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初三语文下册练习题 句式变换与仿写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部编版初三语文下册练习题句式变换与仿写及答案
一、初中语文句式变换与仿写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山海经》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畏兽。
全书18篇,其中《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经长期传写编纂,多少会有所夸饰,甚至显得荒诞不经,但仍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山海经》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答案】(1)示例一:《山海经》是记述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的内容的中国先秦古籍。
示例二:《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对神话与地理等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示例一:《山海经》如一位博学的老人,为我们讲述远古的故事,带我们了解远古的地理风俗。
示例二:《山海经》荒诞不经的面纱底下,是历代巫师、方士、祠官精心雕琢的神秘脸庞。
【解析】【分析】(1)本题围绕《山海经》展开介绍,以此为主语,结合“《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一般认为主要记述的是古代神话、地理、物产、巫术、宗教、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概括即可。
(2)题目要求以《山海经》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可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结合《山海经》内容,如“《山海经》记载了约40个邦国,550座山,300条水道,100多位历史人物,400多个神怪畏兽。
”或“《山经》所载的大部分是历代巫师、方士和祠官的踏勘记录”拟写即可。
语句通顺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⑴示例一:《山海经》是记述古代神话、地理等方面的内容的中国先秦古籍。
示例二:《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对神话与地理等研究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⑵示例一:《山海经》如一位博学的老人,为我们讲述远古的故事,带我们了解远古的地理风俗。
示例二:《山海经》荒诞不经的面纱底下,是历代巫师、方士、祠官精心雕琢的神秘脸庞。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要求考生注意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抓关键句子进行概括。
⑵本题考查考生语言的表达能力,考生要结合材料,注意题干的要求。
2.语文实践活动,根据要求作答。
(1)哭嫁是土家族聚居地独具特色的婚俗,哭嫁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请结合下面两则《哭嫁歌》,写一段介绍词向外来游客介绍哭嫁歌。
(可从内容、语言、艺术特色等方面介绍。
)
(2)汉字是世界上最具诗情画意的文字,“咬文嚼字”可让我们感受汉字之趣。
请仿照例句,解说图中所示的会意字。
(第一首哭同伴,第二首哭父母);②它篇幅短小,富有生活气息(叙述生活细节表达感情);③语言通俗,口语化;④运用反复、对比、比喻等多种方法表现情感,艺术性较强。
(2)①由人、手二字合成,后面伸出的一只手抓住了前面的那个人,②意为跟上、抓住、达到等。
【解析】【分析】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歌内容和艺术的赏析能力。
解答此种类型的题目,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
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
结合《哭嫁歌》的内容,从内容、语言、艺术特色等方面来写介绍词。
内容上:分析两首《哭嫁歌》,可知第一首是哭同伴,第二首是哭父母,所以哭嫁歌多是表达离别父母、同伴的难舍难分的深挚感情。
艺术特色上:第一首“何时额头起了苦瓜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第二首“同喝一口水井水,同踩岩板路一根,同村同寨十八年,同玩同耍长成人”运用了反复的修辞,艺术性较强。
据此作答即可。
⑵本题考查对会意字的字义的分析推断能力和仿写能力。
解答时,根据提供的示例,结合图画内容来推断字义。
画面中,前边一个人,后边一只手,后面伸出的一只手抓住了前面
的那个人,可推断“及”是跟上、抓住、达到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①哭嫁歌内容上很多是表达离别父母、同伴或亲人的难舍难分的深挚感情(第一首哭同伴,第二首哭父母);②它篇幅短小,富有生活气息(叙述生活细节表达感情);③语言通俗,口语化;④运用反复、对比、比喻等多种方法表现情感,艺术性较强。
⑵①由人、手二字合成,后面伸出的一只手抓住了前面的那个人,②意为跟上、抓住、达到等。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歌内容和艺术的赏析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结合自己对民歌的了解,从内容、篇幅、语言、修辞手法、感情等方面赏析。
⑵本题考查对会意字的字义的分析推断能力和仿写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根据示例的模式,拆解偏旁部首和笔画,结合字的本义和图画理解归纳字义。
3.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两个关于语文的比喻句。
有人说,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有人说,语文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有人说,________;有人说,________。
