的未破 裂型异 位妊娠 患者 。 龄2 ~3岁 , (8 .) 。 分为 年 l 9 平均 2 ±46岁 随机
观察组3例 ( 4 甲氨蝶呤+ 非司酮 ) 米 和对 照组 3例 ( 4 米非司酮 )所有 患者 。 生命 体征平稳 , 均有停 经史 , 经时 间为3 ~5d 其 中4 例阴道 出血 , 停 5 9, 5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比较单纯用甲氨蝶呤对未破裂异位妊娠的疗效。
方法对已确诊为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45例单用甲氨蝶呤治疗。
两组在年龄、孕龄、治疗前血?-HCG值和异位妊娠包块直径无显著性,(p>0.05)。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3.3%,显著优于对照组86.7%,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作用快,疗效高,保守治疗成功率高,显著提高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疗效。
【关键词】异位妊娠保守治疗血?-?-HCG 附件包块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并发育在正常妊娠时宫腔部位以外的妊娠。
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也是早期妊娠死亡的最常见病因。
95%以上的异位妊娠发生在输卵管。
近年来国内外异位妊娠发生率均呈上升的趋势。
随着医务人员和患者的警觉及各种辅助检查技术的提高和应用,越来越多的异位妊娠患者已能早期确诊,从而为药物治疗创造了条件和时机。
本文对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及用甲氨蝶呤单独治疗者进行比较。
对其临床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90例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患者进行保守治疗。
根据病史、妇科检查、血?-HCG检查及B超检查,确诊为输卵管妊娠者,具有保守治疗条件。
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用甲氨蝶呤加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45例用甲氨蝶呤治疗。
两组比较年龄、孕周、血?-HCG值、附件包块直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1.2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停经史,不规则阴道流血,无明显腹痛或下腹痛、下腹坠胀等病史。
B超检查宫内无孕囊,异位妊娠包块直径<3.5-5cm,血?-?-HCG<5000-6000mIU/ml,且连续二次?-HCG测定值上升,证明为活胎,无活跃性腹腔内出血体征,生命体征平稳。
1.3 方法:治疗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米非司酮片75mg,每日2次,连服3天。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26例疗效观察
科妇 科联合手 术可 以充分发挥腹腔 镜手 术的优势 ,其安全 可
【 关键词 】腹腔镜
联合手术
外科
妇科
本组 3 8例联合手术均顺利完成 , 中转开腹 、 无 无严重并发
症发生 。 手术 时间 5 i~ 8 i, 0m n 10mn 平均约 10 i, 中出血量 1 n 术 a r
腹腔镜技 术近年来发展迅速 , 深受广大患者 的欢迎 。腹 腔
■ 嘧露国岛国
米 非 司酮 联 合 甲氨 蝶 呤治 疗 异位 妊 娠 2 6例 疗效 观 察
李凤 仙
( 山阴县计划生育服务站 , 山西 山阴 0 6 0 ) 3 9 0
【 要】 目的 比较 米非司酮联合 甲氨蝶呤 与单用米非 司 摘
酮治疗异位妊娠 的疗效及不 良反 应。方法 5 患者 随机 分 2例 为对照组( 米非司酮组) 治疗组 ( 和 联合 用药组 ) 进行疗效观察 。
显著日 异( o 5 , 有可比性。 差 . I )具 O
第 1 疗程 治疗组血 B— C H G值 恢复正 常的时 间短 于对照 组 , 异有显著 性( < . )包块 消失时 间 2组 比较无 显著性 差 P 00 ; 5 差异 ( 0 5 。 组共失败 5例 , 中 2例 出现 内出血征象 而急 . )2 0 其 诊手术 , 其余 3例 因血 B— G值持续不降或上升而择期手术 HC
腹腔镜外科妇科联合手术在基层 医院的应 甩
亢润仓 张锁林 李子平 贾建平
( 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 , 山西 原 平 0 4 0 ) 3 10
【 摘要 】目的
可行 性 。方 法
探讨腹腔 镜外科妇科联 合手 术的安全性 、
脐部穿刺孔取出 , 留卵巢彻底止血 , 残 冲洗腹腔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124中外医疗 CH IN A F OR EI G N ME DI C AL T R EA TM EN T药物与临床最近几年来,我国女性异位妊娠发病率不断增加,但随着血β-HCG测定方法灵敏度的变强,B型超声显像、腹腔镜等检查在临床上的积极运用,这些都有效提升了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这就给医生采取的药物保守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而甲氨蝶呤(MTX)与米非司酮在临床中则是疗效甚佳的首选药物。
现对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我院采用甲氨蝶呤联用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患者取得的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资料的45例均为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我院保守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
年龄22~38岁,平均(27.9±3.8)岁。
所有病例均有停经史,停经时间为35~59d,轻微腹疼的有19例,阴道出血的有39例。
随机分为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23例为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的22例为对照组,2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方面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保守治疗的指征(1)生命体征平稳;(2)B型超声检查提示无明显腹腔内出血;(3)血HCG<3000U/L,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正常,B 型超声检查附件包块直径<5c m。
