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泰一中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
一、古诗文阅读(39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言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沁园春•长沙》)(2)寻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再别康桥》)
(3)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忧愁。
(《雨巷》)(4)又前而为歌曰:“,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荆轲刺秦王》)(二)课内文言基础知识积累(共16分)
2、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封闭宫室,还军.霸上军:军队
B、秦王购.之金千斤购:重金征求
C、沛公安.在安:哪里
D、越国以鄙.远鄙:把……当作边邑
3、对下列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
..的一项是()(2分)
①图穷而.匕首见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③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④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4、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有
...通假字的一组是()(2分)
A、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张良出,要项伯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失其所与,不知
C、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距关,毋内诸侯
D、朝济而夕设版焉
令将军与臣有郤
5、从句式角度考虑,下列句子中,不同
..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2分)
A、夫晋,何厌之有
B、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C、大王来何操
D、不然,籍何以至此
6、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
..的一项是()(2分)
A、行李
..来归丹
..之往来,共其乏困 B、樊将军以穷困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遣将守关者
.. D、所以
7、把下列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分)
译文: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2分)
译文: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分)
译文: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15分)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
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後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馀人。
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
良欲往从之,道还沛公。
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
沛公拜良为厩将。
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时时从汉王。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
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自择齐三万户。
”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
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原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馀人,其馀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
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
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
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
”上乃忧曰:“为之柰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
我欲杀之,为其功多,
故不忍。
”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
”於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
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8、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相:为……相
B、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略:夺取
C、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窘:受困、窘迫
D、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趣:同“促”,催促
9、下列句子中,全都表明张良“善于进谏”的一组是()(3分)