【答案】语文是一棵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大树;语文是一部荡气回肠的交响乐;语文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解析】【分析】仿写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正确即可。
力求做到形神兼备,语意流畅。
故答案为:语文是一棵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大树。
语文是一部荡气回肠的交响乐;语文是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点评】仿写是指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
仿写句子,一般除在内容上有要求之外,在形式上也有比较具体的要求,仿写句子与被仿写句句式要相同,修辞要相同等。
4.站在天坑底部,抬头望天,峭壁遮挡,头上的天空变得只有巴掌大小了。
此时才明白,旱夔门的迷宫河底部那么开阔,根本不算井。
现在的我们,才是“绝望的井底之蛙”。
________,特别是当我站在这幽洞里的苔藓上,满心只有一种无力对抗大自然的无奈,没敢给自己填充盲目的精神,只有敬畏。
【答案】人真是很渺小的
【解析】【分析】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
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
对应上一句,意思应该说是人的渺小。
故答案为:人真是很渺小的。
【点评】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5.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如果你是鱼儿,那么快乐就是一汪清凉的水;如果你是鸟儿,那么快乐就是一片湛蓝的天;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答案】如果你是夕阳;那么快乐就是一抹灿烂的霞;如果你是浮云;那么快乐就是一阵飘洒的风
【解析】【分析】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仿句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
要注意句式特点为:如果你是……,那快乐就是一…….可选取小草、鲜花、大树等等自然事物,结合其特点来写即可。
故答案为:如果你是夕阳;那么快乐就是一抹灿烂的霞;如果你是浮云;那么快乐就是一阵飘洒的风。
【点评】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①注意文章的手法,像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②词性要相当。
6.根据画线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这是一条多情的河水,那低缓的清波,像一首深情的紫竹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那拍岸的惊涛;像一部悲怆的交响曲;那奔腾的猛浪;像一曲铿锵的摇滚乐
【解析】【分析】抓住前例句“那低缓的清波,像一首深情的紫竹调”。
句式结构为“那……像一……”的比喻句。
内容要注意与河水的联系,且要与前一句相谐。
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故答案为:示例:那拍岸的惊涛,像一部悲怆的交响曲;那奔腾的猛浪,像一曲铿锵的摇滚乐。
【点评】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
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7.按要求答题“每天进步一点点,三年语文灿年华”。
到传统佳节,人们会用特定的形式表达纪念和祝福。
请在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中任选一个节日,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
例句:春节——无论是放鞭炮,还是贴春联,都传递着对亲人安康的祝福。
【答案】示例1:清明节———无论是燃香烛,还是踏青游,都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示例2:端午节———无论是赛龙舟,还是包棕子,都诉说了对故人久远的怀念。
示例3:中秋节———无论是赏明月,还是吃月饼,都表达出对家人团圆的渴望。
【解析】【分析】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
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
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本题注意结合节日习俗来仿写句子。
故答案为:示例1:清明节———无论是燃香烛,还是踏青游,都寄托着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示例2:端午节———无论是赛龙舟,还是包棕子,都诉说了对故人久远的怀念。
示例3:中秋节———无论是赏明月,还是吃月饼,都表达出对家人团圆的渴望。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解题时联系生活里的具体事例,阅读过的书籍来组织内容,注意句式的一致性。
8.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欣赏是一种学习,一种感悟,一种特别的收获。
欣赏一封短短的家书,会让你想起故乡的亲切与温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欣赏一束淡淡的康乃馨,会让你享受生命的清雅和悠扬……
【答案】欣赏一个浅浅的微笑;会让你忘却生活的无奈与愁苦;欣赏一缕红红的晚霞;会让你感悟自然的绚丽与美好(欣赏一处小小的风景,会让你体会心灵的静谧与安宁)
【解析】【分析】抓住前例句“欣赏一封短短的家书,会让你想起故乡的亲切与温馨”。
句式结构为“欣赏……会让你……”。
内容是写处“欣赏”的意义,且要与前后句相谐。
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故答案为:欣赏一个浅浅的微笑;会让你忘却生活的无奈与愁苦;欣赏一缕红红的晚霞;会让你感悟自然的绚丽与美好(欣赏一处小小的风景,会让你体会心灵的静谧与安宁)