1.3 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的药物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米非司酮150mg(6片)空腹顿服,患者口服后2h才可进食,每天1次,持续使用3d,甲氨蝶呤在米非司酮给药3d后50mg单次肌肉注射;对照组采用的药物为米非司酮,其用药方法与观察组一致。
对所有患者采取用药杀胚均得到了本人允许。
1.4 疗效判断2组患者均于停药后1周行血与尿HCG检测及B型超声检查,以后每周1次,至尿妊娠试验阴性,血β-HCG降至正常范围,异位妊娠病灶不再扩大或缩小、消失,为治愈。
如给药5周后血HCG仍高于正常值,可考虑异位妊娠持续状态。
表现为接受药物治疗后出现腹痛或腹痛加剧,以致出现腹腔内出血应立即改为手术治疗,血β-HCG动态观察未见明显下降或持续增高,盆腔包块无缩小趋势。
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e c t o p i c p r e g n a n c y . Me t h o d s :C l a s s i f y he t 1 8 0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e c t o p i c p r e g n a n c y i n t o mi  ̄p i f s t o n e g r o u p( 6 0 c a s e s ) ,
t h a n m i f e p r i s t o n e g r o u p a n d m e t h o t r e x a t e g r o u p( P< 0 . 0 5 ) ;A f t e r t r e a t m e n t ,t h e i m p r o v e m e n t r a t e s o f a l l c l i n i c a l i n d i c a t o r s o f t h e c o mb i n e d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s h r i n k i n g o f e n c l o s e d ma s s e s ,t i me o f u i r n a y r H C G t u r n i n g n e g a t i v e ,
杨映 玲 ,刘 淑梅
( 中山 市古镇 医院 ,广 东 中山源自5 2 8 4 2 1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米非 司酮与 甲氨 蝶呤 联合 治疗 异位妊 娠 的 临床 疗效 。方 法 :1 8 0例 异位
妊 娠 患者 随机 分为米 非 司酮组 ( 6 0例 ) 、甲氨蝶 呤 组 ( 6 0例 ) 和米 非 司酮 联合 甲氨 蝶呤 组 ( 6 O 例) ,比较 3组 疗效 。结 果 :联 合 治疗 组 治愈 率 明显 高于 甲氨 蝶 呤 组、 米非 司酮组 ( P<0 . 0 5 ) ; 治 疗后 联 合 治疗组各 项 临床 指 标 ( 包块 缩 小、尿 H C G转 阴时 间、血 B—H C G 2周 下降 、症 状 消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观察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观察秦新蕾(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222023)【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53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单用甲氨蝶呤治疗,试验组27例,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2组患者治疗2周后包块直径明显缩小,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6%和6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优于单用甲氨蝶呤,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关键词】异位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疗效不良反应DOI:10.19435/j.1672-1721.2017.34.057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严重者可出现腹腔内大量出血,甚至可以导致患者死亡。
以往多采用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诊断和检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为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创造了条件。
我科2012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对27例具有药物保守治疗指征的异位妊娠患者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的53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对照组患者年龄23岁~34岁,平均年龄(25±5.2)岁;未产妇15例,经产妇11例;停经时间35d~42d,平均(38±4.5)d;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包块直径3.4cm~4.5cm。
试验组患者年龄21岁~35岁,平均年龄(26±6.0)岁;未产妇17例,经产妇10例;停经时间32d~45d,平均(37±5.1)d;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包块直径3.1cm~4.7cm。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周燕娟(无锡市锡山区中医医院东港院区,江苏无锡 214199)【摘要】目的 探讨在异位妊娠治疗中联合应用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我院异位妊娠患者84例为研究样本,平均分组。
对照组肌注甲氨蝶呤,观察组在该基础上服用药物米非司酮,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24%,对照组73.81%,治疗后观察组β-HCG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包块的直径缩小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联合应用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甲氨蝶呤;异位妊娠;效果;米非司酮【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48.31.02异位妊娠是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的妇科类急腹症,传统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但对患者机体的伤害性比较大,且术后并发症率高,近年来可实现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特别是药物治疗具有快速和安全等特点[1]。