①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②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③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④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⑤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⑥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A、②③④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10、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张良最初打算去跟随景驹,后遇到了沛公,为其出谋划策,深得沛公信任,就跟从了沛公,不再去见景驹了。
B、沛公先是封赏了故旧亲朋,引起了未被封赏的有功将领的不满,他们相互串联商量具体对策,图谋造反。
C、高祖对将领们纷纷坐在沙地上互相谈说,引起了警觉。
在了解情况后,他向谋臣张良寻求积极地对策。
D、张良进谏善于因势利导,先用危言引起沛公的重视,再不遗时机指出封赏失误,为其运筹谋划,从而帮助沛公化解了一场可能出现的统治危机。
11、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自择齐三万户。
(3分)
译文:
(2)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
(3分)译文:
二、文学名著阅读(15分)
12、下列各项中,对《家》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
...的两项是()()(5分)
A、高老太爷六十寿辰时,冯乐山把侄孙女许配给觉民,高老太爷答应了。
正与琴处于热
恋中的觉民表示反对。
觉新把觉民的意见向祖父解释了一下,高老太爷立刻生气地驳斥道:“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我说怎么样,就要怎样做!”
B、《黎明周报》刊载新文化运动消息,介绍新思想,批判旧思想。
觉慧热心地参加了周报的工作,经常在周报上发表文章。
他对这种新的生活方式的兴趣愈来愈浓,跟他的家庭离得愈来愈远,即便是与觉民,也有了距离。
C、听到“血光之灾”的鬼话后,瑞珏哭了,拒绝到城外分娩。
觉慧对长辈还有所期待,要去讲道理;觉新认为“担当不起那不孝的罪名”,只好依从;觉民态度坚决,主张反抗。
D、觉慧因为失去了自由而十分气愤,在自己的书房里,反复地诵读着《前夜》里的“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的语句以发泄。
E、高老太爷去世后,在高家上演了一出家庭丑剧。
克定和克安要分田分东西,还要把高老太爷平时收藏的古玩字画分掉。
克定还对遗嘱非常不满,因为高老太爷给张太太五百块钱的股票遗赠,还有给觉新三千元西蜀商业公司股票的遗命,给陈太太一所公馆。
13、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因为觉新在封建旧势力面前唯唯诺诺,毫不抵抗,觉明、觉慧常表现出对这个大哥的不满,说他是“”和“”。
(2)姑妈张太太的女儿琴的大名是。
(3)鸣凤死后的头七,瞒着高家人到花园给鸣凤和婉儿烧纸钱,却意外地被碰见。
14、简答题(5分)
阅读下面《家》的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完成后面的提问。
“我不晓得你为什么要拿过去的事情苦你自己,过去的事情,应该要深深地埋葬起来。
我们只应该看现在,想将来。
而且梅表姐也许早就把你忘记了。
”觉慧说到最后一句话,心里也明白自己是在说谎。
“你”指的是谁?“过去的事”是指什么事?“梅表姐”“现在”的处境如何?请简要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13分)
故乡永在
凸凹
故乡的村口有一盘石碾,碾花已经斑驳了,却依旧完整地立在那里。
因为与石碾有关的人,许多都还健在,包括我,也包括那个当着村长的人。
现在,人们都吃着面粉和从东北流入的精米,石碾的功能早已废掉了,我们之所以还固执地保留着它,是因为它承载着生命的记忆。
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故乡的吃食几乎只有玉米。
玉米被我们种下,被我们收获,然后拿到石碾上去加工,最后被我们吃到肚里。
整个过程都是我们亲自参与的劳作,没有多余的指望,也没有坐享其成的不安,日子虽然清寡,却也饱满着。
在故乡,还有一个不能被拆卸的“部件”,便是村口大柳树上,那挂用废铁制成的钟。
所以,这挂钟是个温馨的历史记忆,告诉人们:昨天的日子,还有一段值得回味的时光——物质虽然短缺,但却有一种难得的公平与公正,人们一起卑微,一起忍耐,即便是含辛茹苦,血汗交迸,也是心甘情愿的。
从山地走到平原,已20余年了,故乡的人事已更迭得无法辨认,甚至有“家园”不在之感。
但是,只要一见到那石碾、那钟,心头就温厚起来——因为他们还能指出我的来路,还能唤起我昨天的生命情感,便松了一口气——故乡还是在的。
父亲去世之后,母亲被我接了出来,回到故乡的机会就少了。
这反而加深了我对故乡的思念。
因为母亲就像一把离乡之土,即便是离开了母体,也带着故乡的腥味——她虽然身在城市,逡巡在楼宇之间,但她乡音不改,所思所叙,都是故乡的旧事,好像眼下的生活与她毫无关系。
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一旦合上了眼睛,你一定把我弄回老家去,跟你父亲葬在一起。
”
你若跟她叨念眼前的事体,她的眼神是淡漠的,跟你的感情好像也有些隔膜;只有说到家乡的一枝一叶,她才明亮了眼睛,话语绵密得像仲夏的雨脚,一团亲情也盈盈溢溢。
于是,母子的语境便总是过去的时态,好像我还未曾长大,依然依偎在她的双膝之上。
母亲真是一把故乡的土,即便是洒落在异乡,也固执地培植着属于故乡的情感。
故乡的村长是我的同龄人,有一些文化,有一些主见。
他专程来找我,对我说:你也算是个名人了,我想给你在家乡修一座故居。
我说:你千万别做煞风景的事,咱家乡最让人动心的是村头的石碾、大柳树上的挂钟,还有南方人稀罕的大土炕和石板瓦顶的传统民居,而不是一个无名作家的所谓故居。
所以,你要真的开发旅游的话,就该保留好故乡那些原汁原味的东西。
村长对我有意见,忿忿地走了。
不久就传来消息,说村长贷了一笔款,修了一片南方的曲径回廊和竹楼茅舍。
我心中很是不快,感到所谓故乡,其实是相对于游子来说的,或者说是相对于过去的生活记忆来说的;故乡之内的人,往往是不懂故乡的,是体会不到故乡的意味的。
虽然我不同意村长的做法,但我没有加以阻拦;因为我明白,故乡毕竟是那里的人的生存土壤,要想过上好日子,固守是没有出路的,就得发展。
而发展是不念旧的,它面对的是未来。
只是出于对石碾和钟担忧,我给他写了一封信,希望他善待它们,那是游子对故乡的感情寄托。
他回信给我,请我放心,说对待那些旧物,他的感情是与我相通的。
但他在最后反问我道:如果我不在了,又该怎么办?要知道,后人的想法到底与我们的不同。
他的反问使我陷入久久的忧伤。
母亲察觉了我的情绪,送来探寻的目光。
我心头一热,对自己说:石碾与钟不在了又有何妨?还有父母的坟茔!