【点评】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认真审题,读清题目要求很重要;还要分析清楚例句特点,比如修辞方法;合理运用平时积累!可见平时多积累,多读多想,多练习。
9.下面是《做人》这首小诗的前两节,请顺着文意续写一节。
做花一样的人/不一定艳丽娇媚/但必须芬芳四溢
做树一样的人/不一定枝繁叶茂/但务必秀颀挺拔
【答案】做山一样的人/不一定高大巍峨/但定要庄重挺立;做水一样的人/不一定波澜壮阔/但必定清澈明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写诗要注意句式一致“做……一样的人,不一定……但必须……”比喻恰当,内容连贯。
【点评】仿写句子须对例句从内容、句式、修辞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所写句子要合情合理。
10.(2017•安顺)仿照句子,要求与上文句子的话题、句式、修辞手法相同
倾听是心灵的水珠,能折现出纯洁而热情的光芒;倾听是一缕清风,能吹散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阴影;________,________。
【答案】倾听是划破夜幕的流星;能给人们带来希望(倾听是一朵不败的花,能绽放出生
命之蕊.)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写要看示例,续写要把握好语境,改写要注意变化。
答题时弄清句式结构特点、前言语意,弄清句子所在的语境后,再予以针对性作答。
要注意仿照例句的话题、句式、修辞手法,话题是“倾听”,句式特点为“倾听是…,能…”,修辞手法是比喻,紧扣这三点来仿写即可。
故答案为:倾听是划破夜幕的流星;能给人们带来希望(倾听是一朵不败的花,能绽放出生命之蕊)。
【点评】仿写句子就是根据所提供的语言材料,在语意、句式、修辞、语气等方面进行模拟仿写。
这种题型,看似容易,觉得都能做出,其实未必,所以,在备考前,考生只有把握住仿写的要领,才能仿写成功。
11.(2017·广东)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答案】惠风和畅;莺飞草长;是生命的萌发;明月朗照;五谷飘香;是生命的纯熟
【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所填空应该填写和春季相关的词语,应该使用的句式为“…,…,是生命的…”。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仿写,它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句子仿写要注意以下几点:1、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
2、句式要统一。
3、修辞要相同。
4、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12.语文实践活动。
在班级开展的“语文就在我身边”的综合实践中,要求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完成以下任务。
(1)(积累成语)大量积累成语并在语文实践中正确使用成语,这不仅可以让语简洁明了,而且还能使语意准确得体。
请你依据下列分类,按要求在横线上各写一个不同类型的成语。
数字成语:________
生肖成语:________
季节成语:________
(2)(了解文化)为加深同学们对传统节日的感情,班级将举办“传统节日知多少”主题班会。
下面是班会的活动内容,请你参与。
①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出一条活动标语。
②请你写出你熟悉的一个传统节日、与之相关的一副对联或一句诗、你家乡过这个节日时的两项活动。
(3)(鉴赏文学)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渐渐变得成熟了。
蓦然回首,我们发现,七年级下语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
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感受到
黄河万丈狂斓的气势;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关东原野上炽痛的爱国情怀;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锲而不舍的精神;A________。
请仿照前面句子在A处续写一句话。
【答案】(1)六神无主;虎背熊腰;春暖花开
(2)①过传统节日,兴中华美德;②重阳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略
【解析】【分析】(1)此题要求学生在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思考,正确使用成语,拿不准的,多查字典。
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
(2)做好活动语拟写试题,在语言上应具有语言精炼、内容醒目、便于记忆的特点,要突出创意的新颖、独特。
可借助恰当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拟人、双关等。
拟写标语,只要能围绕以下三点:一紧扣主题、二用语简明、三有号召性即可。
(3)做此种类型的题时,要注意续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
即结构,修辞格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
写出作家及作品,以及作品中人物的精神即可。
故答案为:⑴六神无主;虎背熊腰;春暖花开
⑵ ①过传统节日,兴中华美德;②重阳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⑶略
【点评】⑴本题考查成语的积累,注意分类积累。
⑵①本题考查宣传标语的拟写,注意抓住主题,起到宣传发动作用。
②本题考查对联的拟写,注意字数上下联一致,词性那个相同。
⑶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仿写要看示例,续写要把握好语境,改写要注意变化。
答题时弄清句式结构特点、前言语意,弄清句子所在的语境后,再予以针对性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