本文将针对异位妊娠治疗中的优选药物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3月诊治的异位妊娠患者共计84例为研究样本,年龄24~37岁,平均年龄(29.2±0.2)岁,经产妇共计31例,初产妇共计53例;以超声检查,提示妊娠包块均≤4 cm,血β-HCG≤3000 IU/ L。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组均42例,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
两组患者的一般常规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分组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甲氨蝶呤,肌注,50 mg/m2;观察组在该治疗基础上在肌注甲氨蝶呤的当天早晨,在空腹状态下服用药物米非司酮共计100 mg,患者服药之后2小时可进食,在当天晚饭之后的2小时再次口服药物药物米非司酮共计100 mg,连续口服3天。
两组患者均进行2周的治疗。
异位妊娠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异位妊娠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甲氨蝶呤和米非司酮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93.3%VS70.0%),β-HCG转阴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不失为一种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方法。
标签:异位妊娠;米非司酮;甲氨蝶呤;疗效异位妊娠(EP)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也是孕妇孕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输卵管切除是治疗该病较为确切的治疗方法,但是术后对患者的生育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近年来随着对EP研究的不断深入,药物保守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主要药物包括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等。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保守治疗,均被明确诊断为输卵管异位妊娠。
且符合保守治疗指征:①全身状况良好,生命体征稳定,无活动性出血;②B超证实宫腔内未见妊娠囊;③测定一侧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4cm;④血β-HCG测定≤2000U/L;⑤无药物禁忌症;⑥肝肾功能以及血小板等检查正常。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8.7±3.4)岁,停经时间35~70d,平均停经时间(46.8±5.2)d;血β-HCG值为500~2000U/L,平均值为(1402±321)U/L;对照组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7.6±3.5)岁,停经时间33~68d,平均停经时间(46.1±3.6)d,血β-HCG 值为500~2000U/L,平均值为(1637±402)U/L。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到2010年12月收治的45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21例采用甲氨蝶呤单独治疗;治疗组24例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联合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后治愈率、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及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治愈率87.5%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7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血β-HCG恢复正常时间,两组不良反应五明显差异。
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优于单独的甲氨蝶呤治疗,值得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异位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中图分类号]R71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12-21-02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手术是以往异位妊娠主要治疗方法,但手术创伤大,出血多,给患者造成伤害大。
但随着B超技术的发展以及血清β-HCG监测水平的不断提高,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为药物治疗异位妊娠提高了有力的保证。
目前未生育的年轻病患越来越多,而药物治疗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生育功能。
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我科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6月到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45例,年龄22-35岁,平均28.5岁,停经时间为35-55天。
患者均符合药物治疗指征:即无肝肾功能及血象异常;无甲氨蝶呤或米非司酮治疗禁忌;输卵管妊娠包块未破裂或流产;超声显示输卵管妊娠包块<5cm,无心管搏动;血β-HCG<2000IU/L;血孕酮>5ng/ml;无明显内出血,生命体征平稳;病人及家属同意选择。
两组患者年龄、妊娠包块、血β-HCG值在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观察高成珍【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高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年(卷),期】2017(025)006【总页数】3页(P52-54)【关键词】异位妊娠;米非司酮;甲氨蝶呤;临床效果【作者】高成珍【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盐城221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2异位妊娠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部位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1]。