父母的坟茔就是游子的根脉,所在之地,也就是故乡了。
15.关于故乡的“在”与“不在”,作者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4分)
答:
16.作者为什么特别希望能保留下故乡的石碾和钟?(4分)
答:
17.文章的主题是故乡,却用了不少篇幅叙写母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8、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1)yǔn身不恤(2)作yī(3)chì骂(4)颓pí
19、在下面空格处填写合适的内容。
(每空1分,共3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历史著作,与《》《》合称为“春秋三传”。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2分)
当前的一些干部,他们口头上面子上喊着学雷锋,但背地里却一直在学文强。
他们自我标榜为人民服务,,死而后已,但实际上他们不公示财产、不公开政务、把子女移居海外,脑子想的更多的是政绩、面子、利益,而对于老百姓的微小需求却充耳不闻,置之不理。
(1)在空格处填入一个恰当的成语。
(1分)
(2)文段中有标点使用错误的地方,请指出并提出修改方案。
(1分)
21、请根据所提供的上联,拟写下联。
(3分)
上联:文昌阁下执着眼眸望天地
下联:
22、请为下面的新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20个字)(3分)
人民网消息:中国银行业协会和普华永道昨日联合发布《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3》,尽管今年实行了严厉的楼市调控措施,仍有2/3的受访者认为未来一年一线城市房价将继续上涨,还有超四成银行家认为二三线城市房价未来一年内也会继续上升。
据悉,报告受访者为全国76家银行的1604位银行高管。
报告显示,大部分银行高管认为房地产市场风险正在下降。
在对未来一年房地产市场走势的调查中,有66.3%的银行家看涨一线城市房价,仅有6.1%看跌;87.3%的银行家看好一线城市的房地产销量,43%认为二三线城市房地产销量也将上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70分)
2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记叙文
...。
曾国藩先生说:“读书不独变人气质,且能养人精神。
盖理义收摄故也。
”
余秋雨先生说:“阅读最大的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困扰。
”
有关阅读,你有怎样的感悟?请根据你阅读书籍的经历或体验,叙写自己的故事
.......。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长泰一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答题卷
一、古诗文阅读(39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言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
(1)
(2)(3)
(4)
(二)(三)选择题部分(2—6每项2分,8—10每项3分,共19分)
7、课内文言文文句翻译(8分)
(1)(3分)
(2)(2分)
(3)(3分)
11、课外文言文阅读翻译(6分)
(1)
(3分)(2)
(3分)
二、文学名著阅读(15分)
12、()()(5分)
13、(每空1分,共5分)
(1)
(2)
(3)
14、(5分)
三、现代文阅读(13分)
15、
(4分)
16、
(4分)
17、
(5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8、(2分,每空1分)(1)(2)(3)(4)
19、(3分,每空1分)《》、《》
20、(1)(1分)
(2)(1分)文段中有标点使用错误的地方,请指出并提出修改方案。
21、(3分)下联:
22、(3分)
五、作文(70分)
长泰一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与评分依据
一、古诗文阅读(39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言名句(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各1分)
(1)书生意气挥斥方遒(2)撑一支长篙(3)丁香一样的芬芳(4)风萧萧兮易水寒士皆瞋目
(二)课内文言基础知识积累(18分)
2、A(军:驻扎)(2分)
3、D(①表承接,②表转折,“却”;③和④都是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分)
4、D(A共—供,要—邀;B倍—背,知—智;C卒—猝,距—拒,内—纳;D郤—隙)(2分)
5、B(ACD均为宾语前置,B为定语后置)(2分)
6、C(A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行带的东西”;B穷困,古义为“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为“生活贫穷,经济困难”;D所以,古义为“……的原因”,今义为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2分)
7、课内翻译(8分)
(1)晋国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的土地减少,晋国将从哪里取得它贪求的土地呢?(“东”“西”名词作状语,1分;“肆”:延伸、扩展,1分;“阙”:使……减少,或侵损、消减,1分)(共3分)
(2)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着白衣戴白帽来为荆轲送行。
(“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知道这件事的门客;1分“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
1分)(共2分)(3)我之所以派部队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
(“所以”,表原因,之所以;1分“出入”,偏意复词,进入;1分“非常”,意外事故。
1分)(共3分)
(二)课外文言阅读(15分)
8、C(窘:使……受困,使……窘迫)(3分)
9、C(④是刘邦的看法,⑥是群臣的反应,均与张良无关)(3分)
10、B(“他们相互串联商量具体对策,图谋造反”的表述错误,原文只是说这些人坐在一起在议论纷纷,并没有相互串联,图谋造反。
)(3分)
11、(1)于帷帐之中运筹谋划,在千里之外决战取胜,这是子房你的功劳。
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
(状语后置1分,判断句1分,语句通顺1分,共3分)
(2)这帮人怕陛下不能都封赏,又害怕平时的过失被陛下怀疑而受到诛杀,所以就相聚在一起密谋反叛。
(关键词“属”、“见”、“及”,各1分,共3分)
参考译文:
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
韩国灭亡后,张良家有奴仆三百人,弟弟死了不厚葬,用全部财产寻求勇士谋刺秦王,为韩国报仇,这是因为他的祖父、父亲任过五代韩王之相的缘故。
过了十年,陈涉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个青年。
景驹自立为代理楚王,驻在留县。
张良打算前去跟随他,半道上遇见了沛公。
沛公率领几千人,夺取下邳以西的地方,张良便归附了他。
沛公任命张良做厩将。
张良多次根据《太公兵法》向沛公献策,沛公很赏识他,经常采用他的计谋。
张良多病,不曾独立带兵作战,一直作为出谋划策的臣子,时时跟从汉王。
汉六年(前201)正月,封赏功臣。
张良不曾有战功,高帝说:“于营帐之中出谋划策,在千里之外决定胜负,这就是子房的功劳。
让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
”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事,与主上会合在留县,这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
陛下采用我的计谋,
幸而经常生效,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
”于是封张良为留侯,同萧何等人皇上已经封赏大功臣二十多人,其余的人日夜争功,不能决定高下,未能进行封赏。
皇上在洛阳南宫,从桥上望见一些将领常常坐在沙地上彼此议论。
皇上说:“这些人在说什么?”留侯说:“陛下不知道吗?这是在商议反叛呀。
”皇上说:“天下已接近安定,为什么还要谋反呢?”留侯说:“陛下以平民身分起事,靠着这些人取得了天下,现在陛下做了天子,而所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这些陛下所亲近宠幸的老友,所诛杀的都是一生中仇恨的人。
如今军官们计算功劳,认为天下的土地不够一一封赏的,这些人怕陛下不能全部封到,恐怕又被怀疑到平生的过失而至于遭受诛杀,所以就聚在一起图谋造反了。
”皇上于是忧心忡忡地说:“这件事该怎么办呢?”留侯说:“皇上平生憎恨,又是群臣都知道的,谁最突出?”皇上说:“雍齿与我有宿怨,曾多次使我受窘受辱。
我原想杀掉他,因为他的功劳多,所以不忍心。
”留侯说:“现在赶紧先封赏雍齿来给群臣看,群臣见雍齿都被封赏,那么每人对自己能受封就坚信不疑了。
”于是皇上便摆设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并紧迫地催促丞相、御史评定功劳,施行封赏。
群臣吃过酒后,都高兴地说:“雍齿尚且被封为侯,我们这些人就不担忧了。
”一起受封。
二、名著阅读(15分)
12、CD(C 项错。
瑞珏感到无限悲伤,但并没有拒绝到城外分娩;对长辈还有所期待的是觉民;态度坚决的是觉慧。
D项错。
觉慧是在除夕前一天在觉新办公室里朗读这句话的,也不是发泄心中的怒火,而是书中的内容激起了他的热情。
)(5分,对一项得3分)
13、(1)作揖主义无抵抗主义(2)张蕴华(3)倩儿觉慧(每空1分,共5分)
14、“他”指觉新,(1分)“过去的事”是指觉新与梅相爱,却听从父母的意旨与瑞珏结了婚而辜负了梅。
(2分)“梅表姐”“现在”的处境是:她嫁了人,又守了寡,回到娘家来跟着大姨妈(钱太太)过活。
(2分)
三、现代文阅读(13分)
15.①故乡人事更迭,有故乡不在之感。
②一见到故乡的石碾和钟,便觉得故乡还在。
③故乡面目全非,感到故乡的存在只是相对于游子和过去的生活记忆来说的。
④父母坟茔的所在之地就是故乡,故乡是永在的。
(4分。
每点1分,如将①②或③④合为一点也可得分。
)16.因为:①它们承载着故乡人生命的记忆;②它们是特定时代的历史见证;③它们能指出“我”的来路,唤起我昨天的生命情感;④它们是作为游子的“我”对故乡的感情寄托。
(4分。
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
17.这样写从人事和亲情的角度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揭示并深化了文章思乡怀旧的主题。
(2分)故乡人是故乡的重要组成部分,母亲更是故乡的典型代表。
(1分)母亲对故乡旧事的念念不忘加深了“我”对故乡的思念,(1分)母亲探寻的目光让我有了“父母坟茔的所在之地就是故乡”这一认识。
(1分)(共5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8、(1)殒(2)揖(3)叱(4)圮(每空0.5分,共2分)
19、编年体《公羊传》《谷梁传》(每空1分,共3分)
20、(1)鞠躬尽瘁(1分)
(2)“他们不公示财产、不公开政务、把子女移居海外”之间的“、”错误,应改为“,”。
(1分)
21、龙津水边握紧拳头写春秋(3分)(领会长泰一中校歌歌词意所得,也可以是其他。
)
22、超六成银行家看涨一线城市房价。
(3分,超过字数酌情扣分)
五、作文(70分)(略)。