临床发病者常伴有停经、腹痛、少量阴道出血及宫旁包块等症状,病情进展较快。
且因临床发病主要为输卵管妊娠,易引起输卵管破裂,增加治疗难度 [2]。
手术是临床治疗异位妊娠的主要手段,但因手术对患者机体及生殖功能均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引起短期或长期的并发症,故部分症状较轻者可采用药物保守治疗。
故为探讨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本研究对异位妊娠患者应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
所有患者均经超声检查及血β-HCG检测确诊,超声提示异位妊娠,血β-HCG值5.0~2 000.0 u/L,且无药物治疗禁忌证、明显内出血、输卵管发生破裂及输卵管包块直径大于4.0 cm者,并对本研究知情。
对照组年龄20~42 岁,平均(30.3±3.2)岁;停经时间35~57 d,平均(47.2±4.8) d;血β-HCG值224.5~1 842.2 u/ L,平均值为(1 107.2±126.3) u/ L;包块直径2.4~3.8 cm,平均(3.2±0.4)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确诊异位妊娠并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者43例给予甲氨蝶呤20 mg/次,1次/d肌注及米非司酮50 mg/次,2次/d口服,均连用5 d;对照组37例单纯给予甲氨蝶呤20 mg/次,1次/d肌注,连用5 d,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成功率88.37%,对照组成功率70.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高,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异位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
中图分类号 r71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8-0012-02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严重危害妇女的生命和健康。
近年来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许多异位妊娠患者能够被尽早诊断,从而为非手术治疗提供了有利条件。
近几年笔者所在医院采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b超检查及血β-hcg 监测确诊为异位妊娠并符合保守治疗条件的患者80例,年龄19~
39岁,孕次1~6次,停经最短39 d,最长62 d。
按给药方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年龄(25±4)岁,孕次1~6次,停经天数(46.8±3.2)d;对照组37例,年龄(26±3)岁,孕次1~6次,停经天数(45.5±4.6)d。
两组患者年龄、孕次、停经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保守治疗条件
(1)无药物治疗的禁忌证,肝肾功能正常,外周血白细胞>4×109/l,血小板>100×109/l;(2)生命体征平稳,无明显腹腔内出血表现;(3)b超提示附件包块直径≤4 cm;(4)血β-hcg50%为有效,血β-hcg降至5 miu/ml以下;(2)b超提示附件包块缩小或消失,盆腔积液减少或消失;(3)腹痛症状减轻或消失。
失败:(1)血β-hcg值上升或下降<30%;(2)b超提示附件包块增大,盆腔积液增加;(3)腹痛加重伴肛门坠胀,并出现腹腔内出血征象需手术治疗。
1.5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pems 3.1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2.3 两组附件包块比较
两组治疗2周后附件包块直径均缩小,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两周后附件包块缩小更显著,与
对照组治疗2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保守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而b超影像技术及血β-hcg检测技术的联合应用为早期诊断提供了条件。
药物保守治疗可免除手术创伤,减少了盆腔感染、粘连的几率[1]。
甲氨蝶呤在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疗效已得到广泛肯定。
甲氨蝶呤属抗代谢药物,能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干扰二氢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从而使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一碳基团的转移过程受阻,最终抑制dna合成。
滋养细胞对此药敏感,用药后异位妊娠的胚胎因滋养细胞生长受阻而停止发育,坏死吸收[2]。
米非司酮为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抗孕酮药物,其靶器官是蜕膜,能高效与孕酮受体结合,引起蜕膜组织细胞变性坏死。
米非司酮还可达到下丘脑和垂体,导致lh水平下降,从而继发卵巢黄体溶解。
最近就米非司酮对绒毛组织的研究发现,米非司酮使合体滋养细胞核固缩,胞浆稀少及空泡变。
米非司酮对绒毛的影响,除继发与蜕膜损伤外,可能直接促进滋养细胞凋亡[3]。
本研究显示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成功率88.37%,高于单纯使用甲氨蝶呤的70.27%,疗效较好。
米非司酮有恶心、呕吐、眩晕、乏力、皮疹、下腹痛等副反应,本研究显示米非司酮与甲氨喋呤联合异位妊娠的副反应发生率较
单纯使用甲氨蝶呤无差异,且无严重副反应发生。
故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高,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怀美,苏应宽.妇产科[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14-124.
[2]杭爱国.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及治疗[j].上海医学,1996,49(41):667-670.
[3]扬亚洲,曹泽毅,韩字研,等.米非司酮对人早孕绒毛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8,33(5):269.
(收稿日期:2013-03-01)(编辑:何玉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